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麼急於解決問題,就不怕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北大心理學博士| 你這麼急於解決問題,就不怕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橙全心理


北大心理學博士| 你這麼急於解決問題,就不怕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3月過半,櫻花綻放。

大多數都已復工。

一開始以為終於過上了夢寐以求的生活,但現實卻是——“效率真的太低了!”

  • 時間還早再睡一會,一天過去了!
  • 不在狀態,根本看不進書!
  • 陪孩子做飯收拾家,一看工作就難受!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

番茄鍾?

做計劃?

降低你的期待?

很可能都沒用。

當我們還在熟悉的框架裡針對問題解決問題時,有一個人,早就跳出問題,看見了另一種解。

比如:一個人問他放假總是懶得動,非常喪。一天無所事事,怎麼辦?

他卻說,那就「什麼都不做」。這段時期,很多人待在家裡什麼都不做,很憋悶,都要憋出問題了。

你也許可以給他們一些指導。

一個大學生把論文從夏天拖到冬天,請他治一治。


他卻問:論文是誰要求的?

學生:導師要求的。


他問:拖下去有什麼後果?

學生:拖下去要影響畢業。


他問:如果畢業延期,誰會比較在乎?

學生:導師在乎。


他說:既然有人在乎,事情就好辦了。

解決問題的人會想很多辦法,而這個人,看見問題,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跳出問題。

他會想:「拖延」有什麼好處?你做點什麼能繼續「拖延」?

這是跳出框架的奇妙一筆。似乎沒做什麼就解決了難題。

北大心理學博士| 你這麼急於解決問題,就不怕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他學了15年心理學,是北大博士、心理學泰斗錢銘怡的高徒,任教過清華大學……

心理學家武志紅自稱是他的「粉絲」,每次和他對談都很有收穫。

受邀參加《奇葩大會》,他說心理學沒有用,但高曉松、蔡康永卻一致評價他:

高手,總是以「無用」為用,飛花摘葉,可以傷人。


他就是,李松蔚。

北大心理學博士| 你這麼急於解決問題,就不怕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 《奇葩大會》錄製現場 △


01

「問題」有時候並不是問題


我們有一位同事HH,她的女兒正在讀小學,寫作業特別慢,常常要陪著她到晚上10點,動動這扣扣那,就跟凳子上有釘子一樣,怎麼催都沒用。這真的是無數家長的痛。

於是,李老師給她支了一招:你把工作帶回家,女兒做作業的時候,你就加班,而且,注意哦,不是你陪她做作業,而是讓她陪你加班,作業做得越慢越好。

HH半信半疑地照做了,本以為女兒還是跟以前一樣磨蹭,沒想到女兒卻說「媽媽,我沒法慢下來」。最後,平時要寫3個小時的作業,直接縮減到30分鐘。

北大心理學博士| 你這麼急於解決問題,就不怕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乍聽這辦法太不靠譜了,其實背後用到的是心理學中的【悖論干預】。

不把「慢」當問題,而是把「慢」變成孩子的能力,這時孩子就可以自由掌控、自己選擇到底要不要慢一點。

跳出問題的框架,時常伴隨意外的驚喜。

北大心理學博士| 你這麼急於解決問題,就不怕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02

給無解的問題撕開一個口子


李老師有一位來訪者琳子,去美國加州度假回來之後,念念不忘那裡清爽的陽光和海岸。當然,比環境更好的是那裡的文化,畢竟是有著好萊塢,硅谷,和伯克利的地方,她遇到的每個人都活得自由而熱烈。

「人家那樣才叫生活,我們這樣就只能叫活著。」在諮詢中,她發出這樣的感嘆。

「所以你打算去那邊生活嗎?」李老師問。

她立刻搖頭:「那怎麼可能,就隨便感嘆一下。」

「但是,為什麼不可能?」李老師對「不可能」三個字總是很警覺。

琳子也一臉懵:「就是不可能啊。我住在北京,我的工作在北京。就算我想辭職,但我男朋友的工作還在北京啊,他手裡還有期權,做滿五年變現,那還不夠,現在投資移民的門檻高得很。還不如申請個研究生現實一點······」

