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菲特的股票持仓状况,你看懂了什么?

野马和尚


做自己看得懂的行业,在合适的时候出手,要有足够的耐心跟持股公司共同成长


AlbumSurprise


从我周围一些从事或者不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的看法说起,一般有三种观点,第一种不太了解的人,听巴菲特获得20%收益不屑一顾,第二种对价投认知偏颇,觉得巴菲特就是运气好,还赶上了美国大牛市,没了美国大牛市照样完蛋,这种观点的人不乏一些行业人员,第三种就相对理性。

1、首先,结果上看,巴菲特1964年-2019年正好60年的时间里面,复合年化收益20.3%,而标普这些年来复合年化收益为10%,每年跑赢标普指数十个点。看似平淡的年化20%,相比国内的很多基金动辄翻倍的收益,似乎不起眼,但看总结果,这60年来巴菲特的基金收益达到27440倍,而标普只有197.8倍。也就是当年交给巴菲特1万美元管理,现在这一万美元是2.74亿美金,亿万富翁,而实际情况是巴菲特早年的邻居确实投了巴菲特的基金,现在是亿万富翁。

细分来看,巴菲特收益最好的年份1976年的129%,也是唯一翻倍的一年。但是这60年亏钱的年份只有十个年份,年盈利概率是83.33%,而且亏损超过两位数的年份只有5年,另外5年亏损个位数。稳定复利是创造巨大财富的数字密码。

2、从持仓看,巴菲特维持了相对集中的持仓思路,虽然资产达到大几千亿美金,但是股票持仓仍然非常集中,主要仓位集中在10只左右的股票上,第一大持仓美国运通占比接近20%,而且前四大股票持仓超过50%,与许多散户只有几万块钱确持有十几甚至几十只股票形成鲜明对比。巴菲特也曾经在非常多的场合说到集中持股的秘籍,他反对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分散风险策略,用他的原话说: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让后用心好好看好这个篮子。

3、从持仓标的看,巴菲特坚守自己的能力圈,这么多年来巴菲特收益主要来源于两个行业:金融行业和消费行业,当前的持仓仍然维持这种结构,绝大部分仓位是金融行业,包括美国运通,美国银行,摩根大通,老相好富国银行,合众银行,纽约梅隆银行,还有金融服务的穆迪公司。剩下的仓位主要是老消费股可口可乐。另外两只就是苹果和达美航空,苹果与达美航空也被看成是消费服务行业,苹果属于科技消费品,巴菲特介入苹果也是在手机竞争格局稳定后介入的;而达美航空则是航空服务业,属于泛消费。这么多年来,巴菲特始终坚守能力圈,不越雷池,只做自己看得懂的,在科技医药大牛股层出的阶段,也被很多人诟病,但不影响其长期收益前无古人的结果。

坚守能力圈,只赚自己看得懂的行业与公司的钱。

从以上三点,我们看出,巴菲特的策略似乎很普通,只做看得懂的行业,坚守能力圈,然后集中持股,通过长期稳定复利创造超额收益。

其实简单的三点对于普通投资者的投资也有非常大的借鉴作用:不追求暴利,坚守能力圈,集中持股获取长期稳定复利。

正所谓大道至简。


金融投资小农民


巴菲特是全球投资人膜拜的典范,也是长久以来做价值投资最成功的人。每一次巴菲特出现新的持仓变动,全球的投资者都非常想知道背后到底蕴藏了什么信息。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为大家解读,巴菲特最新持仓所反应的信息。

2月22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在官网公布了巴菲特致股东信及公司财报,同时也公布了伯克哈撒韦公司的最新持仓。根据年报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前十大持仓股分别为:American Express,穆迪,Delta航空,美国银行,美国合众银行,可口可乐,纽约梅隆银行,富国银行,苹果,摩根大通。伯克希尔去年四季度小幅减持苹果至2.5亿股,期末价值逾700亿美元,约占其持仓总资产的30%。从数据来看,伯克哈撒韦对银行和科技龙头苹果进行了减持,同时买入能源石油股西方石油,还有部分医药医疗股,向能源方面调仓比较明显。

