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難道沒有能打仗的將軍嗎?只能用李景隆這草包嗎?

迷路者2948516


李景隆不是草包,建文帝也不是沒有能打仗的將軍。

我們都知道,因為朱標的意外早亡,朱元璋為了穩住皇長孫的位置,通過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殺死了大量名將。但是還是留給了朱允炆一些名將的,這些名將大多善於守城,也就是說,開疆拓土他們可能不行,但是守城確實槓槓的。

那麼,為什麼還是輸了呢?我們要從這場戰爭的源頭說起。

建文帝登基後,身邊有三位“輔政大臣”,分別是方孝孺、黃子澄、齊泰,這三位你說是奸臣吧,肯定不是,但是你說這三位是昏臣,肯定是的。為什麼這麼說的呢?

因為這三位上位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向朱元璋的封王戍邊下手了。

封王戍邊是朱元璋設下的制度,他認為嫡長子被立為太子後,其他孩子就應該走的遠遠的,所以,朱元璋決定,把這些孩子們分配到邊疆去,既可以保證嫡長子的位置,也可以保證邊疆的穩定。

這種做法自然是有風險的,所有人都知道異地王的風險,削藩也是該做,但怎麼做,什麼時候做是非常講究的事情,畢竟一個弄不好就是天下大亂。在朱元璋看來,自己雖然把名將都殺了,但是有自己的兒子們守著邊疆,總不會出事情,等到自己的孫子培養出嫡系來,怎麼做都無所謂了。

然而,這三位昏臣卻沒想明白這些,只想到了該削藩而且要立刻動手,立刻到朱元璋還沒死,這幾位就開始謀劃了。

在朱允炆登基後,他立刻開始削藩,將周王朱橚發配到雲南,又逼得湘王朱柏自焚,朱元璋的封王戍邊制度徹底被破壞,也就是說,朱允炆在還沒有牢實的武將根基的基礎下,就向自己的叔叔們動手了。

所以,燕王反的時候,他的叔叔們都不想幫他——人和,已經沒了。

而後,我們再說說朱棣反叛的戰爭過程。

朱允炆派出的第一位大將,是開國元勳耿炳文——沒錯,朱元璋並不是沒給孫子留下開國能人。

耿炳文雖然進攻不咋地,防守起來可是一等一的好手,在初期進攻失敗後,耿炳文撤回到真定,堅守此地,不退半步,朱棣拿他沒有任何辦法,這麼耗下去,朱棣肯定挨不住。可此時,三大昏臣之一的黃子澄出手了,他認為耿炳文能力不行,不能迅速打下朱棣,於是建議朱允炆罷免耿炳文,用李景隆代替。著急削藩的朱允炆答應了。

李景隆是草包嗎?跟常遇春、徐達以及他爹李文忠相比肯定是,跟朱棣比也差不少,但是他也不是那麼差勁兒,他的軍隊數量數倍於朱棣軍,耗也能把朱棣耗死。

可是,天時沒站在明軍這邊。

在李景隆進攻初期,趁著朱棣救援永平的機會圍困北平,差點攻下了北平城,但隨著朱棣回援,李景隆吃了敗仗,撤回山東,準備再戰。

之後,就是我們說的白溝河之戰了。這一次,李景隆率領大軍號稱六十萬,數十倍於朱棣軍,都快把朱棣打絕望了,最終卻敗了。

咋失敗的呢?因為一陣大風把他的帥旗吹斷了。沒錯,大風助攻。

在古代,帥旗非常重要,人死了帥旗都不能倒,帥旗一倒,軍隊不敗也得敗了。所以,帥旗倒了之後,李景隆的軍隊軍心大亂,四散而逃。

你說這怪李景隆嗎?幾十萬大軍正在混戰,四散而逃誰也管不了了!

