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社會隱患,失信人員將被社會所淘汰!

我們都知道,在現在社會中,“信用”已然成為衡量一個人、一家企業綜合素質的核心信息之一。

而我國徵信系統建立的初衷就是為了建立一套衡量信用優劣的標準,以此來幫助我們更好地參與到社會活動中。那麼對於所謂的“失信人員”而言,不良記錄在徵信系統中被登記,原本發生在雙方之間的失信行為變成了“廣而告之”的信息,使得其失信行為不僅僅影響個人的衣食住行,還會影響家人的生活,後果之嚴重可想而知。

不僅僅是社會隱患,失信人員將被社會所淘汰!

客觀環境下,徵信系統愈發完善,將倒逼失信人員及時履行信用義務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即將上線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第二代個人徵信系統,(圖)與一代相比,二代徵信系統進行了全面的升級,主要體現在:

1、信用信息實時更新

人民銀行要求各機構在T+1內報送信用信息,這意味你第一天產生失信行為,第二天可能就已經上了徵信記錄。

2、個人信息記錄更加完備

除了展現失信人的學歷、地址、手機號等個人信息外,還將登記配偶信息。這意味著失信人員就算頻繁更換手機號、居住地址,法院依然可以通過配偶等其他渠道找到你

3、不良記錄展現時間更長

不良信息自中止之日起保留時間從2年延長至5年,這一點的震懾力就大了。一旦出現失信行為,就算及時履行義務,相關信用也會作為參考依據在個人徵信報告上體現5年!

由此可見,徵信系統的升級基本可以做到實時覆蓋所有的失信行為,讓“老賴們”無所遁形。

主觀條件下,失信人員要想過上正常生活,只有“華山一條路”

那就是儘快履行義務,歸還欠款。如果是惡意逾期,惡意拖欠,那沒得說,“主動從寬 抗拒從嚴”,及早擺正態度歸還欠款。如果是暫時沒有能力歸還,那麼也應該主動與債權方進行協商,爭取通過延期、分期等方式減輕還款壓力。

在未來,失信人員不僅僅成為社會的隱患,而是逐漸被社會所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