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真的落后了吗?

武备趣科普


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这么一款二战时期的战舰,即便是放到现在来说,也可以称得上是全世界的一大奇观。因为它是全球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艘核动力巡洋舰,还因为它拥有2.5万吨的排水量,拥有即便是现在也让美军打怵的强大火力。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是上世纪70年代苏联建造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4号舰艇。于1986年动工建造,中间因为苏联解体而停滞,直到1998年才正式交付俄罗斯海军。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满载排水量超过2.5万吨,远远超过目前各国的巡洋舰的满载排水量,比我国055型驱逐舰大出接近两倍。它所使用的动力装置在当时也是前瞻性的两座核动力反应堆加4台蒸汽轮机。这是目前除了航母之外,唯一一艘使用核动力的水面舰艇,得益于强大的动力输出,彼得大帝号的航速超过32节。依照俄罗斯人的性子,不光吨位要做大,而且火力要强劲,彼得大帝号巡洋舰装备各种导弹400多枚,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海上军火库,其中包括20枚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美国在冷战时期之所以对前苏联比较打怵就是因为苏联时期的花岗岩导弹被称为航母杀手。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的命运也和苏联一样比较坎坷。苏联的解体,彼得大帝号的交付使用的时候,已经远远脱离当时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在他入役的时候就已经落后于世界各种水面舰艇了,而根据当时的理念,建造出来的巡洋舰并不适合现代战争。而且那个时期的电子系统已经不满足现在海战的需求,探测雷达也是一大缺陷。对于没有装配相控阵雷达的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来说,稍微拥有一点隐身能力的战斗机都可以突入他的身边发动突袭。

但好在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拥有庞大的身躯和足够的升级改造空间。俄罗斯军方打算为彼得大帝号巡洋舰装配新的电子系统,的新式雷达,并将舰上的导弹换装为锆石超音速反舰导弹。这样一来,说不定我们在未来可以看到彼得大帝号巡洋舰能够在现代战场发挥它的余热。


沐风谈兵论道


彼得大帝号早已落伍了,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就算彼得大帝号已经落伍,面对其搭载的20枚2.5马赫,1万米以上飞行高度的花岗岩,哪个国家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能拦下来?

舰运即国运,彼得大帝号的悲剧也就是必然的了


花岗岩一如既往的犀利,但是其最大飞行速度仅有2.5马赫,并且采用高弹道,高速飞行时会产生极强的红外反应也就是说拦截难度其实较低。

并且其作为主力防空导弹的里夫m防空导弹性能也已经落后。

但是俄罗斯海军没钱啊,没钱就无法进行现代化改造,而这样一艘将近40年的舰艇。谈何战斗力?

水面战斗舰艇不像航母,航母服役四五十年是比较简单的。因为航母的战斗力主要来源于舰载机。舰载机不落伍怎么都好说,而水面战斗舰艇不一样,对一艘水面舰艇进行现代化改造,首先导弹得换吧,导弹换了,雷达系统就必须要进行更换。



而雷达更换,那么舰载计算机也就必须更换。

否则无法处理雷达产生的数据。

将近四十年了(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而非单指彼得大帝号。)

在现在,俄罗斯的防空导弹已经向s500买进。

俄罗斯的反舰导弹也即将全部换装锆石。

20380这样一艘仅有3000多吨的护卫舰已经承担起了戈尔科夫这样的大型水面舰艇的命名。



就无一不说明了彼得大帝号的落寞。

但是就不是没有转机。至少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正在进行现代化改造。

也就是说,基洛夫级战斗力担当实际上要落在重新服役之后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身上。


等到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重新服役之后,彼得大帝号才有可能进行他的现代化改造。

