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无奈是从哪些事开始的?

北国南小子


成年人的无奈从认清自己现状开始,那些从前的你以为会怎么样,结果全部来打脸,物质方面,人情方面,伦理方面等等,当你开始认清这些现状时你就慢慢变得无奈。

成年人生活中先遇到哪个方面就从哪里开始无奈,比如成年人第一位是要有房子,买房子需要借钱,很少有人一笔全款的,富二代不谈,曾经你以为你去借钱,多少朋友肯定会借给你,多少亲戚会借给你,现实呢?我自己买房时候也到处借钱,那时候大学毕业两年,想和女朋友一起买套房子,当时首付三十几万,我和女友自己手里已经有十几万了,我当时想找几个哥们随便凑凑就够了,打了十几个电话,大部分是各种理由回绝的,答应的也只借到了几万块钱,看着交款日子临近,各种办法各种无奈,最后只能厚脸啃老了。


大读舌


这就有太多了。

首先是物质上的无奈。

比如,看着自己年迈的父母还在每天起早贪黑以扫地谋生;

况且,还是他们自己在外租房住;

况且,我还带着孩子跟他们蹭房住;......

再比如,孩子饶有兴趣的跟我说想去学轮滑学跳舞时,我无从回答,眼神飘忽别处嗯嗯啊啊!

又比如,面对工资只有两三千迟迟不开工的工作,家里已经揭不开锅,我却不敢辞,因为这么多年无一技之长,又因为超出工资的房贷......

朋友小康,医药销售经理,每月工资一万,妻子照顾俩孩子无工作,三线城市。每个月除去房贷和俩孩子的学费花销,几乎无剩所几。房,车,家庭都好,用他自己的话讲“万一家里碰上老人孩子有个什么急需资金的事儿...我都不敢想,后背发凉...”。

再说精神上的无奈,

你看看有多少二婚的,二婚带孩子的?最近抖音上夫妻俩吵架火了:“你的孩子和我的孩子打了咱们的孩子!”...

离婚时头一热,再婚时无穷尽的无奈。

正因为如此状况,另一派是吵翻天,打破头也不离!

哪种滋味更好呢?

同学丽丽,比较幸福,老公国家事业单位,孩子有父母照看。可她见了面就埋怨起公婆的种种,因为老公常年在外地,她说自己都抑郁症了...

当了十五年海员的表兄,说再干几年把房贷款还完就下船。再过几年孩子都要上大学了,孩子一直跟母亲的姓,再过几年他媳妇跟他的私底下签约也到期了,他就自由了。

他说,当海员的这种结局算是好的了,有太多同事离婚的,还有刚结婚的出来跑一趟回去媳妇人间蒸发了。

小时候一直认为自己是“主角”,到后来上了学才知道自己是“配角”,进入社会有了家庭后才明白自己连“配角”都算不上!

是什么推动着我们前行呢?

是自己隐藏的“不服输”的倔强,是家庭中无比珍贵的“温暖”,是父母眼中的一丝期望......

我们终究会在无奈中成长,实显一个个“圆满”。



米娅呀


没有人想辞职,只是要活下去

之前一个公司的前同事,性格老实,最近听说他辞职了。对于他辞职的事情,我一点都不感到奇怪,为什么这样说呢?在前公司的时候,由于公司运转问题,几个月没有发薪水了,公司里包括他在内的几个员工,信用卡都透支了,靠借贷生活。由于实在过不去下了,就选择了辞职。

当他找老板签字离职的时候,老板再三挽留,他无奈的说,没办法。前同事在公司里,工作踏实,为人热情,也是一位老员工,只是迫于现实,他不得不做出了让自己无奈的选择。对于过来人,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没有人想要变得现实,只是不得不继续生活。

为了多签单,他深夜倒在地铁站

前一段时间,微博上有这样一个热点消息,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共鸣。南京一位男子,为了改善家庭条件,让家人过上更体面的生活,于是就想着多签单,晚上还要陪客户喝酒。一次深夜,在回家的路上,由于喝酒过多倒在了地铁站。民警上前询问时,他说,没办法,陪客户。

