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朝鲜战争,晚明历史中少有的一抹亮彩

与许多人的感觉一样,每读《明史》,特别是读到晚明部分,总会令人感到热血满腔,脊背上的震撼,胸腑中的悲愤!久久在心中萦绕,不易排遣。

明末的军事领域,战事频繁,令人感到畅快淋漓的时候不多,然而万历三大征,尤其是万历朝鲜战争,却是晚明历史中少有的一抹亮彩,其曲折惨烈之处屡屡令人感慨动容!

万历朝鲜战争是四百年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国际战争,日本史书把它分为两次,分别叫作文禄之役和庆长之役,朝鲜史书则称之为壬辰卫国战争。

整个战争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开始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结束,历时七年,这场战争,明朝“几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费银近八百万两,历经艰辛,最终赢得了胜利。

万历朝鲜战争,晚明历史中少有的一抹亮彩

战争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日军战略进攻阶段,日军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占领朝鲜全境,第二阶段是明军的反攻阶段,明军通过一系列战役,最终收复了平壤、开城等地,第三阶段是相持和议和阶段,第四阶段是日军再次入侵,明军和朝鲜展开战略总反攻,最终日军被全部赶出了朝鲜。

这场战争是明朝军事史上极为精彩、曲折的战例,史称“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

这是一场公平的较量,在战场上,明军和日军均有过良好表现,当然,双方也都在不同时期犯过错误,遭受过败绩,而在停战议和期间,中日双方政治和外交手段的角逐,一波三折,同时,战争期间也有极富戏剧化的人物和荒谬的事件参差其中,颇具野史和演义色彩。

公元1590年,日本结束了战国时代,有个叫丰臣秀吉的小个子完成了统一,他还有个非常奇葩的外号叫“猴子”,而且人如其名,不但形似,而且神似。

丰臣秀吉是个野心家外加好战分子,他觉得日本这个弹丸之地太小太穷了,于是决定往外扩张,他想先灭了朝鲜,继而干掉中国,最后再拿下印度,最终建立一个亚洲范围内的大帝国。

万历朝鲜战争,晚明历史中少有的一抹亮彩

丰臣秀吉经常念叨:“有生之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其版图,”当时日本的国力根本无法与明朝相抗衡,他企图先侵占朝鲜,然后“假道入明”,甚至还想灭掉明朝后把日本天皇的首都搬到北京,当真是痴人说梦!

实现这个计划,首先要解决朝鲜,于是丰臣秀吉就向朝鲜提出假道伐明的要求,朝鲜直接了当的拒绝了,心想我们这国家都是明朝帮忙建立的,你是不是傻?还让我们让路给你打宗主国。

于是朝鲜就果断的挨揍了,一个月时间,朝鲜三都八道尽失,那么朝鲜有几个都几个道呢,答案是悲哀的,只有三个都八个道。

也就是说,一个月的时间,思密达就不幸亡国了,在冷兵器时代,无论是攻击方式还是粮草供应和推进速度,想做到一个月就亡国,其实也很不容易。

但幸运的是,国王跑了。

万历朝鲜战争,晚明历史中少有的一抹亮彩

帝制时代,皇帝和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只要没死,那么复国有望,朝鲜国王李昖一路狼狈的跑到中朝边界的鸭绿江边,上书明朝求救,请大哥拉兄弟一把。

明神宗看到万年小弟让人揍了,这还了得,为此特召开了御前会议,决定派兵去帮朝鲜狂扁小日本。

日本进攻朝鲜可以说是倾巢出动,官方记载兵力达15~20万人,第一阶段打了三年,明朝派出的是刚刚结束万历三大征之宁夏之役、未来的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李如松,率领的部队都是九边精锐和戚家军,总兵力在4万人左右。

万历朝鲜战争,晚明历史中少有的一抹亮彩


万历朝鲜战争,晚明历史中少有的一抹亮彩

这次和日本的战争尤其激烈,因为此番不是和倭寇那种边角料的海盗浪人打,而是很专业的日本正规军,个个都是久经沙场的百战武士。

最著名的平壤之战结束后,日军被阵斩一千多人,伤亡在万人以上,而明军损失只有区区数百人。

万历朝鲜战争,晚明历史中少有的一抹亮彩

几年打下来,日军基本被打回原地,只能说:“老大,咱歇歇吧。”

万历朝鲜战争,晚明历史中少有的一抹亮彩

停战谁都乐意嘛,于是就歇了,两年不到,日本人皮又痒了,请求再战,这个要求得到了明国董事明神宗的批准,又打了一年多,由于火炮、造船等科技和战斗力差距太大,日军始终在挨打,伤亡数字一直保持在明军的10倍以上,丰臣秀吉的野心彻底破灭,积郁成疾,终于去阎王爷的地盘报到了。

丰臣秀吉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有如此荒唐的想法,上天唯有缩短他的寿命,让有正常思维的德川家康代替了他,还把他全家斩尽杀绝,断子绝孙,此后双方相安无事,日本此后近三百年不敢窥伺中原。

耐人寻味的是,德川幕府之后,又有妄图征服中国的荒唐日本人如东条英机之流陆续上台,这些丰臣秀吉的后继者们一而再再而三地企图实现这种“大东亚构想”,结果又重蹈覆辙!

日本每次强大的时候都被中国堵在了朝鲜半岛,直到遇到了腐败的满清王朝,总算在中华大地上耀武扬威了一阵子,后来傀儡皇帝溥仪在东北建立的伪满洲国甚至还给日本当起了干儿子,当真是中华民族的不孝子孙。

丰臣秀吉死了,日本只能撤军。

其间有个著名的露梁海战,堪称16世纪世界历史最大规模的海战,参战三方有两方都是世界顶级海军选手,共有1000多艘船参加战斗,最后日军惨败而归。

万历朝鲜战争,晚明历史中少有的一抹亮彩


最后,1592-1598年,七年抗日援朝战争彻底结束。

战争结束后,朝鲜自然复国了,这场战争朝鲜无疑是最大受益方,摆脱了亡国之痛,明亡后,朝鲜肃宗时期为了报答明朝的再造之恩,建立了“大报坛”,立明神宗排位于内,感恩明朝对朝鲜的复国恩情,后来又加上了明太祖和明毅宗(崇祯)的排位,前者是赐国之恩,后者是亡国之痛—去国之思。

万历朝鲜战争,晚明历史中少有的一抹亮彩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四月,明神宗在紫禁城午门进行了规模隆重的献俘仪式,61个日军俘虏被斩首示众,随后,皇帝作《平倭诏》昭示四夷,布告天下:

“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戳。”

万历朝鲜战争,晚明历史中少有的一抹亮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