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將來更容易成大器,聽了很受教

如果孩子一哭鬧父母就趕緊抱起孩子,那麼,孩子就會抓住父母的這個特點經常糾纏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

所以,孩子哭鬧不要著急去抱,父母最好讓自己有事情做,讓孩子看著自己動作麻利地做事。"此話出自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玟謹。很多家長會奇怪,李教授研究的是犯罪心理學,怎麼會說出關於育兒的哲理呢?

對孩子要

事實上,李教授曾經說過:"犯罪心理問題很多源於人的早期,所以我在犯罪心理研究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視研究人早年的一些心理問題,而且,真正要破解人的一些心理問題,你也會發現,它和人的早年的關係密切相關。"

所以,李教授在瞭解犯罪心理問題的時候越來越重視人的早年經歷,慢慢的就變成了現在的育兒專家。

對孩子要

關於中國家庭教育孩子的現狀,李教授說過中國家庭教育孩子的現狀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在發現孩子有一些小錯誤的時候沒有及時的進行糾正、引導,逐漸導致孩子養成許多壞毛病。長大再管為時已晚。對此,李教授提出了" 兩不管、三不慣"原則。

對孩子要

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將來更容易成大器,家長才會更省心

兩不管之一孩子能承受的事情不管

我們總會發現孩子們只要遇到失敗,就會鬧情緒和哭鬧,常常還會拒絕再次嘗試這件事。所以對於孩子能承受的困難和失敗父母儘量不要插手,家長們對於孩子能承受的困難和失敗儘量不要插手,因為你能今天幫他一次,你幫不了他一輩子,總要讓孩子學會面對困難該如何去解決,只有學會承受困難,未來的他才能獨當一面。家長學會適時的放手,這樣對孩子的意志力、抗挫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對孩子要

兩不管二孩子能獨立完成的事情不管

在生活中,不少父母過於寵愛自己的孩子,幫孩子穿衣、餵飯、背書包、繫鞋帶...都是父母親自代勞。殊不知,家長若過度地保護孩子,對孩子包辦太多,會使孩子失去了很多鍛鍊的能力,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有很大不利。因此,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事,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鼓勵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對他們的成長很有幫助,教會他們先學會自我服務,再逐漸為他人服務,孩子的進步是可喜可見的。

對孩子要

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將來更容易成大器,家長才會更省心

三不慣之一對於孩子不尊重別人不能慣

如今的家長都無比寵溺孩子,這就導致了很多孩子都變得驕縱起來,動不動就對他人大呼小叫,甚至動手打人。若是這樣的行為得不到管教的話,孩子長大後就變得目中無人、自私自利。對於孩子不懂得尊重別人這種情況,父母千萬不能慣。

長時間下去,孩子就會養成驕縱的性格,凡事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會去考慮別的小朋友或者大人的感受,這樣的孩子容易變成自私自利,沒有教養的孩子。遇到這種情況,作為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能夠理解他人的感受,才能更好地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

對孩子要

三不慣之二孩子對事情沒有責任感不能慣

遇見事情就喜歡推脫責任的孩子就是沒有責任感,如果孩子並沒有養成這樣的意識,就會逐漸成為一個肆意妄為、毫無擔當的人。家長一定不要慣著孩子這種壞習慣,要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對孩子要

三不慣之三對於觸碰原則的問題不能慣

原則就是父母給孩子立的規矩,如果對孩子觸碰原則的問題視而不見,會導致他今後犯的錯越來越大。明知道偷拿別人東西不對,還不去說教,將來後果可想而知。一定要孩子明白觸碰原則性問題的嚴重性,否則,孩子的壞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正了。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有遠見的父母必定培養孩子的行為據習慣

家長們不妨給孩子買一套兒童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孩子要

小時候多看一些繪本,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

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對孩子要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對孩子要

10冊不過是49.9元,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對孩子要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

下方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