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银行利率会怎样调整?

用户7274925013368


个人认为2020年的银行利率即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都将会下调,因为市场需要资金流入刺激生产和消费。

首先受到疫情的影响,不论是企业和居民,大都处于资金紧张的状态

从过年前的一月中旬到现在的三月中旬,大多数的企业都处于停工的状态,除了生产医疗口罩和防护服的特殊企业。这对于我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生产都是影响巨大的。往年我国的春节会带来一波消费刺激,像餐饮业、酒店行业和旅游业都会受到春节节日的刺激,会有比较好的收入。但是今年只要是这些起行业相关的个体商户和企业都有重大的损失。


另外,虽然我国的疫情大体上是控制住了,但是国外很多国家却开始了疫情的爆发期。这对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企业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网上甚至传出这些企业四到六月的订单都取消了,给他们造成了不少的损失。

所以很多企业都处于生存困难的时期,这时候就是要银行降低贷款利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让企业渡过这个难关。


至于居民个人,很多家庭都开始抱怨自己已经还不起房贷和车贷了,以及之前消费所借的贷款。这些也使得居民手上根本没有钱去所谓的报复性消费,更不用谈疫情结束之后依靠消费去刺激经济了。

因此,银行需要降低存款利率,使得有存款的人拿钱出来使用,降低贷款利率,是没有钱的人暂时度过目前没有工资的生活。

而且在全球动荡不安的情况下,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都有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降低。国外对我国的影响。


百元理财


作为一名从业6年的金融人,历经了6年的银行利率的变化。在根据当前现有的市场经济情况。以及当前疫情的情况。我判断,2020年银行的利率一定会下调,即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都会下调。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利率下降是趋势。根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我国的定期利率一直呈下降的趋势。从来也没有上调的情况。并且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是零利率或者负利率。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逐步由发展中国家步入发达国家。利率在下调也是一个既定事实。

第二,金融工具刺激国内经济发展。虽然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是根据数据统计情况,我国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2020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就已经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根据以往情况,降准之后肯定是降息。

第三,受疫情影响,我国要复工复产。保持市场经济活力,发展经济。必然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市场运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调银行利率。是将大量的资金流入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


安生拙见


短期内来看央行降息的概率并不高,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基准利率会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化,但是对于各家银行的实际执行利率而言,还是偏向于下调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促使一部分的银行存款拿出来进行新的投资和消费,但是这对于当前的稳健投资市场而言,影响力度是不大的,因为调整更多的是具有中高风险的投资市场的相对利率。



目前来看,所有的金融机构和银行都会按照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来进行实际利率的浮动,一般而言这个区间是稳定在30%~40%左右的,而央行给定的浮动上限是50%。但是为了稳定当前的金融市场,很少有银行会把自己的执行利率直接浮动50%左右。


即使是当前具有较高门槛的银行大额存单一般是20万元或者50万元起步的,执行的利率浮动也才有45%~55%的区间,但是当前绝大部分的银行大额存单,它的浮动利率基本上都会维持在50%下方。

进入2020年之后,我们关注利率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当前的刚性兑付原则延期了一年,换句话说保本保息类型的理财产品也会对于当前的利率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金融理财平台,包括银行官网在内都上架了一批新的保本保息类型的理财产品,年化浮动利率一年期基本上稳定在百分之4~5%的区间内。


这个利率的浮动对于当前的银行基准利率而言也算是比较高的,但是它的风险完全不属于存款,也不属于大额存单,而是完完全全的属于银行特色储蓄或者是银行理财。基本上把它理解为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即可,最近也是风头比较盛的。


晴天财经阁


作为一个理财爱好者,我一直比较关注银行利率变化情况,下面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0年银行利率会如何调整呢?当然会根据市场情况来调整,而且 为了保证经济发展,人民银行也会出台一些货币政策,对利率也会构成实质性影响。

到现在,2020年已经过去一个半月,我们先看看这一个半月中,在货币政策方面,发生了哪些事情。

进入2020年之后,人民银行就宣布普遍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释放8000亿流动性,降准虽然不等同于降息,但是对市场的刺激作用类似,这会降低银行资金端成本,刺激利率下调。

春节过后,为了保证市场流动性,同时考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以及A股按预定期限正常开市需要,人民银行又开展了1.2万亿的逆回购操作,2月4日,人民银行继续释放流动性,又开展了5000亿的逆回购,因此市场的流动性非常宽裕。


按照上面已经执行的政策,2020年的货币政策应该是很宽松的,这种情况下利率不可能上行,很可能会保持下行态势,直至我国经济出现实质性好转。

既然我们判断了2020年银行利率会保持下行趋势,这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一是利率下行有助于投资创业,在货币比较宽松的条件下,融资成本较低,赚钱效应较好,因此比较适合创业者,如果你有好的项目,现在融资相对会容易一些,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期。

二是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因为市场流动性增加后,银行以及其他资管机构获得资金的难度降低,所以给出的存款利率也会降低,这就导致一些不受力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比如创新存款,大额存单,货币基金等等,这时候要存银行存款或国债,最好选择5年期的高息产品,提前锁定投资收益率。

