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良和許褚的武力誰強誰弱?為何有人說許諸不敢與顏良對陣?

小丸子的囧事兒


許褚和顏良並未交過手,不好直接說誰厲害。如果一定要分出強弱,只能從細節入手,側面比較兩人的強弱。


首先,先看看曹操和曹操非常信賴和器重的謀士程昱對於當時顏良的一番談話:

程昱曰:“某舉一人可敵顏良。”操問是誰。昱曰:“非關公不可。”操曰:“吾恐他立了功便去。”


從這段對話中不難看出,程昱和曹操都覺得曹營中的武將除了關羽之外,沒有誰能給穩贏顏良,這其中當然包括許褚。不僅僅是程昱,連曹操對於自己手下的武將能夠匹敵顏良的信心並不大。


除了程昱和曹操的對話外,我們還可以選擇徐晃作為參照物來比較兩人的強弱。為什麼選擇徐晃作為參照物呢?因為作為“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實力超強,屬於一流武將之列。同時,徐晃分別和許褚、顏良都交過手。


先看一看顏良面對徐晃的戰績:

良更不打話,交馬一合,照頭一刀,劈魏續於馬下。操曰:“今誰敢當之?”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


再看看許褚面對徐晃的戰績:

“曹操欲劫駕何住!”操出馬視之,見徐晃威風凜凜,暗暗稱奇;便令許褚出馬與徐晃交鋒。刀斧相交,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顏良二十回合就打敗了徐晃,而徐晃和許褚交戰五十多回合打成平手,更何況顏良在和徐晃交手前接連斬殺了宋憲和魏續兩名武將。


所以,顏良還是比許褚更厲害一點。


老實人侃歷史


許諸號稱虎痴,痴在前面加上個虎字,可想而知,意思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按演義講許諸大戰馬超幾百回合,難道這個顏良還強過馬超,最可笑的是許諸怕張飛,盡是前後矛盾扯犢子的話題,許諸的任務是保證老闆曹操的安全,這是他的職責,在戰埸作為主要軍事將帥是負責排兵佈陣起指揮作用的,兩兵交戰先死指揮官,世界上有這樣的戰爭嗎?

就曹魏夏侯惇都敢單戰呂布,那虎痴的武力不在夏侯惇之下吧,顏良的武藝能與呂布相齊並論嗎?

曹操至所以讓關羽出戰顏良,實是一箭雙三鵰之計,一若關羽勝了顏良是為己除去一勁敵,更主要的是袁紹會把仇恨記在劉備頭上,即使殺不了劉備,也不能讓其合兵一處,本就強大的袁紹加上劉備曹操哪有破袁紹的機會呀!

若關羽被殺劉備早晚一天會找袁紹報仇,曹操要的就是這個目的,若關羽被殺跟他搶江山的劉備也失去一員虎將,曹操真可謂用心良苦,絕對的妙招。

戰爭前進,後退都是戰略的需要,靈活機動,三國這麼多能人也沒一個要了許諸命,這才算是利害,張飛乘許諸喝醉了酒,許諸騎著無鞍馬,張飛也僅是刺傷了許諸的小腿,也就是講一秒鐘就可刺死許諸,張飛沒能辦到,三國演義不實之處就是軍事諸葛如神,關,張,馬,黃幾乎天下少有,結果呢,起步晚,國最弱,滅亡早,能人不出成績也是空談,連東吳《鼠輩》國力遠比蜀漢強大得多。

許諸怕顏良,怕這怕那純屬胡扯。




9紫氣東來


顏良、許褚的武力孰強孰弱,為啥有人說許褚不敢應戰顏良?



