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為什麼遷都到洛陽?

蚌埠達人


大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即宋太祖趙匡胤在位的最後一年,正月某日,宋太祖下詔,決定在當年四月去洛陽,祭拜自己的父親趙弘殷。

  春四月,宋太祖率文武百官來到洛陽,參觀了城中修葺一新的宮殿。

  宋太祖出生在洛陽,喜歡那裡的風土人情,忽然覺得這裡比都城開封老舊的宮殿好多了,於是向百官提出了遷都的想法。

  宋太祖的理由是:開封城無險可守,需要數十萬禁軍防禦,不僅勞民傷財,還會出現冗官冗兵現象,造成國家財政支出巨大,而洛陽據成皋之險,易守難攻。

  《續資治通鑑》記載:宋太祖遷都的理由充分,決定也合情合理。



老李學歷史


宋太祖開寶九年(976年)三月,宋太祖,趙匡胤來到河南洛陽出巡,洛陽不僅是趙匡胤的出生地,也是他生活多年的地方。趙匡胤回到洛陽後,心情非常愉快。甚至還從舊居的某個角落找出了兒時的玩具石馬,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當時宋朝國力鼎盛政治清明,隨行的文武百官看到皇帝如此高興,也都非常輕鬆,盡力哄趙匡胤開心。這次西巡洛陽看上去像是君臣共飲的,還懷舊之旅。沒有想到,這種輕鬆的氛圍被一個炸彈般的消息打破了,趙匡胤突然宣佈他要遷都洛陽。

趙匡胤的提議遭到了大臣們的強烈反對。趙匡胤所幸在洛陽住下來,拒絕回到開封都城。甚至提出一遷洛陽再千長安,趙匡胤在洛陽住了兩個月。最後在趙光義的勸說下,趙匡胤才心有不甘地打消了遷都的念頭。心有不甘的回到都城開封。

這在歷史上被稱作為“遷都之議”。其實,趙匡胤並不是出於自己對洛陽的偏好,而做出的衝動決定。遷都洛陽的想法實則是為深謀遠慮富有遠見的明智之舉。後世研究者認為,趙匡胤的想法沒有付諸實施其實為宋朝留下了亡國之患。如果當時趙匡胤真的遷都洛陽或許宋朝的歷史將會得到改寫。

趙匡胤西巡洛陽的時候,宋朝已經建國十餘年,天下初定。雄才大略的趙匡胤發現了定都開封的巨大弊端。那就是開封無險可守,易攻難守。而北方的遼、契丹等政權正虎視眈眈的看著大宋王朝,隨時可以揮師南下,威脅大宋王朝。以開封這樣一個平坦開闊之地,想要阻擋敵人的鐵騎,只能是加強防衛。久而久之,龐大的軍費支出必然是個巨大的消耗。趙匡胤就是提前想到了這一點才提出來遷都洛陽的方案。

可惜趙匡胤的遠見卓識沒有得到群臣的支持。當他提出遷都洛陽來決定之後,群臣以各種理由反對。有的大臣指出洛陽城市破敗不堪、經濟凋敝、交通不便,根本不適合作為都城。有的大成指出開封交通方便,漕運四通八達全國各地的糧食和物質都很容易就能運到此處。如果遷都別處,就會動搖國家根本。最終讓趙匡胤放棄遷突決定的是趙光義提出的“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險”這一理由。

據歷史記載,放棄了遷都計劃之後,宋太祖趙匡胤憂心忡忡地說:“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趙匡胤的這句話在此後變成了現實。

開封是北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內糧食和物質的主要來源地是長江下游。漕運對於開封的安危非常重要。因此,在整個北宋時期運河的開挖和維護是頭等大事,動用了無數民力,老百姓徭役負擔很重。此外,為了保衛開封,宋為了保衛開封,宋朝還在開封建立了空前龐大的軍隊,消耗了大量財力。

果然如趙匡胤所料,過了不到百年北宋民力幾乎耗盡,龐大的軍費開支使政府和老百姓都入不敷出。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國揮戈南下,包圍開封。第二年,金兵佔領開封北宋滅亡。


歷史趣聞軼事


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選擇都城主要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軍事方面,建都之地要善於內外防守;經濟方面,建都之地及附近地區要經濟發達,物資運輸方便;地理方面,建都之地要處於整個國家的中心地區,或者有便利的交通線路通向全國各地。

建隆元年(960年),趙匡胤策劃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大宋王朝,定都河南開封。趙匡胤是從後周統治者手中奪來的天下,他最初定都開封不是一種主動選擇,而是一種順勢而為的承襲。

