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安家》更真實的《人生第一次——買房》

最近《安家》很火,但電視劇和現實距離不小。B站新上的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第八集《買房》就特別真實。

片子跟拍了兩個主人公在北京買房的故事。

第一個主人公叫閆晶,27歲,海歸碩士,在一家輔導機構當英語老師,月收入估計1萬多。她和男朋友準備一起買下人生的第一套房。

她對房子的要求很明確,朝南,價格在300萬左右的一室一廳,地段在北五壞外的昌平回龍觀附近,她願意承受7000元的月供。

這時的彈幕紛紛誇耀她們這麼年輕就在北京買房。但是下一鏡頭,攝製組就跟著她回了老家。

閆晶的老家在黑龍江的一個縣級市,她是家裡的獨生女。談起買房,閆晶的父親自豪地對鏡頭說,兩個大家幫一個小家,兩個大家各出110萬,小家負擔90萬貸款。

比《安家》更真實的《人生第一次——買房》


閆晶和父母

能拿出110萬現金,在縣城裡當然是中上階層,但從家裡陳舊的裝修看,閆家也絕非土豪。閆父自豪在對等出錢,能讓女兒在新家庭不矮人一頭。

最終,閆晶買下了一套59.96平米的一室一廳,成交價是296萬,加上稅費中介費,大概310萬,剛好符合閆父的規劃。

第二個主人公叫溫亞龍,本來和父母一起住個小房子,但孩子快出生了,想買一套自己的房。他的年收入只有十萬左右,靠父母和岳父母支持,他看中了一套報價425萬的房子。

比《安家》更真實的《人生第一次——買房》


溫亞龍與母親

在砍價過程中,他從400一點點往上加,賣家從425一點點往下降,最後還差兩萬塊。

溫亞龍全家開始賣慘,說工資低,欠了親戚錢,孩子快要出生了,但是錢真的不夠。但是他越這樣說,賣家越堅定不降。

我看得出來,他並不是拿不出這兩萬,他是害怕作這個重大決定,他的父親母親也都害怕做這個決定。

最終因為這兩萬,交易沒有達成。直到溫亞龍的孩子出生了,他們的房仍然沒有買到。

這兩位主人公是一線城市最有代表性的買房群體,掏空四個口袋付首付,年輕人背房貸,而且都因為缺乏經驗,買房過程出現失誤。

閆晶的最大失誤是貸款貸太少,房子買太小。有些小城市的讀者可能會驚訝——月供七千了,還少嗎?少不少,得看對誰。

她和男友工作不久總收入就能達到兩三萬,未來更會大幅提升,再加上貨幣貶值,七千就變成了小意思。

但等他們有孩子,房子不夠住得換。房價上漲,高額稅費,更高的首付比例,都會讓換房變得十分艱難。

兩個事業上升的年輕人,手持220萬首付,只貸90萬,就浪費了首房首貸,是太過奢侈的行為。

溫亞龍的失誤是完全不懂得談判。在談判桌上向對手強調自己的弱點,只會暴露更大的需求感,讓賣家更把你吃定。

而關鍵時刻不敢做決定,後果總是付出更高的價格。我有次賣房,買家是一對年輕夫妻帶著發燒的孩子,他們比溫亞龍還焦慮。當我讓步準備籤合同,他們開始給親戚朋友一個個打電話,直到一個“見多識廣”的表哥把事攪黃。

過了一週,我房子多賣了十萬。又過了一週,他們買了同戶型,多花了三十萬。

這種決策焦慮導致更大代價的情況,在學生時代就很常見。很多人面對模稜兩可的選擇,推翻第一印象,結果總是對改成錯。我的解決辦法是做的第一遍就鎖死答案,最後檢查時只檢查有沒抄錯,不再思考問題。

這種方法用到房產交易上,我在談判前會將所有情況先推演,並在紙上寫下應對方案。到談判時,我只根據出現的狀況說出說出早已做好的決策,再不做思考,更不找人商量。每次買賣,中介都會驚歎我的心理素質。實際上,我只是把學生時代的方法再用一遍而已。

這一集的全名很有意思,叫做《買房——成年人的真正快樂》。但是彈幕一邊倒地吐槽,成年人,太難了。

我覺得買房,特別在一線城市買房,反而損傷了人感受快樂的能力。我見過很多人因為房子的壓力,完全變成了不快樂的人,更談不上真正快樂。

所以,有必要重新思考大學生畢業要不要去北上深的問題。很多人並沒有像閆晶這樣可以退提供200萬現金的長輩,也沒有海歸研究生的學歷。如果沒有過人之處,二三線城市是更合適的舞臺。

我這幾年走過了很多二線城市,每個城市我都感受到了蓬勃生機,它們都會成為超級都市。除了高薪的金融、互聯網行業,它們才會是承載年輕人未來美好的地方。而這些城市,已經張開了迎接年輕人的肩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