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哥伦布》:迷茫中妥协,以“商品”符号价值衡量这个世界

《再见,哥伦布》:迷茫中妥协,以“商品”符号价值衡量这个世界

书影

《再见,哥伦布》是菲利普·罗斯的处女作。菲利普·罗斯刻画了尼尔和布兰达之间美好又短暂的恋情,他们之间的恋情也展示了商品经济及消费文化对于当时社会每一个人的影响。尼尔身处于消费社会,他会不自觉的用“商品”的符号价值衡量这个世界,用“商品”的符号价值去解读每个人以及他们的交往方式。

《再见,哥伦布》贫富差距里的爱情

  • 《再见,哥伦布》里的物质之上消费文化

《再见,哥伦布》是由一位美国作家名为菲利普·罗斯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小说,同时,这也是他的成名作及代表作之一。看过小说的应该都知道,小说讲述的一位犹太裔的青年尼尔·克勒门与同为犹太裔的布兰达·帕丁金之间的爱情故事,因为尼尔·克勒门家境贫寒,但是他却受过高等教育,而布兰达·帕丁金确是家庭富裕,所以,

他们之间的爱情是美好的,是让人羡慕的,但却是不受祝福的,他们的爱情也是短暂的。

显而易见,他们两个是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阶级的年轻人,这是他们永远无法跨越无法避免的,他们之间无可否认爱情很美,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阶级差异、三观不同、贫富差距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但是,最后导致他们二人一拍两散的根本原因,也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刻稻草是他们来自家庭的社会成分,他们虽然都是犹太裔。

《再见,哥伦布》:迷茫中妥协,以“商品”符号价值衡量这个世界

作者菲利普·罗斯

我们说开放的爱情令人憧憬的爱情都是建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很显然,两位主人公的爱情无疑受到当时社会的冲击。作者写的那个时代是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当时的美国已经是处于发达的消费型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当时的商品文化和消费文化都对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影响了人们的思、行为,以及已经深刻影响了人们平时的社交等方面。

从《再见,哥伦布》这篇小说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的消费文化追求的是物质至上的消费,而且这种消费观念与人们已经如影随形了,已经渗透到了每个人都骨髓里,他们甚至会带着这种这种思想去看待一个人,看待一个人的自身以及他的为人处世。

  • 机智幽默的名家风范

我们平时也可以看到一些对于《再见,哥伦布》的评价,其中,我看到的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来自索尔·贝娄的评价,他说:“与我们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光溜溜地呱呱坠地不同,罗斯先生一出场,指甲、毛发、牙齿都已长齐,他说话流利,技巧娴熟,机智幽默,富有生气,具有名家风范。”

这在我的理解中,他说的不仅仅是看起来这么诙谐的一句话,在我看来,他这更多方面是对菲利普·罗斯的无上的赞扬,他认为菲利普·罗斯是一位伟大的人,他在当时那个所有人都不敢发声,选择熟视无睹的,或者是避重就轻的其他作家来说,更加大胆,从第一视觉发声,评判了当时这个社会。

《再见,哥伦布》:迷茫中妥协,以“商品”符号价值衡量这个世界

美国消费主义

尼尔的期望——阶层跨越的幻景

  • 尼尔对布兰达的“爱情”——尼尔向上一阶层跨越的空洞渴望。

我们可以换一个视角来就看尼尔,因为他的家庭并不富裕,所以,更多程度上,他更像是一个在社会的底层送爬滚打的普通人,他是非常渴望拥有社会地位,它是那么的高高在上,那种社会地位对于他来说是无比渴望的,而他也一直在为之努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打拼和努力,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从社会的底层慢慢爬到社会的高层。

但是他知道这条路一定是充满荆棘的,因为从小在社会底层所受到的社会文化和制度对于他来说无疑是深深的枷锁,他非常渴望高层的社会地位,所以他认为通过购买和拥有特定的商品你让他获得想你的阶级地位。但是他却忽略了他所使用的这种方式,并不能够从实际上改变他底层阶级的身份

,像我们所有人认为的那样,商品和消费建构起来的只是漂浮在天上的身份和地位,是人们眼中的假象,他只停留于表面层次。

当时的商品和消费无疑与我们现在的金钱可以划上等号,有钱能使鬼推磨,现在的金钱可淡化人与人之间的障碍。正是如此,当年的商品也有此功能,他有一种能够消除社会这样来淡化阶级界限的能力。在当时,有数之不尽的人会通过使用商品来让自己过上和高层人相似的生活,实现自己突破社会底层跨越到社会顶层的愿望。