只有到那个时候,基洛夫级才有可能从老旧战舰代表中脱身。

而现在的彼得大帝,只能带病运行因为,库兹涅佐夫瘫痪在船坞之后 彼得大帝已经是俄罗斯最后的门面了。

想要真正在凑活二十年,起码锆石,s400,相控阵得上吧?后面那群有用的没几个了,可以考虑拆平加一层飞行甲板,当个直升机母舰凑活一下


啸鹰评


装备发展有先有后,先发展者总落后于后来发展者,这是规律,并不奇怪。1989年下水的“基洛夫”级“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尽管吨位很大,落后于时代是不争的实事,但是装备发展的王道在于,能满足战斗需要即为好装备。

以此来观察“彼得大帝”号,也许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如之30节14000海里的任务部署能力,比较世间所有海军装备,不是哪一个国家海军可以比拟,动力澎湃,可视作无限航程,作用即可随时随地。

再比如96枚“里夫-M”舰空导弹相当威猛,所表现出的防空能量,能做到者,美国一家而已。瞧仔细,3架卡-27直升机,其反潜能力,也不是大多数国家的海军所能具备的。舰大火力威猛,具备相当大的各种任务能力,再拿它20多枚“花岗岩”反舰能力,也是数一数二的水平。要知道,它的射程可是有700公里之远。

看到这,也许你就不会说,它不只是看起来很美了吧?舰体庞大,升级空间巨大,根据俄罗斯升级计划,电子设备升级首当其冲,升级电子设备是根本,方能谈及其它武器系统的升级。更换X波段相控阵雷达,以及L波段远程警戒雷达,“彼得大帝”号可在未来不久完成一个华丽转身,使用最新技术成果,使之可得到脱胎换骨似地进步,犹能东挡西杀,担起俄罗斯旗舰的责任。

新舰建设固然重要,旧舰改造,也是不可或缺的重点,如果你真地认为它落后得不能使用,就大错特错,不是这样。


魂舞大漠


作为全球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艘核动力巡洋舰,纵然“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有2.5万吨的排水量、拥有异常强大的火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艘上世纪70年代设计的巡洋舰已经落后于时代潮流了!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是上世纪70年代苏联设计建造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1144.2型)中的4号舰,原舰名为“尤里·安德罗波夫号”与1986年动工建造,后来因为苏联解体的原因,该舰后期工作暂停,直到1996年才恢复,而到了1998年才正式交付俄罗斯海军,由于时间跨度太久,可以说是该舰一经服役就在设计理念上落后于时代潮流了,想想我们30年的驱护舰不是退役就是升级多次了!

▲“基洛夫级”巡洋舰和055

虽然在理念上落后了,但“彼得大帝号”巡洋舰还是有一些亮点的!比如该舰满载排水量超过2.5万吨,远超目前各国建造的驱逐舰,比是055的近2倍,甚至超过了一些轻型航母!在动力方面该舰采用了2座kn-3核反应堆+4台蒸汽轮机,如此强劲的动力使得该舰航速可以超过32节,也是目前除航母之外唯一的核动力水面舰艇!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俯视图

而“彼得大帝号”巡洋舰目前能够拿得出手的亮点除了吨位和核动力之外,应该就是强大的火力,该舰可以装备各种导弹近400枚,其中包括20枚P-700“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这种反舰导弹的射程可达700公里,甚至可以携带核弹头,是非常可怕的存在,在冷战时期被称为“航母杀手”!

▲高超音速导弹

但在现在看来该反舰导弹末端速度只有2.5马赫,而且采用高弹道,全程高度在17公里以上,又有非常明显的红外特征,在现代宙斯盾雷达和我们的346A相控阵雷达面前简直就是活靶子,所以俄罗斯打算将其换成最大速度8马赫的“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基洛夫级”巡洋舰武器配置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火力虽然强大,但该舰的缺点也是相当明显的,比如雷达电子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海战的需求,并没有装备相控阵雷达,其工作在C/D波段的远程对空警戒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只有300公里,而对2平米的目标探测距离更是不足200公里,在面对现在稍微有点隐身能力的战机和反舰导弹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他对海、火控、导航等雷达也均已落后!

