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看湖南】瑤族長鼓舞


【非遺看湖南】瑤族長鼓舞


瑤族長鼓舞是中國瑤族的一種民間舞蹈,流行於廣東、廣西、湖南等省的瑤族聚居地區,多在瑤族傳統節日及慶祝豐收、喬遷或婚禮喜慶的日子表演。

2008年6月7日,瑤族長鼓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看湖南】瑤族長鼓舞


瑤族長鼓舞歷史悠久,是瑤族盤王祭祀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宋人沈遼(1032-1085)曾有詩描繪湖南瑤族長鼓舞與神社的關係:“湘水東西踏盤去,青煙白霧將軍樹,社中飲酒不要錢,樂神打起長腰鼓。女兒帶環著縵布,歡笑捉郎神作主,明年二月近社時,載酒牽扯牛看父母。”這裡的“踏盤”,就是指盤王祭祀的習俗;長鼓舞,也就是一種“樂神”之舞。

【非遺看湖南】瑤族長鼓舞

經過歷史的發展,瑤族長鼓舞現已發展成為群眾性的文娛活動。

瑤族打長鼓大多在農曆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日舉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瑤族“盤王節”最為盛行。“還盤王願”三年一小願,十二年一大願;小願打長鼓三天三夜,大願則打七天七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瑤族長鼓舞成為了喜慶舞蹈,經常在慶典和自娛活動中出現:瑤家逢“過新年”、“耍歌堂”等傳統節日,或是喜慶豐收,恭賀新婚等喜慶場合,瑤民即興而跳,一呼百應。


【非遺看湖南】瑤族長鼓舞


瑤族長鼓舞的舞蹈語彙十分豐富,從各個方面反映了排瑤的生產生活習俗和原始宗教信仰。它將瑤族的歷史、藝術、文學、宗教等有機聚合在一起,形成平地瑤獨具的長鼓舞文化,具有歷史文化、民族學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圖/攝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