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是反彈,不是反轉!


注意,是反彈,不是反轉!


反彈終於來了!但最近投資者都變的“猥瑣”起來,很多做多資金也變的謹慎,開始控制倉位,猶豫買不買,有很多運氣不好的在反彈前清倉了,也有券商在喊:先不建議抄底。 不管什麼,今天先高興了再說。

注意,是反彈,不是反轉!


『01誰在買誰在賣?』


刀哥發現這個地方的恐懼資金來源於三類:一類是對未來經濟相當不看好的,一類是習慣了追漲殺跌的,還有一類是怕短期送命的多頭。

前兩類的資金一直存在,是賣盤的主要來源,裡邊有散戶,也有不少腦殘機構。年初以來,散戶資金淨買入持續提高,即使疫情的出現,也沒有改變此趨勢,反而機構出現了比較大的淨賣盤,根據券商統計上週機構近五日日均淨賣出233億,大戶淨賣出246億,中戶淨買入60億,個人投資者淨買入420億。

注意,是反彈,不是反轉!

市場好的時候,機構瘋狂唱多不要命,收割起來簡直不是人。被“騙炮”的散戶接下來會選擇怎麼做?一是底部割肉,二是反彈離場,這就是為什麼每一次砸出的歷史大底都是無比的慘烈,所以反彈之後通常還會出現二次探底,讓反彈期沒有捨得減倉的資金再次底部割肉。所以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上面所說的第三類的恐慌資金,即“怕短期送命的多頭”。這部分資金是長期看好A股市場,但市場短期由於很難看的清楚,因此做出先保命的決策,被迫出現了一些止損割肉的指令,而這都是為了幾個月後更好的參與戰鬥。

就拿刀哥本人來說,對市場中長期的賠率很看好,短期賬戶淨值也跟隨著市場大幅下滑,目前屬於重倉處於兩難的境地,如果減倉短期市場很可能大幅反彈,但出於對市場的敬畏也不敢盲目的上融資。市場中長期的趨勢很好預判,但短期往往會出人意料,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往後會越清晰。

我們看看北上和南下資金是怎麼做的,北上資金近一個月流出一千億,南下流入一千億。北上資金的流出和外圍市場的關聯程度比較大,主要賣出的是持倉比較大的消費,銀行,電子,主要是流動性層面出現問題,因此是被動賣出,資金在全球無差別拋售資產繼而兌換成美元補充流動性。那南下資金風險流入是在抄底港股麼?其實不算是,南下的資金主要流入了高股息的板塊中,比如金融,整體屬於避險的行為,以防禦為主。


『02、整體屬於底部,但活著更重要』


目前來看,市場整體處於底部區域,估值雖然不高,但也不算很低,弱於2019年初“大黃金坑”。我們的疫情已經控制住了,最大的不確定來自於海外。在出口方面,我們二季度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壓力,這意味著,我門需要更大力度刺激內需商品消費潛力,這也是近期內需消費品上漲的主要邏輯。在進口方面,部分關鍵進口中間品可能受到海外疫情導致的供給中斷,製造業產業鏈承壓,未來看兩點:一是新基建拉動投資,5G給各場景的賦能,二是刺激消費。以內需拉動製造業高級化,沿著消費、產業“雙升級”的轉型之路走下去。

注意,是反彈,不是反轉!

歐美股市跌速最快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了,但由於疫情拐點位置根本看不見,美國的疫情還在加速上升,未來大概率還會繼續下挫,債券市場有可能大規模違約以及帶來新一輪的資產拋售潮。相比2008年的金融危機來講,本次是一次性的技術熊市,跌速更快更狠,08金融危機屬於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歐美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很多重資產公司的高槓杆可能會導致破產,我們這邊也是如此,在標的的選擇上一定要選擇生意簡單的且現金流充裕的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