▲“彼得大帝号”错综复杂的上层建筑

此外,“彼得大帝号”巡洋舰由于体型巨大且上层建筑错综复杂,雷达特征特别明显,很容易被发现并锁定攻击,而该舰上最先进的防空导弹也就是S-300的海基型号“里夫-M”舰空导弹了,可以搭载96枚该型导弹,只是与051C上的相同,在性能上已然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总之,2.5万吨的“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已经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物,纵然进行了升级改造,也改变不了其落后的设计理念和雷达电子系统,甚至可以就“彼得大帝号”这样一艘2.5万吨的巡洋舰的综合战斗力还比不上7000吨的052D型驱逐舰!

天下布武


俄海军的“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服役时间已经接近30年,期间没有进行过大规模升级改进,所以落后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是单纯比较舰体平台性能,“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仍算是非常强悍优秀的。“彼得大帝”号是苏/俄1144型“基洛夫”级巡洋舰的4号舰,舰长达252米,满载排水量约25000吨,至今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巡洋舰。它装备有2座核反应堆和4台蒸汽轮机,拥有无限续航能力,最高航速超过32节。

在武器装备方面,它装备有20枚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224枚舰空导弹、14枚反潜导弹,还装备有AK-130双管130毫米舰炮、数套弹炮合一近防系统,还搭载有3架直升机。如果是从上面数据来看,“彼得大帝”号性能仍然是非常强悍的,很多指标都能够在今天占据榜首位置。

可是一旦深究它的各种武器系统、电子设备、作战系统,就会发现它们都是30年前的产品,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潮流,空有“量”而没有“质”,所以导致“彼得大帝”号空有头衔而没有实质威胁。

它的SS-N-19“花岗岩”超音速反舰导弹面对今天的“宙斯盾”战舰时已经没有太大胜算,当初能够支持它超远程打击的作战体系也早已残缺。

在它引以为豪的远程反舰能力被削弱的同时,它自己也是“自身难保”。由SA-N-6“里夫”远程防空导弹、SA-N-9中近程防空导弹、SA-N-4近程防空导弹、“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组成的防空系统看起来很有层次,相互衔接,但只是看起来很美。

这些防空导弹均存在发射速度慢,反应时间长等缺点,弹炮合一则无法有效拦截高速目标。

更重要的是,“彼得大帝”号上面配置的防空预警雷达在搜索探测距离、火力通道数量、探测精度、抗干扰等方面的能力明显落后于今天各类“宙斯盾”战舰上装备的有/无源相控阵雷达,其余的船电系统都仍是上世纪的产品,性能还比不上今天很多千吨级护卫舰上的同类产品。从这些角度来看,说“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已经完全落后也是有道理的。

俄海军也知道“彼得大帝”号上的各种缺点、不足,但苦于经费不足、水平有限、没有舰艇轮换等原因,一直无法对“彼得大帝”号进行大规模升级改进。目前同属于1144型“基洛夫”级巡洋舰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正在进行现代化升级中,按俄方披露的消息,它进行了诸多升级改进,战力有大幅度提升。这样一来,“彼得大帝”号似乎看到了一点希望。


科罗廖夫


纵使成为了搭载数百枚导弹的存在,基洛夫级(彼得大帝号为该级四号舰)核动力巡洋舰也已然落后于时代。

火力:外强中干

基洛夫级被认为是一款具有强大火力的军舰,无外乎是因为其搭载的数百枚各型导弹。

但评价一艘舰船的火力,并不能单纯看武器数量的多少。其质量以及武器系统的整体使用效率也是至关重要的。

↑前苏联的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满载排水量超过2.5万吨,将近是我国055级导弹驱逐舰排水量的两倍,是052D级的三倍多。该级舰长250.1m,宽28.5m,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巨无霸。

↑与之相比,英国的无敌级轻型航母(该级舰已全部退役)也不过192.6m长、27.5m宽,满载排水量20600吨。也就是说,基洛夫级比很多轻型航空母舰还要大一号。这么大的船,当然是要多装武器的。