要說顏良、許褚的武力誰更強?有點難度,因為這兩位從沒交過手,不過可以迂迴推測。結論是: 顏良可能要強一些,依據是,雖然許褚後來鬥張飛、趙雲都基本是平局,但在打徐州那次,曹操八面埋伏,趕跑劉備、張飛後,精心設局,令許褚、徐晃左右埋伏,夏侯惇帶兵前去誘敵,在下邳城外,夏侯惇發動善罵士兵,不惜重獎激勵,不擇手段激怒關羽,終於成功引誘關羽打開城門,放下吊橋,殺出城外,夏侯惇暗暗高興,故意敗退,引關羽離城二十多里,關羽自己覺醒,立即返回,在半道上……



許褚、徐晃一左一右,截住去路。關羽心裡擔憂留在下邳城的兩位嫂嫂,刀沉力猛,只幾個衝擊,就奮力殺退許褚、徐晃二人夾攻……。許褚曾經展現武力的,主要包括 : 一是與典韋惡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二是在穰山之戰中,三十合戰平趙雲;三是與張飛幾次交鋒,除過酒醉那次,被張飛刺中大腿,翻身落馬,有點狼狽外,基本戰平;四是裸衣鬥馬超,雙方拼命廝殺,甚至扭斷馬超槍桿,但最終在別人參與下,曹軍大敗,許褚、馬超仍然平局收場。



從以上事例看,羅先生的設定,許褚、典韋與趙雲、馬超,以及關羽,其武力最初是基本相當的。但故事具有連續性,雖然也有時間提示,但不明顯,容易被忽略,所以,一段長時間之後,猛將的進步變化,需要通過細微末節,予以提示。這段故事說明,在建安五年(200),關羽即將斬顏良、誅文丑前,武力水平已經大幅提升,要略高於其餘四虎,以及許褚典韋等。



顏良出場時,關羽已經在曹操那裡呆了多半年,天天好吃好喝,受優待,心情好,高官厚祿、美女伺候,賜金給銀,噓寒問暖……把關羽照顧得十分不自在,關羽早就憋足勁,想趕緊給曹丞相干點啥事,報答人家一下,好離開返歸劉大哥。然而,這時候的軍事形勢,對曹操非常不利,袁紹軍力強大,將猛兵精,財大氣粗,糧多馬🐴壯,前部先鋒顏良一出馬,連斬曹操兩員猛將宋憲、魏緒,曾經和許褚戰五十合,不分勝負的徐晃,被顏良二十合幹敗……。



這時候的許褚,是否在戰場,是否目睹這些敗績,不得而知。但許褚隨侍曹操,既然曹操在現場,許褚應該也在。即使沒親眼看到,那給曹操彙報的,報消息的,許褚也聽個八、九不離十,大體情況是知道的。以許褚性格,為啥在宋憲、魏緒被殺、徐晃敗陣情況下,不出手呢?有人說許褚不敢應戰,還真的說對了。只不過,許褚不敢應戰顏良,不完全是怕顏良,而是鑑於當時嚴峻的安保形勢,不敢離開曹操身邊,只怕發生意外,這個責任不要說許褚,曹操自己也擔不起。



因為,就在不久前,曹操貼身衛士中,一位叫徐他的,受到袁紹檄文、間諜誘惑,想借曹操腦袋發點財、升升官,被警惕性高、責任性強的許褚察覺,及時出手,殺掉徐他,才使曹操轉危為安。打顏良時,許褚或許曾手癢癢,但曹操不發話,許褚只好忍耐。自徐他事件後,直到官渡之戰勝利前,許褚、曹操本人,以及曹操忠粉,都不敢放鬆警惕。



如果當時曹操特批,許褚接應二十合敗回的徐晃,應戰顏良,會是啥結果?估計至少在八十合至一百合,許褚不會明顯處於下風,但最終取勝可能比較困難。不過,許褚毫髮無損、全身而退,不會受傷,更不會被殺。因為,許褚不僅武力強大,作保鏢的都能隨機應變,擅長根據實際靈活作為,不會死腦筋,這是基本技能,作到並不難。(515)


流譽後


是的,以武力來說,顏良明顯比許褚要高出一籌,最直接對比就是:

許褚對徐晃:



便令許褚出馬與徐晃交鋒。刀斧相交,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三國演義第十四回》

徐晃對顏良:



