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天皇有没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重新掌握实权?

则卷大饼先生


要掌握实权,首先得要保证自己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取得至少大多数政治派别、集团的支持,才能坐稳实权的位置。

比如,幕府时期,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个近300个大名藩主手里,形成一个封建体系,天皇是标准的孤家寡人,仅仅拥有宗教领袖(天照大神的子孙)的虚名,手里除了一班没有实权的臣子,就一无所有了,他能直接控制的土地和农民更是微乎其微,最穷的时候,天皇甚至需要宫女出去出卖肉体来赚钱维持生计。

明治维新后,天皇因为其“万世一系”的正统性,被以长州藩、萨摩藩为首的倒幕派充分利用起来,最后倒幕军打败了德川幕府,正式还政天皇。

整体来说,明治维新之后一直到二战为止,日本一共经历了三任天皇,明治、大正、昭和,而以昭和天皇的权力为最大。

虽然一般人的印象里,二战前日本天皇的权力是很大的,实则不然,天皇的实权只是随着军部的权力扩大而扩大,明治天皇大体上就是倒幕派们的橡皮图章,而且他的身体也非常不好,处理国事也成为那些人“强大日本”的工具,实现这些人政治抱负的可靠力量。

鉴于天皇在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不管是文官政府还是日本军队体系,都在宣传和教育上不遗余力地向民众灌输“尊皇”理念,天皇就这么渐渐被神化了。

到了大正天皇,他自幼多病,小时候因脑膜炎留下后遗症,到了40又患脑血栓,最后就成了精神病,到了晚年,大正天皇已经完全的精神错乱,阅兵的时候,他经常下台去翻士兵们的背包,经常搞得朝野上下非常尴尬,1921年,在一次盛大的仪式上,大正天皇对着各国外交使节,一边傻笑,一边把讲演稿卷成圆筒,放在眼睛上,对着外国使节们乱照一气。

最后,大正天皇被政府和议会“强制”退休,由太子裕仁摄政,此后,一直到1926年大正天皇去世,天皇职责一直又太子履行,大正天皇被完全架空。

1926年,裕仁正式继位后,父亲的遭遇让他养成了小心谨慎的性格,凡事都小心翼翼、处事小心,同时,他通过联姻、培植年轻军官等方式扩大自己的政治基盘,而他继位仅仅3年,就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一片风雨飘摇中,军部的力量迅速扩大,而后期随着侵华战争的加深,日本已经完全进入了战时体制,天皇也成了军部维持统治、稳固民心的有效工具,天皇和军部彼此相互配合,但天皇始终不曾具备独裁的权力,庞大的军部体系始终是这个国家的统治中枢,但军部需要天皇的“神一般的支持”,在战争中,天皇最大的一次圣裁就是结束争吵,正式决定接受波兹坦公告。

二战后,在麦克阿瑟的要求下,裕仁发表《人间宣言》,正式把自己降格为“人”,从此,天皇在民众心中不再具有神的地位,而演化成为一种文化符合和国家的象征而已,如英国王室一般的地位。

虽然在天皇面前,包括安倍在内的政界大佬都要鞠躬致意,满脸谦卑,但不过都是常规礼仪罢了,体现对于国家元首的尊重,但也就仅仅是尊重了。

总之,天皇不曾真正实权过,过去没有,二战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不会有。


云中史记


日本天皇已经不可能重新掌握实权了,因为日本已经没有“保皇派”,没有人支持,手里也没有实权,天皇不可能恢复到二战期间的程度,变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二战结束之后,麦克阿瑟代表盟军进驻日本,对日本进行全方位改造,最重要的是进行制度改革,把原先的君主制改为君主立宪制,天皇成为日本的象征,但是不再直接参与治理国家。

真正掌握实权的是由民间选举上来的首相及其他官员,民选政府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下不对上,首相只需要迎合民意就可以了,至于天皇的意见,连参考的价值都没有,因为决定首相位置的是日本人手里的选票。天皇尽管地位很高,但是首相等官员不必服从天皇的命令,一个被完全架空的天皇不可能干预国事。


日本人希望天皇重新执政吗?