歷史上,開封號稱“七朝古都”。就地理環境而言,歷朝歷代大多選取地勢艱險、易守難攻之地建都,很少選擇地勢平坦的開放之地建都。而開封地處中原和華北大平原的西部邊緣,一馬平川,是一個無險可守的地方。它之所以被多個朝代選作都城,關鍵在於開封地處黃河中游的南岸,黃河在這裡做放射狀,很適合開鑿運河,有四通八達之便。除此之外,由於多個朝代在此定都,開封城市規模大,商業繁榮,經濟發達,有利於“居中御遠”。

趙匡胤西巡洛陽的時候,宋朝已經建國十餘年,天下初定。雄才大略的趙匡胤發現了定都開封的巨大弊端,那就是開封無險可守、易攻難守,而北方的遼、契丹等政權,正虎視眈眈地看著大宋王朝,隨時可以揮師南下,威脅大宋王朝。以開封這樣一個平坦開闊之地,想要阻擋敵人的鐵騎,只能是加強防衛,以兵御險,久而久之,龐大的軍費支出必然是個巨大的消耗。趙匡胤就是提前想到了這一點,才提出了遷都洛陽的方案。

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趙匡胤選擇遷都洛陽是個明智之舉。從地形來看,洛陽不僅位居“天下之中”,而且“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洛陽因為有如此的地理優勢,常被很多統治者定為都城。洛陽號稱“九朝古都”,歷史上的秦朝、東漢、曹魏、西晉等王朝都曾建都於此。趙匡胤如果把都城遷到洛陽,既有利於防守,還可以省去大量軍費開支,減少百姓徭役支出,減輕國家的負擔。
可惜趙匡胤的遠見卓識沒有得到群臣的支持,當他提出遷都洛陽的決定之後,群臣以各種理由反對。有的大臣指出,洛陽城市破敗不堪,經濟凋敝,交通不便,根本不適合作為都城;有的大臣指出,開封交通方便,漕運四通八達,全閏各地的糧食和物資很容易就能運到此處,如果遷都別處,就會動搖國家根本。最終讓趙匡胤放棄遷都決定的,是趙光義提出的“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險”這一理由。
據歷史記載,放棄了遷都計劃之後,宋太祖趙匡胤憂心忡忡地說:“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趙匡胤的這句話在此後變成了現實。

陸麒麒


開封,位於河南省東部,在我國曆史上曾經聲名顯赫,有七個朝代定都於此,有“七朝都會”之稱,也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有名的歷史名城。宋太祖定都開封,為何後來又打算遷都洛陽呢?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光宗耀祖、落葉歸根。趙匡胤是洛陽人,在功成名就之後回家,這是一種情愫,帶著光環榮歸故里是很多人心底都有的想法。另外,他也是個鄉情很濃的人,從離開洛陽經過永安陵之時,將一箭之地定為自己死後之所,可以看出來,他有很濃的落葉歸根之情的。

二是趙光義在開封根基深厚。宋朝建立以後,趙光義被封為大內都部署、同平章事、開封府尹等職,這都是實權職位。經營開封十幾年的趙光義,如果有不臣之心的話,開封對別人來說是繁華之處,對趙匡胤來說卻是危險之地。其弟趙光義如果有圖謀絕不會沒有任何破綻,那趙匡胤也不可能沒有任何察覺。杯酒釋兵權這事來看,趙匡胤絕不是嗜殺的人,更何況面對的敵人可能是自己的兄弟。想通過遷都來將這種不確定的危險性化解的可能性是有的。

三是開封的戰略位置太差。北宋之前,開封為前朝舊都,非常繁華也有便利的水運條件,但是這裡的劣勢也非常明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在和平年代開封作為都城倒是沒什麼大問題,但是在面臨強敵來襲的時候,開封就是四戰之地,沒有山川作為屏障,基本上無險可守。唯一可以憑藉的黃河並不靠譜,冬季有可能會被冰封,而且即使不結冰的情況下,開封也有可能被再水淹一次,畢竟有過先例。這種情況下,更有地利的洛陽顯然要比開封更適合做國都:伊、洛水交匯的洛陽,北有黃河之險,周圍被群山環繞,北有太行山、王屋山,東有嵩山,南有熊耳山、伏牛山、外方山,西有崤山、邙山、中條山等,這樣好的地緣條件,絕對是易守難攻的好地方。


愛讀書的小蠍子


趙匡胤當初是極力想要遷都洛陽的,這裡面既有他個人的情感在裡面,也有一個優秀的軍事家遠見的洞察。趙匡胤不僅想遷都洛陽,還想再從洛陽遷都長安。只是最終的阻力太大,趙匡胤即使以帝王之尊,依舊沒能實現自己的設想。

趙匡胤對洛陽的感情

趙匡胤出生在洛陽夾馬營,童年及少年的成長經歷,自然使得趙匡胤對洛陽極有感情。所謂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說的就是這種心態了。

