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可以用戰友屍體當掩體嗎?

笑料燉包袱


那句著名臺詞都還記得吧?“告訴程子華,我不要傷亡數字,我只要塔山”!東北野戰軍司令員這句平淡而又霸氣的話,昭示著塔山阻擊戰對遼瀋戰役全局的重要性和戰鬥的殘酷性。為了迅速突破塔山防線增援錦州,蔣軍“東進兵團”連續數日發起了一次次瘋狂的集團衝鋒,不僅有“軍官敢死隊”的組建,戰鬥中甚至真的使用了以屍體為掩體的辦法。



筆者是個道地的錦州人,深知“塔山不是山”,1948年的塔山村,是個位於錦州和錦西(今葫蘆島市)之間只有百十戶人家的小村子,東臨渤海,西接白台山,北寧鐵路從村子東側穿過。此地是“遼西走廊”山與海之間最狹窄的一段,大約只有12公里寬,去掉丘陵和灘塗,能夠通過的距離著實有限。

那麼自然,它也是敵“東進兵團”增援和解救錦州的必經之路,老蔣一度石親臨停泊在葫蘆島港外的“重慶號”軍艦上,佈署作戰方案和督戰。從軍事上說,塔山基本無險可守,它是一片高差不齊的丘陵地帶,唯一的制高點是西側的白台山,僅僅海拔200米且又偏離防線中央。並且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蔣軍可以實施少見的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



東北野戰軍緊急部署的阻擊部隊是:第四縱隊、第十一縱隊、冀熱察遼軍區獨立第4、第6、第8師和炮兵旅,統由第二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指揮。第十七兵團司令侯鏡如兼任司令官的“東進兵團”在兵力上稍稍佔據優勢,理論上擁有四個軍11個師的增援部隊(問題在開到的時間不一致),但蔣軍卻擁有極大的海空優勢。

從北平和葫蘆島機場起飛趕來的戰機不停頓的狂轟濫炸,同時“重慶號”等軍艦的大口徑艦炮威力極大,我軍臨時構建的陣地遭到嚴重破壞,按照東野老人們的說法,一顆炮彈能打掉一個排,所言非虛,那可是兩座雙聯裝152毫米口徑的重炮(這艘艦後來起義了)。



1948年10月13日,是塔山阻擊戰最激烈的一天,也被四縱政委莫文驊稱為:“對塔山存亡具有決定意義的驚天動地的一天”,在“總統府參軍”羅澤闓和“戰地督察組長”羅奇的督戰下,敵獨立第95師、第8師和第151師火力全開冒死突破,一度曾經在局部攻上了我軍陣地,確實險象環生。

當天的戰鬥,是以獨立第95師敢死隊凌晨的偷襲行動開始的,當四縱10師組織部隊將敵敢死隊消滅後,蔣軍隨後開始了長達一個多小時的炮火準備,然後步兵像潮水一樣撲了上來。最危險的地段位於塔山鐵路橋和高家灘之間,也是獨立95師準備重點突破的一個點。



負責此處防禦的是第10師28團二連,本來戰士們之前修建了六個地堡,結果被敵人的炮火轟掉了五個,與營裡聯繫的電話線也被炸斷了,連隊處於孤軍奮戰的狀態。連指導員程遠茂發現,敵人以密集的隊形沿著河灘發起衝鋒,武器是清一色的衝鋒槍,隊伍中甚至夾雜著挑彈藥的輜重兵。雙方在幾十米的距離上猛烈開火,二連傷亡頗大,而獨95師衝鋒的隊伍也倒下一片。

在後面督戰隊的逼迫下,剩下的敵人不退反進,他們把屍體堆積起來作為掩體整理隊伍和實施火力掩護,然後推著這道“屍牆”向前滾動,一點點接進二連陣地,隨著程遠茂的兵越打越少,眼見著陣地即將被敵人突破。



千鈞一髮之際,右側的高粱地裡射出密集的子彈,營裡觀察戰況及時派出的增援部隊到了,敵人終於被打退下去。慘烈的戰鬥中二連幾乎打光了,最多的一個排還剩下7個人,但終於牢牢地守住了陣地。

這是遼瀋戰役中真實發生的戰例,所以在戰場上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也並非對同伴屍體的不敬,為了擊敗對手,戰時狀態下一起可以“事急從權”,這是鐵律,因為打贏才是硬道理。而勝利者是不會被指責和嘲笑的,所幸,獨95師這支“趙子龍師”終究不是東野王牌縱隊的對手,用什麼招術都無濟於事,據說後來退到塘沽整頓時,所餘兵力只夠編成四個營。


度度狼gg


戰時,即非常時期,可以的,我父親是抗美援朝的軍醫,他就親身經歷過,用敵我雙方的屍體遮擋寒風,做掩體,戰士趴在冰雪中,衝鋒時,有的戰士一動不動,軍醫上去救治我方傷員時,拿木棍一敲打身體,有的戰士凍的像冰塊一樣,硬棒棒的,人已經凍挺了,凍殘了,甚至已經死去,太殘酷了…老人家說說都是淚啊…!


