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正扩展,爆发高点到了吗?5月初可以减弱吗?

八倍音符


这种情况的发生,恰恰说明疫情无国界。疫情发生后,中国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甩锅,而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牺牲局部暂时的利益,凝聚在党旗下,习主席亲自指挥,周密部署,严格防控,白衣天使逆行出战,志愿者勇于担当,有效控制疫情,向全世界及时发布透明信息,为其他国家赢得窗口期。

可有些国家幸灾乐祸,污名化、截留控制防疫物资出口、到处煽风点火、病态抹黑,结果丧失宝贵的窗口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经济全球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命运共同体,只有携起手来,同舟共济,才能共克时艰,柳暗花明。

从目前情况看,如果其他国家不采取科学有效果断的防控措施,国外疫情还没迎来拐点,至于何时得到真正控制为时尚早。


紫城枫红


全球疫情整个扩展,多点爆发,确诊人数已超43万,各国继续升级防控措施。

意大利最为严重,确诊人数在24日已达69176例,其中死亡6820人,不得不将国家紧急状态延至7月底。截至昨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已超过5.5万,不得不启动国防安全生产法,首都关闭“非必要营运”.西班牙截至25日,新增病例7937名,累计确诊病人47610例,累计死亡3434例。

仅在昨天,亚洲的日本新增确诊病例72名,东京奥运会已确定延期举行。韩国确诊病例已增至9137名,死亡127名。伊朗确诊病人近3万,其中2077名病人死亡。

疫情也在中东及其他国家蔓延,以色列确诊病人累计2030例。沙特767例。土耳其1872例,死亡44人。

澳大利亚25日新增病例287人,累计确诊已达2423例。另外新西兰、俄罗斯不断新增确诊新冠肺炎患者。

英国王储查尔斯已确诊中招,德国奥委会主席因儿子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不得不进行自我隔离。

可以说现在全球疫情已到高点,但远未达最高点。

距离5月1日还有30多天的时间,到时疫情能否得到有效遏制减弱,关键得看各国防控措施是否有效落实执行。如果敷衍了事或首先关注有钱人检测治疗,对国内普通大众疫情采取不痛不痒的态度,恐怕疫情还将继续蔓延肆虐下去。

 

 





杨柳青青河边草


还没有,美国🇺🇸统计薄弱,其他国家有的控制不力,并且有蔓延的势头,尤其是美国每天以万人确诊势头蔓延,总统还想在四月全面复工,在没有控制疫情前,复工就等死亡,美国将成为振中,以是不挣的事实。五月结束真的很难很难!








谁伴我同行


据说目前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到达最黑暗的高点,虽然已经超30万人了,因为地域的原因,疫情的传播还是需要延续一定的时间。有资料上说,当时我们认定武汉的疫情结束后五月份就能基本恢复生产,现在看看是不是怎么也要到六月份才能恢复正常啊?还有外国,欧洲会比美国稍早结束的,美国应该是最后,怎么也得过了夏季吧。因此五月份开始减弱的结论我认为为时尚早啊。


加勒比海盗小丸子


爆发高点尚未到达!现在美国意大利西班牙伊朗法国等国家的形势非常严峻,每天新增感染者都在数千人,美国连续几天新增感染者超过1万人。而即使是在此时此刻,美国等国家还是未能如同中国政府当时抗击肺炎疫情那样态度果决,政策英明;还是显得不够重视这个肺炎,虽然下达了居家令,或者实行封城,隔离,但是完全不够硬核。我觉得,在他们采取类似中国这样严厉的隔离政策之前,是看不到减弱的迹象的。

事实证明,中国的抗击肺炎的经验,是成功的经验,是值得全世界各国借鉴的。欧美国家如果放不下面子,不仅不学习现成的成功的中国经验,还要跟中国打口水战,敌视中国政府与人民,肺炎疫情会更严重,变得更难以控制的局面。

腐朽的资本主义必将被肺炎疫情彻底打败,而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芒必将照亮全球,引领世界各国人民走向真正的光明!


风一样的BOY


如果站在国与国的角度谈,那就是在我国病情扩散严重时期,那些袖手旁观、冷嘲热讽、一毛不拔的国家,我会多估计一些日子,让他们的国家病毒多扩散扩散。但是人人都需要健康,生命来之不易,更应且行且珍惜,随着多国精英的疫苗研制和我们伟大祖国战胜疫情的宝贵经验,我想信全球疫情在四月份就应该会得到控制,并且在五月份就会走向胜利。


投缘198


单说国内,抗疫已经进入扫尾防段,胜利在望。关键严守国门防境外输入。境外输入管不严,有可能二次爆发。

对于国外来说,4一5月应该是高峰期,在此之后,逐步减弱。


骑士悠然行


疫情没有至高点。关键看全体国民的态度和国家的防控措施。要时刻警惕逆传现象。


诗词生活日记


如果欧美国家能够政令号出,大家宵禁隔离,不再自由散漫,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是可以在5月初消除疫情的。自由的代价是生命啊,我呼吁国际社会关注疫情,相互打气,通力合作,不打嘴仗,把隔离落到实处。戮力同心,赶走疫情吧!


一路欢歌就是我


这次疫情要靠国家和个人同时努力。才能有效控制。中药的疗效已经说明了有效防治。究竟什么时候减弱?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还要靠国家和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