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老去的农村六零后,以后靠什么养老?

用户橘子的春天196826


杞人忧天!我们国家现在的政策福利多好啊,还不知足!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在我们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到今天这一地步已经是一个奇迹!我们的农民也好,工人也好,都有养老金,农村的养老金低了一点,但他有土地啊,最起码吃的东西不用买,有些零花钱就够了,有病还有医保,基本问题都能解决。还有什么呢?没有了,我是六龄后,我不担心!说实话人的需求是可以满足的,人的欲望是永远满足不了的!这就是毛主席老人家说的,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就实现了按需分配,不是按欲望分配!我们相信我们的党一定会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一个伟大富强的东方强国!我们一定勇往直前,不管年龄大小,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我们的国家增砖添瓦。


鹰嘯


养老,一直是一个关系到广大群众的问题,不管是农村还是在城镇。但是城镇老人很多都是有退休金的,另外还有养老保险,而农村不一样,绝大部分人是没有退休金的,而且养老保险很多地区也是推进的比较慢。

60后已经五十多岁了,很多人还在城里打工,因为这个年纪的他们可以说是上有老下有小了,负担是很重的,如果有儿子的话,需要帮助儿子买房、结婚彩礼等等。再老点的话主要就靠儿子一家的赡养,但是这又有一个问题如果儿子或女儿都是独生子女的话,下一代的负担将会更重,因为要赡养四个老人。

好在如今的社保,养老保险都慢慢的在农村推行,这样让老人多了一层保障,每年交个几百块钱,在满60岁之后就可以领取补贴了。

另外一种养老就是土生土长在农村的一部分老人,他们很少外出,没有去大城市打工,一直在地里耕作,但是地里的庄稼作物一两个老人是种不了多少的,现在也在大力扶持三农,但是能够赚到钱的基本上都是70,80后,60后因为整体文化程度很低,接受新事物比较难或慢,现代的农业很多是做不来的。这部分人养老是比较累的,因为在种地赚不到多少钱,所以储蓄也不多,但是他们在还能干的动的时候还是能够做的“自给自足”的,另外在加上子女的赡养,解决正常生活还是可以的。

相关方面也正在完善养老制度,也相信会越来越好的,让老人们老有所依!就拿我们村来说,那些60以后的孤寡老人都安排住进了统一规划的保障房,或者帮那些不愿搬到保障房的老人建造房子,虽然不大,但是比老旧土坯房还是好很多的,而且每个月还有米油等补贴物品,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了。


龙哥聊农事


我是六三年出生,七零年上学,一九七九年高中毕业。今年刚好是毕业四十周年。也是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在这四十年中,先是参加大集体时侯的生产队劳动。后来生产队解体,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亲眼目睹了这四十年农村的巨大变化,从牛耕地,人工播种,镰刀割麦子,小镢刨玉米,大镢刨花生,到家家购买手扶拖拉机,解放了生产力,再到现在的太马力拖拉机耕地,收割机割小麦.玉米,机器搓花生,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进入新世纪后,国家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不但免去了“三提五统”,“农业税”,还对种地实行了粮食直补,农机补贴。为了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又对土地l进行了确权。转眼间,我们快到老年了。我们这代人正赶上了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孩子,头胎是女孩的能生两个。上学.结婚.买楼,花光了我们的积蓄。为了解决我们的养老问题,国家对六十岁以上的农民发放基础养老金。我粗略算了一下,按照目前的标准,基础养老金能发一百二十多元,独生子女补助能发八十元,个人交的养老保险能发一百多元,加起来大致有三百多元。再加上种点菜,种点地,儿子再孝敬点,只要没有什么大病,生活应当过得去的,当然不能跟公务员.职工相比。真要得了太病,庄稼人命贱,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等到实在不能动弹的时侯,国家正在农村探索各种不同的养老模式,敬老院,养老院,幸福院,居家养老等各种形式应运而生,安度晚年应当是不成问题的。


禾木丰庄园


养老问题,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是中国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城里老人都有退休金可以拿,而且每年退休金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而农村养老保险很多地区推进比较慢。目前一些地方农村的老人每个月只能领取二三百元的养老金。最尴尬的是生活在农村的60后群体,年龄已经五十多了,绝大部分人没有退休金,他们以后该如何养老呢?

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60后群体虽然都已经五十多岁,但却要面对两大压力:一方面,如果儿子或女儿是独生子女的话,下一代的负担会很重,而上一代老人的赡养义务却还要尽。如果有儿子的话,需要帮助儿子买房、结婚彩礼等。另一方面,农村六零后群体文化程度低,接受新事物比较缓慢,要推进现代化农业比较困难,所以地里的庄稼作物一两个老人种不出多少的,每年的收入也非常有限。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中国人口主要集中在50后、60后这两个群体,而作为五十多岁的60后群体,马上也要进入60岁以上年龄段了,那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如何解决?以后他们靠什么来养老呢?

