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釵》:從聽覺語言藝術解讀悲壯的人文情懷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金陵十三釵》由嚴歌苓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劇本歷經四年,反覆修改56稿之後終於開拍,並於2011年12月問世。上映後,不僅捧紅了倪妮等一眾明星,還獲得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並多次獲得金球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亞洲電影大獎等提名。

故事是以1937年日軍侵入南京的歷史為背景的。李教官所在的小分隊捨命救下一批教會學校的女學生。為了躲避戰亂,女學生們和作為入殮師的美國人約翰·米勒以及十餘名風塵女子躲在教堂裡。女學生本來看不上風塵女,嫌她們"髒"。風塵女也不喜歡女學生自命清高的樣子,兩邊誰也看不上誰。

誰知日本人發現了女學生,要求她們到日本的慶功會上唱歌。為了避免被日軍侮辱,女學生打算集體自盡。以玉墨為首的風塵女們聯想到自己曾經的經歷,不忍心讓孩子們白白犧牲,或者讓日本人糟踐,毅然決然地化妝成女學生的樣子,替她們前往日本人的大本營。女學生在約翰的幫助下,逃出南京。而風塵女的下落,無人知曉。

《金陵十三釵》:從聽覺語言藝術解讀悲壯的人文情懷

作為一部中外合拍片,國際化的生產模式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文化上的衝突與排異。以至於它剛開始上映時風評並不佳,甚至在2012年獲得"金掃帚"獎的最令人失望影片評委會特別獎。時隔9年,當人們再度回顧這部電影時,才逐漸發現它當年被嚴重低估的價值,豆瓣評分也逐漸攀升到8.1的高分。

拋開故事情節不論,單從聽覺語言的角度來看,這部影片也值得擁有更高的讚譽。

一、什麼是影片的聽覺語言

傳統意義上來看,影視創作中的鏡頭運用、畫面剪輯、聲畫組合等具體的規律和技巧都屬於視聽語言的運用。廣義上來看,以用畫面和聲音的綜合形態來傳遞信息、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的視聽形象及其規律系統,都可以算作視聽語言。

聽覺語言是視聽語言中的一部分,和視覺畫面共同構築了廣闊的視聽空間。它是一種非文字、類語言的系統符號,在與畫面的相互融合中展現出傳情達意的功能,因而和人類的文字語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正如匈牙利電影理論家貝拉·巴拉茲在《電影美學》一書中所說:"聲音將不僅是畫面的必然產物,它將成為主題,成為動作的源泉和成因。換句話說,它將成為影片的一個劇作元素。"

不得不承認,張藝謀對於聽覺語言藝術的運用,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譬如,電影《活著》採用冷色調胡琴、合成器音色進行開篇,流露出淡淡的哀幽之情,和之後賭場的嘈雜之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隨後,賭場內的皮影戲表演聲突然高漲,大鼓轟然倒地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渲染出氣氛的緊張、肅穆。

此外,《紅高粱》裡的顛轎歌、《三槍拍案驚奇》中的秦腔、《菊豆》裡染坊木杆散落的咚咚聲、《滿城盡帶黃金甲》裡男聲女聲的哼鳴更是展現出他對聽覺藝術的高超把控。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透過《金陵十三釵》,從聽覺語言藝術解讀影片背後蘊藏的悲壯的人文情懷。

二、《金陵十三釵》的聽覺語言藝術特色

我們平時聽到的聲音,無論是雨聲、音樂聲還是蟬鳴蛙語,只要放在影視作品中就不再是單純的聲音了。

當這些聲音與畫面結合起來之後,表意功能就能得到得到成倍增長。聲音與畫面二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關係得以確立,從而更好地展現出影片想要渲染的氣氛,想要傳遞的情感。

1. 方言——貼合時代背景,增加人物表現張力

故事發生在南京,張藝謀導演篩選了2萬人,才選出能夠說一口流利南京方言的好演員。包括演女學生的小演員,也要每天回去練南京話。由此可見南京方言在影片中的重要地位。

可以說《金陵十三釵》是以方言為主的影片,幾乎通篇都是南京方言,中間摻雜日語、英語和為數不多的普通話。因為故事的背景是日軍在 1937 年侵略南京,以南京方言為主要語言能夠讓觀眾更加有身臨其境之感。

