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三国,你喜欢哪个人?

沙沙小观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说及三国英雄,算得上数不胜数—刘备、曹操、孙权等等,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而在众多英雄、谋士中,我还是偏爱刘禅。其原因有二。

其一:刘禅善良

善良,是三国最不该出现的词,偏偏出现在了蜀汉后主刘禅的身上。作为一位皇帝,刘禅本应决策果断,但他做不到。

对诸葛亮的全权掌控蜀汉,刘禅选择默认;对蜀汉羸弱,刘禅选择百姓休养生息;对邓艾攻打到成都城下,刘禅选择投降。

刘禅种种行为,看似“软弱”,甚至是“一无是处”,就连邓艾率军攻打到成都城下,面对子孙逼迫、大臣相劝,刘禅依旧选择了开城投降,这不是无用又是什么?

这并非无用,而是善良。刘禅登基第一天,就宣布与民更始,百姓修养。而诸葛亮北伐期间,刘禅更是将军事大权全权交给诸葛亮。当邓艾攻打到成都城下,蜀汉的确能顽强反抗,刘禅或许还能苟延残喘两年,但是这又如何?

以百万人之动乱换一人之安稳,刘禅做不到。所以当儿子刘堪在面前自尽,刘禅依旧打开城门,准备投降。

其二:刘禅大气

君子以厚德载物,刘禅在君王之中,算得上一位“君子”。刘备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理应辅证,并非专政。

但是之后军政独揽、执意北伐,诸葛亮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臣子所为,而刘禅并未表现不满,而是“以父事之”!

诸葛亮《前出师表》中,劝谏其:亲贤臣、远小人。其中寓意,多是指刘禅宠信黄皓,此时刘禅已经弱冠之年,凡事自有判断。诸葛亮言语间,略显突兀。但刘禅却无计较,甚至虚心接受。诸葛亮死后,刘禅大哭几日,早朝不能事,这份感情也不是作伪。

由此可见,刘禅是一个善良、大气的有识之君。但这也是刘禅悲哀的地方,这份才能守业容易,但想扩展疆土、恢复大汉昔日荣光,却稍显不足!


阿玛谈史


闲谈三国,我最喜欢司马懿。

咱们都知道三国里的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曹操反映民生疾苦,政治抱负强烈。诸葛亮神机妙算,一生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孙权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唯独司马懿磨剑十年,用剑一时。

从这一点,我们就看出各有各的本事,言归正传,我们不看他们的过程,就看结果是谁赢了,请问是不是司马懿?

咱们举个例子,老一、老二、老三和老四有着同样的任务,任务就是比比看谁从广西出发第一个能先到北京。老一在吃完饭准备要启程的时候,没想到老二竟然比他提前一步,在他的家门前上了把锁,让他出不了门。老一想想办法,终于破窗而出。老二以为老三和老四肯定没我这么聪明,于是赶着去买机票,没想到走到半路却被老三挖的陷阱掉下了坑。老三以为这次去到的第一肯定就是我了,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自己打的去机场的时候,老四竟做下了梗,提前跟打的司机商量好把他拉到山里面去。老四最后认为没啥阻碍了,就在自己得意洋洋赶去机场时,却接到了老妈的电话说“我被老二拿着刀顶着脖子啦!赶紧回来救我。”……

从这个例子你们看到了什么?是不是看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谋之术?每个人似乎都挺厉害的?但是你厉害归厉害,我认为能第一个到达北京的人才算最厉害。

话说回来到三国,三国之争那么多年,到头来却被一个隐藏在曹操底下干事的司马懿夺得了天下。所以你们想想,你三国怎么打的天花地坠都好,你三国没国的人怎么聪明都好,但是咱们用结果来评判谁最牛,三国中没有一国牛,用结果来看的话,最牛的就是司马懿夺得了天下。


