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有的公司按最低工資標準繳納社保,會對個人有多大的影響?

易九度


按照工資繳納社保 按照現在的疫情。我敢說倒閉企業會比現在多的多。 把社會責任都分攤到每個企業上也是有問題的!當然國企除外!壓在中小微企業肩上的那幾座大山都不可小視。 哪座大山都可以輕鬆的將其壓垮.....片甲不留....



學之軒


我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回答問題吧。我今年退休了,才拿2900元/每月。我退休前兩年自己算的退休金是2800多,跟實際拿到的相差無幾。我在私企呆了19年,之前在國營單位,都是按照最低標準交的社保。個人理解其實按照最低標準交對單位來說合適,因為它負擔的少;對職工不合適,因為你自己賬戶裡的錢少,退休後拿的少。但是還有一個問題,你上班時社保繳費基數低,你自己扣的還少呢,也就是說你每月拿到手的錢就多了,等於你提前拿到了一部分退休後才能拿到的錢。我理解退休金跟上年社平工資,自己工作年限,自己社保賬戶餘額有關,跟你工作時單位給你交的社保金部分無關。


用戶4453548687513


在北京,按最低工資標準繳納社保是違法的,也是行不通的。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在北京,有的公司按最低工資標準繳納社保,對個人有多大的影響呢?

首先,這是違法行為,其次,這也是行不通,也是做不到的,因為北京的最低工資標準是低於社保繳費基數下限的。

也就是說,在北京參保繳費最低是按照社保繳費下限來參保繳費,不可能按照最低工資標準來繳費。

2019年,北京的最低工資標準漲到了2200元,2019年北京的社保繳費下限是養老保險最低繳費3613元,也就是說,在北京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最低基數是3613元,不可能是最低工資標準2200元。

也就是說,哪怕你的工資低於3613元,那麼也是要按照3163元來參保繳費的,也就是個人最低繳費是289.04元,因為這是社保繳費下限,退休人員的繳費不能低於這個下限,系統也是不允許的。

現實生活中,一些企業呢為了減輕社保負擔,故意給員工沒有如實申報社保繳費基數,而是故意壓低,少報繳費基數,或者是直接按照社保繳費下限來參保繳費。

對於職工來說,影響是比較大的,因為會直接導致他退休後的養老金變少,因為繳費基數變少了,每個月繳費金額也變少了,雖然當期的到手收入可能會增加,但養老金以後會變少,是得不償失,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事情。

所以,如果企業給你少報了繳費基數,最好第一時間反映,跟單位協商,要求如實申報社保繳費基數;如果協商不了,可以申請調解,調解不了,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也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要求查處,當然,如果對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訴訟。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


思之想之


關於這個問題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其實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繳納社保,這個只要是民營企業基本都是這樣繳納的,這不是僅僅是一小部分。下面我們來看看這樣會對我們個人有哪些影響。

最大的影響就是以後我們的退休金會比高比較繳納的人少很多,下面我們來通過養老金計算的組成來分析:

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公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準計發基礎養老金。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社保繳納標準的高低對我們最大的影響就是我們以後養老金的多少!希望可以給你帶來幫助!


輕風中飛翔的海鳥


在北京有的公司按最低工資標準繳納社保,會對個人有多大的影響?一般按照最低工資標準來繳納是不允許的,但是有可能是按照北京市公佈的最低繳費標準來繳納,按照北京市公佈的最低繳費標準來繳納,其實也合法的,不過對職工今後養老金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在北京市公佈的社保繳費標準中,最低一檔的繳費標準為40%,目前大多數省份都已經取消了40%的繳費檔次,最低都是按照60%來繳納,按照40%來繳納,對於員工來說,其實也是有弊也有利。有利的地方是用人單位可以節約人力資源成本,對於單位來講,每年可能少支出上百萬乃至幾百萬的社保費用,直接反應到經營利潤上;對於員工來講,可以增加每月的現金收入。比如繳費基數為5000元,如果按照40%來繳納,相當於每月的繳費基數只有2000元,實際上這個繳費基數低於北京市公佈的最低工資標準2200元,個人按照8%的繳費比例來扣繳養老保險費用,每月個人只需要扣費160元,每年繳費1920元,這也是進入個人賬戶的錢,自己每月交的少,到手現金就比較多,相當於透支了今後養老金部分;有弊的部分,就是繳費標準過低,每年不到2000元進入個人賬戶,繳費15年個人賬戶也就30000多元錢,在北京退休後每月養老金水平最多在1000元左右,如果屬於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回老家養老問題還不是很大,如果是北京本地人,那養老生活是遠遠不夠的。

在養老金的計算中,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個人賬戶資金餘額、當地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都是影響養老金高低的關鍵因素。雖然北京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在全國是排在前幾位的,但這只是影響養老金的一個因素,與此密切相關的因素比如繳費基數、個人賬戶資金餘額過低,對總體養老金水平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在養老金的計算中,分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個部分。在基礎養老金部分,即使北京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比較高,但是按照40%的繳費指數進行繳費,每月計發基礎養老金的基數也是比較低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由於繳費基數過低,個人賬戶養老金餘額也是比較低的。

