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前面寫過一篇題為《華盛頓會議是凡爾賽會議的繼續還是巴黎和會的繼續?》的圖文文章(見本篇圖文後面超鏈接),以歷史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視角,區分了凡爾賽會議和巴黎和會之區別,今天再以《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為題繼續舉例探討歷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問題。

在學習《辛亥革命》內容時,由於教材省略了同盟會發動的其它武裝起義,有師生誤認為: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武昌起義究竟是否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呢?武昌起義和辛亥革命兩者之間究竟有何關係呢?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辛亥革命形勢圖

要回答此問題,不僅要向學生補充武昌起義前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的其它武裝起義,而且還要區分武昌起義與辛亥革命這兩個歷史概念。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為共和革命而犧牲者第一人”的陸皓東是廣東中山著名的“翠亨四傑”

誠然武昌起義在推翻清朝腐朽統治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實早在武昌起義前,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從成立興中會開始,為推翻清王朝腐朽統治,就發動過多次武裝起義(青天白日旗設計者陸皓東就是“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者第一人”)。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孫中山先生髮動和領導的十次武裝反清起義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黃花崗起義中犧牲的“七十二烈士之墓”

在眾多的武裝起義之中,其中比較主要的有廣州起義、萍瀏醴起義、浙皖起義、鎮南關起義和黃花崗起義等。由於種種原因,這些起義都失敗了,但正是革命黨人一次又一次不屈不撓的武裝鬥爭和前赴後繼的流血犧牲,才不斷動搖著清王朝腐朽統治的根基,才不斷激勵著資產階級革命黨人持之以恆地奮鬥。

革命黨人的鮮血並沒有白流,在中國同盟會的影響之下,湖北的文學社和共進會等革命組織長期準備,1911年10月10日爆發的武昌起義,最終給清王朝以沉重打擊,拉開了革清王朝命建立民主共和的序幕。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武昌起義軍事總指揮蔣翊武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武昌起義爆發的臨時總指揮吳兆麟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武昌起義紀念館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湖北軍政府告示

武昌起義不僅是當時保路運動發生時湖北新軍西調四川致使湖北的清王朝反動勢力相對比較薄弱的結果,也不僅僅是因為當時湖北革命黨人組織策劃和策反湖北新軍的結果,更不僅僅是武昌新軍第八鎮工程營的革命士兵在熊炳坤和金兆龍等率領下這一歷史的偶然性因素促成的(儘管他們的作用毋庸置疑)。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孫中山先生領導成立中國同盟會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同盟會機關報和革命綱領

時勢造英雄,從更宏觀的視野看,武昌起義應該是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以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長期堅持武裝鬥爭奮鬥的必然結果,是中國同盟會成立後孫中山和他的戰友們多次武裝起義的必然結果,是當時的歷史大勢所致。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個飢漢,吃了第一個饅頭沒有飽,接著又吃了第二個饅頭,可仍然沒有吃飽,於是他又吃了第三個饅頭。吃完第三個饅頭,這個飢漢終於吃飽了。但此時他卻說,要知吃第三個饅頭就能飽,何必又吃第一個和第二個饅頭呢。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中國同盟會成立後歷次武裝起義一覽表

同樣地,我們可以說,廣州起義、萍瀏醴起義、浙皖起義、鎮南關起義和黃花崗起義等武裝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宛如那第一個和第二個饅頭一樣,這些起義影響了很多資產階級革命黨人,促使他們不斷總結經驗,汲取教訓,繼續努力奮鬥,可以說武昌起義與這些起義也是有某種聯繫的。

從歷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漸變和突變、延續和變遷等關係來看,沒有武昌起義之前發生的那些起義,武昌起義就不會在其領導人出逃或被清政府殺掉的情況下一點就著火,更談不上起義後成立了湖北軍政府,最先打出"中華民國"的旗號。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武昌起義後全國形勢圖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畫家陳世寧油畫《共和肇始》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畫家賀勝《共和之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11年武昌起義就宛如“星星之火”,迅速引發了全國十幾個省份先後宣佈脫離清朝統治而獨立,促使清王朝統治迅速土崩瓦解,最終為成立中華民國奠定了基礎。

武昌起義這些成果的取得是革命黨人十幾年來屢敗屢戰發動武裝起義推翻清王朝統治結出的碩果,也是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高潮性事件和標誌性事件。武昌起義是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的高潮性事件和標誌性事件,而非開始的標誌性事件。

至於具體說武昌起義與辛亥革命兩者之間有何關係?欲區別武昌起義與辛亥革命兩者之間關係,必要搞清楚辛亥革命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辛亥革命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狹義上來講,辛亥革命指的是1911年武昌起義,也正因為1911年是舊曆辛亥年,故而歷史上這次革命稱為是"辛亥革命",但從廣義上來講,辛亥革命實際上則指的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推翻清王朝君主專制腐朽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和維護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所進行的一系列的革命活動的總和。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辛亥革命形勢圖

也就是說國共第一次合作前,孫中山先生領導的為推翻清朝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以及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建立北洋軍閥統治後孫中山繼續領導的一系列反對北洋軍閥統治維護民主共和的一切活動都屬於辛亥革命的範疇。

在教學中,如果把武昌起義當作辛亥革命的開始,不僅無法體現武昌起義在《辛亥革命》一課中的主旨,而且將無法解釋武昌起義又是辛亥革命高潮階段的標誌性事件。畢竟,歷史事件發生看似偶然,實則脫離不了必然的因素,歷史事件突變的背後是長期歷史漸變的結果,歷史變遷結果是歷史延續發展的產物。

武昌起義不可能從天而降,武昌起義作為辛亥革命的高潮是孫中山先生長期領導資產階級革命活動的結晶,沒有興中會和同盟會的成立,沒有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沒有眾多推翻清朝統治武裝起義的影響,沒有這一系列的序幕和鋪墊,武昌起義豈能憑空產生?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航拍圖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我的認識和結論:

“辛亥革命”這一概念要大於“武昌起義”這一概念,“武昌起義”這一概念是要小於“辛亥革命”這一概念的。武昌起義只是辛亥革命高潮階段的標誌性歷史事件,而並非是標誌著辛亥革命開始的標誌性事件。辛亥革命應該說從孫中山創辦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就開始了。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嗎?”這一問題實際上不僅包含了如何正確認識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漸變和突變、延續和變遷等關係的問題,而且還包含了在教學中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在掌握歷史基本史實的基礎上正確把握歷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這一問題。

概念是思維的細胞,歷史概念是歷史學科思維的細胞,正確把握歷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不僅有助於學生了解歷史事實,而且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對於教材中忽略或語焉不詳的武昌起義和辛亥革命內容,教師可補充相關史實,幫助學生正確把握歷史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