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趙匡胤不建都開封,徽欽二帝就不會輕易被金人擄去?

大馬哈魚12


不管是建都開封,還是建都洛陽,甚至長安,在當時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宋朝從建立之初面臨的最大危險就是遼國,而遼國自耶律阿保機及之後的數代經營,國力已經相當強橫,而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得到的政權,決定了文治的方向。

再加上石敬瑭這個兒皇帝拱手送給了遼國燕雲十六州,北方已經五險可守,遼國的鐵蹄能夠很輕鬆的踏足中原。

當然這些只是外部環境,本質上還要看皇帝,如果皇帝始終清明,統御有方,再進文武將相,都能賢能廉政,誰都沒有可乘之機。


歷史小士


趙匡胤本來就是建都開封啊,正是因為趙匡胤建都開封埋下亡國隱患。

開封無險可守,保障首都安全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兵力補足。北宋開封一帶經常駐軍數十萬,城裡城外連營設衛,以代替山河之險。大量冗兵雲集京師,大大增加了開封對運河的依賴性。時間一久,就造成政府財政開支負擔沉重,百姓困於徭役。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大宋王朝,定都河南開封。考慮到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為難,趙匡胤曾擬先遷都洛陽,後遷都長安,但遭到群臣及晉王趙光義極力反對,遷都計劃擱淺。   

自古統治者選擇都城主要根據軍事、經濟、地理位置三方面條件來考慮。軍事上要求都城所在地既能制內,又利於御外;經濟上要求都城附近地區經濟發達,能基本解決都城的物質需要,只需少量仰給於遠處;地理位置上要求都城位於王朝管轄範圍的中心地區,或有通暢的水陸交通線路通向四面八方。   

開封府主要的優勢是居天下之要會,汴水河渠連接江淮等地,經濟富庶,但其缺點是軍事上無險可守,難以御外,必須常駐數十萬大軍以代替山河之險。趙匡胤考慮得比較全面,比群臣和趙光義更有眼光,他認為如繼續以開封為都城,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結果不幸而言中。   

宋太祖曾擬遷都欲西遷據形勝之地開封位於黃河中游的南岸,地處中原和華北大平原的西部邊緣。它北據燕趙,南通江淮,西峙嵩嶽,東接青齊。河流在這裡作放射狀向南北分流,可開鑿運河,連接南北河流。   

因戰國時的魏國,五代時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朝後期,都曾建都於開封,所以開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稱。就地理環境而言,自古統治者擇都大多選取龍盤虎踞、山河四塞、有險可守的形勝之地,很少選擇地勢平坦、難以防守之地。而開封偏偏就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地方。它之所以被統治者看中,關鍵在於它處在四通八達的天下之衝,交通方便,經濟富庶,有利於居中御遠。   

早在戰國後期,縱橫家張儀曾對魏哀王說:魏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輳,無有名山大川之限。楚漢相爭期間,謀士酈食其對劉邦說:陳留(今開封一帶)天下之衝,四通五達之郊。於是劉邦置陳留郡。唐末和五代時,群雄逐鹿中原,開封的地理位置顯得更加重要。唐人韓宏說:大梁(今開封)襟帶河汴,控引淮泗,足以禁制山東。後唐郭崇韜說:汴州關東衝要,地富人繁。石敬瑭對後唐皇帝李嗣源說:大梁,天下之要會也。公元936年,石敬瑭滅後唐,建立後晉,兩年後便以汴州為東京開封府,定為首都。  

隨後,後漢、後周相繼建都於開封。宋太祖趙匡胤登上帝位時,沿用後周舊制,以大梁為東京開封府,洛陽為西京河南府。趙匡胤不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軍事家,也是一位高瞻遠矚的政治家。在基本平定南方諸國及地方割據勢力後,他考慮到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為難,曾擬先遷都洛陽,後遷都長安,他說:吾欲西遷,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但這一打算遭到群臣和其弟趙光義極力反對。   

反對遷都理由之一: 洛陽凋敝軍食不充趙匡胤於公元927年在洛陽夾馬營出生,因而對洛陽有特殊感情。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趙匡胤下詔西幸洛陽祭祀天地,並打算從此留在洛陽。   起居郎李符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上書陳八難,書中稱:京邑凋敝,一也;宮闕不備,二也;郊廟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內民困,五也;軍食不充,六也;壁壘未設,七也;千乘萬騎盛暑扈行,八也。趙匡胤思鄉心切,根本不管西行難不難,於同年三月丙子日從開封出發,在眾大臣和衛兵簇擁下,浩浩蕩蕩前往洛陽。   

四月,趙匡胤一行到達洛陽,在南郊舉行合祭天地大典。此前洛陽地區連續一個月大雨不止,趙匡胤到達後,雨就停了下來,舉行合祭大典時晴空萬里。大典結束後,當地父老說:我輩少經亂離,不圖今日復見太平天子!還有人激動得淚流滿面。趙匡胤見天公作美,百姓歸心,又見洛陽經過重建後宮室壯麗,心情非常愉快,當日下詔大赦,並當面獎勵建設洛陽有功的河南府右武衛上將軍焦繼勳。   

兩天後,趙匡胤大宴群臣,隨意賞賜,君臣共歡。在言談中,趙匡胤屢稱洛陽為形勝之地,居天下之中,流露出欲留居洛陽之意,群臣見皇上興致正濃,不敢掃他的興,當時沒有誰開口進諫。趙匡胤見大家都不反對,以為遷都之事可如願進行,卻不知群臣雖表面不反對,但大多數人仍不樂意遷都。   

反對遷都理由之二:開封漕運四通八達遷都是牽涉到國家命運的大事,群臣有意見不可能不提,況且他們知道趙匡胤是非常尊重臣下意見的明君,所以便利用各種機會向趙匡胤進諫。   一天,趙匡胤的老部下李懷忠見皇上略有閒暇,便上前進言,他說: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








周朝文DMU


因為開封無險可守!