所以,這一次朱棣的勝利,在於天時。在這次大戰後,明軍損失慘重,李景隆的能力又比朱棣差了不少,朱棣這才有了點抗衡的資本。

而後,盛庸登場了,這一次,是天時+朱允炆神助攻,朱棣才能活下來。

在李景隆兵敗後,盛庸與鐵鉉堅守濟南,朱棣攻打了三個月都沒拿下來,在某個夜黑風高的夜晚,盛庸突襲,打得朱棣大敗,盛庸趁機收復了德州,之後,盛庸被任命為平燕將軍,在東昌一戰中,盛庸把朱棣打得落花流水,差點死在東昌。

為啥沒死呢?朱允炆不讓殺!你說搞笑不?不讓殺!

就這樣,盛庸失去了殺死朱棣的最好機會。再之後,在夾河,盛庸和朱棣再次開打,然而,就在朱棣馬上就要不行的時候,颳起了一陣東北風,飛沙走石讓明軍幾乎睜不開眼,就這樣,一陣大風又把盛庸給打輸了。

你說能說盛庸沒能耐嗎?真不能啊!老天不幫忙,朝廷有內鬼,甚至皇帝本身都是內鬼,這誰扛得住啊!

所以,朱棣能贏,在於三位昏臣讓各位王爺與朱允炆離心離德,在於朱允炆不讓殺朱棣,在於兩陣大風,而不是他的將軍草包。


伏生說歷史


建文帝時期的明朝中央還是有那麼一些能打仗的將軍的,雖然和朱元璋時期不能比,朱元璋在位時期,因為“胡惟庸案”和“藍玉案”這兩大案件,把開國的武將殺了個七七八八,但還是留下了不少武將,能力和徐達、常遇春、藍玉這樣的當然差很遠,但如果用來指揮佔據絕對軍力優勢的軍隊去對抗反叛的朱棣還是能扛得住的。

防守給力的耿炳文,朱棣對其毫無辦法

整個“靖難之役”期間,建文帝一共用過三位主將,分別是耿炳文、李景隆和盛庸。最先使用的是開國元勳長興侯耿炳文,據說他的防禦戰打得很不錯,事實上也是如此,耿炳文在靖難初期奉命去討伐朱棣,但被朱棣擊敗,他率部退入真定城,全力防守之下,朱棣完全拿他沒辦法,根本打不下真定,如果耿炳文能一直盯在真定,朱棣的老巢北平時刻在耿炳文的威脅下,朱棣很難在和朝廷的對峙下堅持下去。

皇親國戚李景隆,在即將擊敗朱棣的時候遇上天意弄人

可惜的是,因為耿炳文進攻不利,把討伐朱棣的戰鬥打成了消耗戰,雖然消耗戰也是朱棣吃虧,但在朝廷中,急於消滅朱棣的文官集團等不下去了,在削藩的主要責任人黃子澄的推薦下,耿炳文被免職,換上了紈絝子弟李景隆,李景隆其實也不差,怎麼說也是名將之後(明朝開國六公爵之一的曹國公、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之子),手下數十萬軍隊,是朱棣的十多倍,正常情況下,即使不太會打仗,熬也能把朱棣熬死。

可李景隆運氣不太好,靖難第二年的白溝河之戰中,李景隆率軍和朱棣鏖戰,在大規模混戰中,將領的謀略其實不怎麼管用,朱棣再怎麼能打,實力卻差得太遠,幾萬兵馬和李景隆的數十萬大軍對陣,其實怎麼打都是輸,根據《明史》中的記載:“時南軍益集,燕將士皆失色”,朱棣的部隊當時都已經沒有信心可以打敗李景隆了,可關鍵時刻,李景隆的帥旗被一陣風給吹倒了:

會旋風起,折景隆旗,王乘風縱火奮擊,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人。

帥旗在古代的行軍打仗中是相當重要的,帥旗倒下意味著主帥陣亡或被敵軍擊敗後,主帥逃離戰場,數十萬人在混亂中溝通不便,看見帥旗倒下,以為已經戰敗,讓朱棣撿了個天大的便宜,這一仗中李景隆的失敗不是朱棣有多牛逼,而是老天爺在幫忙,非戰之罪也,之後李景隆的戰敗就完全是士氣都沒了,敵我數量也相差不多,才顯現出李景隆和朱棣的素質差距。

