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當年萬人空巷的《公關小姐》,看看那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最近《完美關係》由於主角的人設、顏值、濾鏡等原因收到了不少的差評,甚至有人因為主角的人設問題看不下去。網絡上關於《完美關係》的討論,似乎逃不了編劇、人設、配角比主角出彩之類的套路,真正對這部電視劇中涉及到的公關行業討論相對來說少很多。

《完美關係》該劇講述了公關合夥人衛哲、江達琳等人從單槍匹馬到並肩作戰,積極迎接在公關實戰中遇到的壓力與困難,互相影響、共同成長的故事。——源自百度百科


回看當年萬人空巷的《公關小姐》,看看那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如果單看百度百科上面關於《完美關係》這部劇的簡介來看應該是一部都市職業劇,而且是有壓力與困難,有成長的故事。從目前播放的內容來看,壓力、困難是看到了很多,而在成長方面的劇情似乎過於單薄,甚至有的觀眾覺得並沒有“成長”的戲份。

回看當年萬人空巷的《公關小姐》,看看那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目前這部劇在網上的評分是3.9,單從評分來講的話,可以說是比較失敗的一部都市劇。

回看當年萬人空巷的《公關小姐》,看看那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很多觀眾不買賬,覺得這部劇是慣有的“披著職業劇外衣談戀愛”的套路。另一方面,業內人士也紛紛發聲聲討,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屬被稱為“公關第一人”的劉希平。在採訪時劉希平表示,整部劇是對公關行業的“誤導”。

評分低的一個方面就是因為這部劇實際上是隻能算是一部戀愛劇,跟以往的霸道總裁戲碼沒有很大的分別。而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號稱職業劇,但是並沒有獲得多少業內人士的認同。

回看當年萬人空巷的《公關小姐》,看看那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只要帶上《完美關係》+公關 這兩個關鍵詞去搜索的話,排在前面的基本是負面的消息。

為什麼大家對這部劇帶上的“職業劇”“公關劇”標籤很不滿,甚至是提出批判?

先來看看真正處於公關行業的一位大拿的看法,國內公關第一人——公共關係諮詢公司萬博宣偉中國區董事長劉希平先生:

劉希平:這部劇對於我們公關行業,或是對於公關人,呈現出來的結果是誤導的。大家對公關有很多不同的定義,有些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早年不像現在,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源頭,那時媒體是媒體,公關是通過一個可信的第三方,向目標受眾做溝通,這個溝通是雙向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和維護企業、品牌或個人的信譽,整個過程中以“誠信”為原則,這是我所瞭解的公關。

公關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危機公關只是其中一部分,很多時候也是從正面來建立企業、品牌甚至是國家的形象。這個劇之所以我很不滿意,是因為劇一開始講的是一個名人遭偷拍的危機事件,會讓人覺得好像公關的主要工作就是處理名人的緋聞。我們做了那麼多的業務,這個只是其中很少的部分,但是卻把它放在一開篇,會讓觀眾有先入為主的印象,認為處理名人的緋聞就是公關的主要工作,這點讓我非常不滿意。


——新浪時尚“講真”欄目

反觀旁邊同一個導演的《安家》在行業內雖然也有吐槽,但認同的也很多,甚至還有相關從業人士需要看電視劇做筆記。


回看當年萬人空巷的《公關小姐》,看看那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其實《完美關係》這部劇在開機的時候定位就有了偏差,國內首部公關題材的電視劇?你們怕是不知道30年前有一部萬人空巷的電視劇——《公關小姐》。

回看當年萬人空巷的《公關小姐》,看看那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公關小姐》在1987年11月在廣東電視臺首播,創下了幾個第一:大陸最早的反映改革開放、最早反映公關行業的電視連續劇,最早反映女性和女性群體生活的電視連續劇。

這部劇在當時來說是創新的,很多視角跟傳達的觀念都比較新,有人會擔心這部劇會撲街,但它以90.99%的收視率證明了它的成功。

回看當年萬人空巷的《公關小姐》,看看那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現在網絡上還有得觀看,不過30年前的劇畫質感人,這點倒是可以理解理解的

萬人空巷也沒有誇大的成分,1986年播放《流氓大亨》時,收視率高達76%!據說當時有一個個體戶抱怨,在播放這部連續劇的大結局時,整晚就只做了五塊錢的生意。可想而知當一部電視劇的收視率達到90.99%的時候,街道上還有多少人在走動?

這部劇成功到什麼地步?一部戲讓一個行業開創出一個時代

《公關小姐》這齣劇在全國上映後,出現了導演、編劇甚至是演員都意想不到的一個結果,不少城市陸續成立了公關協會,企業成立了公關部,而這部戲甚至被當做了“教材”。很多業內人士忽略了背景,而對其中“技術”的成分相當重視。

現在的《完美關係》同樣的是公關劇,但卻是一部連從業人員都要吐槽一句“不,我們沒有這樣,你瞎說!”


回看當年萬人空巷的《公關小姐》,看看那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新浪時尚採訪劉希平先生時聊到的內容

《公關小姐》的拍攝取景地廣州的中國大酒店,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已經是國內公關的典範。電視劇主角就是以中國大酒店的第二任公關經理常玉萍為原型,電視劇裡面的公關案例都是確有其事。

這部劇的成功除了時尚的服裝、靚麗的主角,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編劇!

張木桂副臺長介紹,當時中國大酒店公關部經理常玉萍被評為廣州十佳青年,公關經理背後有哪些故事,廣東臺立刻請時任暨南大學校長秘書的鄺健人深入到中國大酒店體驗生活,然後編寫劇本。原計劃是四集,接下來改為六集,然後是十集,一發不可收拾,最後的劇本長達30萬字。

編劇是在生活中體驗過的,提取了現實的題材,而寫出來的內容又高於生活!

這點希望所有編劇都能學習一下~~~即使沒有到現實中體驗的機會,也希望編劇能挖掘更多的資料去了解所描寫的那個行業,把自己的思考以及行業的痛點、優點都傳達出來。有這些內容打底,相信不會是一個很差的職業劇。

回看當年萬人空巷的《公關小姐》,看看那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一部經典的劇讓一個行業開創出一個時代,也給一代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爸爸媽媽腦海中還記得那首片頭曲以及片頭,7位靚女穿著時尚的西裝自信得向我們走來……給他們形成了一個職場的初印象。

回看當年萬人空巷的《公關小姐》,看看那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現在網上能找到的都是普通話版

都說相愛情似蜜甜,但我的愛澀又酸。

情和愛沒寬敞路途,未知多遙遠。

愛的悲歡交積一起,愛的風波深海內飛濺。

無論歷盡苦或甜,唯願盡將痴情奉獻。

——片頭曲粵語版歌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