(宋太祖)生於洛陽夾馬營,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日不變。(《宋史》)

據說宋太祖回到故居後,找到許多兒時的舊物,趙匡胤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即使趙匡胤遷都洛陽的提議被群臣反對,可他依舊在洛陽堅持呆了兩個月。趙匡胤的這種執拗和堅持,更像一個小孩子在賭氣。

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自然和趙匡胤對洛陽的感情密不可分。不過趙匡胤畢竟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家,他之所以提出遷都洛陽,是深深地洞察了開封無險可守的窘境。

開封無險可守的窘境

北宋定都開封,是沿襲五代割據政權的慣性。因為除了漕運外,開封作為一國之都,是有些不理想的。因為開封四周都是平原,無險可守。要想保障國都的安全,則必須駐紮大量的軍隊,以人為險。

尤其是作為北方屏障的燕雲十六州,此時掌握在契丹手中。對方的騎兵,從幽州出發,只要兩三日便可耀武於開封城下。可以說,開封時刻處在對方兵鋒威脅之下。為了應付這種局面,北宋當初只能多種樹或者多開水田,藉此延遲對方騎兵的速度。

但這種意圖被契丹偵悉後,即使水田也不讓開。而洛陽或者長安,周圍都有關隘或者河流可以為險,可極大地緩解國防壓力。趙匡胤具有優秀的軍事素養,自然是樂於遷都洛陽。否則,開封周邊長期維持幾十萬的軍隊,光是財政就足以拖垮宋朝。

趙匡胤對宋朝傳承的私心

燭光斧影的故事,歷來被許多人認為確有其事。那麼此時的趙匡胤對自己弟弟趙光義的野心是否察覺了呢?畢竟趙光義在開封經營十幾年,勢力早已是盤根錯節。如果能遷都洛陽,無疑可以最大程度上化解這個難題,使自己兒子可以高枕無憂地登基為帝。

即使趙匡胤沒有察覺趙光義的野心,但他遷都洛陽的初心,恐怕也有為後世子孫長遠考慮的因素。憑藉著天險,即使敵人打到城下,子孫後代也可以恃險自守,靜等各地的勤王之師。為了趙宋江山的傳承久遠,趙匡胤也有足夠的理由要遷都洛陽。但最終為什麼失敗了呢?

第一,洛陽宮室殘破,漕運艱難。經過多年戰亂,洛陽宮室破壞嚴重,不足以擔當起國都的作用。再者,相比於開封,洛陽的漕運也疏於打理,糧食、兵器等難以運進來,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因素。

第二,文武百官的根基都在開封。趙匡胤是通過“禪讓”獲得江山,並沒有展開武力清洗,許多前朝的官員依舊得到重用。而這些人的根基,早已深深紮在開封。如今要突然遷都洛陽,無疑會極大觸動他們的利益,阻力自然非常大。

第三,歷史上政治中心東移的趨勢。從秦漢以來,政治中心一直有往東移的趨勢,經濟中心則是由北到南的趨勢。這種趨勢即使不被當時的人們所察覺,但卻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如今趙匡胤想要逆趨勢而動,成功的機率自然是大打折扣。

第四,趙光義的“在德不在險”的一劍封喉。無論趙光義出於何種目的,但他一句“在德不在險”,確實起到了一劍封喉的作用。但這句話過大地誇大了“德”的作用,忽略了天險、關隘、河流等對國防的重要性。不過佔據了朝堂主要力量的文官信這個,這句話便無可辯駁了。

當然,趙匡胤之所以沒能遷都洛陽,也與其本人遷都的意志不堅定、沒有做好遷都準備密切相關。宋太祖預料到,開封養大軍以維護安全,不出百年必耗竭民力。等到後來“靖康之恥”發生時,無疑印證了趙匡胤的擔憂是正確的。


北辰飛雪


按照記載,趙匡胤遷都的意圖,有以下四點:

一、“見洛陽宮室壯麗, 甚悅”。洛陽宮殿壯麗,畢竟是古都,前朝建築尚存,比開封更具皇家氣度。

二、“上生於洛陽,樂其土風,嘗有遷都之意”。趙匡胤本人出生在洛陽,喜歡洛陽的風土人情,個人偏好。

三、“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遷都洛陽還不是最終的結論,將來早晚要遷都長安,洛陽只是權宜之計。

四、“吾將西遷無它, 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 以安天下也”。洛陽和長安有山河之險,可以免除都城防禦大量養兵之弊。

四條理由角度各不相同,第一條是基於未來統一天下後,必然需要一個與之匹配的皇宮建築,開封基礎條件差,重新建耗費頗多;第二條純屬個人偏好;第三條基於現實,不能一步到位,分步實施;第四條才是最關鍵,都城的天險有利於防守,仿效漢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