操曰:“今誰敢當之?”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諸將慄然。《第二十五回》

當然,許褚沒有出戰,你不能說他就是害怕了或者就是“慄然”中的一份子,但是吃驚絕對是有的。蓋因上文提到的,兩人都和徐晃交過手,徐晃屬於一流水平接近超一,許褚和顏良屬於超一流,不過顯然顏良的表現優於許褚不少,而且之前還連斬了宋憲,魏續,氣勢如虹外卻也耗費了體力,然後顏良又能二十回合敗徐晃,難度不小。所以,很明顯,超一流的武將裡還是有高低之分,許褚不如顏良也是正常。

那麼有朋友會說,許褚是護衛大將,沒有曹操的命令,不能輕易出戰。固然,這絕對也是許褚沒有出戰的一個因素,卻非主要因素,關鍵還是實力差距,證據就在官渡之戰時:

操怒,使張遼出戰。張邰躍馬來迎。二將鬥了四五十合,不分勝負。曹操見了,暗暗稱奇。許褚揮刀縱馬,直出助戰。高覽挺槍接住。四員將捉對兒廝殺。《第三十回》

許褚插手張遼和張郃的對決,沒有跡象表明是曹操授意的,大概率還是許褚自己按捺不住了,特別是曹操暗暗稱奇,更是讓許褚有出戰的慾望。可見許褚也是可以不等命令就出戰的例子,再說顏良那次,和這次對陣袁紹,情況沒差多少,都是兩陣對圓,武將單挑。由此可見,許褚出戰,不一定每次要聽命行事,沒有主動單挑顏良,關鍵還是信心不足。而且,不但是許褚,就連作為統帥的曹操心裡都沒有底,我們看曹操每次遇到不容易搞定或者搞不定的武將,是怎麼做的?



首先就是許褚自己,當時許褚和典韋大戰不知幾百回合,曹營中除了典韋,估計也無人能和許褚抗衡。於是,曹操讓典韋詐敗,再用陷坑擒服之;還有呂布,許褚和呂布打了二十回合,曹操說,呂布非一人可以敵之,便命令典韋上前助戰,最終合許典兩夏侯李樂六將,這才把呂布打得招架不住退走;還有關羽,先是讓夏侯惇,許褚,徐晃不斷的圍堵關羽軍,使其上土山,再由張遼發動“溫情攻勢”,讓關羽進了曹營;最後還有龐德,曹操要讓龐德力乏之再擒拿,讓張郃,夏侯淵,徐晃,許褚分別戰之誘敵,最後再用陷坑擒之。



所以,這些武將再厲害,曹操總有辦法應對,當然曹操費了大勁,也有降服對方的意思,而顏良是袁紹心腹大將,收服是不可能的,那也可以用計擒殺或者俘虜嘛。或者,猶如戰呂布一樣,讓許褚,張遼或者幾個宗室大將一同助戰,可是曹操為什麼不這麼做呢?有兩個可能,第一個可能,曹操和曹營諸將都看出來,顏良實力不在呂布之下,即便合幾人之力,最多擊退顏良而不能陣斬,所以意義不大。倘若要費一番勁來擒殺顏良,不如請關羽先試試看。第二,作者老羅本來就要突出關羽,這風頭誰都不能搶了,所以曹操請關羽時,諸將站著,只有曹操和關羽坐著,無形中已經說明關羽的武力和地位在曹營諸將之上(另外多說一句,正史裡顏良確實死於關羽之手,而且關羽在曹營得到偏將軍之位,要早於五子良將)。

所以,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說明許褚武藝不可能勝過顏良,而顏良武藝的上限在哪?在超一流的武將裡,上文的前一種可能性,大於或等於呂布;後一種可能,大於許褚,典韋,應該低於呂布,和五虎差距不大。


大飛熊騎士



個人認為,顏良的武藝,與許褚相比,處在伯仲之間;但是如果在白馬戰役中,許褚敢接戰顏良的話,應該是必敗的;

說起顏良、許褚,大多會想到白馬之圍;在白馬戰役中,顏良三合斬殺宋憲,一合斬殺魏續,二十合擊敗猛將徐晃,使得曹魏陣營諸將慄然;“慄然”的紙面意思,為“戰慄的樣子”;也就是說,當顏良打出這一系列戰績之後,曹魏陣營諸將的表現是非常驚恐的,他們壓根就不敢與顏良對陣;



曹魏猛將眾多,為何無一人敢出戰顏良呢?