喊我阿林Y


既然是闲谈,那就不必论成败得失,只聊一聊是否有趣。三国中,我最喜欢的是"鬼才"郭嘉,只因为乱世中他的那一份真实,一份洒脱。

郭嘉的才

三国中谋士如云,但有称号的寥寥无几。卧龙、凤雏、毒士、冢虎……,郭嘉的称号是"鬼才"。天才总是比别人更好的解决问题,鬼才也是永远用和别人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郭嘉的一生都是与众不同,"十胜十败"论给了曹操信心,下邳擒吕布稳定了后方,遗计平二袁则是属于鬼才的绝笔。郭嘉从来不像诸葛亮或是荀彧一般走到台前,但幕后本就是属于鬼才的舞台,“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做张良其实更加潇洒。

郭嘉的真实

颍川是三国迈不过去的一个地方,荀彧、荀攸、徐庶、陈群等等都出自这里,当然还有郭嘉。郭嘉来自颍川的寒门,虽然没有家势的支持但也少了世家子弟的束缚,所以他可以一心一意的辅佐曹操。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曹操是郭嘉的伯乐也是知己。

在曹操诸多谋士中,最了解他的是郭嘉,不只把他当主君的也只有郭嘉。二人行则同车,坐则同席。在严于治军的曹营帐里,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为,但在偏爱他的曹操眼里,“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陈群曾因郭嘉行为上不够检点奏了他一本。但是,曹操一面表扬陈群检举有功,一面却对郭嘉不闻不问。不仅如此,曹操还暗地里为郭嘉一仍其旧的生活作风喝彩。

两个人都是放浪形骸的人,都喜欢喝酒喜欢女人。郭嘉的一生都忠于曹操,也只忠于曹操。他不用像荀彧那样在忠于曹还是忠于汉之家徘徊,也不像贾诩一样担心不被信任而藏拙,他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他可以活的真实自我。

郭嘉的早夭

郭嘉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一个信任他的主公,能够尽情的展现自己的光彩;郭嘉也是不幸的,因为他未能坚持到理想的实现。郭嘉见到了曹操击败袁绍,帮助曹操统一了北方,却等不到统一的一天。"鬼才不死卧龙不出",如果赤壁的时候郭嘉还在,会不会是个不一样的结果,魏国会不会统一三国?我们不知道结果,只会留有遗憾,遗憾的还有曹操自己,还有他口中的奉孝!

郭嘉算不上严格意义的成功者,他倒在了成功的路上,留有遗憾。但喜欢他不是因为成败,而是他的才华,他的洒脱与真实,以及那一点点的遗憾。


诡狐w


滚滚黄河东逝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喜欢猛张飞,1947年,保卫延安作战胜利,毛主席赞赏彭德怀,曾经写诗一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主席把彭总比作张飞。

先说张飞的武功

张飞(约166-221,字益德,《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六》作“益德”,《三国演义》作“翼德”)这个人物的武功和军事指挥能力都很不错。“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这是《三国演义》中,评价三弟张飞。他不仅武功高强,还是一个大嗓门,当阳桥头喝退百万兵。

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刘备兵败长坂坡,形势十万危急,此时的张飞仅带二十骑兵断后,随时都有被灭的可能。曹操大军到后,只见张飞怒目圆睁,持矛骑马立于桥上。张飞大喊三声叫着: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我乃燕人张翼德也!我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曹军万马肃静,没人敢出声应战。曹操见状,便向左右将领说:我曾听关羽讲,我二弟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啊!刚说完,曹操身边的部将夏侯杰听闻张飞的喝声,便肝胆碎裂,跌倒于马下。

张飞胆大心细

有一句歇后语说:“张飞穿针—粗中有细”。《三国演义》中,瓦口关一役,张飞率军攻打张郃把守的宕渠山宕渠、蒙头、荡石三寨,张郃坚守不战。张飞想出了计策,让敌人引兵出战。这一次,他大战曹操手下的张郃,得胜。