趙匡胤本來是準備建都洛陽甚至長安的但是在眾臣極力的反對下才作罷。其中尤是以趙光義的一句“在德不在險”而深深感嘆“晉王之言故善,今姑從之,不出百年,民力殫矣。”——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引王禹偁《建隆遺事》

在當時的情況下開封經過後周的建設無論是從各方面都應優於毀於戰火的洛陽,另一個適合建都的長安從水利方面來說從先前唐朝以致隋朝就出現了八百里秦川供用不足的情況。隋、唐都城長安的糧食主要依靠關中平原,雖然關中平原被稱為富庶之地,但畢竟狹小,容量有限,一旦人口膨脹超過了它的承載能力,或者遇到旱災就會產生糧荒。隋朝的時候,洛陽周圍修建了大量的糧倉,當時洛陽附近的興洛倉是全國最大的糧倉,其規模遠過於長安的太倉。隋朝遷都洛陽,由於經濟、地理位置等原因,長安,就此沒落。

另一方面五代時中央政府就已經失去對河西走廊的控制,隨著党項勢力的增強更加威脅到關中的安全。

小結:開封雖然無險可守但確是當時“性價比”最高的。一個王朝都城的選址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自身的實力與民心的得失。延安相比南京如何?我黨不依然控場嘛!得民心得天下,有徽欽二帝這樣的天子即是固若金湯又焉能不北狩?


龍宜君


當時已是大勢所趨。中國古代王朝首都變化的趨勢是自西向東:長安→洛陽→開封→北京/南京。趙匡胤曾想以開封四戰之地為由,想將都城遷到洛陽,並最終遷往長安,當時來看,難以實行。都城選擇的基本條件是經濟上要能供養一個龐大的中央政府。宋代經濟重心南移已達到了國家收入“仰給東南”的程度了,開封最大的建都優勢就是漕運便利。唯有漕運便利才能供養中央政府。建都洛陽是比開封大的多的成本。而長安其實早就不適合當首都。北周隋唐幾朝之所以以長安為都,考慮的是長安是關隴集團大本營的因素,單從經濟上看,長安開發太久,隋唐時期的長安並不是理想的都城。隋煬帝已營建了東都洛陽並長期在此。

由於糧食的運輸實在不便,唐朝皇帝常常去洛陽就食,武周政權更是直接以洛陽為都。到了五代宋時期,發生了相似的變化。整個經濟重心,人口重心都向東,向南傾斜,洛陽做首都也面臨著經濟困難,首都東移的趨勢再次顯現。五代中梁晉漢週四朝都選在開封建都,北宋和後期的金國也都定都開封。可見定都開封並不是北宋的錯誤選擇,而是當時的必然抉擇。

建都長安固然好,但在經歷五代十國戰亂之後,帝國的經濟並不能支持這一點。關中號稱沃野千里,但實際上耕地面積不多,難以供應龐大的中樞機構和中央軍。在唐朝,耗資巨大的漕運就一直是帝國沉重的負擔。從江南起運十斤米,最終能夠到達長安的不過是一兩斤。這在貞觀開元這種帝國強盛期還足以維持,到了安史之亂以後就成為帝國不可承受的壓力。有鑑於此,選擇地處帝國正中且更接近富庶江南的開封作為首都可以說是明智之舉,這也是北宋得以走出戰亂延續百年的重要原因。

此外,漢唐選擇長安作為首都,易守是一方面,軍政合一又是另一大重要考慮。漢的主要敵人是匈奴,唐的主要敵人是突厥吐蕃,此時帝國的軍事重心都在西北,導致帝國不得不在西北屯重兵。皇帝不放心手握重兵的將領,於是只能將首都設在長安謀求軍政合一更好的駕馭軍隊。而到了北宋,得益於全球溫暖期的結束,突厥吐蕃早已滅亡,契丹西夏尚不強大,軍事壓力驟減。北宋強大的國力和人口優勢足以彌補軍事方面的短板。李元昊在好水川打了個大勝仗,但他還敢再打幾次這種勝仗?終究還是雙方議和了事。後來的靖康之恥,關鍵不在於都城選址。

開封四周無險可守,很容易就被兵臨城下。戰國時期魏國在此建都,就經常受敵國的威脅,像圍魏救趙,齊國的軍隊直接就打到了大梁,無險可守只能依據城牆,很容易被圍困。而且開封


煙雨踏秋殤


明朝的都城,相比之下是不是更靠近北邊?面臨的威脅是不是更大?如果一個國家元首的安全必須建立在地理的優勢上。那就太悲催了。地理優勢,即使有作用,但也不是絕對的!古時候蜀道是最難走的,哪一次改朝換代,巴蜀之地能扛到底?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完全是咎由自取。跟趙匡胤的選址沒有一點關係。況且北方還有雁門關要隘。李綱任宰相的時候,就曾以加強北方的防務多次上書宋徽宗。但皇帝整日沉迷聲色犬馬,吟詩作畫。根本沒有當回事。所以才導致後面被一鍋端。歷史證明國君的憂患意識,充分加強防禦,遠遠比國都的地理優勢更加靠譜。


荒原漫步者


宋朝的軍事力量,國家體制,就是遷到南洋也是完蛋玩意兒,治表不治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