HY101374


我沒有經歷過戰爭,只是聽我親叔叔說過他所經歷過的戰爭。二百多個人的戰場,經過兩天兩夜的生死搏殺,剩下了十一個人。在這期間顧得上看是什麼做掩體嗎?在當時犧牲了的戰友能給活著的戰友當掩體應該是他們的奉獻吧。就像和平年代奉獻自己的遺體是一樣的,他們應該是沒有怨言的,生命都奉獻出來了,有什麼比生命還要重要的呢?!


莫回首w


個人觀點,別罵。如果和戰友戰場殺敵,自己戰死,希望戰友利用我的屍體做掩護,繼續衝鋒陷陣,即給了戰友防護又給了戰友為我報仇的勇氣。同樣,戰友犧牲自己也會這樣做。只有士兵活著,才能完成保家衛國的任務,也能讓逝者含笑九泉。


八戒牧馬


抗日老兵賈善明,曾任國軍21師121團2營2連重機槍手。在馳援南口戰役中,由於所處的位置是石頭山,不能掘土挖機槍掩體,賈善明和戰友一開始只能拿幾塊石頭對付。可是,重機槍可是我軍最重要的火力點,也是日軍重點攻擊的目標,必須保護好。後來,上級急眼了下令,讓他拿已經死去的士兵當掩體。於是,萬般無奈之下,賈善明只能搬來三四名戰友的遺體,擋在前面,向敵人猛射。後來,賈善明也因傷復員了。近年,在接受採訪時,賈善明還對此事念念不忘,覺得對戰友有愧。

一戰戰場上,一名法軍士兵以陣亡戰友的屍體為掩護,手持步槍進行射擊。

電影中這樣的鏡頭更多,大家也都能理解。

《血戰鋼鋸嶺》中,美軍士兵拎起來半截屍體當掩體,就衝了上去。這個鏡頭在很多版本中都被剪掉了。後來,主角也曾拿戰友遺體當掩護,躲過日軍清掃戰場的刺刀。

在戰場上,只要能活命,拿戰友遺體當掩體也是可以被接受的。一戰時,歐洲列強們搞戰壕戰,很多遺體沒法處理,就直接放戰壕上面埋起來當掩體了。尤其是衝鋒的時候,遍地屍體,那還能分清是敵是友的,趴下去能擋子彈就行了。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當然可以了!

戰場之上,活人為大,活下去才是王道。

戰友屍體不要說當掩體了,吃都可以吃的!

比如瘋狂的日本人。

在新幾內亞戰爭中,一夥日軍被澳大利亞軍隊困在了一個山洞中,日本人是有名的不準投降,然而,打也打不過,突圍不出去的,天寒地凍,山洞陰冷,很多日本士兵就凍死了。有些士兵或者負傷,或者生病也生不如死,就求著戰友殺死自己,死了很多人。

不過有一個好處,天冷,屍體不臭。

澳大利亞人哪裡呢,本來認為堵住了山洞,日本人沒吃沒喝一定會投降的,結果勝利晚了很長時間,因為日軍找到了解決糧食不足的辦法——吃戰友!

當然了,日本人很噁心,日本軍方從來不拿自己的士兵當人。

其他國家的軍隊操令中不會允許發生這種事情的,感情上也接受不了,然而,戰場之上,活下去最大,操令可以事後再說的,大不了處分唄!將功補過唄!一般的是不會去處分的。

當年上海的淞滬戰役,國民政府桂系部隊雖然英勇彪悍,但是奈何火力弱小。

日軍反而輕重武器齊全,火力強大到猙獰,桂系部隊的土木工事在日軍的強大炮火覆蓋之下,旋建旋炸,旋炸旋建,最後實在找不到沙包木材了,不得已只好拉過戰友的屍體當沙包用,最後5000多人僅有600多人生還。

唱歌唱“血肉鑄成的長城”,誠然是也!

美國人也幹過這種事。

《血戰鋼鋸嶺》中,美軍士兵拎起來戰友屍體當移動掩體,被打的支離破碎,在很多版本中被剪掉了,沒辦法,美國好萊塢也有電影審查,儘管電影反映的是歷史事實。

主角裝死拿戰友的屍體擋日軍打掃戰場的刺刀,不是那麼殘忍,感情上可以不那麼難受,也就留下了鏡頭。

英國人應該不會幹這種事情。

他們都是紳士派頭嘛!完全可以“文明的投降”!