↑基洛夫级装有20单元SM-233型重型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用以发射P-700“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96单元B-203A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用以发射S-300系列远程舰空导弹;16座8单元(共128单元)S-95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用以发射3K95道尔中程防空导弹;还有两座传统的双臂式ZIF-122舰空导弹发射架,用以发射9K33型近程防空导弹。除此之外,还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弹炮合一近防炮系统、130mm或100mm舰炮(该级4艘舰的装备情况都略有不同)。

↑顺带一提,首舰基洛夫号在舰艏还装有10单元SS-N-14反潜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在后续舰上取消了垂发系统,改为了SS-N-15导弹,由设在舰体中后部两侧的533mm鱼雷发射装置发射,在这里不算入垂发总数。

这样算来,满载排水量2.5万吨的基洛夫级装有共20+96+128=244单元的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而反观今天的一众水面作战舰艇,美帝的提康德罗加级有122单元垂发,阿利伯克是96单元,我国的055级是112单元,052D更是只有64单元。那么是不是应该说,基洛夫级的火力就远远好于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战舰艇?

恰恰相反。

↑从导弹类型的角度来说,基洛夫上两百多个单元的垂发,都不是通用垂发。也就是说,特定类型的垂发系统只能适配特定型号的导弹。当20枚P700反舰导弹都被发射出去时,就意味着基洛夫级完全丧失了远程对舰打击能力。当目标距离较远时,射程较短的128单元道尔舰空导弹也会因射程不足,干瞪眼白着急,无法发射攻击目标。

正是因为舰上各种导弹不可混装,基洛夫级在实际出海巡航时,为了节约维护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数量的垂发系统是不会装填导弹的。即便是战时,也不能保证每种导弹都可以发挥其最大的作战效能。

换句话说,基洛夫级垂发数量虽多,但由于每种垂发系统的用途过于单一,其总体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样,导弹类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装的弊端,也给基洛夫级的火控系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以防空导弹火控系统为例,在全舰密密麻麻的上层建筑中,有K波段“十字剑”舰空导弹火控雷达1部,用于3K95道尔中程舰空导弹;J波段“顶罩”舰空导弹火控雷达2部,用于S-300远程舰空导弹;F/H/I波段“突现群”/"汽枪群"舰空导弹火控雷达2部,用于9K33近程舰空导弹。每种每部火控雷达能够同时引导1-2枚导弹攻击目标。

也就是说,由于舰上导弹和火控互不兼容,纵使能搭载远中近程总共近200发防空导弹,基洛夫级同时也只能攻击4个远距离目标,2个中距离目标,和4个近距离目标。且在实战时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如此繁复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会给舰上的指挥调度工作带来很多麻烦甚至是混乱。

↑而无论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军055大驱上的112单元大口径垂发,都是是通用垂发。也就是说,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反潜导弹、陆攻巡航导弹,统统可以不经特殊改装装进这些垂发系统里。

这就给军舰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强的灵活性:遂行舰队防空任务时,可以多带远程防空弹,带少量反舰、反潜弹和近程防空弹用于自卫即可;遂行对陆打击任务时,则可以多带陆攻巡航导弹,而只携带少量其他类型的导弹用于应对特殊情况。



↑也就是说,今天较为先进的大型驱逐舰,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灵活的火力配置,在实战中发扬出并不亚于基洛夫级的火力。而今天的大驱,排水量也不过是万吨出头而已。

换句话说,基洛夫级在1980年代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作战舰艇之一,也是红海军的中坚力量。但到了2019年,它早已难当重任,更不能称得上先进二字。

颇为鸡肋的核动力设计

巡洋舰/驱逐舰的动力系统是否应该采用核动力,也曾是一个困扰着某些大国海军舰艇设计师的难题。不过,历史已经给出了相当明确的结论:巡洋舰/驱逐舰采用核动力,是得不偿失的。军用舰船核动力的最大价值还是体现在航空母舰上。


