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小莫斯科!中国第一个苏维埃红色政府诞生地一一广东海陆丰

从珠三角回粤东及闽省的人士,在临近海丰后门镇时会看到山上高处有5个鲜红的的大字一一《奔向海陆丰》,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徐向前爷爷所书写一篇红军回忆录,该文最早刊登于1958年的人民日报上,并曾被选收入全国中学语文统编教材,文章的名字就是《奔向海陆丰》,这5个字曾经陪伴着几代人正能量健康成长。也是海陆丰人民的光辉名片,他曾经是全国认识海陆丰的一个窗口。

红色海陆丰,因为他有了一段红色的历史,它有红色的红宫和红场。站在红宫红场大门口,每望着这座红色的建筑物,虽然很熟悉,当心中依然会浮现骄傲的感觉。当年,彭拜烈士在这里创建了中国最早的苏维埃政权一一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和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他也是全世界两座红塲的其中之一。

走进位于县城人民南路中段的红宫,作佛跨进一间充满信仰的殿堂。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来自祖国各地的党团员在此参加各种革命思想教育以及正能量传播红色基因教育,法律知识传播等。同时这也是海陆丰的红色旅游资源,每年都有大批大批的群众来此参观旅游,红宫内保存着大量的革命文物史料,展现当年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不屈不挠,敢为人先,艰苦奋斗,英勇拼杀,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是学习,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是缅怀,对党团员来说,是接受继承红色基因。红宫的东侧就是红场,红场中心安放彭湃烈士的铜像,周围绿树成萌,内建有大型浮塑先烈冲杀头像,建有红二师、红四师纪念亭。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的彭湃,曾经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中国"农民运动大王",周恩来总理称彭湃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农民运动领袖"。

1925年第一次东征时,周恩来同志和革命军的苏联军事顾问鲍罗廷及加伦将军曾经在海丰战斗和生活过,和彭湃等当地农会其他领导同志研究工作。

彭湃故居门前的龙舌埔旧址,原是一块长方形宽阔草坪,现已经修建了一座彭湃烧因契浮雕像。这里曾经举行过四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曾焚烧田契471088张(份)、租薄58027本,是海陆丰农民运动和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沿着彭湃同志的足迹走过他曾走过的路,田间地头厝尾仿佛还回着用海丰方言而创作革命歌曲《田仔骂田公》,"咚!咚!咚!田仔骂田公!田公唔知死,田仔团结起,团结起来干革命,革命起来分田地…

红色的革命火苗,从彭湃故居烧起,从红宫红场骚起,灼然遍了海陆丰每个角落,海陆丰农民运动的革命效应迅速影响了全国各地,极大的促进了全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红宫红场也因此闻名全世界。

红色革命的海陆丰,1927年11月18日至21日,在红埸内召开有五万多人参加的庆祝中国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府诞生。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南下广东海陆丰的红2师,和参加广州起义的红4师于1928年初在红场内胜利大会师!

在长期的游击战争中,有五万多名海陆丰优秀儿女和来自全国各地1000多名红军及其他革命志士,前仆后继,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英雄的海陆丰人民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日诞生做出了巨大牺牲。

1958年经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海丰红宫红场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单位,随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民政部批准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广东省委批准海丰的红宫红场为党团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0年3月19日18时15分于广东海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