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考生为何有家不回,长期“漂”在京师?

有一段时间,互联网上火起来了一个词,叫“北漂”,指的是漂泊在首都北京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在北京摸爬滚打,一度成为了励志的代名词。事实上,在资源丰富的首都漂泊,自古就存在,宋代就有大量的考生在京城漂泊,可以说是京漂一族。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考生滞留在京城,没有收入的他们该怎么生活,会面临着像现代人一样租房难的问题吗?下面为大家揭晓宋代考生的京城生活。

宋代考生为何有家不回,长期“漂”在京师?

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取天下并非名正言顺,是以兵变的方式从后周孤儿寡母手中夺得的。也正因为如此,宋太祖怕手下骄兵悍将效仿自己黄袍加身,采取了重文轻武的国策,用科举制度笼络士大夫阶层,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此外,相比较隋唐,宋代对科举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公荐”,采用糊名制以及誊录制,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大大增强了考试的公平与公正。

科举是宋代社会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文人积极投身于科举之中,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也大幅度增加。据统计,宋代每年应试的考生多达40万人,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说也不为过。但是,宋代每年登科的人数不足千人,那些考不上的人该怎么办,是打道回府还是继续复读?大多数人选择留在了京师,毕竟只有科举才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经过科举考试跻身上流社会的少之又少,大量的历届考生以及待考的考生滞留在京城,便形成了庞大的“京漂”群体,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漂在京城,有家不回呢?主要的原因大概有三个方面。

宋代考生为何有家不回,长期“漂”在京师?

首先是因为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古代的科举考试一般为层层选拔,考过一关才能进入下一关,因此最终的殿试只在京城举行。殿试的考场只设置在京城地区,那么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远方的考生出行自然不方便,路途千里再加上路上的艰辛,到达京城后也累得不轻。此外宋代的殿试四年一次,偏远地区的考生在路途往返上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加上沿途吃喝住行更是负担不起,因此大量落榜的考生干脆居住在京城,为科举备考。

其次,大量考生漂泊居住在京城,和考试内容也有着很大的关系。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政治的考试内容大多为最新的时事消息,考生如果不熟悉便很难作答。宋代的科举考试相比隋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诗词歌赋转向务实,策论尤为关键,况且当时的信息闭塞,获取信息极为不易,而居住在政治中心京城更容易打听到前沿的信息。

宋代考生为何有家不回,长期“漂”在京师?

这还不够,宋代的考试内容和政治形势联系的极为紧密。仁宗初期,改变以诗赋取士的旧制,转向务实的策论,让考生针对国家形势发表评论。到了神宗的时候,帝国内部矛盾累积,王安石为了变法招揽人才,科举的内容转向经义和时务策。目的是为变法提供借鉴。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科举考试的内容也发生改变。后来,随着朝堂内部政治斗争的变化,策论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决定了考生的宦海沉浮。

策论偏向议论时政,向朝廷建言献策,所以宋代的考生要想科举考的好,需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是自己的理论功底,儒家经义要记牢,治国大略不可少。另一方面在则要掌握国家形势以及试题动态,别偏题导致落榜。留居京师成为了获得考试信息来源的聪明选择。

最后,“京漂”一族的出现和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密切相关。众所周知,在明朝初年,发生了南北榜的冤案,这可以看作是考生们为考试公平做出的积极斗争,其实这样的情况自科举制度创立以来便就存在。宋代以前,国家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因此科举取士偏向北方,宋代之后,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少战乱文教兴盛,科举登科人数超过北方,明代的南北榜案不过是考试公平与地域性矛盾的一次大爆发。

宋代考生为何有家不回,长期“漂”在京师?