↑航母采用核动力主要是为了航母能够长时间以25-30节高速奔袭。哪怕是二战时期的大型舰队航母一般都能以10-15节的经济航速达到8000海里(近15000km)的最大航程,走直线的话足够从美国本土西海岸的圣地亚哥海军基地一路开到新加坡的樟宜海军基地。但以10节航速走完这8000海里,需要一个多月时间。如果战事紧急,航母却还需要一个月才能从本土开赴作战海域,黄花菜都凉了。

↑如果以25-30节的高速航行,一个多月的航程能缩短到10-15天。但如果航母采用常规动力,持续高速航行不仅有损坏动力系统的风险,更会飞速消耗舰上燃油,航程就只剩下经济航速下的一到两成。

也就是说,常规动力航母用高航速走完这8000海里,要中途补给油料至少4-5次。而这在广袤无垠、气候海况多变的大洋上,又会带来很多舰队调度配合上的难度。

如果航母采用核动力,则不存在油料不足、动力系统负担大的顾虑,可以放心大胆油门到底奔向目标,进行长距离的高速航行,向目标海域快速反应、快速部署。

↑而对于驱逐舰、巡洋舰来说,则极少有这种远渡重洋的战略机动需要。美帝现役的驱逐舰、巡洋舰均采用常规动力设计,在需要对长途奔袭的航母实施护航时,多采用从不同海外基地分别派出驱逐舰、对航母进行接力护航的办法。

↑而像前苏联/俄罗斯这样在海上主要采取防御态势的国家来说,更加不需要舰船有强大的持续高速航行能力。说得难听些,当年的红海军能在美帝的绝对海空优势面前,守好自己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核动力舰艇的造价也是惊人的。1961年,8万吨的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造价为2.6亿美元,同时期9万吨的企业级核动力航母为4.5亿美元,后者只比前者大10%出头,但造价要翻番。

↑值得一提,同时期只有2万吨的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的造价也高达3.32亿美元,比8万吨的小鹰级常规航母还高。

上上图是企业号、长滩号和核动力驱逐领舰(后来被升格为巡洋舰)班布里奇号组成的全核动力舰队于1964年进行的一次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这次历时64天的史诗航行总航程达32600海里,而且舰队中途没有进行任何补给。

但是辉煌和成就背后,有一点值得我们留意:9万吨的企业号、2万吨的长滩号、9千吨的班布里奇号,整个舰队的总吨位不超过12万吨,但总造价却高达近9亿美元(1960年代物价),足够建造3艘半8万吨的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了。

↑而且核动力舰船每过15到25年就需要换料大修,需要拆解部分舰体进行核反应堆芯的更换,一两年的工期是少不了的。一次换料大修所需的费用也一般能达到军舰造价的10%-15%。

此外核动力动力系统本身也比相同功率的常规动力系统昂贵得多。核动力舰船平时所需的使用成本、维护时间也高于一般常规动力舰艇。上图是美国航母27个月一周期的航母日程安排,可见两年多的周期里,核动力航母有长达半年时间在港维修,又需要3-5个月的磨合重整时间,实际可出航部署时间只有15-17个月。

也就是说,以核动力航母为例的话,在一艘核动力舰只的整个服役生涯中,即便是最理想的状态,也只有六成时间可供出航(这其中也包括出海训练、试航的时间),另外四成时间都处在不可出港的状态。

↑而且同样地,核动力舰艇在退役后,拆解核反应堆也是个耗钱、费事、吃技术的大工程。

↑因此从很大程度上来看,基洛夫级可以说是前苏联海军不惜血本打造的一款核动力面子工程。其威慑、象征意义远大于其在实战中所能发挥的实际作战效能。

综上,基洛夫级无论是从作战性能上来看,亦或是从经济实用角度进行考量,都很难被认为是一代成功的军舰。

帝国余晖:四艘基洛夫级的明天

基洛夫级首舰基洛夫号(后改名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于1974年3月26号就已开工,1980年12月30日服役,2004年3月30日退役。