所以在当时,商品的流动和消费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从而更加高强度的促进了当时的社会形态。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布兰达一家,属于社会顶层。充足的经济实力让他们一家子人看起来总是那么的高高在上。然而我们也可以知道,这种只是呈现了一个外在的表象,而这种表象看起来是华丽的,但其实它也是空洞的,他们一家人所有的精神全部依赖于当时的商品

,所以这也侧面表现出当时的社会是充满着商品交流和消费文化的。

《再见,哥伦布》:迷茫中妥协,以“商品”符号价值衡量这个世界

上层社会艺术照

而当时身处于社会底层的尼尔,从小接触的都是来自于社会底层的商品文化和消费文化,这让他从小就刻下了想要通过努力爬到社会顶层的观念,他想要富裕的生活,想要看起来冠冕堂皇的社会地位,从小的思想理念告诉他一定要跻身于是更高的社会地位,他想要享受备受人关注的生活。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可以看出来,他从刚开始和布兰达在一起的时候是有爱情的,可以看出来,他是非常喜欢布兰达的,但是在后来他在和布兰达一家接触的时候,他已经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可以通过这种不劳而获的生活获取自己想要的社会地位。

  • 相比物质消费,艺术、审美品味才是阶级属性的重要参照物。

就像我们现在有些人奔波在生存的边缘,整天只能被生活的小事所累,梦想与理想更是遥不可及。但是有的人不用被生活中的小事所烦恼,他们可以在解决了生存的后顾之忧之后尽情的享受生活。其实在布迪厄的《区分》中也曾经说过,社会顶层拥有非常高的经济水平,他们不会整天为生活必需品而担忧,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并且拥有艺术文化等脱俗物质的审美品位。其实这就是审美以及高品味在阶级建构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也从侧面更进一步都确认了这种阶级区分的存在。

在我们现在会出现很多“土豪”、“暴发户”以及“书香门第”“艺术世家”,相信这些词汇大家都不陌生。那为什么会有这种相对来说比较两极分化的词语呢?我认为,这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虽然他们生活的阶级在经济方面,都属于社会顶层。但是如果上升到精神方面的话,就是品味在起作用了。这样的例子除了我们现在的很多人以外,在当时的美国,我们也会发现一些例子。

例如帕丁金,他们家是相当富裕的,并且它属于当时的社会顶层,在经济方面他们的生活方式也算得上是一个体面人。但是在他们冠冕堂皇了之后,他们的品味与其他人相比却是相差甚远。这也就是相映的。上档次的经济水平与他们的精神层面相脱离的实际的例子。在当时,帕丁金在他家的所有装饰品几乎都是她和家人的照片,在客厅,在卧室,在走廊,所有可以装放装饰品的地方几乎都有家人的照片,但是却鲜少看到有一些艺术品的存在。而且在当时,帕丁金几乎从来不参加关于一些文化艺术的活动。

《再见,哥伦布》:迷茫中妥协,以“商品”符号价值衡量这个世界

丰富的精神生活

在他的家中很少可以看到存放书籍的柜子,但是他的家中却囤积了非常多的水果和饮料;还有当时布兰达他是一位大学生,受过高等的教育,但是在他的平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他必须需要去完成的论文以及其他作业以外,他也几乎从来不参加机构甚至是学校举办的与知识相关的一些活动……这么多的细节和事例其实已经暴露了趴丁晶他们一家的关于精神层面的极度匮乏,从而也从侧面证实了他们的阶级的提升,只不过是通过一些商品和消费所获得的一种外在的空壳罢了。

就像当时的丹·艾萨克对他们的评价:他们其实是贫穷的,不要看他们的经济水平有多么的高,他的思想层面是极度匮乏的。他们被一种名叫“粗俗愚昧的物质主义”所指引着,他们根本不具备社会顶层那个阶级所应该必有的艺术品味。

“成”也子宫帽,“败”也子宫帽

相信看过《再见,哥伦布》这部小说的人,对于小生中所写到的

“子宫帽”应该记忆犹新吧,小说中尼尔和布兰达正是因为关于“子宫帽”的争吵使小说达到了高潮,而同时也是同样因为“子宫帽”而默默收场。 作者在小说中给“子宫帽”赋予了多层的意象,首先是为主人公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争吵埋下了伏笔;其次,还揭示了他对传统的道德权威的挑战、被迫妥协以及最后的反思。

