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名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语义来源以及当代价值是什么?

不久前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提问中方对于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公开发表“指责中国掩盖疫情论”的相关看法,耿爽笑着向路透社记者反问道:“中国有句古话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知道什么意思吗?”

儒家名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语义来源以及当代价值是什么?

面对耿爽的暗讽,不懂儒家文化的美方记者面面相觑。许多朋友即使懂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大概意思,但对于这句话的语义来源以及现实意义,还是不太了解。现在就让查阅了相关资料的小樱来解释一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语义、来源以及它的现实意义吧。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语义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下比较流行的翻译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一切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意译法,而相关字词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

原来,《说文解字》以及相关古汉语词典中表示,“反”,通“返”,指返回到自己的本性、本心“诸”是兼词,兼合“之”字和“于”字;“己”,自己。

“反求诸己”即“反求之于自己”,“之”是代词,指代“行有不得”这件事情;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求解“行有不得”的原因,即为——

反躬自问、反观自省、自省自察。

儒家名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语义来源以及当代价值是什么?

“反求诸己”的来源


首先,“反求诸己”来源于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具有君子品格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查找原因,而小人出现了麻烦,却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关系。

儒家名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语义来源以及当代价值是什么?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孟子的《孟子·离娄上》发展得来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治,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这就是后来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而孟子这段话的意思又是什么呢?其实他的意思是: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那我应该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他人而没有管理好,那我应该反问自己的知识水平够不够;我礼貌对待他人却没有得到回应,那我应该反问自己的行为态度够不够恭敬;一切行为如果得不到自己预期效果,都要反观自省,自察己过。只有自身端正做对了事,天下之人自然就会归顺了。

所以孟子又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自己做到了对别人恭敬与仁爱,别人才会以同等方式对待你。

儒家名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语义来源以及当代价值是什么?

“反求诸己”虽然首发于《论语》,但其实最早来源于庄子“内圣外王”的政治思想

“反求诸己”思想其实是“内圣外王”思想的一个分支。虽然几乎所有的后世学者都认为“内圣外王”之道应该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内圣外王”并非是儒家首创。

事实上,是先秦时期的庄子最早提出了“内圣外王”这一思想,在《庄子·天下篇》中就有记载: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发,郁而不发。”——《庄子·天下篇》

而“内圣外王”指的其实就是:内有圣人之德,在外又能施行治国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儒家名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语义来源以及当代价值是什么?

知名学者冯友兰也曾对庄子“内圣外王”这一思想作出解释:

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这不是说他必须是一国的政府首脑,从实际看,圣人往往不可能成为政治首脑。“内圣外王”是说,政治领袖应当具有高尚的心灵,至于有这样的心灵的人是否就成为政治领袖,那无关紧要。--《中国哲学简史》

儒家思想很好地继承了“内圣外王”这一治国思想,表达——“先修己,再治国,才是王道。”

儒家名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语义来源以及当代价值是什么?

由此可得知,“反求诸己”最早起源于庄子“内圣外王”的治国思想。后来这一思想被至圣孔子继承提炼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用以区分君子与小人。再后来,亚圣孟子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这便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具体来源。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当代价值

当我们理清了这句话的语义、来源之后,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这句儒家经典名言的现实意义呢?

儒家主张“先修己再治国”,经典儒家散文《大学》中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表达的就是这一思想。即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若不先修身,何来齐家治国之道呢?又何能实现“天下太平”这一夙愿呢?

可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具有当代实践价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有“君子严于律己”的修身准则;国与国之间的往来更加需要“国家和平共处”的国际准绳。

其次,“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具有当代文化价值:儒家文化及其他优秀传统思想并未过时,也并未与现代社会脱节,我们应该积极传承与践行;同样,“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具有当代教育意义,如果大家都奉行君子自省自察的修身准则,那天下太平的实现将不久矣。

结语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强调的是反躬自问、反观自省、自省自察的君子修身之道,起源于庄子“内圣外王”政治思想,发展于孔孟儒学,且具有当代实践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值得我们传承与践行。

参考文献:《论儒家反求诸己思想的发展及其时代价值》

END.


我是百变小樱,热爱写作。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我的账号:百变小樱爱写作。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