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市集》的感官审美与民俗画卷:人间烟火气,是太平盛世景


沈从文《市集》的感官审美与民俗画卷:人间烟火气,是太平盛世景

春天来了,武汉的樱花开了。

人们纷纷出门重温岁月静好的人间烟火气息,热干面约起来,赏花节走起。

经过疫情后,才知往日街头琳琅满目的商品、讨价还价的喧嚣、美食扑面而来的热气、形形色色的人群以及周围满满的人情味,都是活色生香的太平盛世景。

蔡澜说,当一个人对生活绝望的时候,就带他去菜市场看看。

不管你是难过还是快乐,不管你是对生活憧憬还是绝望,街区或市集的温情、生动与热闹,的确可以燃起一个人对生活的信心,让你获得巨大的幸福感。

沈从文先生的文章《市集》,就用丰富的描写手法、叫人如痴如醉的感官审美体现出文学跟艺术的双重美学境界。

作品为我们展现了差不多一百年前,在依山傍水的湘西边城小市集里,那一幅真实、美丽、积极乐观的民生状态、民俗画卷。


沈从文《市集》的感官审美与民俗画卷:人间烟火气,是太平盛世景

《市集》一开头,诗情画意地把大环境背景清晰勾勒出来。

小市集是高大陡峭的山脚下一个很小的乡下场地而已,位置偏僻,在下着细雨又将想下雪的天色中若是老远望去,本应显得冷清生硬。

但大山脚下、市集前方却有一条河流,因为河流的鲜活跟河面烟雾一般轻柔笼罩的水气,远远看去,让整个山脚底下有了活力的滋润。

作者先用全景视觉切入,写了小市集上各色各样的人物,不同的穿着打扮对应不同的人物身份、地位。

花幞头大耳环的年轻姑娘,很符合边城民族的装束,穿着灰色号褂子的副爷是讨人嫌的底层小官,估计平常没少在市集上白兜了人们好处。

除了买卖的小摊贩,也有穿着老牛皮做的高筒靴的团总,在原文里,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各自陆续踩着黄泥巴前来,又各自陆续从市集上踩着灰色泥巴而回,络绎不绝、生生不息。

沈从文《市集》的感官审美与民俗画卷:人间烟火气,是太平盛世景

这个细节充满了大地气息,也充满了人情跟生活气息,边城地方的乡村岁月虽然不容易,生存道路虽然难走,但乡亲们依然是积极生活着、日子一直前进着。

在走近小市集之前,还没有看到市集人们的身影,先听到的是市集遥遥传来的喧嚣与欢腾之声,像是有力量的、无形的手在召唤不少赶集人的脚步,让人迫不及待想快点参与进去。

沈从文把市集这样的人声鼎沸比喻成为洪壮的潮水跟起伏缓急不定的滩水声,直接冲击人的心海跟脑海。

这样的比喻符合当时湘西的山水地貌,也表达了乡亲们内心想要如水流般不断挣脱环境束缚、不断追求明天希望的心声跟期待、向往。

讨价还价、大喊大骂的人像是唱戏时的黑花脸,小猪被人提起耳朵时尖锐嘶喊、小羊咩咩不断举起两个前蹄叫着、许多牛在一边的坪坝上、鸡都关在笼子里。

动物的多样反应了食物的多样、生活来源的多样以及地方虽偏僻但温饱不缺的真实乡间风情面貌。

沈从文《市集》的感官审美与民俗画卷:人间烟火气,是太平盛世景

这是作者内心的美好感觉,通过对动物细节的描写展现乡亲们对眼前稳定生活的踏实心态、愉悦心情跟知足而常乐的淳朴。

一个有人间烟火气、充满人情味的地方,怎么少得了引人陶醉的气味?

