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追求高度自治到《獨立宣言》,梳理美國獨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

美國獨立戰爭又稱為美國革命戰爭,發生於大英帝國和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以及其他幾個歐洲強國之間的戰爭。那麼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北美十三州為什麼要發動獨立戰爭,這個動因和過程是怎樣的呢?

從追求高度自治到《獨立宣言》,梳理美國獨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對北美獨立戰爭都有一個大概的印象,那就是由於英國人對殖民地的殘酷剝削壓迫、橫徵暴斂,最終導致殖民地民眾不得不奮起反抗。然而真實的歷史要複雜得多,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管理不僅不嚴苛,甚至可以說比對英國本土還要寬鬆。正因如此,在寬鬆的政治環境下,北美殖民地逐漸發展成熟了一系列民主制度、城鎮自治制度等,所以英國人的壓迫根本無從談起。

政治權利上面不存在歧視,經濟層面同樣也沒有發生掠奪問題。在美國的許多歷史書中,都提及英國由於七年戰爭導致財政危機,從而對殖民地徵加稅收,以此說明英國國王的貪婪和對殖民地的壓榨。當時北美殖民地每年總計繳納給英國的稅賦是1400英鎊,而同時期英國本土的年繳稅額則高達200萬英鎊之多,雙方壓根不在一個數量級。即便是七年戰爭到獨立戰爭之間,英國雖然增加了6項稅類,卻在兩年之內相繼取消其中5項,僅留下茶葉稅一項。茶葉稅的數額比重太低,更多是作為英國議會有權力向殖民地徵稅的象徵存在的,實在無法構成戰爭爆發的根本動因。

從追求高度自治到《獨立宣言》,梳理美國獨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獨立戰爭爆發的真正根源是英國在給予北美殖民地寬鬆政治自治權力的同時,又採取了嚴格的經濟管控措施,雖然並未對殖民地民眾有橫徵暴斂的行為,但卻使得北美殖民者在大英帝國內部處於極不平等的位置。正因如此,北美殖民地民眾對自治城鎮中存在的英國軍隊愈發不滿。事實上,在這些英國士兵的心目中,也的確瞧不起殖民地民眾,認為他們是“鄉巴佬”。“波士頓屠殺案”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是一起發生在馬薩諸塞州重要港口城市波士頓的事件。美國許多歷史書都曾繪聲繪色的記載波士頓民眾為了反抗英國統治而遭到英國軍隊的鎮壓,甚至到最後軍官下令對赤手空拳的群眾開槍。如此場景足以激起聽眾們的憤慨,足以成為英國人殘酷對待殖民地人民的事例,但卻於歷史現實相差甚遠。

從追求高度自治到《獨立宣言》,梳理美國獨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

事情發生於1770年3月5日,當時市民對英國軍隊在城鎮的存在非常不滿,受到一小股人的挑唆之後,很快就有人群圍住了在街頭巡邏的英國士兵展開謾罵,甚至朝他們丟擲石塊。英國士兵一直後撤到海岸邊的大樓旁,發現已經無路可退,此時圍困士兵的人群卻越來越多。為求自保,在恐懼情緒的支配下有幾個士兵擅自開槍。這個事件中並無軍官下令開槍,最後統計現場有3人死亡,另有兩人後來受傷身亡。慘案發生以後,英國人立即以謀殺罪逮捕了這群英國巡邏兵,並由殖民地自治法庭審判。為英國士兵進行辯護的律師叫做約翰·亞當斯,他在後來成為美國的開國元勳之一,並出任第二任美國總統。

約翰·亞當斯是一名堅定的反英反王權人士,不過對待具體事情卻秉承實事求是的原則,所以在法庭上積極展開辯護。最終法庭得出的結論是英國士兵屬於自衛開槍,是無罪的。這個案件對法學史的影響很大,不過從中也可以窺探出當時北美殖民地的狀況,絕非簡單的壓迫與反壓迫的關係。既然如此,北美殖民地又為何會爆發獨立戰爭呢?

