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魏延一個忠臣,死後還要被滅三族,到底誰的錯?

劉黃叔


魏延確實死得比較慘、也比較冤枉,但客觀來說,站在皇權的角度,魏延實在談不上是個忠臣,而且他的所作所為,如果劉禪真要追究到底,其實誅三族並不過分。從某種意義上說,魏延悲慘的結局,歸根結底還是他咎由自取。

在諸葛亮去世之前,特意留下了這樣一條遺囑:“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翻譯一下就是:令魏延斷後,姜維協助他,如果魏延不肯斷後,就不用管他,隨他自己怎麼辦。

很多人說,諸葛亮這條遺囑,就是故意讓魏延斷後,然後趁機借司馬懿之手弄死魏延,但其實呢,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因為斷後的不只是魏延,還有姜維。諸葛亮即便真想借司馬懿之手弄死魏延,也不可能叫姜維一起陪葬吧。

另外,諸葛亮特意強調:“若延或不從,軍便自發。” 也就是說,魏延如果不想斷後,也不算違抗軍令。有了這樣一句話,魏延隨時都可以跑掉,還不算違抗軍令,又怎麼會被司馬懿殺掉呢?事實上,如果諸葛亮真想弄死魏延,直接來一句:若延或不從,軍當殺之。

所以,諸葛亮留下這條遺囑,實際上料想到魏延肯定不會聽從楊儀的吩咐,為避免楊儀趁掌握兵權之際合法打擊魏延,特意給魏延留下的一條退路。



至於諸葛亮之所以把兵權交給楊儀,是因為楊儀是文職官員,基於他的利益,必須把軍隊安全帶回漢中,而不是讓魏延繼續北伐,而這也正是諸葛亮所希望看到的。從這層意義上說,諸葛亮可謂是用心良苦。

但是,當魏延得知諸葛亮把軍隊交給楊儀時,他竟然想強迫費禕和他一起改變諸葛亮的遺命,把軍隊的指揮權從楊儀手中奪回來。從某種意義上說,魏延的這個行為,已經是有悖人臣之道。

接著,在費禕拒絕他的要求後,魏延竟然直接在蜀漢主力大軍還未撤退的前提下,他就就擅自率本部兵馬先行撤退。雖然,諸葛亮說過魏延如果不願意斷後,可以隨便他。問題是,你魏延即便要撤退,也要顧及蜀漢主力大軍的安全吧,不能一聲不吭的偷偷溜走吧。

因為,魏延的擅自提前撤退,很容易讓魏軍提前知道蜀軍要撤退的消息,這對於還沒有準備好撤退的部隊來說,必然會出現危險境地。從這層意義上說,魏延的這種行為,已經是非常嚴重的違法亂紀。

當然,憑魏延的身份和地位,以及他為蜀漢立下的汗馬功勞,再加上諸葛亮曾留下的遺囑,魏延這個罪責也是能夠抵消的,問題是,魏延在撤退的時候,竟然把棧道給燒燬了,關鍵是,魏延燒燬棧道時,楊儀的軍隊還在後邊,這等於是斷了楊儀大軍的歸路。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魏延的行為已經遠超出同楊儀私人恩怨,屬於是犯上作亂,如果嚴格按照律法來執行,魏延被斬首和滅族都不冤枉。更可怕的是,後來楊儀率軍從前線跑回褒斜道南谷口時,魏延竟然親率大軍攻擊楊儀的軍隊。自此,魏延的行為,那就是妥妥的造反。

也正因為此,楊儀才敢對魏延大開殺戒,將他三族的男女老幼全都殺死。雖然,楊儀的這個行為帶有明顯洩私憤情緒,但如果按照魏延犯下的罪責,他這樣處置魏延,也是妥當的。事實上,這也是後來蜀漢政府為什麼不給魏延平反的主要原因。

只不過,楊儀的行為有些越位,因為楊儀在這樣處置之前,並沒有提前獲得劉禪的命令,而且以當時楊儀的身份,他並沒有資格擅自擊殺魏延這種高級將領,至於誅魏延的三族,就更沒有這個權力,這是皇帝才有的權力,所以這也為楊儀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但對於魏延來說,他的悲劇,卻是他一手造成的。只不過,如果沒有楊儀趁機報復,他應該不至於被滅三族。因為,如果楊儀把魏延交給朝廷議罪,按照魏延昔日的功勞,以及當時蜀漢比較寬容的執政風氣,魏延很有可能免於滅族。即使滅族,滅一族足矣,也不會滅三族。