日本作为二战的发起国,在战争前期攻势凌厉,势如破竹,但是到了后期,尤其是太平洋战场末期,日本节节败退,本土也遭到美军的大规模轰炸,损失惨重。

整个二战期间,日本损失了500多万人,其中包括200万军队,1945年,美国向日本东京进行两次大规模轰炸,后来被称为“李梅火攻”。

“李梅火攻”摧毁了东京63%的商业区和20%的工业区,据当时日本政府统计,在轰炸中有约10万人被烧死,另有10万人被不同程度烧伤。

1945年3月10日以后,李梅指挥B-29轰炸机部队继续对东京以及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大城市进行了持续达3个月的燃烧弹轰炸,使其遭受了毁灭性破坏。至6月中旬,李梅又将燃烧弹轰炸范围扩大到其他中小城市和交通线。

日本人是战争的发起者,被轰炸也是罪有应得,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代价同样巨大,虽然天皇在战后没有受到惩罚,但却是罪魁祸首,日本人不愿意让天皇执政,重蹈覆辙。

现在的日本毫无疑问是民主国家,权力在人民手中,天皇没有重新掌权的可能。



最后,美国在日本仍然有大量驻军,目的是防止日本东山再起,即使全日本都同意天皇掌握实权,也过不去美国这一关。


视野新观


日本天皇在日本有很高的地位,但是想掌握实权不太可能,受到了法律的限制。如果日本社会在未来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有可能重掌实权,但是这个可能性太小了。

日本天皇的地位是美国人决定的

首先必须明白一点,日本新天皇的地位是二战之后由日本宪法规定的;而日本现在的宪法就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将军麦克阿瑟主导下编写的。所以日本宪法的很多内容都是按照美国的想法和美国人的法律传统编写的。

麦克阿瑟被称为日本的太上皇

根据日本宪法,天皇是只是日本名义上的主人,只能扮演"纯粹仪式上的角色"(也就是说只是一个名义上的领导人)。其实这和英国女皇、西班牙国王是一个性质,这是美国人按照西方的方式决定的日本天皇的地位。


日本天皇想重掌大权,必须要修改宪法

日本天皇向重新掌握大权,是要修改日本的宪法的,而这在日本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日本目前各个实权党派都不太可能轻易修改宪法,这对这些党派而言是不利的,也是他们自己极力反对的。

日本的议会党派众多,不可能轻易同意修宪增加天皇权力

在世界各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君主都是名义上的第一人,也都不掌握实权。所以日本目前的状况和英国比较相似。虽然这些党派比较尊重首脑,但也不可能修改宪法赋予其实权,而限制自己的党派的利益。

如果日本改变现在的君主立宪制,在西方是呆不下去的

日本长期以来把自己定位成西方的一员,也就是追随美国和西方的法律、行事准则。这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在宪法上不可能未被西方的准则,如果未被西方的准则,是不可能被西方接纳的。

美国对日本有着特殊影响力,不可能同意日本改变现在天皇的地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土耳其,在埃尔多安以前的土耳其一直奉行议会制,议会的权力比较大;但是埃尔多安上台后,不断压缩议会的权力,增加自己的权利;现在的土耳其和美国的关系很紧张。

所以未来,日本天皇不可能轻易重掌实权,日本的党派和西方社会的情况都不允许。


风云世界观


我认为如果缺乏国际社会的监督与遏制,日本天皇是有可能重掌实权的。

二战后,战胜国本来是要废除日本天皇制,把日本变成一个民主制国家的,在战争的最后阶段,给日本的最后通碟是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但当时的日本内阁还是向美国人提出了唯一的请求,那就是保留日本天皇制。

