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十一):英屬十三個殖民地宣佈獨立及其《獨立宣言》


美國研究(十一):英屬十三個殖民地宣佈獨立及其《獨立宣言》

1775年4月19日的清晨,一陣槍聲打破了萊剋星頓的平靜,這槍聲如同燎原的烈火點燃了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的熱情。受馬薩諸塞州人民抗擊英軍英勇行為的鼓舞,新英格蘭各地的民兵迅速集結起來,趕赴馬薩諸塞州。

當地民兵團實力大增,組建了一支軍隊—新英格蘭軍。他們包圍了波士頓,把英軍圍困在那裡。在此期間,新英格蘭軍還攻佔了位於紐約和加拿大之間的泰孔德羅加和克朗波因特,繳獲了一批大炮。這批大炮在接下來在攻佔波士頓的戰役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戰爭雙方在波士頓緊張對峙。英國的當權者十分清楚,北美殖民地是重要的原料產地和產品市場,動亂需要儘快平息。為了打破當前的對峙狀態。5月,英國派兵增援波士頓,並派出了三位將軍:威廉·豪、亨利·克林頓、約翰·柏高英。

在這種形勢下,北美殖民地也必須有所動作。1775年6月20日,華盛頓前往坎布里奇領受大陸軍的指揮權,自此以後攻佔波士頓成了大陸軍的首要目標。到達波士頓之後,華盛頓對內整頓兵馬,對外開展情報收集工作。


美國研究(十一):英屬十三個殖民地宣佈獨立及其《獨立宣言》

華盛頓

7月18日,大陸軍獲悉英軍在波士頓的重要地點多爾切斯特高地設防。於是,他們立即派兵到查爾斯城半島,因為該半島擁有可以俯瞰整個波士頓的邦克山和佈雷德山。按照戰略佈局,大陸軍會在靠近連接半島和大陸狹地的邦克山建築工事。這樣一來,他們既可以發揮居高臨下的地勢優勢,又能防止英軍從狹地登陸。

沒想到的是,派去的部隊沒有在邦克山設防,而是在佈雷德山安排了防守,這種違背了最初打算的戰略佈局,可以讓英軍在狹窄地帶輕而易舉地登陸,截斷大陸軍的退路。

不過幸運的是,英軍居然沒有發現這個漏洞,威廉·豪選擇從正面和左右兩翼攻擊大陸軍,結果大陸軍充分利用地形的優勢擊退了英軍的兩次進攻。但最後由於彈藥不足被迫撤離陣地,英國人佔領了佈雷德山。不過英國人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損失了近一半的兵力。

而此時,在北方戰區,英國駐加拿大的蓋伊·卡爾頓司令官正在招募加拿大人,欲揮師南下進攻紐約。大陸軍嗅到了危險的信號,決定先採取行動,在加拿大截住對手,防止戰線南推。菲利普·斯凱勒將軍集結了一支1000人的隊伍,北上加拿大。9月份,他率兵包圍了聖約翰斯。但斯凱勒進入加拿大不久就因病離開了軍隊,蒙哥馬利代替他接手了軍隊。經過兩個月的努力,戰況才有了新的進展。11月2日,聖約翰斯駐防的英軍宣佈投降,蓋伊·卡爾頓率領殘餘的兵馬往魁北克撤退。

11月13日,大陸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地攻佔了蒙特利爾。但蒙哥馬利的軍隊經過多番血拼,損失了將近一半的人。也就是說,餘下的500人隊伍很難有大動作了,他們現在最需要援兵。

華盛頓斟酌再三,決定派阿諾德前往增援。但華盛頓的大陸軍正全力包圍彼士頓,根本沒有多餘的部隊可以調配增援蒙特利爾,所以阿諾德必須在波士頓附近的坎布里奇重新招募志願兵。幸運的是,才觸口願募得了1100名志願兵,可以迅速趕往魁北克與蒙哥馬利會合。

但此行路途遙遠,他們必須日夜兼程,沿著肯尼貝克河前行,直到進入緬因的荒野,順昌迪埃河而下,才能到達目的地。在這一征程中,阿諾德的士兵面臨著飢餓、寒冷、疾病的三重威脅。11月8日,這支隊伍到達魁北克時,只剩下600人,路上的損耗實在是太大了。但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阿諾德稍稍整頓兵馬,13日便率眾橫渡聖勞倫斯河,12月3日,終於與蒙哥馬利勝利會師。

兩軍會師後,於12月30日發動對魁北克城的進攻。但會合後的軍隊,總計也只有1100人,最後,這次進攻因為寡不敵眾而失敗,部隊傷亡慘重,蒙哥馬利戰死沙場,阿諾德受傷。不過,堅持血戰到底的阿諾德仍然率部包圍魁北克,苦苦等待後援,怎奈英軍先於援軍到來,兵力眾多的英軍發動反攻,大陸軍不戰而退,在北方戰場丟掉了主動權。