看到这里,相信还有很多像他一样打拼的年轻人,早已泪如泉涌。没有人愿意在深夜里喝酒,进入社会以后,尤其是人到中年的人,为了想要获得更多的收入,让家人过得更好一些,不得不做自己很讨厌的事情。如今的我们,却早已变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样子,这就是现实。

没钱看病的老人,只能在家等死

对于医生来说,每天都和病人打交道,相比于普通人,他们早已看淡了病人的生死。在知乎上,一位医生网友分享了他的见闻,他说,在当下的农村地区,一些得了重病的老年人,由于没钱治病,所以甘愿放弃治疗,在家等死,他们甚至不敢告诉自己的子女,怕连累孩子,没办法呀!

通过他的分享,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现在的无能和平庸感到惭愧。毕业之后,由于年轻,一直都是一副混日子的状态,没有感到压力的来临。如今,即将奔三的年纪,看到身边的同龄人一个个地结婚生子,家里早已白发的父母,心里有些慌乱,决心改变自己。

为了家人,我一年没吃过肉

一位环卫工阿姨,一次在街上被记者采访的时候。她说,我一年365天基本都不买肉的,每天凑合着过日子,因为肉实在是太贵了,吃不起呀,没办法。为了儿子的学习,为了这个家,我就是再辛苦也不觉得苦。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看着身影瘦小的她,我的心里有点心酸。

看到阿姨的经历,想到在当下的社会中,还有很多的大学生在学校胡乱花钱的情况,每当他们的钱花完后,在电话中向自己的父母索要的情形,他们完全不知道生活的艰难。如果你觉得生活很容易的话,那是因为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能够为你无私付出的,也只有你的父母。

为了子女,年迈之人奔赴他乡

过完年,在来广东的火车上,见到了一位满脸沧桑的阿姨。在聊天中,我了解了她的经历。阿姨四五十岁年纪,和我同乡,儿子儿媳都在外打工,家里老伴陪着孙子。大家问她,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出远门。她说,我要去东莞厂里打工的,孩子压力大,我现在手脚利索,还能帮衬着他们。

听完阿姨的话,我陷入沉思,很难想象阿姨和一群年轻人在一起工作的场景,那是多么的艰难,为了自己的孩子,再多的苦也愿意吞下去。我不禁又想到自己的父亲,自己又何尝不是同样的处境呢。即将奔三的我,如今一事无成,为了这个家,父亲还在他乡,辛苦的奔波着。

为了生活,有人摆摊到深夜

每天下班回来的路上,在街道的路灯下我都会看到一位摆摊卖鸡蛋饼的大叔,风里来雨里去的,几乎天天可以见到他,每次我都会买一个来充饥。某一天之后,我看到他在深夜里还在摆摊,于是我就问他,为什么这么晚了还出来呢?

大叔说,自己年纪大了,也没有什么文化,全靠这个手艺谋生。最近,老婆得了重病,每天躺在医院里,孩子还在上学,需要钱治病,无奈深夜还在摆摊,没办法呀。听完大叔的经历,我有点同情他。又想到一个人到中年,在上有老小有小的年纪,活着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每个人都是像大叔这样艰难的挺着生活。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光是活着,就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情。当一个人陷入低谷的时候,他往往会给别人说一句,没办法!这是一个成年人最无奈的事情了。没有在生活面前拼过命的人,就看不到这个社会真实的样子。没有人会可怜你无助的样子,我们除了努力真的别无选择。


搬故事的人


成年人的无奈一般都是从贫穷开始的。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堂堂七尺男儿也会为金钱折腰。虽然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真的没钱不行,我记得当时因为穷住过地下室的不堪,记得因向好朋友张嘴借钱被拒的尴尬,记得孩子眼巴巴看着想要的东西买不起的悲哀,记得风里来雨里去买不起车的现实……

更令人无奈的是没钱还没有能力者,苦思冥想也不知道自己能干点啥,这其实提醒我们要学习,提高自己能力。

生活从来没有容易二字。负重前行!





