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适合南方种植吗?如何养护?

19751901


穿心莲的生物学特性

穿心莲是一种喜温暖气候的植物,在高温高湿,阳光充足的环境下有较好的生长,在发芽期和幼苗期,最佳生长温度为25度一30度,不耐低温,在O度时即倒苗死亡。穿心莲喜湿,怕旱,怕涝,以排水良好,湿润蔬松肥沃的酸性砂壤土种植为好,但不宜连作。

穿心莲的繁殖方法

穿心莲的主要繁殖方法是种子繁殖,分种子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穿心莲的种子采集一般在9一10月份,由于穿心莲的果荚在干燥的状态易开裂,为防止种子流失,所以应选择在早晨露水未干时采集,然后阴干果荚,待果荚开裂后,取种收藏。

穿心莲的播种期为3月上旬一4月上旬,由于穿心莲的种子种皮坚硬,并包有一层蜡质,不易发芽,所以在播种前应进行催芽处理。具体催芽方法是:先用细砂纸或细砂,磨去种子的外皮腊质,然后再用温水浸种,最好放入30度的温箱内催芽,待种子开芽口时,即可播种。

一)移栽播种方法:移栽播种的最佳播种期在3月上旬,由于穿心莲的种子细小,所以播种的畦面土质要耙细,为了利水防涝,畦高不可低于20厘米,畦宽在l50厘米左右。播种前先将畦面浇水淋湿,然后将种子均匀播散于畦面,因穿心莲的种子细小,很难均匀播散,为了便于播种,可将种子与细砂或草木灰拌匀播种。播种后应保持畦面湿润,最好能保持畦内湿度为75%左右,以保持发芽率,但苗出齐后,应适当控水,以防土壤过湿,引发瘁倒病。当苗高为7厘米,有3一4片真叶时,即可移栽。

二):直播方法:直播方法一般选择在4月下旬播种,播种方法与移栽方法相同。但直播的大田应做好利水防涝的措施,如深挖田沟等。

田间管理

穿心莲是喜暖喜湿的植物,所以在种植期间,合理的浇水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利于新苗扎根,在新苗期,不可使田间干旱缺水,遇干时,应及时浇水。

等新苗生根长壮后,可每隔I5一20天中耕除草,追肥一次,肥料以氮肥为主,可施人畜尿粪,尿素等。尤其在6一8月的生长旺盛期,追肥决不可少,主要以氮肥为主,以促进植株生长。当株高达30一4O厘米时,可培土一次,以防风吹倒伏。

病虫害防治

穿心莲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黑茎病三种。猝倒病和立枯病一般在4一5月份,当幼苗长出2一3对真叶时发生,诱发的原因主要是田间湿度过大,因此,在发病时应降低田间湿度,同时以1000倍液的50%多菌灵液喷洒。黑茎病一般在成株时发生,一般都因田间积水和通风不暢所致,发病时应及时排除积水,增加植株的通风度,并同时喷施50%多菌灵1000倍液与病区。

穿心莲的虫害对其生长影响不大,主要有棉铃虫,地蝼蛄等。

穿心莲是草本植一年生植物,种植并不复杂,难度也不大。在种植过程中,主要有三个重点,一是不可干旱,二是要利水利湿,三是要勤施氮肥,如能做到这三点,只要是在南方温暖省份种植,都会成功。

谢谢阅读!


三七8113


穿心莲原产亚洲热带地方,喜温暖气候,对温度比较敏感,气温低于0℃或遇霜冻,植株就会受冻害至全株死亡。所以在温热的地方可作多年生栽培,而在较冷地区,只能作一年生栽培。纬度越高,越往北,如华北、西北地区天气较冷生长季短,种子往往不能成熟,所以因南北气温的不同,在栽培技术上也有许多不同。如整地做畦、播种期早晚、育苗方法、留种和采收期等都有较大的差异。

(1)选地整地 穿心莲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都可种植,但以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又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栽种为宜。前作以施肥多的作物为好,如在菜园种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但不宜选茄科作物为前茬,以免感染黑茎病。