三是股市的赚钱效应开始显现,市场流动性充裕后,资金会逐步涌向高风险投资,股票市场将得到投资者青睐,我们看到最近A股表现非常突出,创业板指数已经创出新高,赚钱效应明显。

总之,按照目前的情况看,2020年银行利率应该是以稳中向下为主基调,根据这种趋势,可以提前规划你的投资,争取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率。


互金直通车


2020年,银行贷款利率大概率处于下行。

2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2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中标利率为3.15%,较上期下降10个基点。同时开展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4%。

还有两天就是发布每月LPR利率发布的日子,央行在这个时候降低MLF利率,意图非常明显,就是为LPR利率的进一步降低打开空间,这也符合大众预期。

2020开局,便突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央行在1月6日就下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资金8000亿元,有效的支持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

人民银行在2月3号、4号,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两天累计投放基础货币1.7万亿,投放了充足的流动性,有效的维护了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稳定。

在短时间内如此密集的降准降息,实属罕见,体现了逆周期调节的力度。主要的一点还是用来稳定实体经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恢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央行后面还会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降准降息,为中小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长期来看,受国际利率走势影响,我国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一定是逐步降低的。零利率时代的到来也不会太远。

具体到2020这一年,银行利率的总体水平毫无疑问是处于下行状态。


南公子



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是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浮动确定的,但最终也要报辖区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从目前的情况来来看,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调的可能性较小,2019年年末时就已经有很多商业银行开始下调存款利率了。


  1、2020年元旦央行发布公告称,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准后大约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大约150亿元,银行对存款的需求也会有所降低。

  2、节后股市开市首日,央行开展1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包括9000亿元7天期、3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分别为2.4%、2.55%,均较前次操作降低10个基点。市场预测,此次中标利率下调有望引导2月份LPR报价下调。

  3、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央行也在采取措施希望引导银行贷款利率下调,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后期贷款利率大概率会有所下降,因此存款利率也可能会有所降低。


  现在存贷款利率已经比较市场化了,各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主调节存贷款利率,所以预计短期内央行加息的可能性较小。(完)



钱生钱事


2020年的银行利率,我认为并不会有着调整。现在银行利率方面,有着很大的改变,比如存在房贷利率、市场基础货币利率等等,而央行调整的基准利率,是一个标准、基准,而这个标准近些年来一直为调整过。

2015年10月央行调整基准利率以来未发生调整,活期年化存款利率仍旧保持0.35%,定期年化存款利率三个月期为1.1%、六个月期为1.3%、一年期为1.5%、二年期为2.1%、三年期为2.75%。但是,央行没有做出任何的调整,并不代表各家银行没有任何的调整。

银行方面有着一定的存贷款上下浮比例,比如银行定期存款普遍有着10%-30%之间的上浮比例、房产贷款有着20%的上浮比例、企业贷款依据不同的风险程度给予上下浮比例。

那么这种影响还存在市场货币的紧松。比如,市场货币充裕,那么贷款的上下浮比例就能更为松动一些,存款的上下浮比例也会更加松动一些。市场货币比较紧,那么上下浮比例就会偏向于上浮。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个人偏向于2020年银行利率会偏向于松动调整,也就是较2019年的水平存在一定的下浮。逐渐投向于市场的货币,充裕整个市场的货币流动性,在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我认为不管是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都有着一定的下移。

当然了,基准利率大概率是不会调整的,调整的是市场货币基础利率LPR以及银行的上下浮比例。这几天众多机构对2020年三月份LPR的预测,均保持下调10个基点的水平。市场货币基础贷款利率的下降,说明市场货币是较为充裕的。那么在货币充裕的基础上,存款利率上浮比例,我认为也会存在一定的松动,因为市场的货币充裕。

所以,个人的观点是,2020年银行利率并不会有所调整,但上下浮的比例会有着松动下浮。


厚金说


关于2020年银行利率会怎么样呢?其实我作为金融人士呢,我也在想过这个问题,现在遇到疫情之后,全国的经济几乎停滞了,所以这种情况下呢,其实挺复杂的,很多人都没想到这个事情。

啊,如果经济出现了问题说明了贷款的人就会多,就更加需要钱,需要钱的时候大家需要钱就比较多,这种情况下呢,如果银行钱不够的情况下,利率是要上讲上涨的,在贷款端,但是在贷款端上涨了上涨的话,那存款端怎么样也同样会上涨的,所以总体来看,我觉得今年银行的利率都是上涨的。

呃,整体上涨的情况下,国家为了救活中小企业,大企业,国企等的时候一定会放水,就是多放一些流动资金出来,这种情况下呢可能会对一些贷款进行一定的那个贴息吧,所以这个利率这个情况呢,目前就等国家出政策初步来说很快的了,因为疫情一出来,毕竟现在影响了差不多2~3个月嘛,如果加上后面的话,有可能影响大概一个季度的吧,这个经济,所以今年整体经济涨6%几乎是不可能了,所以这个是严重影响利率的走势的。