朱棣正面始終無法擊敗的盛庸,兩陣大風助力戰勝

李景隆被擊敗後,建文帝又換將了,這一次換上的是盛庸,盛庸還是很能打的,在東昌之戰中,盛庸率部大敗朱棣,這一戰中,朱棣幾乎是孤身而逃,手下最親信的大將張玉(永樂朝征討安南的英國公張輔的父親)戰死,就連朱棣在東昌之戰中僥倖不死都是因為建文帝下達的不能在戰場上殺死朱棣的聖旨造成的結果,否則東昌之戰後,靖難之役就應該結束了。

朱棣緩過氣來後,依舊要面對盛庸這座大山,於是在夾河之戰中,雙方再次死磕,剛開始,雙方是殺得難分難解,朱棣和盛庸都是宿將,打仗的水平其實差不多,坦白說,朱棣的軍事水平比唐太宗李世民差多了,使出全力也就和盛庸這樣的連明朝開國元勳都算不上的將軍打成平手,大概是朱棣真的天命所歸吧,關鍵時刻又是老天爺幫了朱棣,根據《明史》中的記載:

是日復戰,自辰至未,兩軍相勝負,東北風忽起,塵埃蔽天,燕兵大呼,乘風縱擊,庸大敗。走德州。吳傑、平安自真定引軍與庸會,未至八十里,聞敗引還。王以計誘之,傑、安出兵襲王。閏月戊戌,遇於藁城。己亥,與戰,大風拔木,傑、安敗走,追至真定城下。

從上述的歷史記載中可以看出盛庸有多麼倒黴,連續兩陣大風,還都是往盛庸的軍陣方向吹,史書上並沒有記載朱棣出戰前是刻意選擇的對陣方向,朱棣的軍中也沒有諸葛亮式的人物(姚廣孝當時在北平),也就是說,朱棣是真的運氣好,這個就實在沒辦法,不是盛庸不出力,之後盛庸的連續失敗就是此戰後士氣打沒了,但也沒被打垮,盛庸本人直到朱棣進南京後才率部投降。

所以,建文帝麾下不是沒有能打的,起碼能和朱棣這種水平抗衡的將軍還是有不少,不說上面介紹的三位,就是守濟南的鐵鉉這樣的文官都是朱棣不可逾越的大山,題目中的李景隆也並不是草包,只能說軍事能力差強人意,如果沒有那陣大風,朱棣早就被他給滅了,正常情況下,以幾倍的軍力和對手混戰,裝備差不多,士氣差不多的情況下,是頭豬也打得贏,時運不濟而。


九頭鳥漫談文史


感謝悟空回答。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朱元璋之孫朱允炆繼承皇位,是為建文帝。

朱元璋在位時期,將自己二十多個兒子全部封到各地做藩王。到了朱元璋晚年的時候,這些藩王個個手上都掌握著兵權,已經逐漸出現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建文帝即位後,在和他的心腹大臣黃子澄、齊泰等人商議過後,決定開始削藩。

不過,建文帝削藩的行動很快就引起了藩王的激烈回應。其中,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以“清君側,靖國難”為名號起兵對抗,史稱“靖難之役”。

朱允炆和朱棣(劇照)

身為正統之君的建文帝明明有巨大的優勢,卻用了李景隆為統帥,李景隆,字九江,是曹國公李文忠之子,自小喜讀兵書,年輕時便得朱元璋看重,官居高位。靖難之役,建文帝封李景隆為大將軍,兩次出兵迎戰朱棣。可沒想到李景隆是紙上談兵之輩,不僅兩次被打得丟盔棄甲,只顧逃跑,還間接送了大批物資給朱棣,堪稱明朝運輸大隊長。最後他還打開南京城門,投降朱棣,被後人稱為草包將軍。

燕王朱棣在稱帝后曾評價李景隆:“李九江,豢養之子,寡謀而驕矜,色厲而中餒,忌刻而自用,況未嘗習兵,見戰陣而輒以五十萬付之,是自坑之矣。”

李景隆(劇照)

那麼建文帝為什麼要用李景隆,是無將可用了嗎?