北宋时期,科举考试同样存在地域性的问题。开封府与国子监约占全部参加科举人数的一半左右,其中开封府又是国子监的两到三倍,录取比例也相应高于其他路。仁宗嘉祐三年,开封府参加科举人数278人,录取44人,录取比例达到了1:6,而参加科举人数最多的河北路录取比例不过1:30,录取比例最高的利州路只有26个参考名额。

更为极端的例子发生在仁宗嘉祐七年,参加科举人数最多的河北路录取比例只有1:154,而偏远地区的广南东路、西路甚至无人被录取,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封府的录取比例仍然达到了1:5,并且参加科举人数还多于其他地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宋代科举考试中京师籍的考生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产生了“天下州郡举子,既以本处人多解额少,往往竞赴京师,旋求户贯”的情况。此外,宋代规定倡优、罪犯、丁忧不得参加科举,而这些人为了能够取得功名,唯一途径是伪造身份,而在生源地应考,身份更容易被查证,再加上京师户籍的种种好处,自然乐意取得京师户籍。就这样,大量考生聚集在京城,形成了“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文教典范。

大量科举考生都需要赶到奔赴首都,这期间所需的交通、食宿、社交费用是一笔极大的开支,给举子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并且宋代大部分举人家境贫寒,筹备赶考费用自然是头等大事,在借贷业不发达的古代,这一大笔钱应该从哪里来呢?

宋代考生为何有家不回,长期“漂”在京师?

家庭的供给自然是士子考试经费的主要来源,古代能够考上举人便是一件光耀门楣的大事,更不用说能够进京赶考了。士人在筹措经费时,十里八乡甚至当地的士绅都会出钱赞助,科举入仕不仅仅是乡里有头面的一件事,还会为赞助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此外,宋初的公券制度、地方政府举办的鹿鸣宴以及举子间自发成立的互助组织——义约都,都为举子的赴考旅费筹集提供了帮助。

宋代举子经济上的贫困导致其社会关系网较低,而政府和社会层面的资助对贫困举子的帮助实属有限,在宋代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的氛围之下,大部分举子会选择经商以赚取赶考经费。“吴兴士子六人入京师赴省试,共买纱一百匹,一仆负之。”经商不仅成为首要的脱贫方式,甚至成为贫困士人科举考试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每逢科举之年,大规模的考生以及其随从人员涌入京师,必然给城市带来大量的临时性生活消费,使得“铺席买卖如市”,南宋都城临安甚至产生了“该试官生活”这一俗语,意为应一时之需。士子们到了京师以后,除了人生地不熟以外,面临最为重要的事,便就是和当今北漂同样的住房问题。

宋代考生为何有家不回,长期“漂”在京师?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宋代旅店业不可谓不发达,利益驱使很多官员都参与其中,宋初丞相赵普就因为“广第宅,营邸店,夺民利”受到弹劾。与市场需求相应的,出现一批主要以考生为目标消费群的旅店,如北宋东京城内的状元楼,服务对象便是进京赶考的士人。贡院附近同样也是旅馆密集的地区,这主要是为了满足前来赶考的秀才、举子们的租房的需求,大比之年的房价更是水涨船高,“虽一榻之屋,赁金不下数十楮”。

面对拥挤的住房现状,在京漂泊的考生们自然会选择及时租房,经济状况好些的,会选择单独租赁,差些的便三五成群一起合租。在租房时间上,分为短期租赁以及长期租赁,短期租房集中在二三月份,多是科举登科或是家境优渥的士人,而长期租房大多一年或者数载。“不幸有故”的“才学之士”,沉沦数十年漂在京师,租房度日的时间更是无限期延长了。

即便是这样,京城的旅店业也无法承载科举为京师带来的巨大的人口压力,不能满足所有士人们居住,士子不得不暂时“权借仙林寺、明庆寺、报恩观、元真观”,宋代小说中以书生寓居寺院为背景展开的情节也每每可见。

宋代考生为何有家不回,长期“漂”在京师?

陈演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文化繁荣的背后无疑和科举取士密切相关。宋朝上达天子,下至黎民百姓对于科举的推崇,使得科举考试成为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这不仅为士子们营造了良好的向学风气,还促成了宋代文教的繁荣,同时也是“京漂”一族出现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