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机构内部电话会议:营收保底增长400%


【立讯精密】机构内部电话会议:营收保底增长400%

今天的行情,很多人中长线持仓的朋友都十分难受,因为市场这次没有深V起来,反而被盘中继续下杀了,最近的行情主要是还是多杀多,所以导致现在成交量也开始下滑,成交量下滑意味着流动性开始减弱,这一点大家需要重视下

对于现在这种情况,左侧交易的朋友根本就不慌因为这部分朋友买入的时候只关心价格,公司本身的估值,做好了中长线的准备,跌下来反而是给了他们更好的买点。

反之右侧交易的朋友根本就没啥买入机会,因为现在市场的不稳定性极强,很多个股普遍被闷杀,除了部分新基建跟老基建,基本走势都奇差。

对于现在的市场,其实也没啥说的,左侧交易控制好仓位,慢慢布局,右侧的则耐心,宁可贵点,也需要确定性。

昨天市场先生,我刚刚听了份立讯精密的电话会议今天我就把他分享出来,对于立讯精密,现在的估值真心不贵,周期拉长,这肯定是一个很好的买点。

虽说现在消费电子行业砍单严重,但是大家需要注意下5G换机潮只会延期不会消失,也就是说这些预期后市是会补充回来的,那么现在因为疫情出现了估值低洼地的话,那么慢慢捡漏就是没错的。

好了废话不多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个电话会议内容,这次会议是3月20日招商电话会议,出席人员有董事长王来春、董秘黄大伟,好了废话不多说,大家可以自己看看。

1、疫情的影响

目前没有收到大客户需求调整的信息,但是IOS手机短期肯定是有影响的。现在影响比例还很难说,海外疫情还在演绎。平板和电脑的需求还是比较平稳。目前AirPods产能还是历史高峰,库存水平与年前一样很健康,影响有限

。消费电子方面,国内安卓客户和海外(除苹果)的客户,一季度需求影响10%左右,不仅是销售的问题,还有供应链配套不齐全的因素。通信产品,一季度比原来的预期还多增长了20-30%,有友商消化不了的转单。汽车比预期下降个位数的比例。

从经营来讲,有两部分的影响。一是库存方面,因为疫情蔓延到海外,现在的库存会比以前多。以前安全库存2周,现在拉长到4-8周。一些特别比较敏感的材料公司都会备到8周,一般的材料4周。二是管理费用方面会增加。公司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对人员管理的投入也增加了,疫情期间为了稳定员工开出了2-3倍的薪水。

整体来说,业务的影响比较有限,手机占比营收10-15%,算上安卓15%。单纯从趋势来看,如果延伸到2季度也是手机方面影响比较大。对于苹果新产品的开发,目前没有延后的消息

2、今年公司的发展情况

消费电子:今年还是高速成长,主要受益于耳机、手机、SIP模组。北美的大客户和国内智能方案客户都超预期的发挥。消费电子还是2020年比较大的支持。

通信业务:发展很好,一季度非常态超预期。目前和华为、诺基亚、爱立信,产品包括CPE、RRU等ODM、OEM模式。数据中心,光模块已有量的突破,虽然每月只有2000万新增收入但是这是个非常大的市场。

汽车电子:成长优于前两年。自身的成长和收购的BCS渠道给立讯带来很好的机会。目前已经成为奔驰、宝马、大众、福特、通用等一线品牌的供应商。特斯拉这部分成长也很快,现在逐渐推出的三个大的产品序列都是立讯在供,三个模块加起来150美金(70+30+50)。立讯这两年在汽车这个领域拓展还是非常可喜的。但是从销售方面来看,还需要2-3年才会爆发出来,近几年每年保持20-30%增长,公司在欧美汽车客户表现良好。

3、未来的产能规划

未来会不会是世界制造?评估了14个国家,最可能是亚洲,亚洲首选是越南,距离近且人文相似。其次是印度,印度有内需的市场在。第三是马来西亚和泰国。越南的产能今年占比10-15%,未来提高到30%,但不代表国内产能萎缩,因为整体是增长的。

问答环节:

Q:消费电子订单的能见度情况?

A:公司产品都是滚动式的,没有这个概念。公司的产品有调整的主要是手机,大客户暂时没调整,其余客户大约影响10%。安防、平板、电脑、可穿戴都没有太大影响。


Q:通信业务友商转单的原因?