夏小黑和佟小白


回答这个问题时,让我想到了电影《飞驰人生》中,有一句特别扎心的话:“成年人的无奈崩溃,都是从借钱开始的。”只有一个人,在迫不得已、低声下气向人借钱的时候,他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力不从心、什么叫举步维艰。

小时候的我们总是特别渴望着长大,希望和成年人一样可以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也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世界上。但是当我们真正长大了,就会发现成年人的世界真的有很多的无奈,我们必须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不能像孩子一样肆意的玩闹,这是成年人最大的悲哀。

成年人没有地方让你去宣泄自己的烦恼,不像小时候的你被同学欺负了可以回家向妈妈哭,就算今天不想学习也可以和妈妈撒撒娇说好不学习,不管你有多累,你都必须要工作,你必须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一个家庭,没有人知道你也是刚刚出来社会没有多久的年轻人,社会也不会因为你是一个年轻人就对你有一丝一毫的怜悯。

总之,这个世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好之为之。



靖迁依


我22岁,一个妥妥的90后,应该也算是个成年人吧!

为什么说应该也算呢?

经济没独立,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再然后以至于自己的梦想被生生破坏,就像丢掉了铁掌的战马一般,最后丢掉了一个国家。

我知道肯定有人会说,为什么不去找份儿工作,那样不就经济独立了吗?

其实看看现在这个社会,接近70%的90后月收入在8000以下,其中接近45%的月收入在5000以下,将近三分之一的人收入在3000-5000这个范围。

这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如果放在一二线城市,有一半的90后月收入在付完房租或房贷之后,剩下的钱在前段时间都不够每天买两斤猪肉。

好像成年人的无奈都是从经济短缺开始的吧。

普通的90后工薪阶层,除去柴米油盐,你能剩多少?这还不算你生病,应酬,换季时候的支出,更别提你的爱好,你的爱人的支出。

成年人的无奈往往就是这样的可笑。

无论婚前婚后,你都会被经济问题所摧残。

结婚前,你得考虑车贷、房贷;

结婚后,你得考虑孩子的抚养、老人的赡养问题。

现在想想,好像生活早已经把你的未来规划的明明白白,无论你怎么蹦哒,好像都逃不出生活的五指山,即使你会七十二变。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呐!

记得儿时的课本上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父亲带着盲人女儿去面馆吃饭,要了两碗面。我知道在做的各位都熟知这个故事,那时我只是天真的以为,这仅仅是在弘扬父爱,现在看来,自己那时是多么的幼稚。

没有挣过钱,你就根本体会不到钱的来之不易。

家在农村,父母就靠搬砖来维持生计,我也曾有幸尝试了几次。每次回来,手都磨出血泡,四肢无力,就练拳头都握不了。

以前上高三每次向父母要生活费,都不忍心看那零碎的散钱颤巍巍的从口袋里拿出,充斥着汗味。更别提现在还未从大学毕业,依然过着没有经济独立的日子。

好似成年人的无奈都这么的千篇一律。

我不想抱怨什么,也不期望你们同意。只是期望更多和我一样的90后,即使被生活压弯了腰,但永远别向它低头。

只要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永远的向前。

前进,前进,前进进!




