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间富贵花,偏偏生在富贵家。清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

曾经看过这样的一段话

"意外造成的结果并不是悲剧。真正的悲剧,是明知道往这条路上走,结果肯定是悲剧,却还是必须往这条路走,没有其他的选择。"

清顺治十ー年,十ニ月十ニ日,大雪已经落了好几天,把整座北京城都给笼上了一层银白色的幕帏,千里冰封,连紫禁城金黄色的屋顶也都被雪白的雪给覆盖住了宫殿变得像是雪塑冰雕一般,褪去了往日的巍峨雄伟,帯上了一些别样的晶莹洁白。覆雪的屋顶蜿蜒着,从紫禁城一直延伸到四周的寻常民居上、花木上,在寂静的夜里勾勒出连绵起伏的曲线。


不是人间富贵花,偏偏生在富贵家。清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


在这些被大雪覆盖住的屋顶下面,有一处寻常的宅子,和其他官员的宅子相比,并没什么特别之处,一样的青砖青瓦,一样三进三出的四合大院。

昨夜下了一夜的雪,雪珠儿拉拉扯扯连绵不断,直到快天亮的时候,オ缓缓停了,雪光透了上来,乍一看,就像是已经天亮了一样。

天际开始有了一些光芒,蓝色琉璃般的曙色渐渐亮了起来,薄薄的,透明的,从雕花的窗棂间像是有生命似的钻到屋里,缝隙间隐隐有着一丝儿清冷之气,带着新雪的气息,缓缓飘散在屋内如春的暖意之中。


不是人间富贵花,偏偏生在富贵家。清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


屋子里点着红泥火炉,炉中的红炭大部分都已被烧成了灰,只有些火星儿还间或一闪。绸帷低垂,把暖炉带来的暖意都给笼在了金装玉裹之中,一室皆春。

兴许是累了,仆役们要么斜靠在墙壁上,要么就低着头,都抵不住浓浓的睡意,在打着瞌睡。

描金绣纹的罗帐内,明珠夫人英亲王第五女觉罗氏正沉沉地睡着,秀美的脸庞上还带着重重的憔悴之态,身旁,则躺着她刚出生还不满一天的孩子一纳兰容若对全家人来说,这个孩子的降生,代表着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的纳兰氏,有了正式的继承者!


不是人间富贵花,偏偏生在富贵家。清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


纵观纳兰容若那短暂的三十ー年人生,在我们如今看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早已明知他会痛失所爱,早已知道他会经历丧妻之痛,早已知道他的至交好友会一个个地过世,早已知道他会在理想与现实的不停冲撞中,逐渐消磨了那原本旺盛的生命力,早已知道他会在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的那一天,经历了七天的痛苦之后,终究还是撒手人寰,在生死相隔八年之后,与自己心爱的妻子在同一月同一天,离开这个红尘世间。


不是人间富贵花,偏偏生在富贵家。清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


悲剧吗?

所谓的悲剧,大概也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自以为是罢了,若纳兰容若当真知晓,大概也会禁不住大笑三声的吧?

他从来都是一个生活在成人世界内的孩子,带着纯真,用自己的心去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那是一颗最最真挚的心灵。

纳兰容若从来都是用这样的一颗心,去对待周遭的一切事物,一切的感情莫把琼花比淡妆,谁似白宽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不是人间富贵花,偏偏生在富贵家。清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眼儿媚・咏梅》)

如果用现代人评价成功人士的标准来衡量纳兰容若,大概他就是"成功"的典型。少年进士,御前侍卫,一路高升,深得皇帝宠信与重用。但是,在这条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道路上,他却似乎从未开心过,抑郁终生。

年轻的心终究难以承载理想与现实纠缠不清的矛盾,那长期的重负最终压垮了最后一根承重的稻草,三十ー岁的时候,纳兰容若离开了这个人世。他曾写过这么一句词:"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不是人间富贵花",七个字,恰恰写尽了納兰容若短暂的一生。他有着清高的人格,追求着平等与理想,但是这种别样的人格,在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都是以凄风冷雨的失败告终。即使在外人看来,纳兰容若的一生并无什么可挑剔的地方,但"家家争唱饮水词,納兰心事几人知",他内心的孤独与伤感,终究不被外人所理解。只能化为笔下清丽的词句。


不是人间富贵花,偏偏生在富贵家。清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梅兰竹菊,都是高洁清雅的象征,在纳兰容若眼中也是一样。梅花暗香徐来,"别样清幽,自然标格",并非凡花,纳兰容若借写梅花而喻己,梅花冰肌玉骨,却是生长在苦寒之期,而这与自己是何其的相似?

在长期的待卫生涯中,对于无休无止的随驾出行,纳兰容若开始感到极度的厌港他在寄给好友张纯修的信中这样写道:"又属入直之期,万不得脱身,中心向往不可言喻……囊者文酒为欢之事今只堪梦想耳………弟比来从事鞍马间,益觉疲顿;发已种种,而执受如昔;从前壮志,都已隳尽。"已经是很明显地表达出了自己对官职的厌恶,那些繁琐的事务让他觉得毫无意义,一心只想回到他所热爱的诗词世界中去。


不是人间富贵花,偏偏生在富贵家。清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


一个冬天的夜晚,窗外,隐隐飘来了梅花淡淡的清香。

纳兰容若也许是正在看书,也许是正要上床歌息,这一缕幽幽的梅花香气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放下手中的事情,起身来到窗前。

细细看去,院子里并没有梅树的影子,那这缕清香是从何而来呢?纳兰容若越发好奇,于是披上厚厚的御寒裘衣,缓步出房。


不是人间富贵花,偏偏生在富贵家。清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


雪早已停了,地面的积雪被下人们清扫得干干净净,但树枝上还覆着一层白雪,在灯光的照映下,透出些淡淡的昏黄。

他循着香气找去,却在东墙的墙角处,见到了这株在冬夜中暗绽芳华的梅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是何人种下的了,谁也没有发觉,这株被人遗忘的梅花又是什么时候长成了树,如今,在黑夜中静静地绽放幽香。

这株孤做的梅树,虽是冰肌玉骨,却是别样的清幽。


不是人间富贵花,偏偏生在富贵家。清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


它不像那些富贵花一样,在向阳之处,被照顾得枝繁叶茂,然后在盛开之时接受着人们的赞美,而是静静地,在角落处顽强地生长着,散发出属于自己的清香而在向来自比"不是人间富贵花"的纳兰容若眼中,他所喜爱的,正是这"别样清幽"的寒梅。

正像在另外一首《金缕曲》中写到的那样:"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在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


不是人间富贵花,偏偏生在富贵家。清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


一样以梅来拟人,高洁清雅。

对历朝历代怀才不遇最终郁郁而亡的无数人来说,他已经算得十分的幸运,简直就像是上苍的宠儿,来到这人间,体验一番红生颜倒、人世沧桑。

也许正因为是如此吧,上苍终究舍不得让自已的宠儿离开太久,只不过勿勿三十年,就再度把他召回到自己的身边,留下一些隐隐约约的传说,在风中耳语着,述说着他与那几位女子缠排侧的爱情,与知己相满以沫的友情,还有他内心不为人知的痛苦。


不是人间富贵花,偏偏生在富贵家。清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


不是人间富贵花,却奈何生在富贵家!

他流传至今的349首词,清丽衰婉,仿佛能挑动人心中最深处的那根弦,颤动不已。

人生若只如初见。

王国维有评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