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胤褆逝砍葛爾丹人頭,只因他揹負國策家仇和得不到的愛


康熙王朝:胤褆逝砍葛爾丹人頭,只因他揹負國策家仇和得不到的愛

葛爾丹慘死在六年前贏取藍齊格格的坡道

與其說是是胤褆想將葛爾丹置於死地,倒不如說是康熙某後主謀,在葛爾丹屠殺佔領碦爾碦草原之時,便埋下大皇子胤褆對的仇恨在禍根,此禍讓大皇子胤褆別無選擇,只能將仇恨發洩在他身上。

康熙的國策是北撫南剿,先南後北,南面康熙想安心收復小如釘的臺灣,只有在北面安撫蠢蠢欲動的葛爾丹,不論他提出什麼要求都只能暫時忍氣吞聲。


康熙王朝:胤褆逝砍葛爾丹人頭,只因他揹負國策家仇和得不到的愛

大皇子胤褆違反了康熙的國策受訓

康熙不想南北同時受敵,更不想分散兵力四處征討招撫,所以制定了北撫南剿的國策,集中全力,飽攬人才,為了重用熟識鄭經海域的姚啟聖,康熙不惜親手燒掉先皇(順治帝)的升職,從這一角度出發,便能看出康熙是打破常規,知人善用的聖君之舉。

但是在康熙收剿臺灣的同時,葛爾丹也沒有閒著,其也在日益擴張,先後將蒙古杜爾伯特、和特、土爾扈特等三大部蒙降服,不僅如此,其還有西藏黃教結盟,並且有沙俄的暗中支援,短時間內迅速成為蒙古大草原的霸主。

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葛爾丹屠殺碦爾碦草原時,草原月關-寶日龍梅突出了重圍,恰巧遇到大皇子胤褆的喬遷之喜,葛爾丹的人竟然對胤褆至若惘然,身為武將的胤褆,為了保護草原月光,將來將打死,康熙勃然大怒,身為君王,又是自己的兒子,不僅沒能做出表率,而且觸犯了康熙的國策,為此被康熙罰跪一夜未眠。

為此在胤褆心中埋下了對葛爾丹的印痕程度為15%,觸犯前橋之喜5%,寶日龍梅5%,被康熙罰跪5%。

禍起蕭牆-胤褆是皇長子和皇太子雖是一字之差卻差之千里,先是被外國使臣蔑視,後又損失福建水師,事業連續受挫的胤褆選擇了愛情。


康熙王朝:胤褆逝砍葛爾丹人頭,只因他揹負國策家仇和得不到的愛

寶日龍梅暫居胤褆府,胤褆向寶日龍梅表白失敗

事業受挫的胤褆對戰場心灰意冷,想在情長上找回存在感,他自以為就下了草原月光-寶日龍梅,憐惜她父母雙亡,部族被佔,自己也是商場失意,本以為在天時地利的情況下可以尋求人和,深夜想寶日龍梅表白心意,可惜人算 不如天算,寶日龍梅雖然明白胤褆的心意,但是胤褆卻不甚瞭解這個草原上生活的姑娘,其身體裡流淌著一股不服輸的血液,她有著一顆先仇後家的強大心理,或者說她的心已經完全被家很佔據了,沒有給深情的胤褆留有一絲一毫的空地。


康熙王朝:胤褆逝砍葛爾丹人頭,只因他揹負國策家仇和得不到的愛

康熙劇照

寶日龍梅面見康熙後遞上的摺子內容,讓胤褆敢怒而不敢言,碦爾碦王將寶日龍梅獻給了康熙,其目的是為了讓康熙幫助其過會失去的草原和子民,至於康熙收不收寶日龍梅都不能怪康熙,胤褆知道,這一些的惡果都是葛爾丹屠殺各部蒙造成的,寶日龍梅家破人亡也是葛爾丹的幕後黑手,胤褆既然不能也不敢恨也自己的父親,那麼他只能將這股恨意計算在葛爾丹的身上,所以胤褆對葛爾丹的恨從15%上升到了30%。