遥望张飞大明灯烛,正坐在帐中饮酒。张郃当先大喊一声,山头擂鼓为助,直杀入中军。但见张飞端坐不动。张郃骤马到面前,一枪刺倒——却是个草人,急勒马回时,帐后连珠炮起。一将当先,拦住去路,睁圆环眼,声如巨雷——乃张飞也。挺矛跃马,直取张郃。两将在火光中,战到三五十合。

张飞假装在阵前喝酒叫骂,麻痹张郃,用计引出张郃交战。然后,一举败之。计败张郃,这是燕人张翼德一生的巅峰之战。

张飞的义气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大家都很讲义气。关羽入曹营,降汉不降曹,后带着嫂子,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军中时,张飞挺矛便刺,大骂关羽“不义”。

最后,张飞之死很憋屈,这也暴露了他的性格弱点:性格暴躁,不体恤下级。


慈善文化研究


姜维吧。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

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

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

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九岁的时候,年幼无知,我仰慕的对象是勇冠三军无人匹敌的吕布,年轻勇猛,一手方天画戟无人能敌。

再大一点偏爱周瑜,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又能如何?

十五六岁的时候,青涩热血。俯首于诸葛武侯鞠躬尽瘁,三分天下游刃有余,翻云覆雨天下如棋。

即将二十岁的现在,学会了理解姜维,生不逢时又如何?只要有半分希望,便用尽万分之力、只要不曾身死魂消,一身热血便永远燃烧。


陈寿说他“玩众黩施”(耗费民力国力)

胡三省责备他“屡败而不止, 为亡蜀张本”(屡次北伐失败而不停止,导致蜀国被曹魏灭亡)。

说个题外话,我不喜欢胡三省这个人,宋亡时他也只是闭门写字罢了,凭什么指责一个为蜀汉付诸生命的姜伯约?

后世对姜维的点评大概只看到了他的刚戾自用与所谓的穷兵黩武,人们总是喜欢忽略时代去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却不看当时局势的好坏。蜀汉末期的时局,天下大势尽归曹魏,你姜维一人又能如何?执念再深又能如何?

大敌当前,蜀汉朝堂内部却党争不断。有姜维这样的人继承诸葛武侯遗志,一心北伐;也有诸葛瞻张翼这样提倡防守的人;也有谯周这般益州人士,只关心益州本土会不会被烧火烧掠。

姜伯约算不上诸葛亮唯一的继承人,但他绝对是承武侯遗志,一心北伐恢复中原最坚定的那一个人。

姜维崇拜儒家学说,儒家学说信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翻译一下就是“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在邓艾偷渡阴平蜀汉亡国的关头,他表现得比刘禅更像个君主,以一个降将的身份说出:“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这般的言语。

姜维死,汉亡。


蝉鸣八月


个人比较喜欢,贺齐——不为人知的三国优秀将领之一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省绍兴市)。本姓庆氏,为避汉安帝父亲孝德皇帝清河孝王刘庆的名讳,改为贺氏。

在孙策进入江东以前,贺齐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平定山越者。

贺齐年轻时做郡吏,从基层公务员起家,做到剡(今浙江省新昌县)县长。县里的一个叫斯从的雇员依仗家族势力,勾结山越,为非作歹,贺齐准备治理他。县主簿劝阻贺齐说:“斯从家族是县里大族,山越都依附他家。你今天治理他,明天山越就会来报仇。”

贺齐听了大怒,立即斩杀斯从。斯从家族果然纠集了一千多人攻打县城。贺齐毫不畏惧,率领官吏民众打开城门突击而出,一举打败了斯从家族和党羽,威震山越。

贺齐平时性喜奢华绮丽,他部队中士兵的兵器、甲胄、器械都非常精美良好,所乘坐兵船都是上等木材所做,上面雕刻装饰得异常华丽,大小战船排开,看上去象山在水中游动一样。曹休看见此等气势派头,不明底细,产生畏惧心理,引军返还。贺齐因功迁为后将军,假节,领徐州牧。这是贺齐第二次出现在与曹魏争战的战场上,其功劳是吓退了曹休。