大陸軍遠征加拿大的失敗使整個大陸軍士氣低落,華盛頓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切斷了英軍陸上的一切供給,同時加強了對波士頓的攻勢,1776年3月,大陸軍佔領了多爾切斯特高地,如此一來就可以把整個波士頓及其港口囊括在大炮射程之內。

而英軍統帥威廉·豪並不把波士頓當作戰略要地,認為久困於此並無太大的意義。3月17日,英軍自動撤離波士頓,大陸軍攻佔了波士頓。這場勝利使大陸軍的士氣大受鼓舞,暫時掃去了遠征加拿大失敗的陰霾。

大陸軍攻佔波士頓的消息不僅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士氣,更重要的意義是,它提升了殖民地人民脫離英國統治、建立獨立自主國家的信心。但是除了軍事上的勝利,北美殖民地宣佈獨立還需要其他一些推動力。

華盛頓在1776年1月31日第一次表示獨立的可能性。10天后華盛頓建議大陸議會應該告誡英國的大臣:澎湃的自由精神在我們身邊激盪,永遠不會屈從和被奴役,我們決定和這個如此不近人情、不公正的國家斷絕一切關係。


美國研究(十一):英屬十三個殖民地宣佈獨立及其《獨立宣言》

潘恩的《常識》則為北美獨立做了思想準備。潘恩是一個激進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分子,極力主張北美脫離英國獨立,建立全新的政權。他的《常識》極具政治遠見,文中犀利地抨擊了英國的劣行和保守派的妥協儒弱,並詳細地分析了北美的局勢,最後一針見血地指出:北美一日不獨立,一日無法擺脫奴役。他的《常識》文字激昂,立場堅定,像一枚深水炸彈,短短3個月就發行了1.2萬冊。當時北美幾乎所有的白人成年人都閱讀過此書,華盛頓領導的士兵更是人手一份。《常識》用天賦人權的思想將人民的思想武裝起來,推動了北美獨立的思想進程。

這樣一來,殖民地的局勢告別了不明朗狀態。北美脫離英國宣告獨立成為大勢所趨的潮流。來自各個殖民地的議會代表先後在大陸會議上提出獨立要求。6月12日,大陸會議成立了一個由托馬斯·傑斐遜、約翰·亞當斯、本傑明·富蘭克林、羅傑·謝爾曼、羅伯特·利文斯頓5個人組成的獨立宣言起草委員會。


美國研究(十一):英屬十三個殖民地宣佈獨立及其《獨立宣言》

《獨立宣言》


7月2日,起草委員會提交了由傑斐遜執筆的《獨立宣言》,經過兩天的辯論和修改,7月4日大陸會議投票通過了《獨立宣言》。7月9日《獨立宣言》在費城公佈,莊嚴鄭重地宣告北美13個殖民脫離英國,組成獨立自由的國家。北美人民從此沒有了對英國王室效忠的義務,斷絕了和英國的一切政治關係,用全部的權力來宣戰、締合、聯盟、通商和採取獨立國家有權採取的一切行動。北美殖民地的武裝起義變成了一場獨立戰爭。

《獨立宣言》是最振奮人心的自由的吶喊,它列舉了美利堅人對英王的不滿,義正詞嚴地宣稱英國現在的歷史就是對殖民地進行掠奪和傷害的歷史,他們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在各個州上面建立一個暴力獨裁政府。同時,宣言還指責了英國國王對殖民地謙卑的和平請願報以粗暴的態度,以及英國拒絕批准維護公眾利益的法律,解散各殖民地議院,干涉北美殖民地上的人口自由通行等行為。

宣言中還指出英國縱容軍隊和僱傭軍搶奪殖民地人民財物,製造流血事件的罪行……全篇共對英王提出了25條申訴,這些不滿和申訴表達了殖民地人民的憤怒和反抗的決心。


美國研究(十一):英屬十三個殖民地宣佈獨立及其《獨立宣言》

不過,《獨立宣言》最重要、最深遠的意義在於它十分明確地闡述了平等自由、人民主權的思想。宣言倡導眾生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許多不能出讓的權利,這其中就包括了生存權、自由權、獲得幸福的權利。同時,宣言告誡統治階級,政府的出現是經過被統治階級同意產生的,他們的作用就是保護普通民眾的權利。任何破壞這些權利的政府就是暴政,而人們有權力推翻這個政府,通過自己的手段獲得幸福和安全。

自1776年開始,《獨立宣言》所表達的原則和思想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深遠影響,它的主張有著持久的生命力。而在美利堅,這些表達更是有直指人心的力量和難以言表的感染力、穿透力,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美國人。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獨立宣言》成為美國人乃至全世界人民日後一次次爭取權益的理論武器。

美國那些遠見卓識的改革家無論是要廢除奴隸制、禁止種族歧視,還是婦女解放運動,都一遍又一遍地、不厭其煩地重複和提醒人們:“人人生而平等。”世界人民在反抗獨裁和暴政時,也一再重申“政府的正當權利是經被統治者同意所授予的”。

《獨立宣言》不僅是美國自由的吶喊,更是替那些處在非民主統治下的人們所發出的吶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