余下三舰分别于1984年、1988年、1998年完工入役。可以说四艘基洛夫级走到今天,都已经是有20-40年舰龄的老舰了,必然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舰体设备老化,以及核燃料的大修换料问题。

但众所周知,今天的俄罗斯海军已很难和当年的苏联红海军相提并论。对于这四艘海上巨兽,俄罗斯也曾多次提出过大规模的改造计划,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2014年进行“现代化改造”前后的基洛夫级二号舰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原苏联海军伏龙芝号,该舰早在1997年就退役封存,随后在2002年遭遇严重火灾,就此完全停航彻底失去战斗力),从外观上来看仅仅是给军舰刷了一层新油漆的翻新工程,并没有更换任何武器、火控、雷达等舰上设备。

换句话说,该舰的作战能力经过2014年的“改造”后,相比1984年服役时,甚至说相比于2002年的严重火灾后,都很有可能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

↑而三号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原加里宁号)也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所谓的现代化改装工作。根据俄罗斯军工新闻网报道称,俄罗斯为改装该舰共计拨款500亿卢布(约合15.16亿美元),计划拆除除了船体和核动力装置之外的其他所有舰载设备,然后安装全新的武器、火控、雷达等全套舰用设备。

按照计划,该舰的改装工作应当于2018年结束,该舰在当年便可重返部队服役,服役期可延长至2030-2040年。但如今9102年都已过去大半,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却依旧没有再度服役的消息,很有可能还静静地躺在空无一人的船台上。

(后又有消息说该舰的改装工作会持续到2020-2021年,希望不要又是遥遥无期)
↑2019年4月18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发布核动力舰艇拆解招标文件,决定从2019年至2021年拆除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两艘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

与两艘基洛夫级同时期拆除的一批舰艇,还包括一艘671型多用途核潜艇(维克托级)及3艘667BDR型战略核潜艇(德尔塔3型),总拆解费用约折合4200多万美元。

↑时至今日,四艘基洛夫级中,只有最年轻的彼得大帝号还在为昔日红色帝国的海疆站着最后一班岗。她伟岸、庞大的身躯,无声地向世人述说着红海军曾经的辉煌。

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命运,也许也会和许多那个疯狂年代诞生出来的红色巨兽一样,只得静静地沉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化为昔日帝国的一抹余晖。


Sabot穿甲哥


“基洛夫级”值得炫耀的是庞大的武器库,足可以容纳500枚导弹。一共建造了4艘,其中一艘现役,一艘进行现代化升级,还有两艘准备在2021年拆解……如果不落后,俄罗斯人也舍不得拆啊。就像“拳怕少壮”一样,诞生于1980年代的巡洋舰,即便采用核动力,但是其他方面的短板也注定“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已经落后于当下的时代。“彼得大帝号”属于基洛夫级巡洋舰,其满载排水量超过2.5万吨,是世界上仅次于航空母舰的大型水面作战军舰。

图、普京在“彼得大帝号”上

“基洛夫级”是前苏联的旗舰级巡洋舰,世界唯一能和它类似的是美国的长堤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但是后者的排水量只有1.7万吨。“彼得大帝号”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其拥有各种防空、反潜和反舰武器,自己出去就能独立作战。俄罗斯的航母也有异曲同工的功效,其舰载机虽然不多,但是自身的防护功能就已经够强了。

“彼得大帝号”最早的称号是尤里·安德罗波夫号,但是它在建造的时候延误了不少时间。从1986年开始建造,到1996年才完工,并被命名“彼得大帝”号,此时苏联都解体了。“彼得大帝号”服役俄罗斯北方舰队,并成为舰队的旗舰,也是第一艘具备多重防护功能的巡洋舰,还能给航母提供对空防御支持。也就是这颗独苗在进行现代化升级。

“彼得大帝号”最值得夸耀的当属惊人的火力装备,其显眼的雷达安装在前桅杆上。主要的武器系统是20枚花岗岩反舰导弹,这主要是针对大型水面舰艇,具体点就是对方的航母。此外其还搭载了96枚12座8联装回转式S-300F堡垒/SA-N-6雷鸣防空导弹,还搭配了9K33M黄蜂-M/SA-N-4壁虎导弹。


