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錢越存越少,原來是它在偷你的錢!

近年來,全球都處在降息通道,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甚至出現零利率和負利率。進入3月以來,由於疫情向全球發展,美國已經受到嚴重影響,美聯儲兩次宣佈降息,最終利率為0~0.25%。國內也多次降準,零利率、負利率離我們究竟還有多遠呢?

你的錢越存越少,原來是它在偷你的錢!


2019年11月21日,央行前行長周小川在創新經濟論壇上,講到一句很重要的的話:“中國可以儘量避免快速的進入負利率時代”。這句話透露了兩個信息;1、中國未來會進入零利率或者負利率,2、我們可以通過一攬子貨幣政策來延緩這個進程,只是時間我們自己可以控制,沒有那麼快,但未來肯定會實現

在我們的印象裡,負利率說了這麼多年了,那麼究竟什麼是負利率呢?我們從兩個方面來看。

通常意義上來講,負利率就是將存款利率改為負值。

你把錢存在銀行,銀行要給你利息,這是天經地義的一件事情。但是這個天經地義,很快就不復存在了。因為中國正在一步步邁向負利率時代,負利率在中國以外早已不算新鮮事。據報道,2019年8月瑞士銀行承諾對存款50萬元以上收取年費,存款也要收取利息;同年8月,丹麥第三大銀行推出首例付利率按揭貸款,房貸利率為負0.5%,負利率意味著貸款人跟銀行借錢買房,還的錢比借的錢都少。

你的錢越存越少,原來是它在偷你的錢!


其實國家推進負利率政策的動機,在於刺激居民消費、提振經濟、穩定社會通脹水平。中國2019年的經濟發展現狀,政府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處於初級階段,降準資金空中打轉並沒有落到實體,2萬億減稅百姓感受不深,人均工資增長緩慢,出口遇上國際貿易摩擦,,以往的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並駕齊驅,而現在只能以消費為主。拉動經濟後,卻又遇上了2015~2018年一波房地產大週期房價飆漲。今年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已經進入了利率下調的階段。2019年第四季度,銀保監會約談13家保險公司,並在11月15日首屆精算論壇上表示,所有法定責任準備金覆蓋率低於120%的保險公司,都要停止銷售預定利率為4.025%的終身年金產品。11月初,國內第一家存款利息為0的銀行立即被炒上了新聞頭條。

你的錢越存越少,原來是它在偷你的錢!


隨後又傳出小道消息,按檔計息、底層資產是銀行存款的高息產品,今後將不會再新增;已有存量產品消化完,也會退出歷史舞臺。

這是什麼意思呢?意味著在2019年之後,國人再也買不到保本保息4%以上的高收益產品了。2016年以前6%以上利息的產品市場上到處都是,今年我們連4%保本的產品都買不到了,而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必須接受2%和0%的事實,甚至是負利率!

實際負利率,指通貨膨脹率高過銀行存款利率

你的錢越存越少,原來是它在偷你的錢!


也就是說即便把錢存進銀行,也比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在實際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計算通貨膨脹,而是通過價格指數的增長率(CPI)來間接表示,而今年2月份的CPI同比上漲5.2%,而同期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基準利率是1.5%,如果在2019年2月15日在銀行存入10萬元一年定期,以當時利率1.5%計算,10萬元存款到期後本息合計101500元。這一年當地CPI上漲了5.2%,按照購買力計算,這些錢只相當於101500/(1+5.2%)=96482.89元,實際購買力損失為100000-96482.89=3517.11元。

你的錢越存越少,原來是它在偷你的錢!


綜上所述,從通常意義上來說負利率已經離我們不遠了,而從實際負利率角度來講,諸位你覺得負利率時代還沒有到來嗎?

下一期我們講一講複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