A:春节时候放假和疫情的影响,友商消化不了。这是非常态的增长,但我们也会尽量留住客户。


Q:通信这块业务的情况?

A:在通信这块,基站的部分去年占1/3,今年会超过1/2。基站的成长会比耳机更快。


Q:公司体量已经很大,保持高增速难度很大,战略方面会保持中高速的增长到什么时候?预计做到多大体量的时候会有增长瓶颈?

A:同质性比较高的业务,对我们来说就有很大空间。在现有生态下,不含手机组装的情况下,预期营收做到2000-3000亿的规模是没有特大的挑战。

Q:我们不断地切入新的领域,并能很快做到较高的良率,是内部什么因素使得立讯表现这么优秀?

A:我们团队的使命感,团队协作+使命必达+主人翁精神,很多核心员工在立讯二十多年,一直保持创新的干劲。关键还是在人。从我往下有两阶主管,不到300人,和公司发展的观念契合很重要。举一个例子,SIP我们五年前就开始关注,那时只有两三个员工在关注,前年有十几个人,到今天有三千多人投入在这块。所以我们都是先做分析,评估客户,分析友商优点和痛点,做细致的沙盘推演。

Q:SIP的技术方向和产能情况?

A:公司自动化有优势,产能上半年会部4条线。公司对SIP发展抱有很大的追求,昆山厂还预留10条线、其他厂区也有预留10条。

Q:消费电子(非苹果)疫情影响-10%,通信+20%,是在什么基数上来说的?没有疫情的情况下吗?

A:通信业务来讲,以我们对自己的预期超出20-30%,可能是友商转单。消费电子来讲,今年一季度有一些产品线,比如说非苹果客户下修主要是物料配套,但是目前海外疫情并没有反应过来。大客户目前还没有看到任何下修,但肯定还是有影响

Q:一季度通信比较好,数据中心是否也放在里面?从产品来分的话,是光模块还是电连接产品好?数据中心的看法和布局?

A:数据中心里面一些高速产品还是好很多的,光模块基数比较小,数据中心有友商丢单的因素。基站也很好,这里没有友商的因素。

现在在数据中心散热也是和我们产品并成一个模组,公司机壳也在介入,但是在整个模组里面一起配套,主要产品还是电源和连接器方面。公司现在在数据中心供的产品线的完整性和全球前三大龙头是没有差异的,但是最大的挑战是客户有多RD、推进较慢。数据中心在国内会比较快,国外会比较慢一些,主要是基于行业生态,还是要有耐心的去服务客户。

Q:汽车电子的产品布局,除了传统线束外,精密结构件、车内中控等是否有布局?

A:汽车中控我们有个团队30多人,还在烧钱。汽车目前还是以赚钱为目的,观察多一点,投入少一点。

Q:公司资本开支方面?

A:公司现在每个BU都是独立的经营单位,无论是资本支出,每个单位都是抠的很仔细的,近两年来公司财务指标进步非常大。虽然SIP会增加一些投入,其他产品线基础投入足够了,不会有很大的增加。所以资本支出还是会保持稳定,不会有很大的下降也不会有很大的增加。

Q:立讯未来会不会有新的业务拓展?立讯多个BU成熟度不同,未来立讯在上市公司体内是否会有分拆的想法?

A:国家有分拆上市的政策,对我们团队是很好的机会

Q:未来会有新的公司整合进上市公司体内吗?

A:对上市公司不利的事情我们不会做。

Q:假设悲观情况,大客户受疫情影响很严重的话,公司有什么应对方案?

A:坦白的讲,我认为丢失的需求不会完全回补。我们负债率不高,最坏的情况就是业绩方面的影响,利润少一些、增速低一些或者不增长

Q:立讯承接业务的思路是大客户给我们任务还是我们主动去做?

A:彼此吧。现在我们比三四年前选择权更大一点,可以say no。如果业务只是量的堆叠而没有质的改变,那我们不接。

Q:为什么大客户把越来越多的业务给我们?

A:从来没有让客户伤心。比如这次疫情,大客户供应链唯一受表扬的公司

Q: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

A:人才还是比较大的挑战。现在我们布局海外,步伐不像在国内那么快。人才筛选是很大的挑战。相比技术,人才是我们最看重的。

Q:研发费用率会有上升吗?