葭明通半瓶歷史


對常人來說,用戰友的屍體當掩體,似乎有些難以接受,但在殘酷的戰爭中,在生死攸關之際,這種做法實在再正常不過。

國歌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這句歌詞不是藝術加工,而是戰場上真實的寫照。戰爭是殘酷的,處於戰場上的士兵隨時可能和死亡打交道,需要經歷各種常人難以忍受的折磨和痛苦。因此,為了勝利,為了活著,士兵就需要做出各種常人難以做出的事情。例如,拿戰友的屍體當掩體。

圖:1914年8月,一名法軍士兵用陣亡的戰友屍體當掩體,對敵人進行射擊

事實上,不管是一戰、二戰,還是各種局部戰爭,不管是中國、美國還是其他國家,都有用戰友屍體擋子彈的例子。例如,淞滬會戰中的大場之戰,雖說國民黨桂系部隊作戰勇猛,但由於缺乏火力支援,而日軍輕重武器齊全,火力異常強大,所以大場陣前死屍遍野。以至於後來守軍官兵用屍體堆成掩體繼續和日軍作戰,子彈打完了就用大刀。

當時,守軍原本有五千餘人,可最後只有六百餘人生還,而如果不用屍體當掩體,最後活著的人數可能更少。在當時的情況下,用戰友的屍體當掩體,純屬無奈之舉。

圖:志願軍老兵的回憶錄

在戰場上,一邊是橫飛的子彈,一邊是戰友的屍體,而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戰場上只有生與死,子彈是不長眼睛的。因此,一個正常的士兵,會用他能夠拿到的任何東西來擋子彈,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戰友的屍體。

有人可能要問,屍體可以擋子彈嗎?

理論上是可以的。

不過要看子彈的射擊距離和子彈的類型,但屍體確實能擋住大部分子彈,即便有些大口徑子彈擋不住,但也能降低死亡的幾率。

這和人體的結構有關。首先,人體的肌肉是鬆軟的,當子彈進入人體的時候,鬆軟的組織結構可以吸收子彈強大的動能,從而降低子彈的速度。其次,人體的骨骼是比較堅硬的,而當子彈的動能被吸收後,再打到骨骼上面,有較大可能無法擊穿骨骼。

所以屍體能擋住大部分手槍、衝鋒槍射出的子彈,也能擋住一部分遠距離射出的子彈。

而如果遇到近距離的步槍和重機槍,這時候單個屍體擋住子彈的概率很低,但如果是用屍體層層疊放,還是有可能擋住子彈的。

總之,戰爭是殘酷的,也是毫無人性的,所以確實可以用戰友的屍體當掩體。


金兔歷史


可以

一名戰士要在保全自己的情況下有效完成任務,如果沒有掩體,且戰友已經犧牲,可以用戰友屍體充當掩體,抵擋炮彈。

淞滬會戰

中,國民黨桂系部隊雖然英勇剽悍,但是缺乏火力支援,日軍輕重武器齊全,火力強大,大場陣地前死屍遍野,守軍官兵無奈只能用屍體堆成掩體作戰。

一戰時期,法軍的士兵信件裡就有一封提到用陣亡戰友的屍體充當掩體。當時法軍所在區域被炮火封鎖,斷水斷糧,戰友屍體無法妥善處置,也沒多少精力再修復工事,他們只好把屍體當成沙包堆起來擋子彈和破片。

畢竟,在尊嚴面前,完成戰鬥任務,取得最終勝利,才是第一位的!

戰鬥一線,類似需要臨機處置的事情非常多,而且每次都會有新情況,這樣就非常考驗指揮員、一線戰鬥人員。

記得越戰老兵提到,戰場通信非常緊急,可以說分秒決定戰鬥勝敗,聯絡員直接用明語通信,不用暗語,為的就是節省傳譯時間。其實這是違規保密規定的,但要分清主次和輕重緩解,因為敵人不會給你時間


小藍讀史


大家好,我是詩涵果果。

提出這個問題的,我肯定你沒有當過兵。因為在絕對的紀律面前,軍人的執行力是排在首位的,這和親情,友情,愛情無關,得到命令的那一刻,就必須把所有無關的事情排除在外,為了完成命令,在所不惜!


在很多的影視劇裡,尤其是抗戰題材類型的,經常可以聽到這樣一句話“我不管你傷亡多少人,我只要陣地”。這樣的命令在很多人看來是不能理解的,對於昔日的袍澤,你讓他們拿著生命在奪取勝利,陣地是用戰友的鮮血鑄就的。但是身為戰士,命令就是必須無條件執行的,不能因為戰友的死亡就成了你裹足不前的藉口和理由!