那么,当时已经连吃了两颗原子弹的日本,还有什么筹码来跟美国谈条件呢?有的,那就是日本天皇在日本国民心目中,永远无可替代的神圣威望!日本虽然战败,但当时孤悬和散落在整个太平洋战场上的日本士卒仍有几百万之众,而天皇在他们心目中是神一样的存在,他们对天皇的忠诚不但发自内心,而且是誓死追随的。一旦天皇被废,这几百万士兵极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1,群龙无首,无法管理和约束,从而引发严重混乱。2,精神世界彻底崩塌,重新拿起武器,为保卫天皇决死一战。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小野田宽郎”这个家伙?此人在不知道日本战败的情况下一个人在菲律宾打了29年的游击战,他藏身丛林地洞之中,常年过着难以想象的非人生活,既不投降也不“玉碎”,坚定的抱着“效忠天皇”的执念坚持战斗,直到1974年被发现后,由他当年的长官亲自下达了“结束任务”的命令,他才重回日本,且在回国后得到了极高的礼遇。

那么美国呢,在经历过琉球岛战役、硫磺岛战役,以及神风敢死队等等一系列战斗后,他们认识到日本内阁并非危言耸听,不是在吓唬他们。他们见识过日本士兵“为天皇而死”的那种荣誉感,那种归属感,那几乎是不带一刻犹豫的,而且只要天皇一句话,日本马上可以全民皆兵。所以考虑到日本残兵的劝降、管理、遣返,以及战后日本国内的治理等等因素,美国答应了日本的这一条件,日本天皇不但没有被废除,而且不受审判。说白了,裕仁本来罪恶盈天,万死难赎,之所以能够让他捡回一条命,靠的就是日本举国上下极其一致的忠诚和拥戴。

战后美国削减了日本天皇的实权,迫使其发表了“人间宣言”,承认自己并不是神,并且禁止组建军队(所以目前日本只有国家自卫队)。但这些对日本国民影响并不大,他们知道这些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天皇仍然是天神之子。另外,根据日本宪法,目前天皇的权利仍然很大,包括任命内阁大臣、国务大臣,批准和签发国家法律法规,召集国会等等。

日本作为一个岛屿国家,幅员狭小,资源贫乏,而且受地理、气候的影响,地震、海啸、台风常年袭扰,生存、发展、壮大都受到了极大的局限性。所以历朝历代的日本天皇,以及有识之士,都是以开疆扩土为己任,以征服外族为抱负的。在外人看来,日本人是在侵略,掠夺;但日本人不会这么想,他们坚决的认定这些人是为民族的复兴而远征沙场,马革裹尸,是不折不扣的大英雄。所以……才有了靖国神社。

有据可查的日本天皇已经传至第126代,历时千余年,而战后天皇权力被架空也不过才70年,两者相比较,文化的传承,历史的沉积,哪个更深厚,哪个更久远,不言自明。在某个民族危难时机,国家危急时刻,或者面临历史重大抉择的时候,日本天皇登高一呼,万世一系,大和天下,无人响应吗?


冒泡145300428



历史上看日本的天皇也从来没有掌握过实权。就拿明治维新后的明治宪法为例,宪法规定天皇是最高的权力者,天皇有最终的决断权,但是这时的天皇被神话成神,而不是人。笔者认为,这时的天皇就是萨长幕府的傀儡,真正的实权还是掌握在长州军阀,萨摩军阀的手中。因为这样,当东条英机要对美国开战时,天皇也是在御前会议上同意,如果不同意,天皇自身也有危险,暴走的军人当然会对天皇作出过激行为。