因為徐晃曾經與許褚單挑,五十合之後,許褚沒有佔到徐晃任何便宜;要知道,自典韋死後,許褚可是號稱曹營第一猛將的;徐晃能與許褚打平,證明其實力在曹魏,肯定能排的上號,甚至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高手;所以曹營諸將見徐晃敗陣,而且還敗得如此之快,誰還敢自討沒趣,出陣挑戰顏良?可以說沒人敢這麼做,包括擁有暴脾氣的“虎痴”許褚在內,同樣也是老老實實的待在了自己的陣營中;



那麼?如果當初曹操硬要命令許褚出戰顏良,結果會怎樣呢?

從戰績上講,許褚是不會敗的;雖然顏良能二十合擊敗徐晃,許褚只能五十合打平徐晃,但憑這一戰不足以證明顏良強於許褚;個人認為,此戰,頂多能證明顏良在攻擊性方面,取勝手段方面強於許褚;為什麼呢?因為許褚與顏良不同,顏良與馬超有幾分相似,並非力量型,通常靠招式取勝對手,所以他們在對戰徐晃、張郃等人時,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一定的優勢;許褚不同,許褚是出肉裝的,靠力量決勝,招式方面,略遜一籌,所以他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徐晃的破綻;但他的的體力以及防禦力,是遠高於徐晃的;當年獨自單挑第一猛將呂布,許褚都能做到二十合之內不敗;在與典韋、馬超的對戰中,幾百合之後,許褚同樣能保持不敗;所以!他在面對顏良的時候,堅持幾百合,應該不是難事;



但從對戰狀態上分析,許褚必敗無疑;顏良在斬殺宋憲、魏續之後,又擊敗了猛將徐晃,幾番溺戰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在氣勢上,顏良應該完勝許褚;反觀許褚,深知徐晃的武藝不弱於己,如今徐晃被顏良二十合擊敗,對許褚的心理,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如今許褚的心態,與文丑被關羽斬殺時基本差不多;未曾交兵,心已自怯,難以展現出自己的真實水平,貿然交兵必敗無疑;


所以!如果許褚在白馬戰場與顏良單挑,肯定會被顏良擊敗;但如果選在其他場合,許褚未必就不能打平顏良;


愛尚文史


許褚嘛,真是三國演義中水份較大的一名武將,為什麼這麼說?且聽細細道來!

許褚是曹營中典韋死後的第一猛將,被曹操用為自己的貼身大保鏢。這個大保鏢,比前任典韋的確要盡職得多,至少沒喝多了酒,誤了曹操的性命或讓曹操處在危險之中,只有一次喝醉了,差點讓自己命喪張飛丈八蛇矛之下。表現最好的一次,是在渭水旁面對馬超的偷襲,背起曹操搶了一條小船,手舉馬鞍擋住馬超軍如蝗飛箭,(這還真有史載的),這也引起了馬超單挑許褚,大戰三百餘合的人生巔峰。

可是為什麼說許褚是水貨呢?

首先,許褚就沒有過斬殺名將的記錄。許褚投奔曹操之後,四處征戰,與之交手的名將不少,可許褚卻從未有過勝績。第一場仗,是與典韋大戰一天,平手收場。此後與還在楊奉手下的徐晃大戰過50餘回,平手。在遇呂布時,第一個衝上去與呂布戰了二十餘回合,曹操就令典韋、夏侯惇兄弟等5將,一擁齊上了,可見20合戰呂布已近許褚極限。下邳城下,與夏侯惇、徐晃三人合戰關羽,雖阻止了關羽回城,卻是被關羽殺退。有人說那是因為曹操要收降關羽,可如果三將合力能活捉了關羽,那用得著土山約三事?此後領鐵甲騎兵為先鋒,新野城前與趙雲交手,沒佔到絲毫便宜,趙雲想戰則戰,想走則走。赤壁大戰曹操敗走華容道途中,遇張飛截殺,許褚騎裸馬,合張遼、徐晃三人之力戰張飛,還落得人帶傷而逃。這一系列戰鬥下來,也就和典韋、馬超之戰抬高了身價,而典韋和馬超也是演義中水份較大的一流武將。