航空之家


巡洋舰再怎么强大,雷达也只能“看”400公里,因为地球是圆的,400公里就外被海水挡住了,这是理论值,实际上可探测距离差不多350公里。而美国航母上的E2预警机可以探测600公里,一般飞两架上去,一架护卫,另一架前突,指挥舰载机攻击对方舰队,所以一般会正面形成一个1000公里的预警区域,而航母时速30-35节,它可以永远保持这个速度,也就是说可以和对方舰队永远保持同样的距离,你在打光航母舰载机之前永远看不到它,别说你有500枚导弹,就算有5万枚,你找不到对手有啥用,战场单向透明,打个毛线!单打独斗在二战就过时了,再强大的战列舰在航母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


黑山老妖37625003


完全没有落后,如今把它放在任何一个国家海军当中,都是作为绝对的主力存在,包括现在如日中天的美国海军!确切的说不是“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落后了,而且俄罗斯的海军落后了,说白了就是没钱的原因!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知道继承了前苏联多少好的武器装备,但是东西是好,可是俄罗斯没有钱来继续使用,就算是销毁都没有钱销毁,这让美国等西方国家都看不下去了,甚至出钱替俄罗斯销毁。

不过有一级特殊的军舰,俄罗斯没有放弃,那就是基洛夫级/1144型核动力巡洋舰,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款除航母之外,采用核动力的水面作战舰只,其中“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在役,除了一艘退役之外,还有两艘正在接受现代化的改装!

说到“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导弹火力,那完全可以媲美一个航母战斗群了,是名副其实的导弹武库舰。全舰装备了接近500枚导弹,导弹的种类应有尽有,包括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和巡航导弹等等,并且各类型导弹的射程由远及近都有,可以堪称为立体式的防护模式和攻击模式,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垂直导弹发射系统!

由于“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排水量超过了两万四千吨,所以俄罗斯人把能够装上的武器装备全都装上去了,简单粗暴的堆叠在一起,光舰载直升机都有三架,是一般国家军舰配备的直升机数量的好几倍。除了导弹之外,“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还配有先进的火炮系统,比如说AK-130双管100毫米舰炮和CADS-N-1近防系统,这在现在都是先进的。

不过由于服役20多年了,“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的装备相比较顶尖国家的水平,已经相对显得落后了。尤其是雷达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目前已经成为主流舰载雷达,所以“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同级的两艘军舰,目前正在接受改装,改装的重点就包括换装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更先进的垂直导弹发射系统,这样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实力将会再上一层楼,服役到本世纪中叶都没有问题,不过由于经费问题,改装过程一波三折。

虽然俄罗斯面临的主要对手的是美国,是北约,但是双方开战的机会是渺茫的。所以俄罗斯更多的还是需要一款强大武器时不时出来威慑对手,“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其实也可以和战略核潜艇一样,在必要的时候威慑对手。比如双方局势紧张的时候,“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开过去显示一下军事存在。

另外俄罗斯面对的主要战争还是非对称战争,自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的全部都是,包括车臣战争和格鲁吉亚战争,还有现在的叙利亚内战,尤其是叙利亚内战,像“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这样的武库舰,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部署到地中海就是一个移动的武器库和发射平台,数百枚的导弹,能够不间断的打击叙利亚境内目标,因为是非对称,几乎不用担心被攻击!

所以即使是不升级,“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也不会落后,当然升级了会让它变得更强!


