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中国人啊,不要脸

少数中国人啊,不要脸

少数中国人啊,不要脸

…3411字9图…

疫区体验

红菜薹开成了艳丽花海,而今,花谢了

不可能有更孤独的狗了。人也是…

▉这恐怖暗夜,是谁在旷野放声高歌

今天的朋友圈最热闹的词语是:打脸。

啪!啪!啪!啪!啪!某些中国人,据说,一连被掴了5大巴掌。

少数中国人啊,不要脸
少数中国人啊,不要脸少数中国人啊,不要脸
少数中国人啊,不要脸少数中国人啊,不要脸
少数中国人啊,不要脸

作为1990年代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硕士学历获得者,我的导师易洪川老师是《汉语大辞典》的编辑,那批编辑依然健在的不多了;易洪川老师发明的易码检字法还是《汉语大辞典》的检字法之一;他又是现今中国汉字看得最多的人(很可能没有)之一,看到朋友圈关于“打脸”的声音此起彼伏,忍不住在易洪川老师面前班门弄斧,讲讲中国人的“脸”了。

少数中国人啊,不要脸

翻遍中国古籍,如果不是后人出于某种目的的伪作,“脸”字的出现是很晚的事情。能找到的与之相关的句段最早是在南朝:

小垂手

蛾眉与臉脸,

见此空愁人。

代苏属国妇诗

帛上看未终,

臉下泪如丝。

《小垂手》的作者吴均生于469年,卒于520年,以文字见长,“文体清拔有古气”,尤其擅长描写山水景物,开创了“吴均体”,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深得梁武帝赏识,任侍诏,累升至奉朝请,是别级很高的闲官,大约相当于今天的部级研员或顾问,这领域,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都是难望其项脊;

《代苏属国妇诗》的作者萧衍生于464年,卒于549年,喜欢文学和史学,又写又编地就把自己编写进了竟陵八友的行列,在当时也算是大家,但更多成就是政治和军事,最终建立了南朝的梁国,死后得美谥“武”,是为梁武帝。

由于历史过于长久,现在是无法考证《小垂手》与《代苏属国妇诗》哪首在前,哪首在后,所以,也不知道“脸”字究竟是谁创造的。

亦无法考证或者有吴均为萧衍代笔,反之,或者有萧衍为吴均代笔的可能。没证据的事情,无论皇帝还是乞丐,在已经进入现代文明的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没有特权去妄议,腹议。

从字体流变的角度,“脸”最早的字体形态是隶文,时间是与二位的诗大致吻合,不存在考据学的牴牾,说得通。

现在的中国大陆地区使用的“脸”字是简化字,来自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会员编印的《简化字总表》,义与音均无变化,就是脸蛋。

在此之前是写作“臉”的,即繁体字,今天的港澳台及诸多海外华人都还在使用。所以,要把有些人的“脸”说清楚,还得依繁体字。

少数中国人啊,不要脸

“臉”字有2个偏旁,左边是偏旁“月”字,同时还是部首,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没变化 ;右边偏旁是“僉”字,被简化成“佥”字了。

不过,尽管我认为所有女性的脸都比天上的月亮好看但这个“臉”字里面“月”还真的不是天上的月亮,而是“肉”字的变体,以其偏旁造出的字很多,基本覆盖了人类身体部分64%,25%的是骨骼,剩余的11%就是毛发以及迟早会成为排泄物的那些东西。

国外有科学家通过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灵魂只有8克。

这是生命科学与精神科学的话题,回归正传说以“月”为偏旁表示肉的的字就太多了,比如说吧,某些国家病入膏肓了的“膏肓”,某些时代最大问题教育缺位的“育”字,某些人狼肝狗肺的“肝”字和“肺”字,某些人要被会历史戳后脊背的“脊背”,某些人满脑肥肠的“肥肠”,某些人从胚胎开始就坏了的“胚胎”,某些人的腰和膝盖都直不起来的“腰”字和“膝”字,某些人腿脚正常却是行尸走肉的“腿脚”,某些事情是胡搞、某些话是胡说的“胡”字……所指都是身体部位。

刚才我已经说过,天下所有女性的脸都堪比天上的月亮,其实,还真很多字中的偏旁“月”字就是指天上的月亮,比如有、望、朋、朔、朕、期、朝,等等,要么以月圆月缺为规律,要么就是在夜晚仰望苍穹,心怀敬畏或怀揣远大理想。

这些东西与今天的话题无关,不说了。

很显然,“臉”字是人类的身体部位,但究竟是哪个部位呢。你还真的未必知道。首先,我要要从右边偏旁“僉”字说起。

“僉”字的形态最早是以篆文呈现的,如下:

少数中国人啊,不要脸

如果说每个字都是鲜活的,有生命的,都可以比作人类的身体,那么,“僉”就有3个属于自己的身体部位,分别是:

少数中国人啊,不要脸

其中,第1个身体部位是命令的“令”字,领袖下达的;第2个身体部分是2张大嘴表示人民群众在辩论,在争吵不休;第3个身体部位是“从”字,追随领袖的意思。

很明显地可以想像出“僉”的字中故事来:命令正在争辩的人民群众赶紧服从命令,赶紧行动起来,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比如举全国之力量抗疫,战疫。

那么,好吧,今天的某些人正频繁使用并且摆地摊明码标价出售的“臉”字,追根溯源按本质意义来拆分应该是:

臉=肉+僉。

其含义是:

人类最听话、最能够服从命令的身体部位。

你猜猜看,能是哪个身体部位呢?