K线博士的圈子


首先,世界经济降息潮来临,市场一直呼吁降息

自从美联储连续多次降息以来,世界主要央行几乎都有所行动,包括欧洲、日本、澳洲等多个国家在内,大都采取了跟进降息的策略,目前的银行利率基本都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可以说,全球市场正处于一波降息大潮之中,这样的情况下,人民银行其实也是所有动作,除了2019年多次降准以外,2020年新年伊始,就发布公告称,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就是为了不断释放流动性,以为经济转型提供保障,另外最近一年多来,央行还多次实施了定向降准,也一直呼吁各银行机构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

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学者提出,当前除了猪肉相关产业链外,经济整体上是处于通缩状态,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呼吁央行采取降息的策略,然而实际上目前我们的利率已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了,央行对于降低基准利率是非常慎重的,迟迟未对基准利率进行调整,但是央行领导在多次会议或论坛上的讲话中还是隐约透出,未来银行利率将处于长期下降趋势之中。

其次,疫情对经济冲击非常大,降息作用立竿见影

可以说,春节前A股休市之前,没有人预料到这次疫情的影响会这么大,到目前为止近20天的时间里,整个经济几乎陷入停顿,除了保民生、抗疫情的系统在运行之外,其他产业基本都陷于停顿,如同很多地方的隔离宣传口号那样,除了必须的需求之外,大家能不外出就不外出,一时间生产骤降,消费和投资均受明显冲击,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工人返城、工厂复工延迟,企业停工减产,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基本停滞,此外,由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此次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有一些国家禁止了与疫区之间的往来,这对我们的出口更是很大的利空,在这样的困境之下,甚至已经有不少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网上流传了一份名单:


在这份名单中有很多家喻户晓的企业,如果这些公司都倒闭了,那真是令人不敢想象。

再次,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引擎

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中国的制造业产值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疫情来袭导致各地推迟复工,可以说基本上一个月的产值就没了,虽然工业与服务业不同,大部分还可以通过后期的效率提升赶回来,但是第三产业的损失已经是无法挽回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中美之间已经达成新的贸易协议,但美国毫无疑问也会受到影响,而目前美国又再次出现长期和短期美债利率倒挂的现象,如此,美联储可能为了自身利益,再度降息,而如果美国再度降息的话,我们的央行是不跟也得跟了。


因此,在这样的局面之下,人民银行在年内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投资和理财那些事儿


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符合6%至6.5%的预期目标。

现在的疫情情况如下:虽然确诊的人数已经有459841人,疑似病例有16067个。但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两个数据从6号开始是程下降趋势的,也就是说疫情已经处于受控状态。

按2020年1月17号,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在经济GDP占比中,服务业占54%、工业占39%,剩下的就是第一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占比7%。

虽然很多地方的企业说在2月10日复工,但是基本效果也大打折扣。

假如能在2月23号正常恢复,那么就是停工一个月。现在我们保守一点算,就像格雷厄姆在投资中使用的安全边际。

我们把这次影响时间定为一个半月,占比一年也就是1.5/12。

服务业的影响:54%x1.5/12=6.75%;

工业的影响: 39%x1.5/12=4.88%;

第一产业比例小,非人口密集产业,这里忽略不算;

总的影响: 6.75%+4.88%=11.63%;

去年2019年的GDP增长是6.1%,那么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GDP的增速就是:6.1%x(1—11.63%)=5.39%。

注意,这是建立在影响持续1~1.5个月为基础的,如果时间更长,那么GDP增速可能会低于5%了。

所以,针对这次疫情,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已经出手了。

这时的货币政策调控至关重要,基本都是释放流动性,宽货币宽信用的。政府通过这些政策引导经济在最短时间内能够复苏。

我们先看看今天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现在利率已经降到2.87%了,说明货币宽松政策已经开始。

在2020年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投放1.2万亿元逆回购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

随后2月4日, 又开展了5000亿公开逆回购操作,两次投放流动性总1.7万亿。

2月7号,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为了支持对疫情做出贡献的企业,设立3000亿元专项贷款。

这个贷款利率,不能超过一年期贷款报价利率(LPR)减100个基点,目前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LPR利率是4.15%,那么优惠后的利率为:

4.15%—100x0.01=3.15%。

另外,中央财政按企业实际获得的贷款利率贴息50%,那么这些企业最后获得的真实利率就是3.15%x1/2=1.57%,这个利率已经相当低了。

还有这个LPR是每个月20公布的,2月20马上就要到来,利息降低与下行是大概率事件。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同时提到的还有中期借贷便利MLF,也要调低。

同日,财政部也宣布,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控物资 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这样就解决了企业担心过度生产而产生的挤压库存了,这种情况下,他们还不加大马力全力生产?

经过以上和未来经济政策的干预,未来宏观经济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增长。

其实还可以参考之前2003年非典时期的情况:

我们看到2003年的第一季度的GDP是11.1%,第二季度遭遇非典,下滑到了9.1%,第三四季度,又回到了10%,随后几年在经济环境宽松的情况下,持续发生了高增长和低通胀,最终让经济损失降到了最低。

这一次的疫情,经济估计也会是这样的表现,央行通过调低利率,宽货币释放流动性,受损的经济环境终将会过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