从巴菲特的持仓中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仍然是巴菲特的心头好。除了苹果是第一大持仓之外(约30%),几个银行股也是占了30%左右。巴菲特从一百多美金开始买进苹果,也是赚了差不多翻倍,如今开始逐步减仓,也是比较正常的操作,涨多了逐步兑现,是巴菲特的正常风格。不过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巴菲特的现金持有量还在增加!根据致股东信,截至2019年年末,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价值近13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这似乎意味着,巴菲特对当前的美股市场并不是那么有信心:虽然看好,但已经逐步增加现金储备。

综上所述

整体来说,巴菲特仍然比较看好股市,其实是一直看好股市的。但是从他具体的持仓和持仓变动中,我们则可以看出,他也在高抛一些涨幅过大的科技股,转而进入防御性的板块如石油能源和医药,还有增加了现金的储备。这种根据市场的发展来进行调整持仓的思路值得我们学习。


捕财社


从前十大持仓来说,巴菲特持仓最大是银行金融,说明巴菲特还是认为目前处于银行自2010以来业绩上升周期中,且还没有结束,第二个重点是消费领域,包括电子消费,航空旅游,饮料消费。

巴菲特为什么看好银行金融,电子消费,旅游航空

1:从前十持仓看,金融占比超过75%,这是巴菲特持仓权重最大的板块,银行作为典型周期类板块,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大概率会跑输指数,而在货币宽松的背景下,大概率可以跑赢指数,2019年,美国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增发货币,对银行股业绩提升是有帮助的,不难理解巴菲特为何看好银行股。

2:电子消费

从2016年开始巴菲特买入苹果,并持续增仓,2017年持有7500万股苹果股票,2019年上扬到2.05亿股,持仓市值738亿美元,已经盈利100%,5G的商务运用标志电子消费的升级换代,全球电子消费带来的可是万万亿的大市场,巴菲特不会看不懂,但巴菲特能忍啊,高度也全球顶尖,提前3年布局,所以有了如果你不想持有十年,那就连一分钟也不要持有的投资名言。从中我们也能看到电子消费是未来投资方向。

3:航空旅游

全球一体化,航空旅游是受益板块,2018年,全球出游人数超过120亿人次,2019在2018基础上再增4%,这次疫情不会构成中长期威胁,更何况,巴菲特是长期价值投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关注我,更多交流探讨!


二元观财经


2020年2月22号,巴菲特公布了2020年致股东的信,这是巴菲特坚持了几十年的固定动作,也是投资界的圣经,每年必看的圣经。在信中,巴菲特公布了他的十大重仓股,美国运通、穆迪、Delta航空、美国银行、美国合众银行、可口可乐、纽约梅隆银行、富国银行、苹果、摩根大通,去年老巴净赚814.17亿美元,但净现金储备1279亿美元。有这么几个内容值得关注。

一、巴菲特也不是无所不能的

从他的重仓股来看,他只投了金融与消费行业,并没有投资于市场上如火如荼的科技版块(巴菲特把苹果公司划到了消费品一类),这是他一贯以来的思维--做自己能力圈内的事。金融为可以给他提供源源不断的低息融资,而消费则是可以拥有大把大把的现金流,有了钱,巴菲特就可以不停的在市场上寻找优质的标的进行投资,拓大他的收益;

二、巴菲特对未来行情比较谨慎

这一点可以从他持有现金可以看到,目前现金一共有1279亿美元,这已经是历史的高位,说明巴菲特不那么看好未来的行情,持现金观望的态度,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警惕。

三、巴菲特认为从长期看股票收益远高于固收类产品

巴菲特依旧很滑头,他说自己无法预测股市的走势,但如果在未来几十年内都接近于当前的利率,并且公司税率也保持在现有低位附近的话,那么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股票的表现将远好于长期的固定利率债务工具。

也许,对股市的敬畏之心,才是巴菲特最想告诉投资者的。


B哥理财


分析巴菲特到底怎么牛的文章太多了,这里我就不班门弄斧了,作为一个金融从业者,看到太多案例,我建议普通投资者、尤其是非专业投资者,能短期跃升为巴菲特式投资思维不太现实,从巴菲特身上最应该学习的就一条,能学到这一条已经很好了:长期持有!长期持有!长期持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无论是买基金还是买股票,基本上平时追涨杀跌和频繁进出的非专业投资者赚钱的比例真的非!常!低!