其實,也合情合理,給了誰也不會因為旅遊一次,就移民,因為「覺得」不可能。既然不可能,就隨便感嘆一下,沒人會深究。

李老師並沒有試圖說服她,也沒給她出謀劃策,只是問了她一個問題:「你不必真的嘗試什麼,只是在頭腦裡做一個實驗:如果十年之後,你真的住在了陽光明媚的加州,想一想,這十年當中你可能經歷了什麼?」

她就笑,笑著搖頭:「不可能的。」若有所思。

結束諮詢兩年後,琳子寄來一封信:男朋友最近考慮加入一個在硅谷的創業項目。她也邊工作邊申請了加州一所大學的在線函授課程,正在努力跟上進度。如果一切順利,將來有希望轉為正式學生。

她說:「你能相信嗎?我離我想要的生活已經這麼近了!

正如李老師分享的那句6字真言:想法只是想法。你有沒有這種體驗,過高空索橋,你一邊想著「不行了,我不行了,我過不去的」,一邊閉著眼前行。

「不行了,沒可能」這只是你頭腦當中的一個想法、一個聲音。

聽到這個聲音的時候,你有兩種選擇:相信這個聲音,不過去;或者不理會它,向前挪一步,再挪一步……

猛然抬頭,你已經到了另一邊啊。

北大心理學博士| 你這麼急於解決問題,就不怕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03

看似不靠譜的辦法,往往最靠譜


一位用戶昆昆給李老師留言:給孩子報過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沒有一樣能夠堅持超過一年。

每次試聽之後,問喜不喜歡這個課。都說喜歡,我就說:「這是你自己選的哦,一定要堅持。」結果學畫畫,學了半年就說沒意思,學樂器,買回來沒幾個月,就死活不肯練琴了。學舞蹈壓腿又覺得疼。

怎麼才能讓孩子對學習充滿熱情?

李老師沒直接回答怎麼讓孩子充滿熱情。不過,他倒是了回答一個相反的問題: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的熱情?」

就拿學鋼琴打比方吧。讓我們假設,一個孩子對彈鋼琴很有熱情,彈起來總是樂此不疲。用什麼辦法毀掉這種熱情呢?


1,在孩子第一次接觸鋼琴的時候,對他說:「你自己選的鋼琴哦,一定要堅持彈。」


2,要求孩子每天必須彈一次 。


3,發現孩子彈鋼琴的時候,喜形於色:「對嘛!鋼琴就應該自覺地彈。」


4,定點催促:「該彈鋼琴了,快點!」


5,在孩子死活不想彈鋼琴以後,批評他對於事物沒有熱情,或缺乏堅持的毅力。


看完上面5條,每一條都如此眼熟,撞在心上哐哐響:這不就是,我們,正在做的事嗎?

一個問題,跳出原有的框,架向反方向思考,總是給人不一樣的啟發。

他給的解決辦法,總是出其不意。

一個媽媽問他:「孩子挑食怎麼辦」,他建議媽媽和孩子一起挑食。那位媽媽半信半疑做了後,孩子真的不挑食。

一個上班族問他:總是拖延,白天玩一天,晚上加班,還效率極差,怎麼辦?李老師請她把自己的一件工作拆分成10件,並找一個她最不想完成的工作放在to do list頂端。

在這個「魔鬼」任務的壓迫下,她一點不拖延,不知不覺完成了很多事。

一個朋友向他抱怨自己的弟弟不懂事,輟學,2個月換一份工作,沒錢也要借錢買車,兩人關係一度僵到極點;李老師給她出了個題:說出弟弟的3個優點。

她一下子愣住了:弟弟做過銷冠、總給爸媽買東西、雖然買了車但他靠自己還清了貸款······視角一變,兩個人的關係也開始鬆動。

這些看似「玄之又玄」的方法,其實都有規律可循。我們看問題,常常會陷入自己的慣性思維,而他可以抵擋住思維的慣性,嘗試跳脫出問題的框架。

他擅長解決問題,更擅長解構問題,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方法背後的思維規律講解明白。

一年多前,他決定將自己這一套思維方式進行一次系統總結,而我有幸可以跟他合作,作為這門課的產品經理,跟他一起策劃製作。

還記得當時很多同事對這個選題充滿不確定,但他很堅定地說:

我想做一門不一樣的課。

也記得無數次加班到深夜、頭頂撓禿地打磨內容,終於完成時,他雀躍著跟我說:小寶,終於寫完了,可以好好放鬆一下了!