第二是許褚每每在關鍵時刻“神隱”。第一場是白馬坡前,顏良神勇,連殺宋憲、魏續,二十合敗徐晃,許褚這個曹營第一猛將無聲無息,曹營高掛免戰牌,不情不願的去許昌請關羽。顏良被斬,文丑來複仇,曹營張遼、徐晃出戰文丑,許褚又不見蹤影,可見其真不如顏良、文丑,這幾乎是曹營文武的共識,甚至連出戰的勇氣都沒有。第二場是長板坡前,趙雲在曹營中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曹操不識趙雲,問周圍人等,按理說許褚為曹操保鏢,應就在曹操身邊,並且許褚與趙雲交過手,認得趙雲,可許褚卻一言不發,可見不敢說與趙雲交手感覺。見曹操想活捉趙雲,也不主動下場一戰,心虛得很啊!趙雲罷了,當陽橋頭的張飛,許褚同樣沒敢申請上前,開啟的是“隱身”模式。

戰平馬超後,夏侯淵還不服馬超,衝出營與馬超單挑,可見夏侯淵認為自己至少不輸於許褚,甚至強與許褚,同在一陣營廝混多年,夏侯淵心裡應該對許褚的真實水平心中還是有點B數的。

可見,許褚真比不上顏良,顏良20合敗徐晃,就算50合與徐晃戰成平手的許褚比徐晃強點,30合左右,也得敗於顏良之手。許褚更多的是隻“紙老虎”!





淨月暖陽


許褚跟顏良同屬一流武將。許褚,字仲康,譙國譙人(今安徽亳州)。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年輕時在家鄉聚集了數千戶人家,共同抵禦賊寇。曾有一次因缺糧與賊寇用牛交換糧食,牛到了對方手中後又跑了回來,結果許褚單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賊寇大驚,不敢要牛就走了。從此淮、汝、陳、梁之地,聽到許褚之名都感到畏懼。眾所周知,許褚,身為繼典韋之後曹操的第二任保鏢,武藝高強世間少有能比肩者,就算是放在猛將輩出的三國亂世,許褚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人物。剛一出場的許褚就和曹操麾下堪稱曹魏第一猛將的典韋大戰一天一夜不分勝負;戰常山趙子龍三十合不輸;戰呂布二十合不敗;二百餘合逼平馬超。從戰績上看許褚的武藝完全不輸名滿天下的五虎上將。



顏良居河北袁紹麾下四大猛將之首,其武藝位列當世絕頂。顏良的武藝毋庸置疑,《荀彧傳》中有過記載:顏良文丑,勇冠三軍。並且能夠在河北諸多名將中脫穎而出,地位穩壓張郃一籌,必然是有足夠的資本。張郃曾大戰張飛四五十合,只是略遜張飛一籌,顏良武藝應該跟張飛接近。

顏良跟許褚沒有直接交戰過,但通過對比,判斷顏良比許褚應該略強,但差距不大。


白馬之戰,顏良三合斬殺宋憲,一合砍殺魏續,二十回合擊敗徐晃,令曹營“諸將慄然”。徐晃曾經大戰許褚五十合不分勝負,(徐晃當先,大叫:“曹操欲劫駕何往!”操出馬視之,見徐晃威風凜凜,暗暗稱奇;便令許褚出馬與徐晃交鋒。刀斧相交,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僅從字面上看,顏良二十合擊敗徐晃,許褚五十合戰平徐晃,好像顏良比許褚強很多,其實不然。前者是借徐晃來抬高顏良,最終目的是為神化關羽而設置的一個道具;後者是借許褚來抬高徐晃,是為了彰顯徐晃的重要性。