即使影片的節奏有輕快活潑的部分,南京方言的使用一樣能夠時刻提醒人們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南京大屠殺",所有的戲謔調笑都不過是痛苦中的自我寬慰。

此外,這部影片大量運用了南京地區的方言土語,通過語言藝術生動地描繪出當地的風土人情,為影片增添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在這種語音語調的作用下,樸實無華的語言才擁有了活力,有了跳躍著的生命力,更加靈動、自然。

例如,當女學生們得知到日本人那裡去會受到侮辱時,她們相約從教堂的最高處一躍而下。為了攔住她們,“十三釵”們七嘴八舌地喊道:

"我有一個辦(buo)法,我替你去(kei)!"

"對,姐姐(Zei)們替你們去(kei)!"

"小妹妹不要做傻(dai)事哎!"

此時,大量的吳儂軟語,悠揚婉轉,仿若鶯啼。充分滿足了觀眾對"秦淮河畔"、對"風塵女子"的一切幻想;而她們的所作所為,又與人們對妓女的刻板印象產生鮮明的反差。在世人眼中無情無義的她們,恰恰是一個個有情人,用自己的身體完成了對女學生、對自我乃至對民族的救贖。

《金陵十三釵》:從聽覺語言藝術解讀悲壯的人文情懷

2. 旁白——第一人稱敘事,強化故事真實性

自從上個世紀20年代,首個從有聲電影問世開始,銀幕外以畫外音的形式出現的旁白角色就應運而生了。作為一種獨特的人聲運用手法,旁白相當於文學作品中"介入敘事"的作用,能夠對影片進行補充說明、解釋評價。

"轟炸了20多天,南京到底被日本軍隊攻破了。那是1937年12月13日,我記得,那天所有人都在跑,好像永遠也跑不出那場大霧。這時候的南京已經沒有抵抗能力,剩下來的就是逃命了。"

影片以女學生書娟的視角進行第一人稱自述的。導演也多次透過書娟的眼神捕捉特寫鏡頭,刻意強調整個故事都是透過書娟的視角展開的。這種處理讓觀眾感覺到整部影片都是書娟的親身經歷,從而拉近和觀眾的距離,更容易讓觀眾產生共情。類似說書人的敘事方法能夠在影片開始的便牢牢抓住觀眾,讓觀眾跟著講述者進入故事中的悲歡離合。

當這些風塵女子強行闖入教堂的地窖時,書娟的聲音又一次響起了:

"這些女人一進來就把地窖佔了,我記得那裡又髒又亂,她們只用了一會功夫,就把秦淮河拖到那裡了,連香水胭脂的味道,好像也被她們帶來了。"

《金陵十三釵》:從聽覺語言藝術解讀悲壯的人文情懷

這種第一人稱畫外音充分揭示了書娟對於風塵女子的強烈好奇以及對"秦淮河"這一未知領域的神思,開闢了一條將人物內心動作和外部動作結合起來刻畫人物性格的途徑。同時也成功地激起了觀眾同樣的好奇心理,使得故事具有更強的吸引力。

"當天晚上,李教官沒有走遠,就歇在教堂對面的紙店。其實,他原本可以換上便衣逃命的。"

李教官本來有機會活下去,卻為了保護教堂裡的孩子們,留了下來。書娟的旁白這個人物的英雄形象逐漸豐滿起來,更加有血有肉,同時也為觀眾設下懸念。

"這是我最後一眼看到的陳喬治,他是神父在路邊撿來的。當年他六歲,餓得快斷氣了。她替教堂敲鐘、掃地,幫廚房做雜事。那時候,無論他講英文,還是講南京話,我們都會笑他。"

因為妓女的人數比女學生少了一個,陳喬治主動要求男扮女裝,裝成女學生的樣子。在這同時,書娟向我們訴說著陳喬治的過去。這個看上去有些木訥、經常被她們嘲笑的小男孩,形象突然變得高大起來,也更添一絲心酸、悲慟的味道。

