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管理大師德魯克:管理本質不在於知 而在於行

緬懷管理大師德魯克:管理本質不在於知 而在於行

管理視點

1909年11月19日出生的德魯克被譽為“現代管理之父”、“大師中的大師”,他精闢地闡述了管理的本質:“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其唯一權威就是成就。”

2005年,我們也對中國企業、管理實踐進行了一次回顧和評價,就如是中國企業管理實踐的旁觀者,給出了一些思考。在德魯克看來,一個企業失敗的原因,在於變化,也就是過去運營的環境已經不適合時宜了,現在市場、顧客、競爭對手、技術都變化了。

總結成功,梳理規律、經驗,以進行借鑑固然重要,但指出危機和分析失誤同樣不可或缺。2005年中國企業成功與失誤都非常鮮明。

首先,許多企業的失誤並非管理,而是制度和機制的問題所導致,如科龍、伊利、長虹等,“這不是個人的失敗,而是制度的失敗。”德魯克的這句話非常經典。如果中國企業不在制度設計上進行調整,此類的問題仍然不能消除。

其次,是戰略脫離業務,理想和現實總是看起來很美但距離很遠。跨國併購也好,專注原有業務也好,各類企業都有失意者。試圖通過兼併來獲得市場份額很難奏效,如TCL。德魯克有著精闢的見解,他認為80%的國際間收購兼併都是失敗的,畢竟這是兩種文化的衝突。

第三,缺乏核心技術或戰略性資源。許多企業正是由此被國外、本土競爭對手反攻得手,提前進入了衰退期。

第四,是危機或失敗,其實是來自於“不確定性的未來”。在人力資源案例中,UT斯達康的裁員方式獲得了好評,但導致UT斯達康裁員的原因是電信市場的變化和技術的變革——小靈通設備產品需求急劇下降了。未來的不確定性引發的顧客需求的變化或變革,才是企業所遭遇危機或失敗的真實原因。

德魯克給我們指出,企業的目的只有一個適當的定義:創造顧客。事實上,絕大多數企業都接受了管理大師德魯克“顧客決定企業命運”的管理理念。

被傑克·韋爾奇、安迪·格魯夫、比爾·蓋茨等企業家推崇備至的德魯克,中國企業、中國管理實踐同樣有著他的深深烙印。

讓我們記住他的這個思想:企業最大的敵人是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