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春色: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唐·戴叔倫《蘇溪亭》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紙上春色: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寒梅賞析:


唐德宗建中元年,浙江蘇溪鎮,暮春時節,新柳婀娜,彩蝶飛舞。溪邊亭上,野草茁長,滿眼青碧。春景易發春情,美色當配美人,東風輕拂長髮,斜倚闌干者何人?凝眸沉思之姿,恰如《西洲曲》中人,“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高望不見,盡日闌干頭。闌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紙上春色: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絕美春色將晚,燕子卻尚未飛歸舊居,歸來吧,歸來吧,這裡,有人,痴痴等著你。

一汀沙洲,煙雨悽迷。滿枝杏花為誰妍?君不在,不盡哀愁無人訴,脈脈悽楚何人言?心,亦是漫天煙雨,冷風澈寒骨……


紙上春色: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


紙上春色: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宋·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紙上春色: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寒梅賞析:


春來天暖當出遊,方為不負春光。


山谷清幽,古木斑駁,溪水潺潺細流,楊柳依依拂面,拄虯曲古木杖藜,撐輕便烏篷小船,輕輕過橋,徐徐下船,莫驚了吹面不寒的清風,莫負了沾而欲溼的柔雨。


紙上春色: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紅杏灼灼,如雲蒸霞蔚;細雨綿綿,拂婀娜楊柳。

好一派“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想來,明日,有人要“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了。


紙上春色: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杏花帶雨,沾衣欲溼且未溼,滿袖清香;春風拂面,風意潤寒又無寒,闔體涼美。

志南乃詩僧,是以,滿眼皆禪。此等春意盎然,自是禪意。

禪,在古木中,在流溪裡,在篷船上,在小橋東,甚至,是扶他的杖藜。

禪,就是春天。春天,就是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