有人說奧尼爾天賦好,具體都體現在哪些地方呢?

看熱鬧的結婚狂


奧尼爾,可以說是五十年不遇的天才。也是內線統治者的代表。

他天賦異稟,身高高達216cm,有著良好的臂展,出色的彈跳力,以及強大的爆發力。

1.身體天賦:他216cm的身高,三百多斤的體重卻仍然保持很好的靈活性。

2.籃球天賦:大家都知道奧尼爾平常的訓練不怎麼刻苦,但是籃下技術卻十分了得,就是因為他有著常人所沒有的籃球智商。

3.力量天賦:奧尼爾扣碎過很多籃筐,為此NBA不得不加固籃球架。這足以證明他的力量是有多麼恐怖。

奧尼爾相比於其他球員就是:身高有他好的,身體技術沒他好;技術比他好的,身體素質沒他好。




小胖的體育夢


身高臂展:奧尼爾裸足身高2.13臂展2.31,這數據已經很逆天。站立摸高大約2.87米。

手掌大小:奧尼爾是NBA大手怪,礦泉水在他手裡有種口服液的即視感。

體重:打中鋒體重很重要,在小球時代有個240斤就算巨獸了,在以前至少得260斤左右。奧尼爾這一點佔據了優勢,他生涯體重巔峰是370磅,而張伯倫最重時是320磅。巔峰體形奧尼爾335磅。

彈跳:別看中鋒那麼高體重那麼大,頂級中鋒彈跳都不差。奧尼爾最大摸高是3.7米左右,他大約能跳90cm。

速度:我們看過奧尼爾一條龍持球突破扣籃,他的速度跟後衛媲美。





小帆帆呀


在籃球界有很多技術很好的球員,也有很多大家都很喜歡的明星球員,可是直到了現在,球迷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現在很多的球員都喜歡投三分球,已經沒有看到過內線投籃了,我們現在看的永遠都是三分球投籃,就連罰球也是三分投籃,所以現在大家都開始懷念已經退役的力量型球員奧尼爾了。

奧尼爾真的是可以叫做籃球界的巨獸,除了的他的身型巨大之外,還有他的手掌,他手掌的控球能力很穩定,他在內線搶籃板的時候,不管是手的速度還是力量都是很厲害的,這也全靠了他的大手給了他這麼厲害的力量,看到他拿著手機的手,手機都快淹沒在他的手裡了。

當然還有他的本身的力量了,要做一名好的內線,就要在搶籃板和防守方面都要做得很好,所以如果沒有足夠大的力量是做不好內線這個角色的,可是奧尼爾就是有這種力量的人,他天生的力氣就很大,平時他不怎麼去訓練的,可是在賽場上他就展現了他超乎常人的力量。

然後講完力量繼續講的是速度,不要以為他的身型這麼龐大,速度就會很慢,有這種想法的你們就錯了,他的速度也是相當的快,就看他和蓋伊的比賽就知道了,看到他和蓋伊的短跑比賽可以看到他的速度有多麼的快,最後還是贏了短跑冠軍蓋伊,他的速度也不是開玩笑的。最後一樣就是彈跳了,有很多的球員他們的彈跳力還是很強的,可是跟奧尼爾相比,還是差了一點,可能大家覺得他的這個體重可以跳起來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他最巔峰的時候,他跳起來頭都是跟籃筐平的,可以想像他跳得有多高,能跑能跳又能防守的奧尼爾,誰可以妨礙得了他呢。








靚仔侃球


據湖人內部工作人員透露(不知真假),奧尼爾不咋地去球隊參加訓練,給教練找的各種理由可以出書了都…

而且就這揮霍天賦的程度,我們目前看到的表現是球場上絕對的統治力,歷史第一中鋒的表現。更讓人驚訝的是:不怎麼訓練的他,球場硬鋼那個時代野生內線防守圈,還不存在大的傷病!

我們看到的巔峰魔獸,身體素質絕對是一流,但是堅挺了幾年?

細思極恐,如果奧尼爾像詹姆斯這種自律,他的成績將會是怎麼樣?


籃球Fans部落


從天賦而言,你知道奧尼爾身上哪些條件證明這一點?不是所謂的總冠軍或者MVP,其實最讓奧尼爾稱道的還是自己沒有受過大傷,特別是腿部跟腳踝的手術他都沒有做過。


籃球風暴唯我獨尊


籃板都扣碎了,你說好不好


啊寬982


奧尼爾的體重是他能在球場大殺四方的原因之一,他還具有很好的運動能力,動作很靈活


無獨有偶w77


力量 彈跳 反應


愛聊球的小老爺們


身體協調能力,和身體好


曾經有愛的夢想


身高2.16m,體重325磅的奧尼爾卻擁有著後衛一樣的技術動作。這在nba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存在。年齡偏大一些的球迷應該都記得當年全明星,初出茅廬的奧尼爾用後衛動作戲耍喬丹的一幕吧?那個瞬間,真的太經典了。

奧尼爾之所以被稱之為“大鯊魚”,就是因為他擁有常人無法想象的恐怖力量。初進聯盟,奧尼爾就用“扣碎籃板”的方式向自己的前輩們“宣戰”。在奧尼爾的職業生涯裡不缺乏奧拉朱旺、鄧肯、大姚、霍華德這樣的對手,但是隻談內線破壞力,縱觀整個nba,無人能出其右。

身高臂展是籃球運動員的基礎天賦。奧尼爾擁有2米16的身高、超過2米3的臂展,這在那個年代是非常罕見的。身高臂展加上他將近300斤的體重,奧尼爾鎮守的籃下。像是擁有一堵厚厚的城牆。

總之,選天賦也好,選最強中鋒也罷,奧尼爾都是整個nba前三的存在。

分享聯盟趣事,狂言球場風雲。這裡是:趙漢卿Zoom,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