当裕仁天皇决定无条件投降,日本军队也是放下了武器,美军到来,裕仁天皇与麦克阿瑟元帅会谈,最终的结果就是天皇从神坛上走下来,放弃了一切权力。这个也在日本宪法中明确规定,所以天皇不参与日本的任何政治事务。过去军国主义教育,民众对天皇这个神崇拜,但是现在天皇制是一种象征,在战后日本民主的社会中,天皇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如果天皇要在目前的体制下参与政治,只有放弃天皇的位置变为平民参与竞选获得实权,如果日本要修改宪法,把日本体制变为明治时代的体制,给天皇更多的权力,天皇自身是反对的,目前的明仁天皇就是反对战争,要求维护和平宪法的代表,在历次谈话中,都提到了和平宪法,因为战争给日本带来的痛苦实在太多了。未来日本皇室也不会期待实权,需要继续维护的和平才是皇室的重要职责。


桥本看日本


有这可能,日本人是个以服从为天性的民族,包括现在的民主制度也不是他们自愿选择,表面看是美国人强行实施,实际没有天皇的配合是不可能得

而且大多数日本人也不认为民主制是什么好或者不好,不像美国人那样以民主为己任。在他们看来实行今天这种制度只是为了服从天皇的停战诏书,或者为了保护天皇免受美国人的审判从而维持这个所谓的国体。

到今天日本天皇也没有因为那场战争受到日本国民的反感,反而仍然拥有很高威信,在日本的网络上可以骂首相骂每个日本人,但没人敢骂天皇

如果有一天美国衰落,掌控不了日本,日本出现以天皇为号召,还政天皇的事情,也毫不奇怪,因为日本人就是这种异于其它任何民族的民族性。

简言之就是,天皇命令他们搞民主制度,他们就好好的搞民主制度,如果有一天没了美国的控制,又要搞天皇专制,相信大多数日本人也会乖乖的听命,虽然可能有些人会不满,但其它人会说没办法啊,这是天皇的命令必须服从


Leo9045


一、日本天皇是日本皇帝的尊称,相传为日本神话中的创世之神天教大神的后裔,也是神教道的最高领袖,是日本国家的象征。从日本神话武神天皇(公元前660年)至现在在位的明仁天皇已世代传承第125代。日本夭皇名称最早的记载是日本689年颁布的《飞乌净御原令》。日本天皇制是世界上最长的君主制度国家。近代明治维新后宣称"万世一系"并写入宪法,即日本从古到今天没有改朝換代,始终都是皇室世代血脉传承。这应该以日本是个岛国,国家面积相对较小,且不易遭受到域外国家的外来入侵密切相关。

二、由于日本天皇长一期以来是日本国家权力的象征,而往往掌握实际权力的是日本地方幕僚政权,谁拥有強大的军事实力征服对方的实力,就等于掌握了实际了掌握了国家的权力。但是习惯成自然的是天皇是神而不是人,最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冒然推翻"天皇",而只能"挟天子以令诸候"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后,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条件是日本夭皇是日本国家的象征得以保存。日本是"君主立宪制"与"三权分立"的民主国家,日本天皇不参政、不议制且依照宪法与法律程序批准命令内阁总理大臣、批准法律法令、召集国会、批准国务大臣任免、出席礼仪式外交事务活动和国家庆典活动等。日本天皇显然作为国家的象征,而不参与国家的具体事务决策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知研42791366


天皇可能在不久在日本消失,世界上很多王治国家比如英国女王和泰王,会陆续的走下神坛


凌友资123456789


没有可能,君主立宪制是政治进步的标志,日本在战前就已经施行了君主立宪,在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政治进行了彻底的西方民主改造,天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名誉元首。今天的日本社会对于带来繁荣稳定的民主制度有着深刻的共识和认同,这种共识是来自日本人的观念深处,让日本的政治制度倒退回战前,绝大多数日本人会坚决反对。二战在给被侵略国家深重灾难的同时,也给了日本社会带来了一个深刻且惨痛的教训,那就是只有民主制度才能保证日本的繁荣,才能保证日本人的幸福生活,这一点随便问哪个日本人,你都很难得到第二个答案。所以,让日本社会倒退回天皇掌权的时代,已经彻底成为了不可能。


照理说事


可能。但回到过去的封建皇帝模式,已经不可能了。

就目前施行的战后宪法来看,掌实权暂时别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