在作品中,市集有卖酒卖肉的棚子,茶水的清冽气味、肥狗肉馋人的浓香、高粱酒的扑鼻香、面跟酱油的清香,来此做买卖的人在棚子里喝酒喝茶、大声说笑。

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比平常时辛勤劳作、赶集时顺利交易更加让人们开心、惬意的了,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自己的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在做完买卖后安坐市集里慢慢喝一碗酒、吃一碗面,和别人聊聊所有感兴趣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如果可以出到大山外面的世界发展更好,如果不能,这种乡下时光也算是苦中有乐的神仙日子。

作者沈从文是一个擅长通过对外部事物的刻画去表达自己情感的人。

他写了大山里小市集的声音、人群、画面感、各种气味,给读者听觉、视觉、嗅觉上的综合体验,感受到了市集的生机勃勃。

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详细写了市集里各种卖品的鲜灵颜色。黄色的干烟草、白花花的大米、切好的红腻腻的牛肉、染布坊的染料、红辣子等等,色彩缤纷、目不暇接。

这些卖品数量多得惊人,侧面进一步说明了物质丰饶跟生活富足。

沈从文《市集》的感官审美与民俗画卷:人间烟火气,是太平盛世景

大米、红辣子、黄色烟草这些东西说明了这个看似偏僻的乡间却常年有着各种肥沃充足的土地跟风调雨顺的年份。

卖品虽然很多,但是被码放得整整齐齐,鸡蛋一排一排放着,辣子是一层一层地铺上去,所有东西都有条有理。

可见,乡下人家虽然粗简,但心里是爱干净整齐、是做事有规矩要求的。凡事爱干净的人大多做人也干净,说明这儿的人都相对安分守己、民风相对质朴良善。

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土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文字背后的张力十足。只有真正用心体会过世俗烟火气的人,才明白作者是在讲述自己跟文中乡亲们对丰收的喜悦。

《市集》之中的文字不像是一般的男性作家带着三分明显的力道,整篇作品呈现一种春雨般柔和婉转、娓娓动人。这幅民俗画卷,使人有余音绕梁不绝之美感,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作品的字里行间没有什么华丽辞藻,全是最简朴的叙述,却彰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生命韧劲,如同人们不容易被打压的生活激情、和努力争取的生活底气。


沈从文《市集》的感官审美与民俗画卷:人间烟火气,是太平盛世景

人们匆匆而来,又慢慢各自散去,趁着天色未晚之前踏上自己回家的路,于是,逐渐热闹起来的小市集又随着时间的消逝,渐渐变回原本的空旷冷清。

这时候,市集的人虽然都一一离去,可是又演变为另外一种别致的情景了。

骑着马的,马项上的小铃铛叮咚清脆作响,走路的,结伴成群照旧嘻嘻哈哈说着话朝归处去,河面上传来悠悠的蒿声,种种声音交汇成一幅乡间晚景图。

这晚景图中,可不止是有铃铛声、说话声、笑声、水声、竹蒿声,也还有斑斓的色调。人满提着、背着青菜、萝卜、牛肉、豆腐、猪、羊这些粮食,瞧,又是一番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

当然,这其中又怎么少得了独特的气味呢?人们在归途之中提着的酒跟酱油,可是会一路飘香,让人闻着就有努力前行下去的劲头。

沈从文在《市集》里用敏锐的感官审美去还原了湘西边城小市集自然真实的一个特定场景,用感官艺术去开始,给人心理的美感,又用感官艺术去作为结束,给人心理的熨帖。

沈从文《市集》的感官审美与民俗画卷:人间烟火气,是太平盛世景

如此一来,让读者领略到了那个年代里别开生面的社会民俗风情,领略到了乡亲们脚踏实地、乐观坚定的生活气息跟精神可贵。

这篇作品告诉读者,不要畏惧人生的难关,也不要轻易后退绝望。

日子虽然是时常充满艰辛的,但只要你去肯去认真面对、只要你还对这周而复始的人间烟火有留恋跟喜爱,那你就一定感受到向上而生的能量,你的的未来一定还有许许多多的希望。

人间烟火气,最能安抚凡人那颗受伤、浮躁、消沉或者疲惫的心,让人从中获取到不断正视自我、调整自我、改变自我的温暖与新生。

疫情来了别害怕,我们共克时艰,一定会再度迎来太平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