广东、福建等地在4月上旬整地,每667米施人畜粪尿1000~2000千克作基肥,浅耕1次,深约15~20厘米,将土块耙碎耙细,作1~1.3米宽,15厘米高的高畦。北方于秋作物收获后施基肥每667米 4000~5000千克,耕翻25厘米深,翌春土壤化冻后又耕翻1次,耙细整平,做1.3米宽的平畦,并开好排、灌水沟。待种或移栽。

(2)繁殖方法 穿心莲种子细小,对播种技术要求较高,同时穿心莲种子坚硬,有一层蜡质,妨碍种胚吸水。所以,播种前种子一定要用砂子摩擦,擦去种皮蜡质部分,再用温水浸泡后方可播种。

① 育苗移栽 苗床土壤要求肥沃疏松,耙平整细。广东、福建等地采用1~1.3米宽、10~15厘米高的高畦播种。播种期,春季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天气寒冷时可延至4月上旬,夏季在7月上旬至下旬播种,播后畦面用稻草覆盖,经常浇水,保持湿润;

江苏、浙江、四川一带,温床育苗于3月中下旬,冷床育苗于4月播种;华北、西北地区温室育苗在3月上中旬,温床于4月上旬,阳畦于4月中旬,塑料大棚以4月15~20日播种为宜,需留种则应提早育苗,于3月上旬播种,收药材地可以略晚播。

播种时,选晴天。畦面先浇透水,当水渗下后畦面扬一薄层过筛细土。用经砂摩和浸泡处理的种子播种。撒播,播后盖一薄层细土,以刚盖着种子为度,再盖一层稻草保持畦面湿润。北方育苗,播种后盖玻璃或塑料薄膜,傍晚盖蒲席或草帘。播后约一周出苗,半个月基本出齐。

苗床管理主要是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出苗前后要常浇水保持苗床湿润,表土不干,不发白。苗出齐后,可以减少浇水次数,适当控制土壤湿度,以防猝倒病发生。苗床温度保持在25~30℃为宜,夜间最低温度以20℃以上为好。一般北方育苗,傍晚加盖蒲席或草帘,次日太阳照到畦面时揭开蒲席或草帘。温室育苗4月上中旬停火,阳畦育苗5月下旬苗床最低温度达17~20℃时撤掉玻璃或薄膜,加强幼苗锻炼,适当控制水分,促使植株发育良好,生长健壮,适应田间条件。

② 直播 江苏、浙江一带露地直播不要早于4月中下旬,四川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北京以5月中旬播种为宜。

直播的因生长期较短,要求施足基肥,播前种子一定要用砂子摩擦,然后用50℃温水浸种1天,取出包于纱布包中,放在30℃温箱中催芽1~2天,催芽时,每天用温水淋洗2~3次,把水甩干,水太多,种子易霉烂。当个别种子萌芽时即应取出立即播种。按25厘米行距划沟,深约0.5厘米,种子均匀播于沟内,盖薄土,播种量每667米用0.25~0.5千克。四川按行株距27~33厘米挖穴,穴内施人畜粪水或火灰,与穴内土拌匀后,播于穴里,再盖少许火灰或细土,盖至正好不见种子为宜。播后浇水,畦面再覆盖稻草保墒,出苗期经常浇水保湿,出苗后逐渐揭去盖草,只在行间留一些稻草,以保持畦面水分。

(3)田间管理 当苗高6~7厘米,有3~4对真叶时移栽,移栽前1~2天苗床浇一次水,以便起苗。宜阴天或傍晚带土移栽,收药材地行距25~33厘米,株距16~20厘米,每667米栽7000~13000株苗,穴栽时每穴栽1~2株;留种地按行距50~65厘米,株距30~35厘米。栽时注意使根系舒展,垂直向下,不要折弯,栽后及时浇水,是保证成活的关键。直播者按株距15厘米左右定苗。

① 中耕除草 从定植成活后,直至封行前,每月中耕除草一次,中耕宜浅。

② 施肥 收药材地宜多施氮肥,留种地生长前期施适量氮肥,后期注意施用磷钾肥,促进正常开花结果。追肥不少于3次,第一次在定植后10天,施稀薄水粪;以后每隔15~20天浇一次较浓的人粪尿,每667米约施1000~2000千克;封行后,种子田停止施用氮肥,应控制营养生长,以利开花结果。收药材地视长势,可适当追施氮素化肥。

