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的發現證明:華佗用“麻沸散”進行腹腔手術。配方是什麼?

東漢著名醫學家華佗應用“麻沸散”,進行了腹腔手術。從此, “麻沸散’和華佗的名字一起,名聞遐邇,舉世皆知了。但“麻沸散”究竟是何藥?是單方還是複方?雖經後世多人研究和考證,至今仍是眾說紛紜,得不出可信的結論。於是,“麻沸散”就成為千古之謎了。

馬王堆的發現證明:華佗用“麻沸散”進行腹腔手術。配方是什麼?

“麻沸散”究竟是何藥?

“麻沸散”的方名,出自陳壽撰《三國志》和範譁撰《後漢書》的華佗傳。可是,“麻沸散”的組成,卻沒有具體說明。由於華佗沒有專門的著作流傳下來,僅有一點關於華佗的資料,也幾乎失傳了,這就為研究“麻沸散”造成極大的困難。根據華佗傳記載,他被曹操殺害後,他的手稿盡被獄卒焚燬。華佗的資料,所以不存,是合乎情理的。不過,從歷代的醫學文獻書目來看,華佗被害後,他的著作並未絕跡,有些內容由他的弟子吳普,樊阿、李當之等保存下來。如梁《七錄》載有《華佗內事》五卷; 《隋書·經籍志》有《華佗方》十卷,《華佗觀形察色並三部脈經》一卷、《華佗枕中灸刺經》一卷;《真日唐書·經籍志》有《華氏藥方》十卷等等。李時珍寫《本草綱目》時,曾參考過《華佗方》。

馬王堆的發現證明:華佗用“麻沸散”進行腹腔手術。配方是什麼?

可惜,上述這些書都已流失了。甚至連李當之、吳普本人的本草書和藥物著作,也沒有很好流傳下來。至今尚存的《華氏中藏經》,可能是六朝時作品,接近華佗生活的時代,但它是後人偽託的,其中或許有華佗著作的片斷,可也無從分辨。正因為千百年來,沒有弄清“庥沸散”的主藥究竟是什麼?有人就懷疑,華佗是否真正用過“麻沸散”,中國藥物書上是真有“麻沸散”這種藥,說不定它出自不懂醫學的編年史家的杜撰和臆測。

然而,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醫學帛書《五十二病方》,這是我國早期的一種醫藥文獻。其中有“令金傷毋痛”方,方後記載麻醉藥的性能和用法:

“已飲,有頃不痛。復痛,飲藥如數。不痛,毋飲藥”。

這說明當時已知道麻醉藥的有效麻醉時間。過了有效時間,發生疼痛,可以再照原來劑量服用。如果已達到麻醉要求,就不要多服了。從東漢時成書的《神農本草經》裡,可以看出,那時對羊躑躅、附子、天雄等這些有毒植物的麻醉作用,已經有所瞭解。

馬王堆的發現證明:華佗用“麻沸散”進行腹腔手術。配方是什麼?

同時華佗傳中記載的腹腔手術的創囗癒合時間為“四五天”,與現代無感染創口癒合時間,也是相符合的。還有隋代巢元方等編寫的《諸病源候論》中,有“縷如法”這種縫合斷腸的常規方法。既然已經形成外科常規,說腸吻合手術已趨向成熟。因此,華佗曾用“麻沸散”進行腹腔手術的文獻記載是可信的。

馬王堆的發現證明:華佗用“麻沸散”進行腹腔手術。配方是什麼?

“麻沸散”是單方還是複方?

後人對此有過種種猜測。日本江戶後期的名醫華岡青洲認為:“麻沸散”是由曼陀羅一斤,生草鳥、香白芷、全當歸、川芎各四錢,天南星一錢,共六味藥組成。他用這張中藥麻醉方,成功地進行了一些手術。但不少人懷疑這是華佗的“麻沸散”。因為曼陀羅這味藥,我國最早的記載,見於宋代周去非的《嶺外代答》;在本草書上最早的記載是《本草綱目》。並且,唐代以前,沒有川烏、草烏之分,而是統稱烏頭。

馬王堆的發現證明:華佗用“麻沸散”進行腹腔手術。配方是什麼?

近人張驥在《後漢書・華佗傳補註》裡說:世傳華佗的麻沸散有羊躑躅三錢,茉莉花根一錢,當歸三兩,菖蒲三分。這張方子,同見於清代趙學敏《串雅內編》(稱為換皮麻藥),以及《華佗神醫秘傳》。不過,除了《後漢書・華佗傳補註》和偽託痕跡較顯著的《華佗神醫秘傳》載明是華佗的“麻沸散”外,其餘兩種書,只說是麻藥,並未說是華佗的“麻沸散”。並且,茉莉在晉代稽含的《南方草木狀》始載。所以說,這張方子就是華佗“庥沸散”的原方,其根據也不足。

還有人依據“沸”字和“蕢”字兩音相近,推測“麻沸散”就是以麻蕢為主藥的“麻蕢散”。

也有人根據鬧羊花。又名羊躑躅,有麻醉作用,華佗家鄉安徽亳縣盛產鬧羊花。因此,認為“麻沸散”的主藥可能就是鬧羊花。

馬王堆的發現證明:華佗用“麻沸散”進行腹腔手術。配方是什麼?

此外,還可以舉出一些“麻沸散”方。可惜,都因缺乏有力證據而未被大家接受。

不過,多數人則認為,華佗“麻沸散”不外乎鳥頭、茛、乳香、沒藥、鬧羊花、麻賚、曼陀羅、押不蘆這些藥物。

總之,“麻沸散”可謂千古“奇案”,至今尚未被“偵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