綜上所述,在北京有的公司按照最低繳費標準繳納養老金,雖然從法律的角度是合法的,也能增加職工每月到手的現金,但是影響最大的還是退休後總體養老金水平比較低。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在職時到手的工資多,退休後養老金低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回報和付出都是成正比的。


幫兄愛唱歌


首先,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與社保相關的知識:

計算繳納社保公式:

月社保平均工資=政府公佈的上年平均工資/12

應繳社保費=月社平均工資*繳費比例

(46%、60%100%)

然後,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官網公佈的《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均工資94258元》,得知北京市2018年城鎮企業職工月平均工資為7855元。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職工按照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確定繳費基數。繳費基數上限按照北京市2018年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300%(23565元/月)確定。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的職工繳費基數下限3613元/月確定;

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職工,繳費基數下限按照北京市2018年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4713元/月)確定。

根據京人社養髮〔2019〕67號文件

悉知北京企業職工社保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公司自2019年5月1日起,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

養老險由20%降至16%,個人繳8%;

失業保險:公司繳0.8%,個人繳0.2%;至2020年4月30日;

工傷保險:公司繳比例根據行業規定,個人不繳;

生育保險:公司繳0.8%,個人不繳;

醫療保險:公司繳10%,個人繳2%。

從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官網獲悉,關於《北京市調整2019年最低工資標準》(京人社勞發〔2019〕71號)文件顯示:北京市月最低工資標準從2120元調整到2200元。

綜上所述,計繳社保基數(依據),不是以"人社勞發【2019】71號"公佈的應發月最低標準工資2200元來計算繳納社保,而是以北京市政府官方公佈的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均工資94258元》月平均工資7855元來計算繳納社保的。

現實當中,如果有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減少繳納社保費,於是隨意降低計繳基數,不按規定給職工計繳社保,職工也以為當月拿到手的錢多一些,但是,他們在退休後所領取的退休金就會少很多,會對個人有著很大的影響。除此之外,公司不按規定計繳社保,也是違法行為。如果有未按規定繳交社保的企業,應引起高度重視,儘快自查,年內補繳。

以上是應邀對"在北京,有的公司按最低工資標準繳納社保,會對個人有多大影響"問題的回答,回答不到之處,敬請諒解!


龍臥江南


樓主您好,在北京有的公司按最低工資標準繳納社保,會對個人有多大的影響?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如果說你的社保待遇一直是按照最低標準來繳納社保待遇,那麼北京地區目前來講最低的標準待遇大約是40%,所以就意味著你的平均繳費指數是按照40%來計算的,因為這個平均繳費指數是計算我們今後養老金的一個重要條件。

所以說對於我們今後養老金的待遇,肯定是有很大的一個影響,因為一個人按照40%來繳納自己的養老保險和按照100%來繳納養老保險的兩個人,那麼最終所獲得養老金的差距也會很大,所以說不同的繳費指數對於我們個人來講是擁有一個不同的養老金的待遇的。

不過從2019年開始,因為社保稅改以後,那麼它的目的主要是要求企業單位一定要按照自己本人的工資標準和企業員工的總數來繳納社保待遇,那麼這樣一來的話,作為企業單位就應該嚴格的按照自己工資的收入為基礎來繳納社保,所以說不能夠按照最低標準來繳納社保待遇,這是不符合社保稅改要求的,所以說從今年開始,就要逐步的提高繳費指數了。


懂社保


樓主好。

社保繳費基數低有如下影響:

  1. 影響退休後養老金數額,退休後養老金領取的多少和社保繳費基數有很大關係,多繳多的,少繳少得,具體算法很複雜,在這裡就不詳說了。


  2. 會影響醫保存摺裡的錢,醫保每月會按照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將個人繳費部分和企業繳費中一小部分返還至醫保存摺賬戶中,社保基數低,返還的數額自然也低;

  3. 如果是女性的話,會直接影響生育期間生育津貼領取的多少,生育津貼是按照生育保險繳費基數/30*產假天數計算的,繳費基數小,能領取的數額也少;

  4. 失業險是在非個人主觀意願離職,即被公司辭退的情況下可以領取的一部分“生活過渡金”。需要企業幫忙申請,繳費基數低,能領到的失業金就少(這部分金額因會影響到企業穩崗補貼的領取,一般公司不願意幫助員工領取,領取難度比較大);

  5. 工傷保險是在因工負傷的情況下社保支付的一筆費用,繳費基數低能領取到的金額就低。


在北京,按照最低標繳納社保的企業不在少數,有人支持有人反對。社保如果按照全額繳納,佔比工資總額的10%+3,加上公積金12%,每月到手的實際收入為工資全額的78%左右,對於收入不高的一些北京上班族來說壓力太大,並不容易接受。但是總而言之,社保按照最低基數繳納,更多是出於控制企業成本的目的,企業家不想負擔太重。


愛吃土豆愛吃肉呀


從金額上看,現在多繳,以後多得,但是從我將近30年的工作經歷來看,現在投保的基數,等你拿到的時候,就不值這個錢了。舉個例子:現在你繳納的基數是3000元,等30年後這3000元就不值錢了。


隊長123313300


按最低櫟準交社保,結果是退休時領退休金是最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