说书人z


你好,我是小c。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认为,成年的无奈是从借钱开始的。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借钱开始,拆东墙补西墙,直到最后无墙可拆。我想对成年人来说,借钱是生活中最难堪的字眼,它的背后是一个成年人生活的艰难。

新冠肺炎以来,举国抗疫,我很佩服祖国的号召力,也为国人的自觉而骄傲,也因为如此,国内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疫情归根结底是场灾难,它带走了一些本该很灿烂的生命,同时也让本就艰难生存着的部分人变得更难了。长期居家,没有任何收入的同时,还要面对房贷、车贷,这会直接摧毁一个成年人。

小c也正处于最艰难的时候,因为恰逢创业初期,本来就各种压力缠身,可恶的疫情又让小c寸步难行,雪上加霜无疑了。创业刚开始的时候,往返于青海和甘肃之前,工作日在甘肃上课,周末匆匆赶回青海。那段时间天气变化并不明显,但定西还是越来越冷,西宁也还是如常开始下雪;那段时间的人并不反复出现,但我还是成了司机的熟客,记得D2697高铁上那位漂亮的乘务员;那段时间并不觉得辛苦,但依然清晰记得在定西北站吃了十二筒热腾腾的泡面,凌晨四五点在路边数着自己留在雪地上的脚印等车的情景也历历在目。

那段时间有很多人劝我,觉得辛苦,但我并不觉得这并不是辛苦,做自己喜欢的事,辛苦些、疲惫些也觉得踏实。人生在世,不就是求个坦荡吗?

当然了,我也希望每一个创业者能在创业路上一帆风顺,就算不能,我也希望你创业快乐,不论结果,只求无憾。

其实之前那么奔波,都能接受,毕竟自己选择路,自己要走下去。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给了很多像我一样的创业者当头一棒。创业者的一个共性,无收入,前期投入的创业资金大,而疫情恰好处处克死创业者。疫情带来了什么,企业无法正常生产,公司不能上班,创业者也只能待在家里,如果是互联网创业还好,像小c这样的实体店还得眼睁睁看着店铺租金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大量资金投入,创业进度原地不动,自己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这简直要了每个创业者的命。一个自己辛辛苦苦弄起来的项目,眼看就要成功了,不可能就这么放弃吧,但自己的资金又不够,怎么办呢?借钱,借钱成了一条可行的路,但是整个大环境下,大多数人都不是很宽裕,你的亲朋好友同样面临着经济问题,所以常常是问遍整个朋友圈,最后也没有借到理想的资金。

说起借钱,先跟大家介绍一个概念——差序格局。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差序格局:中国人传统的社会网络是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人就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一圈一圈的波纹。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并向四周扩散,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体现出社会关系的亲疏。

为什么要跟大家介绍“差序格局”,因为我们在借钱的时候,就是按照差序格局的规律来进行的。借钱的时候,我们大概会有几个步骤,尤其是借钱的金额比较大的时候,这种步骤尤为明显。

我们通常会有一个在心里列个名单,看看谁会借钱给我们,这份名单一定是按双方关系来定的,关系越好成功率越大。所借金额也是一样的,往往会先找关系好的借数目大些的,找关系一般的借些小数目,甚至关系一般的都借不到。

不得不说,父母永远是我们的第一港湾,因为在自己无助的时候,父母一定是主动出来帮我们想办法的。当然了,亲人、朋友往往是我们成功路上的贵人,他们也会力所能及的帮助。

同样,有借钱的理由,就有不借的理由。中国人碍于面子,一般不会直接或者直白的拒绝,总会找一些理由来明示或暗示不借。和常见的借钱理由一样,不借的理由也很类似,大致上有最近刚买了房,买了车,还房贷/车贷,小孩上学/上培训班花钱,家人生病住院,报读了MBA/EMBA等等,这些理由的确挺花钱,也的确是必须要花的钱。借钱人在听了这些理由之后也的确不好再说什么,只好说理解理解。其实,不借的理由有很多,有些是真的,有些就是假的,怎么判断呢?一般来看,那些说自己家人生病住院的,大概率是真的,因为没人会诅咒自己的家人生病住院,都希望家人健健康康的。但是为什么是大概率而不是全部呢?因为有些人会拿自己已故的家人来说事,这个就很难辨别了,除非你很了解对方家人的情况。有些人是真的愿意借钱给你,只是当时真的没多少钱,他可能会很不好意思,搞得好像是他在向你借钱一样。总之,借钱和不借,双方都会尽可能的以一种符合社会期待、公众都能理解的理由来应对,最终达成的效果就是相互理解,理解万岁。