巴菲特之所以强调长期持有,主要原因是:

1.股票短期来说是投票机,长期看是称重机(短期股价波动是投机或者说买卖力量对比的结果,即指投票,但就长期、以10年为考察周期来看,股价是围绕其实际价值波动的,也就是称重。);

2.长期持有通过复利的巨大作用放大投资收益的微小差异;

3.长期持有降低交易成本和税收。

但是,只有极少数股票值得长期持有。巴菲特决定长期持有的唯一标准是公司的价值增值能力。

最后附上巴菲特的六大原则:

1.选股原则:尽量选优质龙头公司。

2.估值原则:长期现金流折现,公司股价处于投资区域或者更低位置才进行投资。

3.市场原则:尊重市场,同时与估值原则紧密联系,形成共振,才进行安全可靠地投资操作。

4.安全边际原则:买价越是低于投资区域,越有超额收益.

5.组合原则:买股票并不是越多越好,集中投资有时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收益。

6.长期持有原则:于超低位置买入的好股票应该长期持有,取得复合收益,与优秀公司同成长。


看我理财


首先,股神太看好金融股了

巴菲特的这个前10股票持仓,主要是3类,金融(运通、美银、纽约梅隆银行、摩根大通、穆迪、美国合众银行、富国银行)、科技(苹果)、消费(可口可乐、达美航空),这其实就是股神巴菲特的重仓股,单纯分析前十的比例,科技只占5.7%,消费占20.3%,金融竟然占比高达74%!看来股神的持仓也不够分散。

我没有研究过巴菲特历年的持仓情况,因为他很擅长价值投资,这些金融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买入的,不知道是不是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抄底买入的,如果是,那么这么些年了,估计就赚太多太多了。

其次,美股2019年是科技股大牛市,股神也跑输指数

股神这么偏爱金融股,科技股持仓这么少,那2019年肯定是要跑输指数 ,果不其然,根据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财报,2019年公司的每股账面价值的增幅是11.0%,而标普500指数的增幅高达31.5%,跑输20.5个百分点,这在股神的投资生涯中是非常罕见的,要知道他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3%,今年可以算作是股神水准大失的一年了。

第三,这只是伯克希尔的部分持仓情况

首先,这只是股神的前十持仓,但据说伯克希尔的持仓多大50多只股票,其次,伯克希尔今年不断坚持科技股,保留了很多现金,所以从仓位角度来讲,相对比较轻,这也是整体收益偏低的原因。

还有一个很大的可能是巴菲特认为科技股的泡沫比较大,所以不断减持,而从美股的表现看,科技股的确是处于高位,如果接下来,科技股崩盘,可不可以理解为巴菲特的有先见之明呢?


投资和理财那些事儿


巴菲特的持仓情况很符合他的一贯风格——保守的投资主义。

巴菲特最喜欢的就是那种简单的低风险的高确定性的盈利方式。所以他才会捡起地上的硬币并笑着说:这是一个百分百的盈利。

巴菲特的这十大重仓股都是行业龙头公司,并且都是行业数一数二的大公司。这些公司都是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盈利确定性极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传统行业公司。

这些充分体现了巴菲特炒股方式是买大不买小,买老不买新,买一不买二。

买大不买小:是因为巴菲特喜欢那些有强有力护城河的公司。而这些公司大多是大公司。只有大公司才可能有较深的护城河。并且大公司的经营稳定,盈利确定性强。这种业绩的确定性是巴菲特最重视的。

买老不买新:巴菲特从来不像A股投资者那样喜欢打新股。巴菲特更喜欢久经考验的老公司。就是苹果公司也是最近巴菲特才买的。这是巴菲特10大重仓股中仅有的一只高科技股票。其它都百年老店这种公司。巴菲特认为这样的老公司未来在发展中才更稳定,更有优势。