從追求高度自治到《獨立宣言》,梳理美國獨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

其實很簡單,前文提到過,英國一方面給予了殖民地相當大的政治寬鬆環境,另一方面卻有嚴格管控殖民地經濟貿易政策。這既助長了殖民地民眾的自治、自主意識,又感受到了強烈的不平等和受管控感,自然容易滋生不滿。另外從1620年《五月花號公約》誕生的百餘年裡,英國移民、尤其是清教徒移民不斷奔赴北美,重複和深化公約所倡導的契約制度和自治精神,早已存入北美文化的底層精神中去了。英國在北美的13塊殖民地,早已不再需要和忍受英國的任何管制,所以擺脫英國不過是遲早的事情。

即便如此,擺脫英國的管制也並不等於追求獨立。事實上最開始北美殖民地並不想要尋求脫離英國,而是為了達到完全自治的目的,應為這些殖民地民眾從內心深處依然將自己視為英國人。比方說在獨立戰爭打響的第一槍,也就是1775年4月的萊剋星頓槍聲響起之前。當地的殖民地已經組織起來民兵與英軍抗衡,消息洩露之後英國人派兵搜查民兵軍火庫,這才導致交火。後來自詡為“愛國者”的銀匠保羅·列維爾擔負的就是偵查英軍動向的任務。當英軍出動以後,他旋即趕回據點,提醒同伴正規軍來了。

從追求高度自治到《獨立宣言》,梳理美國獨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

正是因為當時的殖民地,包括民兵在內的許多人,內心依然將自己視為英國人,並未考慮過獨立,所以才會依然將英軍稱為“正規軍”。北美的各個殖民地精英階層集合在一起,在當時成立了大陸會議,這實際上就是13個殖民地的聯合議會。大陸會議從事實上具備了北美殖民地事務的最高決策權,但即便萊剋星頓的槍聲響起以後,它也沒有提出獨立要求。正相反的是,他們依然想通過遞交給英國政府一份名為《橄欖枝請願書》的文件,表達北美民眾繼續效忠國王並結束敵對狀態的願望,不過這份情願以英國方面不願意妥協授予北美殖民地完全自治地位而告吹。

橄欖枝在聖經故事中曾被作為大地復甦的標誌,後來歐美國家將它作為和平的象徵。大陸會議給請願書如此命名,多少彰顯出內心所想。他們所要求的高度自治就是掌控殖民地的立法、行政、經濟等權力,但依然承認英王為自己的精神元首。不過由於英國上層精英骨子裡瞧不起這些“鄉巴佬”,所以壓根沒有考慮協商就決定以武力鎮壓,從某種程度上逼迫北美走向獨立的道路。另外,殖民地民眾雖然清楚地知道英國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僅憑自己的力量不可能擊敗它,但在歐洲卻有很多仇家可以拉攏。當時西班牙、荷蘭和法國都在於英國的競爭中落敗,法國更是剛剛在七年戰爭期間被英國奪走大片殖民地,正在伺機復仇,因此成為北美殖民地的天然盟友。

從追求高度自治到《獨立宣言》,梳理美國獨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

當萊剋星頓的槍聲響起之後,北美殖民地方面就派遣了本傑明·富蘭克林與法國展開秘密接觸。法國很快就同意了暗中援助北美殖民地,併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空殼公司來具體操作援助事項。早在北美殖民地決心獨立的半年多以前,法國人就已經運輸了大量的火炮、彈藥和接近3萬套軍服到美洲。如果沒有法國的這些援助,北美大陸軍根本不可能熬過獨立戰爭的第一個冬天。

法國的援助對於北美殖民地來說非常重要,但卻並不是沒有條件的。法國人認為,如果北美殖民地想要得到更多的援助,或者要求法軍趕赴北美馳援參戰,就必須與法國正式結盟。這個意思就是說,北美殖民地必須以獨立主權國家的身份,與法國簽署正式盟約。所以到了獨立戰爭的第二年,北美殖民地才給這場戰爭做了重新定位,從一場爭取平等自治權力的內戰轉變為一場爭取獨立的國戰。

從追求高度自治到《獨立宣言》,梳理美國獨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

接下來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事情了,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簽署並批准了《獨立宣言》,正式昭告天下,表明北美13個英屬殖民地自大英帝國獨立。所以從北美殖民地的訴求演變,我們可以發現,北美獨立戰爭並不都是情懷高漲的故事,其背後有很強烈的現實利弊考慮。北美殖民地精英階層為了追去最初的目標,不斷地變換手段,最終以獨立戰爭的方式取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