通常情况来讲,再不是特别影响别人生活情况下,关系较好的人都愿意把钱借出来,这自然是好事。但有这样一部分人,活该借不到钱,因为他借钱的时候嘴巴抹了蜜,别人好不容易厚起脸皮(因为怕你为难)来找你还钱,因为人家也很困难了,而你却像个大爷,一推再推。这样的人,当他失去朋友的信任时,他可能才知道什么叫生活处处不如意。

每个人都生活不易,我这里并不提倡大家依靠自己的人际关系去借钱,而是希望大家合理规划财务,不然四处借钱,整天微信上找人,确实有点像个传销,到最后借无可借,生活彻底崩塌。



小c故事


当黄雅莉说“房子是租的,可是日子不是”的时候很多很多年轻人都表示了赞同。

可是年轻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这在给我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加重了肩上的重担。有人抱怨说: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大学不要钱,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小学不要钱,我们小学的时候大学生毕业包分配,我们大学了,毕业就得自主择业。这个社会对我们年轻人好像真的不怎么友善呢。

有多少80后到现在已经工作了十几年了,却依旧囊中羞涩,面对早餐摊上的鸡蛋饼是加两块钱的热狗还是两块五的鸡柳都会像做一个人生重大决策一样考虑再三。工资上涨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房价的涨幅,更不用说能像黄雅莉一样租一套别墅。

90后更是不轻松,从小努力拼搏的那一个文凭已经不再那么珍贵,本科毕业生能找一份像样的工作也并不容易。多少人被形势所迫选择读研,可是研究生毕业之后,房价又是新的一轮暴涨。初入社会的90后却还要应对伴侣、婚姻、独生子女家庭等多重压力。

所以才会有“杭州小伙单车逆行被抓,崩溃大哭”,才会有人在地铁上一边吃面包一边痛哭流涕……多少个我们已经坚持不到关起门来哭了。

二三十岁的我们竟然活得愁容满面。

繁重的工作让我们连好好吃饭都成为了奢望哪里还有什么时间去搜罗旧物安心创意改造;连办公桌上的仙人掌都养不活哪里还能自己种点小菜;睡眠时间都严重告急根本没有闲心叫上三五好友喝茶聊天,一到周末恨不得手机一关蒙头睡个大觉。

我们羡慕黄雅莉是因为我们活不成黄雅莉。

但是我们羡慕黄雅莉是因为我们真的都在好认真的希望变成黄雅莉。无论何时都害怕麻烦别人的我们是懂事到连哭都要在无人深夜里捂住嘴巴怕人听见的我们啊。

这样的我们一定是很认真在活的可爱的人,比已经过上了我们心中向往的生活的黄雅莉还要可爱。

再比方说,之前杭州小伙单车逆行被抓,接电话后崩溃大哭。

他说工作很忙,每天加班到十一二点,女友出门忘带钥匙得给她送过去,这可能也不是第一次了,送去了之后也许还要返回公司继续加班,而且老板或许还会介意这一会的中途离开,没想到的是第一次逆行就被抓了,想着赶紧告诉女友说明一下情况,可是对方好像并没有表示理解,甚至还有一丝丝责怪......

我们活得好不容易。

视频中的小伙的辛酸之处在于,即便到了深夜,即便时间很赶,也依旧选择了共享单车而没有打个车;在于即便悲伤到了极点一直情绪失控摔了手机也在三秒后马上捡起来。

这种在情绪的失控点依旧保持住的理智多么让人感到无奈啊。因为知道每一笔开支都要自己一点点承担,因为知道摔坏了手机也许会耽误很多事。

你看,我们哪里敢真的彻底崩溃。

视频中小伙从崩溃到产生轻生的想法,全程没有说过一句脏话,有的只是“对不起”“谢谢你们”“我只是想发泄一下,我也不想这样”。最多出现的就是谢谢和对不起。多想问问这个小伙,这么善良的你是不是觉得想死都会害怕麻烦别人?