可我想說:李老師,你是輕鬆了,可我人生的鉅變才剛剛開始啊!

現在,這門上線整整一年了,就像很多課程評論裡所說:

聽完這個課,總體上有一種內力大增的感覺。不是獲得了具體的技巧,而是回答了好多為什麼,讓人豁然開朗。準備反覆看!


聽的過程中,好幾次熱淚盈眶,感覺好像一個人在沙漠裡走了好久好久,終於看到前方有一個同伴的身影,遙遙地在對我招手,不捨,感恩。


這門課就像《楚門的世界》裡那扇通往更大世界的門。你想要逃脫週而復始的循環,需要的是有勇氣的一試,穿越風暴來到你「現有世界」的邊緣。

北大心理學博士| 你這麼急於解決問題,就不怕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現在你就站在這扇門前,歡迎來到更大的世界。

北大心理學博士| 你這麼急於解決問題,就不怕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點擊/掃碼可免費試聽哦⇡


▍這門課聽完最大的好處是什麼?


北大心理學博士| 你這麼急於解決問題,就不怕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編輯常問我,這門課程有沒有一句話能說清楚的「好處」?


我只能說,它可以幫你活得明白一些。


比如,你會困惑:要不要辭職全職?孩子不聽話要不要加強管控?伴侶關係的僵局如何打破?


因為明白,就會省去一些不必要的糾結,放下很多自以為是的偏見,或徒勞的辛苦。問題還是那些問題,但看到的角度會多一些,應對起來會輕鬆一些。

——李松蔚

北大心理學博士| 你這麼急於解決問題,就不怕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課程將如何幫助我改變?


  • 第1板塊中,你會重新認識自己的想法和行為,看到更多可能


  • 第2板塊中,你會打開思路,突破因果論的侷限,把問題變成資源


  • 第3板塊中,你將跳出自我,活出自己,賦能他人
  • 第4板塊中,你將對人生意義有更好的、顛覆性的答案


16堂課,每堂課為你匹配類似「想法只是想法」這樣的「思維鑰匙」,教你【旁觀者視角】【想象暴露】【悖論放鬆】【認知重構】

……等可長期重複使用的思維訓練方法。

▍專業理論我能否聽得懂?


這門課的內容很深,是不斷上升思維的層級,來到最頂層,對那些令我們困惑不解的問題做一次徹底的探討。

但同時,李松蔚老師有「接地氣」的天賦。


08年他四川地震區給村民做項目時,將一些聱牙詰屈的量表詞句講出來,最後竟然讓村民都聽懂了。他的特長之一,就是能把那些概念化的理論,掰開了,揉碎了,用大白話講給你聽。


▍課程收穫


1.活得更通透

遇到同樣的問題,變成那個更有辦法的人

2.改變更自然

看清問題的真相,促成真實的改變

3.更有影響力

提升關係裡,讓關係更輕鬆

4.生活有動力

確立你的目標,尋找屬於你的意義


原價199元,上新特惠價99元


↓課程直通車↓

北大心理學博士| 你這麼急於解決問題,就不怕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點擊/掃碼立即參加


北大心理學博士| 你這麼急於解決問題,就不怕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訂閱須知:


■ 本課程為“音頻+圖文”課程,共100期正課,由主講人國內頂級心理諮詢師林紫老師親述,全部課程已更新完畢。


■ 本課程為虛擬產品,不支持退款,自己學,直接點擊訂閱專欄;贈送好友,請點擊“送好友”按鈕。訂閱後可永久隨時學習收聽,歡迎分享給親朋好友,共同學習交流。


■ 如何收聽?搜索關注“橙全心理”公眾號,橙全學院入口常設在菜單欄,訂閱後點擊課程“目錄”,選擇具體章節即可播放。


■ 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想訂閱、已訂閱課程的同學請添加識小助手微信:橙全小助手(chengquanJJ),售前售後問題,歡迎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