葛爾丹逼婚,康熙忍氣吞聲,冊封藍齊格格為和碩公主,以和親之名將其女下嫁給葛爾丹為王妃,以換取一時的安寧,為姚啟聖、李光地、施琅等人收剿臺灣贏得時間


康熙王朝:胤褆逝砍葛爾丹人頭,只因他揹負國策家仇和得不到的愛

葛爾丹迎娶藍齊兒

藍齊兒與李光地本為一對郎才女貌的好鴛鴦,康熙被葛爾丹倒插一腳,捷足先登,葛爾丹在康熙無暇顧及之時,趁機向康熙求婚,以臣相稱,換成和親,指明要藍齊兒做他的王妃,而不是皇妃,康熙因不想腹背受敵,招惹葛爾丹,只能選擇暫做偏安之君。

此次婚嫁是胤褆護送,康熙國策在先,害的寶日龍梅家破人亡在後,胤褆對葛爾丹可謂是未見其人,先恨其心,此時此刻又眼睜睜的看著本來與世無爭的妹妹羊入虎口,胤褆甚至,自己的妹妹早晚也要淪落至寶日龍梅的下場,或許比她想象的更慘,早年喪夫在所難免。


康熙王朝:胤褆逝砍葛爾丹人頭,只因他揹負國策家仇和得不到的愛

藍齊格格射箭為逝,從此成了葛爾丹的王妃

不僅如此,葛爾丹迎親隊伍把和碩公主接上馬後,藍齊兒用葛爾丹的弩箭向胤褆射了一箭,這一箭表示了她從此以後就是葛爾丹女人了,餘生的她只屬於葛爾丹,屬於準格爾,不再屬於康熙,這一箭也表現出她對康熙的恨意,剪短了她和李光地的紅線,更顯示了她內心的憤怒。

康熙:寧肯胤褆死在戰場上,也不希望他被葛爾丹所俘,皇子被俘就算打了勝仗,也猶如葛爾丹的手打在了康熙的臉上,不甚欺辱,心如刀割。

康熙王朝:胤褆逝砍葛爾丹人頭,只因他揹負國策家仇和得不到的愛

胤褆被葛爾丹所俘

1690年,康熙親征葛爾丹,大皇子胤褆為隨軍將軍,雙方經過激烈的打鬥後,葛爾丹處於劣勢,且戰且退,胤褆在這塊地盤上莎紅了眼,忘記窮寇莫追的道理,或許也是立功心切,矇蔽了雙眼,被葛爾丹設計所俘。

但是在和碩公主和葛爾丹之子阿米達的再三請求下,加上其親手護送藍齊兒到自己手上,其選擇放胤褆一條生路,還放出狠話,說自己是鐵木真的後代,他要世襲祖願,奪回北京城。

胤褆雖然憤怒,但是階下之囚何足言勇,胤褆也是想到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灰溜溜的返回了大清營帳。

胤褆對葛爾丹的仇恨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恨意高達100%,可以說是與日俱增,心中暗想,此仇不報非君子,開而不往非禮也。

從對葛爾丹100%恨意的胤褆直線下降為0,因為他完成了康熙的北剿政策,砍了葛爾丹的人頭,插在了自己的毛尖上,再一次證明了自己,同時也親手替寶日龍梅報了仇


1702年,康熙第三次親征葛爾丹,康熙收剿葛爾丹可以說是以全國抵一隅,勝利是遲早的事情,有過前兩次的交戰經驗,大清的軍隊可以說是越戰越勇,而葛爾丹則是被各種“撤資”,這場持續了八年的葛清之戰,終於以葛爾丹的死宣告結束。

總結:

胤褆對葛爾丹的恨意最初來源於康熙的國策,後又多了對寶日龍梅的愛轉化成了對葛爾丹的恨,外加自己妹妹的被強嫁,但是最大的恨莫過於被俘虜的恥辱。

其實在這場戰爭中,都是以康熙為主導,胤褆和葛爾丹以及藍齊兒只不過是這場棋局的犧牲品。

我是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一家汽車公司的失效分析師,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吐槽。

有關汽車,日語,英語,自考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