我要提醒的是在人民群众创造“臉”字的时代,人体与生命科技依然停留在今天的好莱坞电影层面,邪恶力量的代表要让善良的人们绝对服从,往往会说:

抬起你的脸,看着我的眼睛。

没错儿,“臉”字最初还真的不是指今天在朋友圈蜂涌而起的一张张被打得像狗屎苔的脸,而是眼睛。——刚刚我说你们真的未必知道是哪个身体部位的时候,你们应该都在哈哈哈地笑,以为我故弄玄虚,当大家都是0岁小孩看不清有些人的嘴脸,对吧?哈哈。

说回到吴均与萧衍的诗,正确翻译也都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样,以《小垂手》为例应该是:

又长又细的眉毛如蚕蛾的须触

又长又大的眼睛就像是盛开的杏花

美人啊,一见我内心就生无限的忧愁

可以想见,以吴均与萧衍在南朝文学界、史学界、官场的地位以及据说尚可的身姿,制度又允许三妻四妾且民风开化,美人是不可能缺的,可究竟是什么样的美人让二位如此动心?追到手没有?没人知道。也没必要知道。但大概可以猜测出:在他们的时代,女性美的标准更多的是眼睛——眼睛折射了心灵。所谓乱世共苦,见枕边人的真性情。

这是题外话,先解决眼前的问题:

臉=肉+僉。大前提没任何问题,但你怎么能够就此下结论说人类最听话、最能够服从命令的身体部位就是眼睛呢?

这又得回到“僉”字。

刚刚说过,“僉”字的最早形态是篆文,众所周知金文是在篆文前面创造的字形,是篆文的爸爸——那时候,就已有了与“僉”高度相关的“劍”字和“斂”字,即简体字的“剑”字和“敛”字。金文字形如图:

“劍”字的左边偏旁是表示金属的“金”字,自古没变化,只是到了篆文时代被移到了右边,变成了表示刀具的“刂”,俗称立刀旁,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是杀戮的利器。这也不不需要详述。

“劍”字右边偏旁与“敛”字右上方偏旁是相同的,即“僉”字。xxx检查组佩戴的尚方宝剑应该是国家领导授予的吧,你见过是什么样子吗?用什么方式创造财富叫敛财,当敛财方式严重违反行规法规的时候敛尸又是什么的场景,你见过吗?电视剧里是见得多了,对吧?

尤其是“敛”字,左边的偏旁甚至还加了个可以加化会意的东西,大约就是今天给你划圈儿,又或者是大兴牢狱与文字狱,不服从命令将你牢牢约束。对——

僉=约束。

女性的美,男性的瞬间反应如愤怒、奸诈、忠实、善良、虚伪,等等,最终都是通过发自眼睛的——一束光而体现出来的。

说到这里就类似于初中数学课本说的公理,不需要论证:臉=眼睛。

历史向前,进入隋唐时代物质生产大发展,所谓盛世同甘,人类欲望的满足反而更多是肉体以及肉体的延伸,皇帝后宫女性都是10000+,李隆基有了杨美人并不够啊,还必须得有杨美人的3个姐姐同床共账才叫快活啊……这话题少儿不宜,不适合继续说下去了,场景应该比较龌龊。这样的时代,依然用“臉”字表示眼睛的诗文很少见了,杜牧反而是异类:

至日寄小侄阿宜

头圆筋骨紧,

两臉明且光。

更多的是以白居易为代表的审美观,更喜欢漂亮的脸蛋,尤其是那些丰满甚至肥腴的美人们,一个个的都拥有肉感十足的双颊:

吴宫词

半露胸如雪,

斜回臉似波。

天津桥

眉月晚生神女浦,

臉波春傍窈娘堤。

昭君怨

满面黄沙满鬓风,

眉销残黛臉销红。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杜牧的出身和日后生活都在社会上层,白居易都在下层,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前者更看重眼睛,后者更看重脸蛋了。但历史的大趋势是文化下行,审美观大众化,到今天就基本是脸蛋当道了。

眼睛当道也有,但只是个案,比如说此次疫情最美的脸毫无疑问女医护人员们的,被口罩遮盖,只剩那美丽的眼睛在传递历史的真相。

疫情是不会经常来的,对吧。

可能大家要问,在“臉”字出现前中国人用什么表示脸蛋呢?难道那时候的中国人不要脸吗?非也。那时候用的是“面”,一部《论语》就用了3处,其中,2处是“南面”讲君臣道德的,1处是“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意思是,一道墙挡住了视线,所以你什么都看不到。那时候,大家都还是要脸的,尽管,“中国人”这个词语还没出现。

孔老二似乎能穿越时间,来到2020年3月21日。

神哉。

文字编辑|瓷器 插图|六姑奶奶 视觉设计|采馨

少数中国人啊,不要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