其實此話是對了一半,因為太子朱標的死,朱元璋轉而開始培養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他害怕年幼的朱允炆掌控不了那些開國的驕兵悍將,於是便大開殺戒,為孫子把路鋪好,讓自己的孫子能夠做一個現成的皇帝。在此過程中,很多有才能的將領都死了,到朱允炆繼承皇位時,明朝已沒有能徵善打的武將,此是其一。

朱元璋(劇照)

其二則是建文帝的用人水平問題,此時朝廷武將雖人才凋蔽,但還不至於非李景隆不可,那麼靖難時建文帝還可選擇那些人呢?

一.徐祖輝

徐輝祖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的長子,不過他與同為名將二代的草包李景隆不一樣,他可是有真才實學的,除了盛庸以外,他也是燕軍非常忌憚的將領。

在靖難之役中,徐輝祖曾於白溝河之戰中率軍殿後,成功掩護李景隆撤退,全師而退,後又在齊眉山大敗燕軍,還斬殺了朱棣的幾名驍將,一時南軍士氣大振,燕軍陷入窘境。

不過在獲得大勝後,徐輝祖再也沒有大展身手的機會,因為在他大勝後不久就被朝廷召回京師,理由居然是“燕軍已兵敗,京師不可無良將”。徐輝祖被調走後,燕軍乘勢作出反攻,總兵何福被迫撤退,淮北軍陷入孤立無援之勢,最終也被燕軍大敗,從此局勢再度逆轉,南軍這邊可以說是大勢已去。

雖然建文帝在前期用人方面的失誤讓南軍消耗了不少的兵力,喪失了大好優勢,但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機會扳回一城。在徐輝祖領兵大敗燕軍時,他一度有機會乘勝追擊,擴大戰果,扭轉局面,可是建文帝竟然選擇在這個時候召回了徐輝祖。“燕軍已兵敗,京師不可無良將”的理由只是朝廷的一種說辭,怕真正讓建文帝忌諱的是徐輝祖是朱棣妻弟的關係,這其中怕是又受到了朝中的讒言影響。

徐祖輝(劇照)

二.盛庸

盛庸本是洪武時期的都指揮,在靖難之役時先後任耿炳文和李景隆的參將。在李景隆一敗再敗,一直南逃之時,盛庸整合殘兵敗將,死守濟南,讓燕軍圍攻三月不下,並乘夜奇襲,大敗燕軍。自此以後盛庸才得到建文帝的注意,並正式被任命為平燕將軍。

本是參將的盛庸在成為主帥以後,可是替南軍一雪前恥。在濟南一戰大勝以後,又在東昌擊敗朱棣,還斬殺了朱棣多名將領。這位之前名不經傳的參將讓久徵沙場的朱棣吃盡苦頭,使燕軍一度陷入困境,可惜在後面的持續交戰中,盛庸逐漸不敵,南軍大勢也是每況日下。

任命盛庸為主帥,可以說是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上最正確的軍事決定。不同於對李景隆的麻木信任,盛庸在濟南大捷以後才得到建文帝的信任。而盛庸雖然本是名不經傳的參將,可是他卻在危難之際展示出自己卓越的軍事能力,雖然在與朱棣交戰後期逐漸有所不敵,但總體來說也是互有勝負,盛庸最少也是一位合格的將領。如果在李景隆葬送幾十萬大軍之前,在南軍還有絕對優勢之時,盛庸就是被任命為南軍主帥,或許最終結果會完全不同。