大詩人柯勒律治在兩百年前就說過:"觀眾明知角色為假,也知道要把自己捲入故事,必得暫時相信。更準確地說,他們得暫時自動放棄疑慮,接受角色的行為。"這種第一人稱的旁白證明了故事並不是憑空捏造的,從而為這種"暫時相信"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書娟作為敘述者,既有著講故事的責任,同時也是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的旁白,增加了敘事的多樣性,最大限度地豐富了敘事的角度,也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

《金陵十三釵》:從聽覺語言藝術解讀悲壯的人文情懷

3.音樂——西洋音樂與古典音樂交匯碰撞,共同譜寫亂世傳奇

《金陵十三釵》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成就,就是榮獲了第59屆金卷軸最佳外語片音效剪輯獎。如果你瞭解伴奏的強大陣容,就會明白這部影片在音樂方面有多少過人之處了。

該片電影音樂由陳其鋼先生作曲,由中國愛樂樂團演奏,指揮家張藝擔任指揮,瑞典阿爾麥納合唱團進行演唱。小提琴家約書華·貝爾作為主題音樂的獨奏,在他顫動的琴絃下,流淌出不少動人的旋律。

徐惠芬負責評彈,陳小朵擔任女高音,嚴潔敏的二胡、李佳的琵琶等眾多我國著名音樂家的演繹共同構成了電影音樂主題的中國古典部分,低迴宛轉,如泣如訴,渲染出影片的悲劇美。

影片的大多數情節都是圍繞著天主教教堂展開的,自然少不了唱詩班的存在。由女學生所在的唱詩班是天真無邪的象徵,風塵女子的評彈充斥著世俗氣息,約翰帶來了明朗率性的美國嬉皮士,日本軍官又在鋼琴前奏唱了一支日本鄉間小調。

正如趙鳳翔在《電視藝術文化學》中所評價的那樣:"在表現手法上既有歐洲十六世紀的合唱形式,又有中國民歌小調。西洋樂器小提琴與中國傳統樂器琵琶和二胡水乳交融。"

《金陵十三釵》:從聽覺語言藝術解讀悲壯的人文情懷

電影音樂雖然不像語言那樣能夠直接傳達人物的思想,卻能夠表達銀幕上無法直觀的細膩、複雜的情感,不著痕跡地成功喚起觀眾的情感反應。一曲《愛與拯救》,由女聲獨唱引出小提琴獨奏,又和合唱及交響樂隊相互呼應,共同奠定了影片悲劇、沉重、冷暗的情緒基調。

當12名風塵女洗盡鉛華,換上女學生的衣服、準備慷慨赴死時,小提琴主題交織著輕柔的豎琴伴奏,既體現出人們對女學生們的愛與拯救,又勾勒出風塵女們與眾不同的氣質輪廓,聞者無不為之動容。

當玉墨等人將自己多年積攢的、打算贖身用的細軟首飾交給女學生時,二胡特有的嗚咽聲腔演繹著生離死別的無限傷痛和姐妹雙方柔腸百折的複雜情緒,體現出中國人特有的深厚綿長的情感。

為了"讓學生們記住姐姐們的光彩",風塵女們演唱的一曲《秦淮景》將故事推上高潮。

"我有一段情呀,唱給諸公聽。

諸公各位 ,靜呀靜靜心呀。

讓我來,唱一支秦淮景呀。

細細呀,道來,唱給諸公聽呀。"

在剛柔相濟額的琵琶聲中揉入以蘇州評彈的咬字方式進行演唱的詞曲,盡展"十三釵"的萬種風情。同時多次使用停頓,增強了作品的情感張力,不著痕跡地將娓娓道來的情懷融於慘淡現實,轉化成為國破山河在的哀傷,給予觀眾無限的遐思與感動 ,體現出強烈的民族文化共鳴。

《金陵十三釵》:從聽覺語言藝術解讀悲壯的人文情懷

三、結語

《金陵十三釵》雖然屬於大膽革新、中西合璧的抗戰題材電影,但它獨特的聽覺語言運用為影片帶來了震撼人心的效果,盡情彰顯故事的情感意義、審美意義、文化意義。

無論是極具表現力的南京方言、在書娟的視角下以第一人生敘事的旁白,還是中西方交匯相融的電影音樂,都一以貫之地流露出悲壯的人文情懷。影片不僅帶給人們視覺上的審美體驗,更帶來了聽覺上的一場盛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