买一不买二:是指巴菲特只买行业龙头。一般优秀的公司巴菲特是不买的。巴菲特只买这个行业最好的、最强的公司。巴菲特这么投资也是为了投资的盈利确定性。

很显然一开始就跑在前面的马,最后夺冠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孟可的思想空间


俗话说,人老精鬼老灵,巴菲特近两年的收益虽然有些差强人意,说风凉话的多,很少有人能理解老巴目前的状况。

首先作为一个运作大资金的负责人,最先要考虑的是风险问题,在有效风险内,获取收益,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投资者。按照巴菲特的投资逻辑,没有符合他标准的股票,宁可持有现金,也不轻易出手,只这一点,就超出了国内大部分投资者。

再有,美股高高在上,而且面对全球经济下行的担忧,谨慎一些投资有什么问题吗?近九十高龄的一代投资大师,不管做怎样决策,都是他的逻辑在里面。

普通人就不要妄加评论了,你先做到那样的地位,才有资格说话。


刘思远Cc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最新数据显示,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在去年底持股比重最大的10家企业分别为:美国运通18.7% ;苹果公司5.7% ;美国银行10.7% ;纽约梅隆银行9.0% ;可口可乐9.3% ;达美航空11.0% ;摩根大通1.9%;穆迪13.1% ;美国合众银行9.7% ;富国银行8.4% 。

从巴菲特的持仓,我看到了股神的一如继往、知行合一。

巴菲特践行价值投资

巴菲特倡导价值投资,他本人也在几十年如一日地践行价值投资。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说简单其实很简单,就是买入并长期持有“伟大的公司”,但说难也难,什么才叫伟大的公司,比如2007年买入中国石油并长期持有,可能裤衩都输掉了。

巴菲特价值投资,实际上是站在企业家的角度去投资,什么市盈率、市净率这些都不是他考虑的问题了,他考虑的是公司的“永续性”“垄断性”以及“稳定性”,从他的持仓可以看出,持有最多的还是银行股,巴菲特看好美国经济,看好美国的金融业,长期持有美国银行股,长期分红,这就是价值投资。

在2000年网络经济热的时候,很多人嘲笑巴菲特老了,大家都在科网股上大赚特赚,巴菲特业绩明显落后,但他不慌不忙,依然我行我素,之后科网股泡沫破灭,炒科网股的跳楼的跳楼,跑路的跑路,但巴菲特股神依然是股神。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美股大牛市不断上涨、投资者狂热之时,巴菲特手里持有1120亿美元的现金,股神永远保持理性。

价值投资是通用的

实际上巴菲特的理念是通用的,即便是放在中国也是实用的,国内也有不少投资人是巴菲特的信徒,比如长期持有A股的几大银行股,虽然说每年涨幅不是很大,但持续的分红和股价长期的缓慢上涨,长期来看,回报率也是不错的。

还有比如贵州茅台、云南白药、片仔癀这一类具有独家配方的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构建了宽广的护城河,长期投资这些公司,回报也是巨大的。只不过这些公司并不是天天涨,而且很少有涨停,很多投资者是来股市赚钱快的,无法忍受涨一天要震荡半个月的走势,真正能坚持做到长期持有核心资产的人少之又少。

能力圈很重要

当然,在我看来,价值投资也并不一定是买茅台这一类股,也不一定就是买银行股吃分红,很多优秀的科技公司不断壮大,带来巨大回报,同要也是价值投资,比如说美股里的亚马逊、微软、谷歌、特斯拉,都为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回报,你能说这就不是价值投资吗?

巴菲特理念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叫“能力圈”,金融和消费就是巴菲特的能力圈,所以他主要集中在这些领域,同样也错过了谷歌、亚马逊这些“伟大的公司”,有前些年巴菲特投资IBM是以失败收场的,但在前几年巴菲特又大举买入了苹果公司,因为在他看来,苹果手机需求稳定,苹果公司已经从科技股变成了一家“消费”型公司。

总结:

因此,我们可以从巴菲特身上学习他的理念,他的投资哲学,但每个人的“能力圈”都不一样,没有必要按部就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是最合适的,否则简单的抄作业,很可能是画虎像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