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復工了!專家為高齡高危老人冒險施行微創手術

疫情防控進入了新的階段,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傳出消息,“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復工了,已順利開展泌尿系腫瘤等手術。據中大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主任陳明教授介紹,該院泌尿外科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團隊已日夜滿負荷運轉,及時為疫情嚴重時期隔離在家的患者解除病痛。

最近,該院泌尿外科成功為4例高齡高危老人施行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據該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陳恕求副主任醫師介紹,患者均為膀胱癌、腎癌及輸尿管癌等泌尿系腫瘤,年齡均在80歲以上,最年長的88歲。

周爺爺今年88歲高齡,有多囊腎病、腦梗以及心功能不全。近兩年老人腎功能衰竭,不幸確診為尿毒症,已血透1年多。兩個月前,周爺爺總感覺腰痛不適,肉眼可見血尿。開始家人以為是多囊腎病引起的出血,並沒有太在意。可就在前不久,老人突然高燒、反覆血尿,這才感覺不妙,立即帶老人到中大醫院就診。經CT進一步檢查後發現輸尿管有佔位,最終確診老人患上輸尿管癌,且多囊腎伴嚴重積水。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復工了!專家為高齡高危老人冒險施行微創手術

陳明教授團隊在和老人交流

“雖然是惡性腫瘤,但還未發生遠處轉移,若成功手術的話,是可以解除反覆感染出血和疼痛的狀況,延長老人生命!”陳恕求副主任醫師說,但為如此高齡高危的老人手術,要冒著極大的風險。老人88歲高齡,有腦梗半身不遂,心肺功能也差,又是尿毒症患者。我們最擔心的是術後出現心腦血管併發症和血透引起的出血等。

經術前多學科會診,綜合評估,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與各項預案,陳恕求副主任醫師決定冒險為老人手術。不久前,專家成功為患者施行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右腎輸尿管全程+膀胱袖套狀切除術,手術很順利,歷時1個多小時。因充分發揮了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手術的優勢,手術麻醉時間短,對老人全身影響小。手術微創,術中幾乎無出血,術後老人恢復很快,也沒有腰痛不適了,目前已順利康復出院。專家提醒,對於高齡高危的泌尿系腫瘤患者來說,微創手術是首選,創傷小、恢復快,還能延長生命時間,提高老人晚年的生存質量。

非常時期,還能來醫院手術嗎?會不會有感染的風險?陳明副院長介紹,雖然在疫情期間,但大部分常規手術都可以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大醫院在醫院內部風險防控方面多措並舉顯成效,嚴格開展住院病人新冠篩查,最大程度降低了院內感染風險。

據悉,在疫情期間該院開展了40餘例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均為反覆出血、疼痛以及有腫瘤進展傾向的腫瘤手術,主要為膀胱癌、前列腺癌和一些複雜的腎、腹膜後腫瘤。此外,近期還開展了6例機器人輔助全腹腔鏡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術+原位新膀胱術,該手術最大的優點是在腫瘤根治的基礎上,保留了病人正常排尿功能,避免了腹壁造口排尿帶來的困擾,大大提高患者術後生活質量。(崔玉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