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惨科举作弊案,看看古人作弊手段,古人也有“牛操作”

历史今天看,1659年3月25日,清朝著名诗人吴兆骞,受到“丁酉科场案”牵连,在这一天遭受流刑,被流放到环境残酷的东北宁古塔。这场顺治十四年爆发的“丁酉科场案”,堪称中国古代科举历史上最血腥的惩治作弊事件。起因是主考官公开受贿,舆论蔓延全国。顺治帝从主考官、考生甚至到考生的家人都进行了严惩,株连甚广,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地域上,影响甚广。

从最惨科举作弊案,看看古人作弊手段,古人也有“牛操作”

吴兆骞像

从隋朝开设科举制度以后,科举就成为了古代读书人步入政坛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径。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考试就会有作弊。但历朝历代对舞弊的惩治都比较轻微,大多是降职或者流放,作弊的代价不大。比如,宋代刘师道之弟刘几道暗托考官,举发之后,宋真宗只是罚他永远不能科考,刘师道与考官降职。嘉靖朝的“翟汝孝兄弟关节案”,也不过是考官杖责、贬官,应试者废黜。但顺治十四年的这场丁酉科场案。此案因考官纳贿而起,株连人数之多,对全国震动之巨,在清朝历史上实属罕见。

从最惨科举作弊案,看看古人作弊手段,古人也有“牛操作”

一、

首先案发的是北闱(即顺天府)科场案。因为主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等公开接受给事中陆贻吉、博士蔡元义、进士项绍芳的请托和贿赂,京官三品以上的子弟没有一个不录取的,但也有人花了银子没有考上。于是榜发后,议论纷纷,更有人告状喊冤。顺治帝得知后大怒,十月二十七日下旨,结果涉案人员7个掉了脑袋,并抄家,父母、妻、子、兄弟也遭流放。

十一月十一日顺治又下令进行复试,复试时间和考题,全部由顺治帝钦定,皇帝要亲自主持乡试,这也算是奇谈了!第二年的正月十七日,在瀛台复试正式开始。新举人们被押送着进入考场,每一名举人都由两名武士持刀挟护,由顺治皇帝亲试。还放出狠话:“从今以后,考官考生们都给我规规矩矩的,再有类似事件,看我怎么收拾你!”

“摁倒葫芦浮起瓢”,没过多久,江南乡试又出了乱子。顺治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又有人上奏指出江南乡试也存在着类似现象,顺治帝怒气未消,现在又听到这个消息,更是火上浇油,怒不可遏。将江南乡试主考官钱开宗、方猷及同考官共计17人直接处决。数十人中试考生直接处死,部分考生或严惩或流放至荒凉的宁古塔,其所有家产一律充公。除此以外,其余上榜考生均应按时赴京重考,不得迟延规避。而且在复试过程中,武夫环绕,由两护军夹一举人入考场,在如此严酷阴森的氛围下应试,可想而知就算怀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也难以发挥出其真实水平。被称为“惊才绝艳”的吴兆骞,就在这次皇帝亲试中,交了一张白卷。于是舆论大哗,有人说他是惊魂未定,吓得提笔忘字了;也有人说他是恃才傲物,故意卖弄。其实是吴兆骞看到当时考场如同刑场的景象,感慨万端,把笔一扔,说:“焉有吴兆骞而以一举人行贿的吗?”,再加上仇人诽谤,这就触怒了顺治皇帝,最后直接被朝廷下令流放至宁古塔。

二、

历史上科举舞弊的事儿可以说数不胜数,跟现在眼花缭乱的高科技相比,咱们的古人在作弊上都有什么小聪明呢?

贿赂。对于考生来说,最方便、最可靠的是贿赂考官,买通关节。只要付出可观,回报就会可观,少则可以考前得到考题,或许还能受到考官的直接指导,最丰厚的回报是能够修改答卷,直接录取。唐代科举考试,允许考生事先将自己的诗文作品等送主考官阅看,称之为行卷,有人就通过行卷方式,竭力结交权贵博取功名。唐德宗时期,宰相李实就开了一张20人的名单,责令考官照单录取,否则就贬谪,南宋权臣秦桧,其儿子省试、廷试均是第一。

代考。古时技术不发达,没有那么高的甄别手段,这就给代考留下了可乘之机。宋朝就有学子在本地连考不中,就设法到其他省冒充他省考试。宋朝淳祐年间,就有读书人冒用已经去世的同姓人家父兄参加考试,有的则干脆寻找“枪手”代为考试。作为“枪手”,最有名的还属与李商隐齐名的唐朝诗人温庭筠。温庭筠多次为他人做枪手代拟策赋,据《唐书》记载,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那场科考,考官安排他坐在帘前考试,由考官直接监视。考试中,只见温庭筠奋笔疾书,不一会儿就交卷出场了。考官事后才知道,“私占授者已八人”,温庭筠在他的眼皮底下已经顺利帮八个人完成了试卷。“枪手”技艺可谓出神入化,可谓是古代最牛“枪手”。

从最惨科举作弊案,看看古人作弊手段,古人也有“牛操作”

温庭筠像

夹带。这也是许多人采取的一种作弊方式,通过衣物、食品、笔砚等夹带文字。南京“江南贡院”陈列馆就收藏有清代考生的作弊夹带——一本小书,只有6.5公分,但却囊括《大学》《中庸》《论语》全部内容,每页千字,字字如蚁,也是令人拍案叫绝。

从最惨科举作弊案,看看古人作弊手段,古人也有“牛操作”

古代写满“小抄”的坎肩


\u00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