  • 子宫帽——意识矛盾冲突的产物

通过小说我们可以知道,子宫帽是如何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在小说的开始,布兰达第一次向尼尔表露出自己的心事,像尼尔诉说自己喜欢他的时候;后来,他们在一起后,帕丁金的儿子也就是布兰达的哥哥——罗恩,他的未婚妻要来家里商讨婚事的时候,当时布兰达和尼尔一同接待的,通过此次的接待,贫富差距、阶级制度及传统的道德无时无刻不在给尼尔压力。

《再见,哥伦布》:迷茫中妥协,以“商品”符号价值衡量这个世界

六十年代美国民众

直到后来,尼尔也没有甚至不想向布兰达求婚,只有尼尔自己知道,他是不敢,他在犹豫,所以他不敢冒险,他害怕布兰达给他一个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因为如果布兰达回答的“是”,那么尼尔将会进入一个他所希望达到,但是却没有任何经验的新的高度,开启一段全新的,但是却没有任何参照的旅程;但是如果布兰达回答的是“否”,毋庸置疑,他跟布兰达肯定会分开。

所以他不敢冒险,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尼尔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求布兰达去买子宫帽。尼尔想要通过子宫帽让医生帮助他完成他和布兰达的结合。这无疑是一种替代或者说是拖延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非常考验布兰达对于他的感情,但是不得不说尼尔是聪明的,这种大大的做法,不仅为尼尔争取了思考的时间,同时也并未触及传统道德的底线。

子宫帽在小说中的作用无疑是双重的,首先是他在小说中的意义,它让我们感受到尼尔作为一个犹太人青年在最初接触人世时候的那种向往和在追求自己的梦想以及理想达到的高度时的

两者之间那种矛盾,同时也能够深刻地让读者对于传统的犹太人的道德理念和他们的文化习惯有一些深思。

同时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作者罗斯在他的首部处女座的作品中,能够从大众的角度描写出在当时那种社会以及文化的冲突下,个人形成价值观的困难。同时作为他首部处女座,他也侧面交代了在他以后的作品中可能会超越自己的身份对社会状况做出深刻的理解与探讨,同时我们也会知道他这种做法可能会冒着被自己的种族指责的风险,这也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作为一个普通人对于他这种做法的困惑以及深刻的反思。

《再见,哥伦布》:迷茫中妥协,以“商品”符号价值衡量这个世界

社会底层民众

  • 对于小说结尾,我们应如何解读?

最后尼尔也是因为子宫帽与布兰达结束了这段感情,回到了图书馆去工作。在很多人眼里可能认为这是尼尔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妥协,又或许是他认识到了自己身为社会底层向社会顶层之间的跨越矛盾重重,而面对这些矛盾他不得不做出一种妥协

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每个人应该有自己清楚的认知,知道自己应该属于哪个位置,就像尼尔所在的图书馆一样,每一本书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分类,以及他自己的编码。它们会被按照用途学科等进行分类,从而被放到一个柜子的最高层和最底层,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他们都是一本书而已。就像人一样,他只不过是被放到了一个名叫“社会”的柜子上罢了。

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看问题,换一种眼光来看,

不妨说这是一种给人以遐想,或者说是暗自包含了希望的结局。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尼尔,最后他乘坐了去纽瓦克的火车,而当时正好是“犹太新年的第一天,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新年的第一天当然是一个新的开始,而新的开始对于尼尔来说肯定是一种新的寓意。

我相信尼尔也一定会找到并且发现自己的价值,就像是他每天在整理图书馆的书一样,那么的仅仅有条。他的启程代表着他会思索自己的人生以及他当时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以及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像尼尔最后说的:“图书馆里的凳子或许并不足以使我观望到波士顿”但是我们相信也足够他能够整理好图书馆的书,能够整理好自己的思绪以及生活。

《再见,哥伦布》:迷茫中妥协,以“商品”符号价值衡量这个世界

60年代老牛仔

总结

在现在生活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商品消费,消费文化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每个人,影响着他们看自己的眼光以及与别人相处的方式。人们开始渴望能够通过。商品和消费来达到自己所能够,企及的高度。这种途径看似可行实则空洞。不得不说每个人都陷入了头脑的监狱,只会让自己最终不是被打垮,就是在迷茫中寻找自我。打破这种现状的唯一方式,就是像尼尔一样不是只关注照在玻璃上的那一点点光线,而是突破自我找寻外面的充满阳光天空。

参考文献:

1、《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2、《 消费社会中的迷茫自我 —— 解读《再见,哥伦布》

3、《再见,哥伦布》

4.、《 菲利普·罗斯:延续当代美国文学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