生而为人,的确好苦。

然而最让人觉得想哭的并不是视频中的小伙,而是当人打开视频下的评论不是“这有什么好哭的呀”“又不是什么大事”这样的恶语相向,而是“大概真的是很难受了吧”“好不容易”,是这样的理解与包容。

我们终于愿意接受“撑不住了”这样的情绪了。

可是这却恰恰说明,其实我们都一样,我们都从这个小伙子身上多多少少看到了那个同样游走在崩溃边缘的自己。

今年也许都三十了,可是......还是什么都没有。收获不到真爱、年终奖还是一点点、至于买房完全是个不敢想的计划。我们告诉自己要努力啊,爸爸妈妈年纪都大了,他们的同龄人都子孙满堂了。但事实上,我们已经试过了很多方法,也真的努力过了很多次,却依旧没有方向。

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也开始失眠了,脱发也不是一句玩笑话了,头发真的一把一把的掉了。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可是也没想到是如此地不易。

这些“鸡毛蒜皮”在生活中不断得积累,于是我们变得很爱哭,似乎一点很小的事都能瞬间把我们推向生活的边缘,然而每次当泪水快要湿润眼眶的时候我们都要拼命忍住,“不能哭。”我们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然而真实原因是我们根本不敢哭。所以才会说成年人的崩溃都是无声的。

《黄金三镖客》里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既然为了活命而工作,为什么又要为了工作而卖命?”

这是一个很值得当下的我们所思考的问题。

记得我今年过年的时候问我的一位好友,为什么好不容易挤进大城市,又选择了回来。

她说:“因为我真的不想要那样的生活了,我真正想放弃当时的生活回到这片小地方就是一个时刻而已,一个时刻突然下的决心。那天早上,我和朋友一起出发去上班,千辛万苦挤进地铁的时刻,当因为拥挤别人的呼吸落在我脸上的时候,我真的真的就不想再那么下去了。”

就像开头的视频中警官对小伙说得话,工作太累了就换一个。当然换工作不是解决问题的法宝,重点是你到底想要什么的生活。这才是判断你到底要走什么路的标准。就像我的好友,她回来是因为她不再想要那样的生活了。

所以说,这次的逆行小伙只是现代城市大多数我们的缩影。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崩溃的时刻,只是不要再把泪水放在喉咙里了,想哭就哭吧,哭完才能站起来给生活一个狠狠的巴掌!

毕竟,本来生活就是要竭尽全力的,虽然别人看着好像没什么烦心事i,但其实都在竭尽全力地活着呢!




番茄先生呀


小时候特别想长大,感觉自己长大了可以上天能揽月,下海可捉鳖。想干什么都行,只要不犯法。可是真的长大了,才觉得人生太难太累了,大人的世界太无奈了。没钱就特无奈,努力工作也没大手大脚花钱,可每个月的工资就那么一点,除了生活费啥也没买,就月光了。不敢生病不敢死,因为都需要钱。

有的人生在富裕的家庭里,父母会百般疼爱,不缺钱。可大部分人还是缺钱的,小候买不起的玩具,以为长大了就买得起了,结果不喜欢了,长大了发现更多喜欢的东西买不起了。

无奈的还有曾经深爱的人,想要在一起的人,最后却分开了,爱而不得。也难过,却无可奈何。

慢慢学会放下,舍得,不舍怎会得呢,也越来越喜欢一句话,也算安慰自己吧,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是不努力,只是努力后仍不得的无奈。



爱沉鱼


成年人的无奈一般都是从钱开始的,有钱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婆媳问题,子女问题,夫妻关系,很多人结婚后抱怨婆媳关系不和,如果有钱就可以不住在一个屋檐下,可以在同一个小区买两套房,离的也近,又不会在生活上出现冲突,基本上的夫妻吵架也都是因为钱,生活中柴米油盐,消费观都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