我是趙帥鍋


首先,我們看魏延是否是忠臣

魏延的人生之路比同時代將領大都曲折,他先是依附於劉表,因為不同意劉琮部將蔡瑁等拒絕劉備入城而反出荊州。後投身長沙太守韓玄,因不滿韓玄要斬殺黃忠,一怒之下,袒臂高呼,救下黃忠,砍死韓玄,引百姓出城,投降劉備,一生之中追隨過三位主人。此外,據《三國演義》描述,諸葛亮死後,因與楊儀有異,其與馬岱商議:“我等投魏,若何”?被馬岱反對乃止。這雖不為正史記載,但也反映民間對其是否為忠臣早有判斷。因此,從其整個人生幾度改換門庭,及死前流露出的“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念頭來看,說魏延為忠臣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其次,我們來分析為什麼在他死後會滅三族

竊以為有如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魏延引軍與主力對抗,已被坐實反叛之名。諸葛亮死後,北伐大軍按他生前的安排有驚無險地撤退,但只有魏延一人帶所部與大軍脫離,還燒燬棧道與大軍對抗。這種行為雖未投敵,但與反判何異?且其已死於馬岱之手,無法為自己辯解,所以反叛之名被坐實。而被定為反叛罪的人被滅三族是必然的。

二是在魏延謀反一案中,諸多蜀國將領牽涉其中,為杜絕後患,必然會有人落井下石。魏延勇猛過人,又性矜高,與同時代將領關係均不甚融洽,有的勢成水火,平時人皆避之。這次魏延公然違反諸葛亮的安排,把自己置於所有人的對立面,楊儀等參與誅殺魏延的將領,和平時與之有矛盾的人自然不會放過落井下石的機會,為杜絕後患,斬草除根就是必然的結果。

三是魏延居功自傲,在與蜀國文官相處中“語言虛涎",為蜀國文官系統所厭惡,所謂的反叛事件發生後,必然無人為其嗚冤叫屈。建興十年(232年),魏延與劉琰不和,發生衝突,諸葛亮明知錯在魏延,但為籠絡魏延,仍責備劉琰,劉琰其後"作箋道歉”。

其三,我們來分析到底是誰的錯

籠統說錯在哪一方和哪一人都比較片面。各方在事件中均有責任:魏延剛愎自用,所採取的舉措均有把自己推向眾人對立面的效果;楊儀等軍隊將領因為執行諸葛亮的安排,在道義上佔據道德優勢,但在整個危機處理過程中,不能排除挾私洩憤、公報私仇的嫌疑;蜀國高層在魏延已伏法被殺的前提下,僅憑楊儀等一面之詞,不念魏延過往戰功,誅殺其三族,未免顯得不念舊情,刻薄寡恩。

綜上所述,以上原因導致魏延死後會被滅三族,各方在這件事上都有責任。


品鑑不凡


魏延,字文長,是三國時期蜀漢的著名將領。他作為鎮遠將軍鎮守漢中十年,後又跟隨諸葛亮數次北伐。誰也不能說他不是個忠臣,可是就是這樣一員大將,結局卻是被誅殺三族,讓人唏噓。

關於魏延之死,在陳壽的《三國志》中說諸葛亮死後,軍權交給長史楊儀。魏延不服,率先帶軍南歸成都,並派兵阻止楊儀南下,楊儀命何平抵禦,何平斥責魏延反叛,魏延的士兵見狀四散而逃,魏延本人和幾個兒子逃往漢中,最終被楊儀派來的馬岱追殺至死。後來楊儀回到成都後,誅殺了魏延三族。

當時在諸葛亮晚年,魏延可以說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很多人都認為魏延會在諸葛亮死後頂上去,魏延自己估計也做好了準備。可是在諸葛亮死前,卻與長史楊儀、護軍姜維等人秘密商討他死後的退軍計劃,只讓魏延負責斷後,如果魏延不聽軍令,便棄他不顧。

很顯然,事情非常詭異,為什麼一個有望繼承諸葛亮職位的人卻在最後很明顯被拋棄了呢?根據《三國演義》的說法,那是因為魏延投奔劉備時,諸葛亮就看出魏延生有反骨,天生就是叛徒。所以諸葛亮才在魏延身邊安插了馬岱,情況不對就弄死魏延。但是這很顯然是小說家的演繹,原因並不在於此。

整個事件更讓人不解的是,魏延的士兵明明有燒絕閣道的決心,為什麼會在何平的三言兩語下就跑了呢?這一切都顯得非常不合理。除了這一點,還有兩點不解之處。一個是魏延為何能繞開駐軍褒斜谷北口的楊儀,毫不受阻的到達褒斜谷南口,再將谷口棧道燒燬呢?總不能說楊儀軍中都昏睡了數日,以至於沒發現魏延軍隊吧。第二點是魏延如果是燒燬了棧道,將楊儀隔絕在褒斜谷北口,為什麼雙方的奏報能在同日抵達成都呢?

