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臨海特色美食,跟羊無關卻叫“蛋清羊尾”,家家戶戶都會做!

提起浙江台州,很多人不是很熟悉,“臺”在這裡是念第一聲哦。歷史上台州“河網密佈、港汊交縱”,水鄉風韻不亞於蘇杭,有“走遍蘇杭、不如溫黃”之說。台州素以佛宗道源享譽海內外,是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發祥地。天台山以其深邃的文化內涵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和合文化”。

台州臨海特色美食,跟羊無關卻叫“蛋清羊尾”,家家戶戶都會做!

台州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孵化出多元的飲食習慣,比如有薑湯面、食餅筒等等,但最令鴨鴨印象深刻的是一種叫做“蛋清羊尾”的美味,乍一聽以為是羊尾做的,但其實跟羊沒有絲毫關係哦。

台州臨海特色美食,跟羊無關卻叫“蛋清羊尾”,家家戶戶都會做!

蛋清羊尾早在上世紀70年代入選在《中國菜譜》中,詩人舒婷的一篇題為《大美臨海》的文章時,中間有這麼一段話:“炎炎盛夏我已經站在臨海市的紫陽古街,極不雅觀地手捧剛起鍋的‘蛋清羊尾’,熱騰騰軟酥酥香噴噴,唇齒來不及盤點個中真諦,嗓子眼已經徹底沒收了。深知午餐還有許多美味佳餚列隊伺候,往嘴上貼了封條。否則就想守著油鍋不走,吹著氣卷著舌,吃個淋漓痛快。這道‘蛋清羊尾’,內餡是豆沙,以蛋清攪拌麥粉為皮,再裹以網油下鍋,保持羊尾的蓬鬆形狀。其工藝複雜考究,已具有1400多年曆史。我雖貓在一旁揣摩半天,仍不得要領。”

台州臨海特色美食,跟羊無關卻叫“蛋清羊尾”,家家戶戶都會做!

可見“蛋清羊尾”這道小吃是多麼的受歡迎,至少在臺州臨海地區。因主要材料選用蛋清,做好後的外形又與羊尾極其相似,所以,取名為“蛋清羊尾”。不過鴨鴨覺得,吃到的跟羊尾並不像,可能各家的手法也是不同吧。

台州臨海特色美食,跟羊無關卻叫“蛋清羊尾”,家家戶戶都會做!

製作蛋清羊尾可以說是一件體力活,最重要的第一步是打蛋清,雖然現在有打蛋器,但老一輩的人仍然會堅持手打。將蛋清放到一個大點的容器中,不間斷地用手打,直到將蛋清打成雪花狀。為了檢驗所打的蛋清是否合格,可以拿一根筷子,豎直插進去,倘若能“立筷不倒”,這便可以了。第二步,便是將準備的生粉加入四五勺進去,攪拌均勻,這樣可以讓做出來的蛋清羊尾形狀更好。第三步,便是取一些豆沙丸子,在其表面裹上用蛋清打發好的“雪花”,並及時放入油鍋中炸制。將蛋清羊尾炸到外表顏色嫩黃時,便可以出鍋了。最後,再在蛋清羊尾的表面撒上一些白糖就大功告成了。

台州臨海特色美食,跟羊無關卻叫“蛋清羊尾”,家家戶戶都會做!

有趣的是在北方,也有類似蛋清羊尾的食物,在瀋陽鴨鴨也吃到了一樣的做法,但他們稱之為“雪綿豆沙”,其製作工藝、原材料和口感均與蛋清羊尾無二。據說是清軍入關南下,由當地廚師攜帶到北方,之後還成為了清朝宮廷御宴上的風味食品之一。

台州臨海特色美食,跟羊無關卻叫“蛋清羊尾”,家家戶戶都會做!

台州臨海特色美食,跟羊無關卻叫“蛋清羊尾”,家家戶戶都會做,傳入北方成宮廷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