演義中,華雄、顏良、文丑三將有一個共同特點,一出場都是轟轟烈烈,連斬數將,無人能敵。接下來便是關羽出場,像天神一般,將他們一個個就跟砍瓜切菜一般,迅速斬殺。

當然曹操派關羽上陣也是一場經過深思熟慮的陰謀,曹操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曹操不知顏良實力,自然不敢,也捨不得再派自己的心腹愛將去挑戰顏良。關羽是有實力,卻不與他一心的人物,正是最好的選擇。第二,借袁紹之手殺掉劉備,讓關羽斷了尋找劉備的念頭,演義第二十六回中寫道:“操曰:‘吾恐他立了功便去。’程昱:‘劉備若在,必投袁紹。今若使雲長破袁紹之兵,紹必疑劉備而殺之矣。備既死,雲長又安往乎?’”也就是說,程昱認為,派關羽出戰,不但不會導致他離開,反而可以間接坑死劉備,從而使關羽對曹操死心踏地。而曹操也認可了這一觀點,所以派關羽出戰。



許褚不是不敢與顏良對陣,許褚是曹操的貼身侍衛,第一保鏢。許褚主要以保護曹操的人身安全為重,不會輕易上陣廝殺。


仰望明月754


按《三國演義》的話,顏良應該是比許褚強,理由有二。

第一,通過徐晃做間接比較

曹操奉迎天子時,徐晃作為楊奉的部將,和許褚交鋒,五十多個回合,平手:


操令許褚出馬,與徐晃交鋒。刀斧相交,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顏良對陣徐晃時,在斬了兩員大將的情況下,還是二十回合擊敗徐晃,並且嚇住了曹營眾將:

徐晃出馬,與良戰二十合,敗回本陣。諸將慄然。

第二,通過程昱和曹操的態度

程昱推薦關羽出戰,強調非關公不可,證明其他人的確不行。不然沒有必要去許昌把關羽找來。

程昱曰:“吾舉一人,可敵顏良。”操問是誰,昱曰:“非關公不可。”

操請公坐定,敘說:“顏良勇誅二將,連日諸將敗者及多,勇不可當,特請雲長商議。”


歷史都付笑談中


許褚不敢和顏良一戰,主要是因為官渡之戰時期的許褚根本打不過顏良。我們先來看一下許褚的戰績,許褚曾經因為喝醉酒被張飛擊敗過,還曾經戰平過不可一世的馬超,大部分人都把許褚的武力排在和張飛馬超一個級別的。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張飛和關羽以及馬超都是水平相當的一流武將,既然許褚能夠戰平張飛和馬超,那麼許褚的水平應該不在關羽之下,可是為什麼許褚在面對顏良的時候卻膽怯了呢?

在《三國演義》中,顏良在擊敗曹操大將徐晃後,曹操的將領全部都嚇得不敢說話,這裡面肯定包含了許褚。假如從徐晃被擊敗這個點來評價的話,許褚害怕顏良,確實是情有可原,因為許褚和徐晃是平手,兩個人曾經大戰過50多回合都不分勝負。而顏良不到三十回合就輕鬆擊敗徐晃,許褚同徐晃水平相當,自然不敢出戰。說到這裡一些人就要問了,既然許褚水平和徐晃相當,遠遜於顏良,那麼許褚屋裡肯定不如關羽,既然如此,為什麼許褚能夠戰平馬超呢?