盛庸(劇照)

三. 耿炳文

耿炳文是洪武時期的老將,曾屢立戰功,是少有的沒有被屠戮的開國武將。雖然在靖難之役時耿炳文已經是65歲的高齡,不過他是當時朝中最有資歷和威望的武將了。在靖難之初,建文帝任命耿炳文為北伐燕王朱棣的統帥,領兵30萬。

但耿炳文是一名善於防守而不善攻的將領,朱元璋把他留下對穩固大明江山有好處同時又不會構成很大的威脅。對於守城,耿炳文的水平可以說是爐火純青,當年就是他擋下張士誠的不少猛攻,極大地牽制住張士誠的兵力。不過他的進攻能力與他出色的防守能力相比,就顯得太平庸了。建文帝讓他主動出擊,同時對手還是出色的將領朱棣,最後耿炳文還是敗給了朱棣。

若是在後期建文帝不是命李景隆為守將,而是能任命耿炳文,幫其守住城牆,相信朱棣也不會那麼容易攻進南京城門,進而召集各地守軍,最後誰勝誰負還很難說。

耿炳文(劇照)

結語;

建文帝之所以最後失敗,除了萬年朱元璋大殺功勳之外,與他的用人不當也有很大關係,他豪無識人之明,把重任放在李景隆這個草包身上;對有才能徐輝祖,又因為忌憚和猜忌,把他臨時調走;對盛庸,他重用時間太晚,至於耿炳文,建文帝沒有把他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再加上朝中寵信黃子澄、齊泰等腐儒無能之輩,昏招頻出。可以說,建文帝太過於年輕,能力確實有限,他敗在朱棣的手裡可謂是一點都不冤。


桑樹葉


第一,開國名將除自然死亡的,剩下多數都被朱元璋幹掉了!為數不多的幾個或老或在地方上鎮守。譬如老將耿炳文,還有鎮守雲南的沐英等等。

第二,宗室將軍們大都坐壁上觀。在他們看來,這只是一場家庭爭端,他們也沒有動力跳出來去得罪哪一方。不動,兩方都要拉攏他;動,萬一站錯了隊將來就是死罪,即便是成功了也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惹很多麻煩。

從這兩點來說,你說建文帝手下沒有能打的將軍是有道理的。是至於為什麼選擇李景隆,原因大概在以下幾點:

首先,李景隆是建文帝的發小,倆人感情很好,忠誠上首先沒問題,兵權交給他比較放心。上一輩的戰將,輩份資歷都比建文帝自己高,大多數還都不熟悉,難以調遣。而且,其中有不少人都在軍中和朱棣共事過,誰敢保證他們不會幹出點裡應外合之類的。帶那麼多兵,首先還是要選擇對自己忠誠的。

其次,李景隆畢竟是名門之後,從小耳濡目染多少也知道一點兵法。雖然在朱棣這種老軍旅眼中,這都是沒經過軍旅磨礪的紙上談兵,但是建文帝畢竟不懂這些,很可能小時候聊天聽李景隆背過兩句兵法空談兩句方略,就認定了這個小夥伴是軍旅奇才。戰事來了,小夥伴又有這方面才能,還攜帶著李文忠的威望,當然要給他個機會。只是沒料到李景隆會那麼菜。

最後一點,當時的情況下,包括建文帝在內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朱棣不可能成功,不然也不會下令不許傷害朱棣性命。畢竟實力懸殊太大了!即便李景隆一敗再敗,大家也沒太當回事,主動權始終在建文帝一方。很多忠於建文帝的人壓根沒想到還要回援京城,當朱棣已突襲到長江邊上的時候大家才回過神來,拼命往回跑已經來不及了。說白了也是建文帝一方的人太大意了,沒料到朱棣不按常規出牌。

講了這麼多,歸根結底就是建文帝既大意又不識人、不知兵,錯用了李景隆從而造成了自己的悲劇。

希望你能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