贺齐最后一次征讨也与曹魏有关。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东吴驻守戏口(位置不详,长江沿线)的将领晋宗杀了另一守将王直率众叛降曹魏,被任命为蕲春(今湖北省蕲春县)太守,准备偷袭安乐(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内),取回其留在安乐的人质。

孙权非常愤怒,引以为耻,在六月盛夏时出其不意地命令贺齐带领麋芳、鲜于丹、刘邵等袭击蕲春,生擒晋宗。

四年后(公元227年),一代名将贺齐去世。

贺齐虽然没有成为广为人知的三国英雄,但在其创建并执政多年的新都郡却得到民众的拥戴和敬仰。









君临天下小霸王


曹操

关于曹操,我知道许多人对他褒贬不一,他本人确实也劣迹斑斑。但是在我看来,刘备太过伪善,诸葛太过完美,只有缺点多多的曹操才更像是一个真实的人。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他的气度、魄力。

曹操是个知错能改的人,诸葛亮火烧新野的时候,曹操手下的谋士提醒他要注意敌人用火攻,但是曹操并没有放在心上,以至于大败而归。换了别的君主,恐怕是要一顿大发雷霆,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甚至可能要将之前提意见的谋士杀掉。但是曹操打了败仗安顿好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赏哪些提醒过他的谋士,丝毫不掩盖做错事情。

曹操当年出兵征讨张绣时,张绣不战而降,因此曹操相当飘飘然,先是霸占了张绣的婶婶,后是想要挖走张绣手下的一个人才。是兔子也有脾气吧,何况张绣还不只是个兔子。于是张绣直杀进曹营,打了个措手不及。在这场仗里,曹操损失了自己最得意的大儿子、侄子和爱将典韦。最后曹操是怎么处理的呢?召集将领,当众检点自己的错误。要知道,在古代一军之将要道歉认错有多么不容易,然而曹操做到了,这就是他的气度。

当然,敢于认错只是曹操值得称颂了一个方面,曹操的气魄还在许多地方都有所体现,在此也就不再多做赘述。除了这些具体的事情之外,曹操的诗作也是将其气魄体现了淋漓尽致,《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能写出此番诗作的人,必是胸中有乾坤。





軍少影视


看,大江东去,浪花淘尽千古英雄,喜欢刘关张三兄弟,真正的白手起家创业,三个人可以说天造地设的缘分,汉昭烈帝刘备(161年7月16日-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武圣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雅号“美髯公”,车骑将军张飞(?—221年),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相对于曹操的威严,孙权的制衡,刘备更侧重于仁义,他身份卑微,却胸有大志,从三国演义看出他经历无数磨难,忍辱负重才有了蜀国的成就,关羽武功盖世,义薄云天,过五关斩六将只为兄长相见,张飞勇猛无敌,而且擅长书法,能文能武,但是蜀国因他们而起,也因他们衰落,关羽因傲气冲天死于鼠辈之手,张飞性如烈火死于部下之手,刘备因兄弟之死犯下滔天大错,但这就是三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第一日第一夜


我最喜欢刘禅。与三国的英雄豪杰们相比,刘禅的行为逻辑更接近平凡的小人物,更容易让庸庸碌碌的现代人感同身受。

刘禅的目标,从来不是匡扶汉室,更不是一统三国,他只想过点平常的小日子,有吃有喝就够了,只是历史硬是把他推到了皇帝的位子,章武三年,仅有17岁的刘禅成了蜀汉后主。

登基之后,刘禅把所有权力都放给诸葛亮,毫无保留,“政事无巨细,悉决于亮”,他还乖乖遵从老爸的意愿,娶了张飞的女儿立为皇后。以诸葛亮权力之大,在哪个朝代都容易引发君臣之争,但在刘禅这儿一点事都没有,他知道诸葛亮各方面都远胜自己,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言听计从,毫无二心。