這個原因其實我們不需要去深究,因為仔細讀完《三國演義》就會發現,演義中的一些武將戰鬥力的發揮總是不穩定,比如關羽和紀靈打成平手,張飛輕鬆的就斬殺了紀靈。龐德是馬超的手下,曾經和魏延打過平手,也奇蹟般的戰平了關羽。這種情況的出現,和《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有很大的關係。《三國演義》本身就是一個根據民間評書拼湊而成的小說,裡面的很多故事都是相對獨立的。三國類故事最早推崇的是關羽,所以看《三國演義》前半段的時候,會發現關羽特別的厲害,風頭甚至要超過呂布。

為了體現關羽的厲害,關羽的對手顏良和文丑也都被描述得十分強大。然而到了後來的時候,馬超和張飛漸漸的搶了關羽的風頭,所以很多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在赤壁之戰後關羽就啞火了,連一個七十歲的老將黃忠都拿不下。而馬超和張飛風頭無限,甚至連他們的對手許褚和張郃這些人也被抬高了很多。

假如把《三國演義》拆分開來看的話,許褚不敢迎戰顏良,就很好解釋了。而許褚不敢迎戰顏良,發生在《三國演義》前期,這時候關羽是戰場的主角,因此關羽的對手顏良的武力也被描述成無人能敵的境地。因此在關羽斬殺顏良的故事中,許褚的武力肯定在顏良之下,只是後來馬超和張飛地位的提升,在其他的故事中,許褚的武力被提了上來。


史海泛舟擺渡人


說說我的觀點。

我認為顏良的武藝在三國諸位猛將中排在第三位,僅次於呂布和張飛。

而許禇的武藝,如果按照排名,應該在七名以外。



顏良和許禇都曾經有個共同的對手――徐晃,對戰交鋒中兩人的表現大不相同。

許禇大戰徐晃是在《三國演義》的第十四回中。

回目: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徐晃以前是楊奉的部下,曹操
率兵擁著漢獻帝和文武百官前行,路遇楊奉,楊奉認為曹操這是挾持天子,就派徐晃出戰。

這個徐晃身高八尺,威風凜凜,兵器是一柄大斧,說明徐晃是個力量型的猛將。

曹操派許禇迎戰,兩將交鋒,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曹操非常欣賞徐晃的武藝,就起了收服之心。後來,通過滿寵招降了徐晃。

而顏良與徐晃的那次交戰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二十五回中。

回目: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袁紹派顏良率十萬大軍征伐曹操,兩軍在白馬坡對陣。

顏良出陣挑戰,曹操先派出宋憲迎敵,這個宋憲是以前呂布麾下八健將之一。宋憲挺槍出馬,直取顏良,卻戰不三合,就被顏良斬於馬下。

和宋憲同為呂布八健將的魏續拍馬舞刀,去為宋憲報仇,沒想到這次更利索,只一個回合,顏良就“照頭一刀”,將魏續斬殺。

徐晃揮大斧出戰,與顏良打了二十個回合,敗歸本陣。看到顏良如此兇猛,曹軍眾將皆“慄然”。

通過顏良和許禇兩人與徐晃的交鋒不同的表現,我們可以發現,許禇的武藝要和顏良比較起來,還是蠻有差距的。

而且,白馬坡一戰,顏良連勝三陣,曹軍陣營中許禇就在當場。他也和其他眾將一樣,“慄然”不敢應戰。

網上也流傳有另外一種觀點,說是三國的猛將們除了本身有一身高超的武藝之外,還各有特殊的絕技。

這個顏良的特殊本領是他的裝備,穿了一身“眩目黃金甲”,甲葉子都是18K的黃金打造成稜鏡形狀,由金線連綴而成。遇到強敵,顏良就抖動甲葉,在陽光的眏照下反射出萬道金光,亮瞎了敵人的鈦金眼,敵人正在眼花繚亂之際,顏良趁機發動致命一擊。

憑此絕技,顏良連勝曹軍三陣。

而許禇的特殊技能叫“裸體誘惑神功”。如果戰場上與勁敵交鋒,許禇就脫個精光,袒胸露乳,裸身上陣。敵人被許禇肥白妖嬈的肉體迷惑得心旌動搖,難以自持,戰鬥力銳減。

憑著這一手,許禇二十合戰平呂布,三十合戰平趙雲,數百合戰平馬超。



但許禇的這項絕技有個缺點,只對小白臉有效,對大鬍子沒用。所以許禇能頂住呂布、趙雲和馬超這些小白臉子。對虯髯客張飛、五綹長髯的關羽和絡腮鬍須顏良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許禇不是顏良的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