③ 培土 当株高30~40厘米时,结合中耕,适当培土,促进不定根生长,增强吸收水肥的能力。在北方,培土还能使植株稳固、减轻风害。

④ 排灌 在高温干旱季节,应注意浇水,应在傍晚或早晨进行,采用沟灌,待水渗湿畦面,即行排水,以免水分过大,根部窒息,植株死亡。北方平畦种植,可直接灌入畦内。

⑤ 摘顶芽 收药地当苗高15~20厘米时,选晴天露水干后,摘除顶芽,促进侧芽萌发,枝叶增多,提高产量。

(4)采收与加工 穿心莲叶内总内酯的含量随生育期而变化,花期达到顶点,含量为6.5%,结实后便开始下降。所以采收全草,以孕蕾开花期为宜。广东、福建等地,定植后3.5~4个月就可以采收。开花前或开花初期将全株拔起,带根系晒干,每667米产量约200~400千克。有的地方一年采收2次,8月左右现蕾时收割1次,用镰刀在基部分枝2~3节处割下,收割后继续除草、培土、施肥、浇水使其重新发芽,生长,到11月再收割第二次。闽南和潮汕一带继续精心管理穿心莲老茬,第二年可以继续生长,至6~7月收割第三次,10月左右收割第四次,这样做较省工,但第二年的产量较低。四川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开花盛期至结果初期采收,此时采收穿心莲产量高、质量好。华北和西北都在开花前收获。

商品都是统货。以叶多,色深绿、味苦、不带花枝者为好。



农人明宇


穿心莲原产亚洲热带地方,喜温暖气候,对温度比较敏感,气温低于0℃或遇霜冻,植株就会受冻害至全株死亡。所以在温热的地方可作多年生栽培,而在较冷地区,只能作一年生栽培。纬度越高,越往北,如华北、西北地区天气较冷生长季短,种子往往不能成熟,所以因南北气温的不同,在栽培技术上也有许多不同。如整地做畦、播种期早晚、育苗方法、留种和采收期等都有较大的差异。

(1)选地整地 穿心莲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都可种植,但以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又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栽种为宜。前作以施肥多的作物为好,如在菜园种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但不宜选茄科作物为前茬,以免感染黑茎病。

广东、福建等地在4月上旬整地,每667米施人畜粪尿1000~2000千克作基肥,浅耕1次,深约15~20厘米,将土块耙碎耙细,作1~1.3米宽,15厘米高的高畦。北方于秋作物收获后施基肥每667米 4000~5000千克,耕翻25厘米深,翌春土壤化冻后又耕翻1次,耙细整平,做1.3米宽的平畦,并开好排、灌水沟。待种或移栽。

(2)繁殖方法 穿心莲种子细小,对播种技术要求较高,同时穿心莲种子坚硬,有一层蜡质,妨碍种胚吸水。所以,播种前种子一定要用砂子摩擦,擦去种皮蜡质部分,再用温水浸泡后方可播种。

① 育苗移栽 苗床土壤要求肥沃疏松,耙平整细。广东、福建等地采用1~1.3米宽、10~15厘米高的高畦播种。播种期,春季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天气寒冷时可延至4月上旬,夏季在7月上旬至下旬播种,播后畦面用稻草覆盖,经常浇水,保持湿润;

江苏、浙江、四川一带,温床育苗于3月中下旬,冷床育苗于4月播种;华北、西北地区温室育苗在3月上中旬,温床于4月上旬,阳畦于4月中旬,塑料大棚以4月15~20日播种为宜,需留种则应提早育苗,于3月上旬播种,收药材地可以略晚播。

播种时,选晴天。畦面先浇透水,当水渗下后畦面扬一薄层过筛细土。用经砂摩和浸泡处理的种子播种。撒播,播后盖一薄层细土,以刚盖着种子为度,再盖一层稻草保持畦面湿润。北方育苗,播种后盖玻璃或塑料薄膜,傍晚盖蒲席或草帘。播后约一周出苗,半个月基本出齐。