A:像SIP业务,我们五年前就开始关注,只投入两三个人。从关注到立项还有很长的距离,立项的项目我们都是百里挑一,立项之前的投入都不大。

Q:立项预期今年要做iWatch的组装,与友商相比优势在哪里?什么优势使得立讯可以拿到50%的份额?

A:立讯是从显微镜低下做零件、从零件做到精密模组、做到精密的系统集成,我们的很多友商是从大的台式电脑等大的产品做到小的产品,所以优势一定在我们身上

Q:立讯对iWatch销量的预测?过去几年iWatch的成长性并不是很好,未来看好吗?

A:我认为跟健康相关而且功能不断增加的产品,肯定会持续成长

Q:对TWS未来的趋势怎么看?

A:有线耳机每年十几亿的需求,未来都会由不同品牌的无线耳机取代

Q:如果研发新产品,对BU的考核是不是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自动化、成本控制能力能不能形成很好的协同?

A:我们有KPI,但不是说做到什么样就给多少激励,更多的是强调公司利益最大化和团队协同。研发到量产过程:从0的1的部分,有几个人研发;从1到10,自动化部门协助;10到100,交给BU去做。

Q:iphone组装,以前交流时提过说立讯不想做。现在公司怎么考虑?

A:无论是什么业务,都是从公司健康成长考虑,能不能把事情做好、能不能赚钱的角度出发。零组件的整合、自动化的提升 、全球布局的基础、客户商业谈判等方面考虑。

Q:在大客户身上投入多,会不会耽误基站、汽车电子等板块的成长速度?

A:可能是资本市场比较关注大客户,就觉得我们在大客户上面投入很多。公司是多领域均衡布局的,通信和汽车板块有很好的成长,安费诺也会感受到我们的压力。

Q:一季度费用比较多,主要是招工环节还是用工环节?会不会有持续性?

A:一次性的,因为疫情的影响带来的。春节期间我们有几万员工在加工,其余1/4的员工休假。疫情发生后休假的员工不能复工但依然要发工资,加工的员工就得发双倍工资

Q:疫情增加了费用,那资本开支计划会不会下调?

A:目前没有下修的计划。如果有变化也只是递延,而不是总体量的减少。

Q:19年哪些产品比较超目标?

A:没有什么产品超目标,内部来讲只是达标而已。平平稳稳,正常水平

Q:拒绝了哪些产品?出于什么因素拒绝?

A:比如,未来产品是无孔的趋势,如果有的产品跟这个趋势是相反的,我们就拒绝,不会未来赚三五年的钱而去接。我们选择有质量的订单。

Q:与富士康的业务越来越同质?

A:立讯跟谁都不像。通信方面,我们是ODM的,友商们是OEM的。消费电子方面,我们优势在模组,不是说往EMS的方向走。

Q:疫情,大客户的新产品,有意外的变化的话,公司怎么去应对?对公司生产的安排有没有什么冲突?

A:需求还是在的。虽然我不认为会报复性完全补偿。如果新产品延迟,老产品也会满足市场需求。以前是高峰低谷,不发新产品销量会比较平滑

Q:供应链上面,有没有什么品项会有变数?

A:目前还没看到。海外还没出现大规模停产的趋势,至少到开会前还没看到变数

Q:疫情是危机,有危也有机,有没有看到什么并购机会?

A:如果立讯收购哪个公司,只是为了争取时间。因为技术我们自己都能做出来,如果有公司性价比比较高,而且可以帮我们争取到时间,会考虑收购。不会因为疫情去捡便宜。

董事长总结:

疫情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阶段性的,大家不需要恐慌。今年两个产品线比较有挑战,SIP和iwatch,近几年是投入多、产出少的状态,但未来接下来两年会有比较好的贡献。整体看公司经营无需担心。

最后市场先生我总结下,那就是这次疫情对于立讯精密来说,

苹果没有砍单,新品开发也没有研发,不过安卓客户需求降低了10%,那就是说非苹果的客户还是存在砍单现象的

另外公司目前年营收600亿,从高层信心上看,公司预计发展到2000-3000亿营收才进入增长瓶颈期,也就是未来几年立讯精密有400%以上营收增长空间,所以立讯精密依旧是未来几年的确定最强企业,而后续如果切入苹果组装的话,那么营收与利润还会上一个台阶,相对来说,算未来确定性蛮强的企业。

这里是市场先生,专注于市场分析与个股分享,关注我,大家一起研究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