资讯所长


基洛夫级肯定不会落后,毕竟排水量25000吨的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有几个关键点是目前依然领先的,比如他的核动力,比如他的反舰作战能力,比如他的防空作战能力,都是目前西方国家的驱逐舰、巡洋舰比不上的,即便是电子设备上稍微显得有些落后,也会在今后的改进中得到弥补,而且改进已经开始了。

图为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他的战斗力依然算是最强之一。

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目前是世界上作战稳定性最高的军舰之一,这个之一主要是因为毕竟还有划时代055型大型驱逐舰。彼得大帝号的强首先体现在反舰作战能力强,他装备了20单元的P700型“花岗岩”导弹发射装置,花岗岩反舰导弹是一种飞行速度达到2.5马赫、重大7吨重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可以使用核弹头,实战中可以多发齐射,其中一枚导弹飞行在高空指示目标,其余导弹飞行在低空进行突防,这种导弹编组进攻的模式令西方防空系统应对吃力。

上图为基洛夫级的航拍图,下图为基洛夫级的上视图和侧视图,可见其通红色的甲板,颇具特色。

就拿英国海军的45型驱逐舰来说,他使用48单元席尔瓦A50垂直发射系统,装载48枚紫菀-30防空导弹作为自己的主要防空武器,这种导弹飞行速度为最快3马赫多,射程为100公里左右,装药100千克左右,机动过载较大。45型驱逐舰用来制导这些导弹的是S1045型桑普森雷达,探测距离400公里。也就是说,等到桑普森雷达发现花岗岩导弹的时候,花岗岩导弹已经飞行了100公里进入高速。

图为45型驱逐舰的桑普森雷达结构图和性能表,桑普森雷达不能在花岗岩刚发射时就探测到目标。

等到紫菀30防空导弹发射的时候,花岗岩导弹已经进入了最后100公里冲刺阶段,飞行速度达到了2.5马赫,只需要不到10分钟就能命中目标,紫菀30导弹只有1次拦截机会,如果错过了就只能等后面的近防炮来拦截了,而此时其实已经等于拦截失败,考虑到花岗岩导弹多达750千克的装药量,或者高达50万吨级TNT当量的核弹头,如果拦截失败就等于这艘军舰或者整个舰队要被击沉了。

图为45型驱逐舰使用的48单元席尔瓦A50垂直发射器。

彼得大帝号的攻击力很强,但是防御力也依然不含糊。彼得大帝号有96单元的48N6E防空导弹发射装置,3秒钟可以发射1发导弹,依靠一座3P41顶罩雷达和一座30N6E1墓碑雷达作为火控,还有一部顶板三坐标雷达作为补充,此外还有128单元的3K95型近程防空导弹,也使用垂直发射方式,1秒钟可以发射一发导弹,这些防空导弹可以对200公里-10公里的距离实现全覆盖,由于彼得大帝号火力通道多,因此一次可以同时和12个以上的远程目标和10个左右的近距离目标交战。

上图为基洛夫级和台风级核潜艇在一起,可见基洛夫级巨大的舰体;下图为基洛夫级被西方P3C反潜巡逻机跟踪,基洛夫只要一出海,他就是西方重点关照的对象。

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还装备有6座3M87型卡什坦近防弹炮合一系统,一侧有3座,1座卡什坦就能够对付2枚来袭的反舰导弹,这意味着6座卡什坦又能够对付12个反舰导弹,如此一来,整个彼得大帝号的防空火力通道总数在34个左右,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3艘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之和,可见彼得大帝号算得上练就了一身“金钟罩、铁布衫”,很难被敌人攻破。

图为正在改造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他将会一艘非常现代化的军舰,电子设备将会全面升级,使用俄罗斯最新的综合射频桅杆系统,嵌入X波段火控雷达和S波段搜索雷达,实现双波段能力。

今后,基洛夫级还将进行诸多的改进,比如换装飞行速度为5马赫左右的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比如增加9M96E2型防空导弹,比如增设3M14型对地打击巡航导弹等,电子系统也会增加新的5P20K型X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和5P27型S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此外还会增加C波段的有源相控阵对海搜索和火控雷达,整体射频系统和055型驱逐舰将会处于同一水准。现在,基洛夫级的3号舰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已经开始改装,预计2022年交付俄罗斯海军,彼得大帝号随后改装,改装后的基洛夫级,依然是世界上航母之外最强的水面军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