苗床管理主要是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出苗前后要常浇水保持苗床湿润,表土不干,不发白。苗出齐后,可以减少浇水次数,适当控制土壤湿度,以防猝倒病发生。苗床温度保持在25~30℃为宜,夜间最低温度以20℃以上为好。一般北方育苗,傍晚加盖蒲席或草帘,次日太阳照到畦面时揭开蒲席或草帘。温室育苗4月上中旬停火,阳畦育苗5月下旬苗床最低温度达17~20℃时撤掉玻璃或薄膜,加强幼苗锻炼,适当控制水分,促使植株发育良好,生长健壮,适应田间条件。

② 直播 江苏、浙江一带露地直播不要早于4月中下旬,四川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北京以5月中旬播种为宜。

直播的因生长期较短,要求施足基肥,播前种子一定要用砂子摩擦,然后用50℃温水浸种1天,取出包于纱布包中,放在30℃温箱中催芽1~2天,催芽时,每天用温水淋洗2~3次,把水甩干,水太多,种子易霉烂。当个别种子萌芽时即应取出立即播种。按25厘米行距划沟,深约0.5厘米,种子均匀播于沟内,盖薄土,播种量每667米用0.25~0.5千克。四川按行株距27~33厘米挖穴,穴内施人畜粪水或火灰,与穴内土拌匀后,播于穴里,再盖少许火灰或细土,盖至正好不见种子为宜。播后浇水,畦面再覆盖稻草保墒,出苗期经常浇水保湿,出苗后逐渐揭去盖草,只在行间留一些稻草,以保持畦面水分。

(3)田间管理 当苗高6~7厘米,有3~4对真叶时移栽,移栽前1~2天苗床浇一次水,以便起苗。宜阴天或傍晚带土移栽,收药材地行距25~33厘米,株距16~20厘米,每667米栽7000~13000株苗,穴栽时每穴栽1~2株;留种地按行距50~65厘米,株距30~35厘米。栽时注意使根系舒展,垂直向下,不要折弯,栽后及时浇水,是保证成活的关键。直播者按株距15厘米左右定苗。

① 中耕除草 从定植成活后,直至封行前,每月中耕除草一次,中耕宜浅。

② 施肥 收药材地宜多施氮肥,留种地生长前期施适量氮肥,后期注意施用磷钾肥,促进正常开花结果。追肥不少于3次,第一次在定植后10天,施稀薄水粪;以后每隔15~20天浇一次较浓的人粪尿,每667米约施1000~2000千克;封行后,种子田停止施用氮肥,应控制营养生长,以利开花结果。收药材地视长势,可适当追施氮素化肥。

③ 培土 当株高30~40厘米时,结合中耕,适当培土,促进不定根生长,增强吸收水肥的能力。在北方,培土还能使植株稳固、减轻风害。

④ 排灌 在高温干旱季节,应注意浇水,应在傍晚或早晨进行,采用沟灌,待水渗湿畦面,即行排水,以免水分过大,根部窒息,植株死亡。北方平畦种植,可直接灌入畦内。

⑤ 摘顶芽 收药地当苗高15~20厘米时,选晴天露水干后,摘除顶芽,促进侧芽萌发,枝叶增多,提高产量。

(4)采收与加工 穿心莲叶内总内酯的含量随生育期而变化,花期达到顶点,含量为6.5%,结实后便开始下降。所以采收全草,以孕蕾开花期为宜。广东、福建等地,定植后3.5~4个月就可以采收。开花前或开花初期将全株拔起,带根系晒干,每667米产量约200~400千克。有的地方一年采收2次,8月左右现蕾时收割1次,用镰刀在基部分枝2~3节处割下,收割后继续除草、培土、施肥、浇水使其重新发芽,生长,到11月再收割第二次。闽南和潮汕一带继续精心管理穿心莲老茬,第二年可以继续生长,至6~7月收割第三次,10月左右收割第四次,这样做较省工,但第二年的产量较低。四川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开花盛期至结果初期采收,此时采收穿心莲产量高、质量好。华北和西北都在开花前收获。

商品都是统货。以叶多,色深绿、味苦、不带花枝者为好。


村农小谢


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