这并不是刘禅有多高的政治智慧,只是他本就是个安于现状的庸碌之人,对诸葛亮的尊重和信赖完全出于本能,甚至于诸葛亮死前安排的人,刘禅也严格照办,让丞相留府长史蒋琬接了班。

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来投降蜀国,刘禅亲自安慰他:“你父亲不是被我爹手刃杀死的,而是在战场上战死的。”还指着自己儿子说,“这是夏侯家的外甥。”

姜维和宦官黄皓有矛盾,求刘禅一定要杀了黄皓,刘禅又发挥和稀泥神功,说黄只是个小人,还让他主动给姜维赔罪。以刘禅的脾性,他既不会惩罚黄皓也不会伤害姜维,只是姜维害怕黄皓暗害自己,才躲了起来。

后主刘禅,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老好人啊,如果他不是皇帝,不会有这么多人骂他昏庸无能,如果他是普通的乡野村民,一定会成为全村最喜爱的那个可爱大叔。

平心而论,蜀国之亡,绝不是刘禅的锅,而是历史的必然,弱小的蜀国能坚持到最后实属不易,而刘禅已经为诸葛亮创造了极为宽松的舞台,以诸葛亮之才智尚且难以逆天而行,何况后来的姜维呢?所以刘禅明哲保身,主动投降,避免了蜀国遭遇战火之苦,又因为"乐不思蜀"的著名典故,躲开了司马一家的疑心,最终受封安乐公,安享晚年,活了64岁。

历史把刘禅这个小人物推上了蜀国最高的地位,他的才能和意志本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但他毫无权力私欲,给诸葛亮、蒋琬和姜维以充分的发挥空间,他虽然任用小人黄皓,但从未因谗言而滥杀忠臣,他只想让自己和大家好好的活着,他以这样的善良维系着群臣的生命,对于蜀国的存亡他并不关心,所以他甘愿投降,所以他乐不思蜀。

刘禅爱的不是江山,不是权力,而是生活,是生命,以己推人,他也爱惜着每个蜀国臣民的生命。他是如此平凡而善良,堪称三国乱世最可爱的人。如果生在太平年代,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刘禅必然能成为一个盛世之主。





历史有趣儿


首先很感谢能在这里与你交流一下三国人物。既然开篇是滚滚长江东逝水了,那咱们就谈谈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吧。三国演义我看了很多遍,也喜欢很多的人物。但是最喜欢的人物还是曹操。

既然是闲谈、我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大家不要咬文嚼字。说的不好、也别骂我。谢谢。为什么喜欢曹操呢?我认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最重要的特质并非什么忠义之类的上纲上线的臭规矩,而是有担当!而曹操就是有担当的这样的一个人。公元189年,董卓带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太师,专擅朝政。曹操看不惯董卓的骄横跋扈,于是逃出了洛阳。到陈留后,号召天下英雄共同讨伐董卓。公元190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联军。2月,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自己则焚毁宫室,劫掠人民,致使洛阳方圆二百里荒芜凋敝无复人烟。而关东联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力,并且各怀鬼胎,讨伐董卓也只是为了发展自己。是以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酸枣(今河南延津北)一带。曹操认为董卓倒行逆施,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应乘机与之决战,于是独自引军西进,结果遭遇与董卓大将徐荣,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从中就可以看出曹操的与众不同与担当。

其次,曹操相比于刘备的做作,孙策的自大,孙权的阴狠更为的真实。更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爱惜人才,志向远大,心胸宽广,敢爱敢恨。先后下过三次“求贤令”。收留过刘备和关羽。长坂坡放过赵云。其麾下的将领很多都是后来归降于他的,而后都对他忠心耿耿。像五子良将张辽,张郃,徐晃,庞德等。即便不谈其他,从客观上来讲、能有哪么多能人志士跟随他就能说明他的个人魅力了。

曹操尚礼重法,治军严整,爱惜人才,兴修水利,提倡廉洁。可以说是一位英雄!

最后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我王者曹操玩的很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