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役中,一整個排的中國士兵因為不能提前發起攻擊,避免打草驚蛇,硬是在冰天雪地裡被全部凍死,黃繼光邱少雲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更不陌生。

不管是在古代冷兵器戰爭裡還是當代的現代化戰爭,面對戰友的死亡而強忍心中的悲痛繼續作戰的,比比皆是。用戰馬踩踏戰友的屍體衝向敵方陣營的,用坦克壓過戰友的屍體殲滅敵軍的,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必須去做的,為了替死去的戰友報仇,為了更多活著的戰友,唯一能做的就是戰勝敵人,打倒敵人。

當你置身在激烈的戰場上,腳下踩著血水,劇烈的轟鳴聲貫穿你的耳朵,身邊的戰友一個一個的倒下,打紅了眼睛的士兵是不會在乎誰是戰友還是敵人的屍體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都會利用上,用屍體構築防禦工事,墊作機槍掩體,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死了的人已經死去,你需要為更多活著的人充當火力掩護,只有打贏了這場戰爭,你才可以或者說有資格為死去的戰友報仇雪恨,才可以為他們收斂屍體,才可以幫助他們照顧妻兒老小!


戰爭是殘酷的,死亡在所難免,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成全戰友的犧牲所帶來的榮譽,是你唯一可以做的!


詩涵果果解史


戰場上普通士兵只有生氣沒有感情,戰場上,士兵會用一切看得到的東西來擋子彈,而沒時間在意具體是什麼東西,哪怕是屍體,甚至於你都沒注意這是戰友還是敵人;事實上,各國的歷史上都有拿屍體當掩體的戰例

《血戰鋼鋸嶺》中,美軍士兵拎起來半截屍體當掩體,就衝了上去。這個鏡頭在很多版本中都被剪掉了。後來,主角也曾拿戰友遺體當掩護,躲過日軍清掃戰場的刺刀。

在戰場上,只要能活命,拿戰友遺體當掩體也是可以被接受的。一戰時,歐洲列強們搞戰壕戰,很多遺體沒法處理,就直接放戰壕上面埋起來當掩體了。尤其是衝鋒的時候,遍地屍體,那還能分清是敵是友的,趴下去能擋子彈就行了。

原則上是不允許的,感情上也說不過去。犧牲了的戰友雖然沒有了生命體徵但活著的戰友有義務保護好他們的遺體。這是戰友親人的重託也是感情的需要。79年我軍在攻克敵黃連山陣地時,為了運回戰友的遺體,很多戰友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才把犧牲的戰友運回到我方陣地。

或許有人又會拿起道德的武器進行反駁。認為我們殘酷、無情、冷血等一系列否定我們的言辭加諸於身,

但是不要忘了,我們所處的環境是戰爭,戰爭的最終目的是沒有戰爭,是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如果在槍林彈雨中我們還去顧忌一個屍體,那麼我們小則是死更多的人,產生更多的屍體,大則失去戰機,導致戰爭的失利,這是最不可取的。

在戰爭中為了保存實力更多的去消滅敵人可以用戰友的屍體作掩體,團為他們已經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祖國和人民,軀身也同樣能獻出,只是後人應該永遠記住這些為國為民獻出生命和軀體的英雄,證住"為了誰"英雄的心裡永遠裝的是祖國和人民。同樣他們才是我們今天活著的國人學習和效仿的榜樣和楷模

生戰爭,士兵就是要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只有消滅敵人,勝利才有保障。如果沒有必要消滅敵人,國家不會動用軍隊。既然要消滅敵人,如何在戰爭中保存自已,參加戰爭的士兵應該知道怎麼做。發生戰爭難免有傷亡,只有消滅敵人,自己才能安全。在作戰過程中,只有自己活著,才能開槍還擊消滅敵人,替戰友報仇雪恨。如果活著的士兵因為不用該用的屍體做掩體,很可能活著的士兵會犧牲。如果活著的士兵用戰友的屍體做掩體,戰友九泉之下也會諒解。主要是活著的士兵也不容易,他只有保存自已才能消滅敵人,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替死去的戰友報仇雪恨。

戰爭沒有規則!一切為了生存,戰場上能活下來了就是勝利,一切都是生存手段,一切都是可以利用。戰場上只有生與死,沒有其他任何顧忌。戰友就是用來擋子彈的,不是他幫你擋,就是你幫他擋,這是戰友情,生前如此,死後一樣。戰場上生死就在一瞬間,沒有時間去顧忌,那怕是最好的戰友,需要時他的屍體就是戰壕上的沙包。只有下了戰場,才會有隆重莊嚴的儀式安葬死去的戰友。

如果在危急存亡關頭,不得不採取極端措施,只要是戰勝敵人,那就是正確,一場戰鬥的勝利,本來就是用無數生命換來的,如果因為堅決不動戰友遺體而讓這場戰鬥失敗,那麼無數戰友的犧牲都是白費,如果他們地下有靈,絕對不允許讓戰鬥失敗,不管採取什麼措施,只要戰鬥勝利,他們會含笑九泉,記住,這是戰爭,不是兒女情長,不是倫理道德,戰爭只有勝利,沒有其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