首先,靠自己、靠儿女、靠国家。我们国家规定农村没有参加社保的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取二三百元养老金。如果子女孝顺,再补贴一点给老人,老人再种种自留地,卖卖农产品,这样勉强也能度日。当然,农闲时分也可以到附近的乡镇工厂打打工,反正在农村50、60岁的老人此时也不可能闲下来,有的农村老人到80多岁也要下地务农。

再者,农村60后老人可以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有些人说自己从没参加过养老保险,这也不用担心,因为现在的很多地区还有允许在60岁之前一次性补交完成,所需要15年的费用可直接来办理,退休后即可享受养老金待遇。所以说,老人只要有参保意愿,那一次性可补交15年的费用,这样的话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待遇了。

最后,庞大的农村50、60后群体靠自己养老毕竟是少数人。国家既然可以拿出部分国有企业股份补贴城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漏洞,为什么不可以变卖一些国有资产来补贴一下农村没有社保的50-60后的老人?他们是强制向国家输送公粮的一代人。当年,国家强制压低粮食收购价格为在城市及工厂的城市提供口粮,所以国家应该有责任解决农村60岁以上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哪怕每人每月领到800元或1000元,也至少可以解决农村的温饱问题了。

中国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时代,而且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衡。50后、60后人口众多,而到80后、90后、00后人口就逐步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农村60后老人将来的养老问题,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相关方面制度也在逐步完善之中,相信未来农村养老制度,也会做得越来越好。


不执著财经


看到这个问题,心中挺不是滋味,因为我的父母都是60后左右生人,正日渐面临这样的问题。


先简单说下我家的情况,我父亲50末,母亲60初,都是农民。家中我们姐弟俩人,目前都已有自己的家庭和子女。母亲一直是一位伟大的家庭妇女,照顾我和姐姐长大成人。父亲几十年一直自己搞运输,从山轮车,拖拉机到大卡车,半挂拖车,从运输米面到运输煤炭,辛辛苦苦几十年,间歇还要打理家中八九亩的玉米地。虽然说在90年代和新世纪初,单从收入来讲的话,还算中等偏上水平,但是确实能真切感觉到父亲当时的辛劳:不论寒暑,每日奔波在河北和内蒙的省道和高速上,都是靠身体换来的血汗钱。


父亲老了,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是由于长期开车,导致视力严重受损。五六年前,家中当时的半挂货车发动机坏了,家人劝阻父亲退休家中歇业,也综合考虑维修成本等因素,父亲这才算正式告别自己奋斗几十年的运输行业。这几年来,父亲就是种植几亩玉米地,然后跟着村里打些零工补贴家用。我和姐姐多次劝说父亲家中歇着,和邻里街坊打打牌聊会天就行,但是父亲比较固执,也是那种闲不下的人,所以近些年跟着村里种树,除草,防火等,多少能挣个烟钱。后来我也琢磨,这些活也比较省心省力,让父亲就干着当锻炼身体吧,要不真坐家中也没准憋出毛病来。


再说说我家条件,父母家中倒有些积蓄,然后种植玉米每年能有个7、8千收入,加上打零工一年挣个几千块,我和姐姐每年给父母三五千,平时购置点日常用品等,基本上一年也能有大概两万上下的收入吧,就农村生活来讲的话,基本也还凑活。但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身体条件也越来越差,养老问题,日渐成为一个大问题。我觉得,国家真的很有必要关注并大力扶助这批农民的养老问题了。当初国家初建,百废待兴的时期,这些人在生产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老了,真心每个月给一百多养老钱有点说不过去,毕竟农村消费水平也有所增长。城市职工的养老水平每年都在增长,为什么农民的所谓养老金,还是仅仅百八十这么一点呢?


每年两会的时候,总会在网上看到有关给农民养老金提高到几百上千的所谓提案,我真心希望这是真的,希望有朝一日国家能通过这样的决议。中国目前大概有两亿60以上的农民,如果每人每月能获得1000养老金,那么我们社会真的就离老有所养幼有所依不远了。


趁着这个问题,说了一堆不着边际的话,实在不好意思。

我最主要的观点,还是支持政府提高农民待遇,国家养老。


我是老侯,河北张家口人,希望能够与全国的朋友们相互交流。


老侯家园


我就是六零后,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于你提的问题,本人是这么认为的:

首先说,现在的生活环境好了,国家对农村的老人养老问题有了规定,可以交养老保险了,60岁以后,国家每个月都给养老金,虽然少了点,但是,基本能解决吃的问题!

其次,但是农村的六零后,都是分得有土地的,能动的时候,自己耕种,岁数大了不能自己耕种了,可以转租出去,一亩地现在低价也得六百块钱!我们这个地区每个人都有五亩左右的承包地,一年也是一笔小收入啊!

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尊老爱幼的意识也在提高,在农村,不养父母的人很少见,父母真的老了,子女都会为父母养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的!

四,如果没有子女,国家是会把你纳入五保护供养,老了可以免费进入敬老院养老的!

五,农村的人,随着社会发展,养老意识也在改变,为了不给子女增添负担,人虽然老了,但是在自己能动的时候,都会勤劳肯干点,这也就是城里人不理解农民为什么,五十多,六十了还要出去打工的一个因素,能动点,就能挣点钱,自己手里有点存款,就能减轻点子女的负担!

以上纯属农村一个六零后,奔六属的人的个人看法,如有不同观点请来评论区评论,也为以后自己养老问题,借鉴高招!诚谢!!


风的浪漫gga1


我是农村小美女。


最近放假回到农村老家看到的现象可以很好的来回答这个问题。


白天村里的人很少,大多数青壮年人都出门打工了,有的是早出晚归,有的走的远都是逢年过节才回来,所以我看见很多放假在家的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这些六十多岁的老人跟着儿子一起生活,带孩子干家务,好让每天打工回来的儿子儿媳到家就可以吃到饭。


而很多六十多岁的甚至是七十岁的老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们几乎没有像城里老人那样闲在家里的。


且不说地里打药除草的农活,就是去拾垃圾卖钱每天挣个十来块钱也不会闲着,因为他们没有养老金。


所以农村的老人养老不光靠儿女,还要靠自己。

活到老干到老,直到不能动!这就是农村老人养老的现状。


贫农希蒂


我们就是六零后,本来想靠国家来养老的,因为,当时有一句:计划生育就是好,国家来养老。我们这一代都是生一个,并且我生的女儿,已经出嫁了。对今后的养老问题,现在想太多也没用,只有趁现在能干,多余点钞票以备用。每次回农村老家,看到老人他们省吃俭用苦度岁月,有一次正好遇到我前面的邻居(一个老头)到小商店欠盐巴,我说:你两个儿子不给钱吗?没有给,哎:八十多岁了,难道等100岁再赡养吗?由此可见,农村养老,最好现在自己多劳动多余钱,到时才能不求人或少求人。回答完毕,谢谢。


不锈钢3599038085281


我是63年生的,初中在村办学校就读,英语基础太差,虽然考上高中但是上大学就成了梦想了,回来种地两年然后学了木工手艺,娶妻生子建了个二百平米小楼房。偶尔做点包工的活,老婆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有五险,生活在只有0.9亩地人均的农村,也算马马虎虎了,后来儿子上高中读大学,木工活又不多,开销倍增08年我去新加坡打工,途中1一2年回国一趟,直到15年儿子结婚卖房生子,今天儿子很有成就,是上海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老婆放弃工作帮他们带小孩,马上准备还要生二胎。所以我的积蓄只有二十万,我现在在我外甥的厂里上班管吃喝一年五万五,儿子虽然不要我的钱,但是他们过时过节回来,他虽然带酒带礼回家,我也不少花钱。有人说叫我跟儿子老婆住一起去,我觉得时间一长矛盾就来了,乡下我们随便简单自由无规律,偶尔去过几次还是在家里舒服。我觉得只要把血压控制好,管住自己的嘴,酒肉莫贪冷暖把握好,劳动创造财富也在增强体质。懒惰靠天收毁了亲情友情自己的人格也受损,世上只有父亲希望儿子过得比自己好,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的,有勤劳自尊自爱的长辈,在今天这个文明礼教的时代加上政府的农村养老制度的完善,晚年的农村生活还是能行的。


苗苗爷爷39


农村人也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只要你去办理,都可以在60后退休后拿养老金,虽然金额少一点,但是有总比没有强。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法律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媳妇家是农村的,我和媳妇刚结婚时,老丈人和丈母娘的村里都没有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当时我都在想,这要是到年龄大了,丧失劳动能力以后,没有养老、没有医疗那可是很怕人的事情。

后来到了2010年左右,媳妇家的村里可以办理“新农合”医疗(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记得当时每年交纳150元(交的150元还可以全额买药),起初,媳妇的爸妈不想交,觉得身体挺好,用不着。我知道后,赶快往家里打电话,说明这个“新农合”的重要性,要求必须交,并且是年年都要交。

大约2011年左右,媳妇家的农村也有“养老保险”,但是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不一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每个月缴纳一定比例的钱数(单位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最低缴费15年,达到退休年龄退休后,可以每个月领取养老金。媳妇家农村的养老保险是按年缴纳,每年缴纳一次费用,有好多档,100元/年、200元/年、300元/年、400元/年、500元/年、600元/年、700元/年、800元/年、900元/年、1000元/年、1500元/年、2000元/年,交的越多,退休后每个月领的钱就越多。


日渐老去的农村六零后,如果你没有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没有办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就赶快去你们村委会咨询一下,看看如何办理,尽快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理好、尽快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理好,能让你在以后的“养老问题”上“有所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