既然有這麼多矛盾之處,那麼很顯然這件事情的過程有很多謊報的地方,以此來更合理的給魏延扣上“欲舉眾北附”的罪名。

如果魏延的罪名是假的,那是誰設的計謀呢?是諸葛亮,還是楊儀?這就要從諸葛亮為什麼不招魏延開會,並且說出“魏延不從命,軍便自發”這句話分析了。

首先諸葛亮不讓魏延開會應該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先鋒突然返回大本營,那麼前線勢必群龍無首,甚至吃敗仗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諸葛亮為了防止讓敵人有可乘之機,才沒讓魏延回來是可能的。

其次魏延不從命只是說魏延如果因為沒開會,結果和他們出現意見偏差,不願意退兵的話,那麼你們可以先走。諸葛亮之所以有這種想法,因為魏延和楊儀爭權導致不和,萬一他死了,魏延很有可能不受楊儀的控制。

如果諸葛亮料定魏延必反,何須如此麻煩,更加不會用魏延當先鋒才對。只是魏延的楊儀兩人的問題,諸葛亮估計也沒什麼好辦法,這兩個人他都想用,但是衝突又化解不了,所以才會讓楊儀可以先撤。

後來事情果然如諸葛亮所料,楊儀派費禕去告知魏延會議決定後,魏延果然反對,並表示不可“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還要求重新表決來決定撤不撤。費禕也不多廢話,反而忽悠魏延說長史楊儀是文官,在軍事上還是得聽你魏延的。

當魏延和楊儀的奏摺都到了成都後,劉禪問蔣琬、董允怎麼看,結果二人都支持楊儀而懷疑魏延。他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舉動,很有深意。楊儀和魏延的矛盾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現在互相指責對方叛亂很可能就是矛盾升級。可是蔣琬董允二人卻明確袒護楊儀,絕對有貓膩。

這就不得不說到蜀漢的權利鬥爭上去,蜀國一直有兩大政治集團,一個是以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為首的外來軍人集團,另一個是以蔣琬、費禕、李嚴等為首的蜀地文人集團。我們知道諸葛亮死的時候,外來軍人集團的勢力就很小了,魏延作為隨劉備入川的將領,實際上已經成為軍人集團的代表,所以遭到文人集團的打壓和排擠,屬實正常。

諸葛亮為什麼北伐,還不是因為中和雙方的矛盾,用戰爭來緩解內部矛盾。可是隨著軍人集團的逐步走弱,文人集團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漸增強,所以諸葛亮向劉禪推薦文人集團的蔣琬、費禕繼承宰相,讓楊儀接管軍事。這說明了諸葛亮決定了將身後的軍政大權都交付文人集團。

自此我們可以猜測,魏延的死並不是他叛亂造成的,和他的個人性格關係也不太大。他之所以被誅三族,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輸掉了蜀漢內部集團的權利鬥爭。


邯鄲醉


魏延被殺,宣告蜀漢政權最後一個柱石良將終結,對蜀漢的影響非常的大,而魏延的死有很大的原因歸罪於他自己,他並沒有反叛,卻因為自身性格原因招來了殺身之禍。

魏延被滅三族並不是後主劉禪的意思,馬岱滅其三族的時候劉禪的旨意都沒到,他就在漢中砍了魏延的腦袋滅了其三族。

馬岱殺魏延是領了楊儀的軍令,楊儀是諸葛亮軍中的長史,相當於一個參謀長,還兼管糧草和紀律,此人能力很強,做事麻利,還是深得諸葛亮的信任。

諸葛亮在五丈原死後,北伐曹魏就只能放棄,北伐不成,要撤軍,諸葛亮就把蜀軍後撤的指揮權交給了楊儀,諸葛亮看中了楊儀處理事務果斷麻利,熟知軍中制度等特點。

楊儀主持蜀軍撤退,這就惹了另外一個重要將領——魏延。

魏延是蜀中名將,深得劉備的信任,一路從荊州跟隨劉備入川,從一個牙門將成長為鎮北將軍,都亭侯,漢中太守,可以說在蜀漢眾多將領中,魏延的能力與關羽、向寵等名將齊名。

魏延的能力很強,但是性格與關羽一樣,都很自傲而且孤僻,不善於與人打交道,特別是他鎮守漢中十多年,幾乎不與朝中的文臣武將有往來,連諸葛亮都與他交情一般,每次北伐,諸葛亮都是以漢中為基地,卻從來把漢中太守魏延當個一般將軍使用,這讓魏延非常的委屈,感覺懷才不遇。

劉備在世很看中魏延,劉備死了,魏延在蜀中的地位不如以前,主政的諸葛亮雖然對魏延沒有惡意,但也不重用。

諸葛亮一死,基本上朝中能為魏延說話的人就沒有了,除了後主劉禪,雖然劉禪被稱為“扶不起的阿斗”,但他對人還是看得準,特別是對魏延。

話說楊儀領了諸葛亮的遺命指揮撤軍,沒有想到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是魏延。楊儀本來安排魏延負責大軍的斷後,害怕曹魏司馬懿追擊蜀軍,魏延不幹了。

“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呢,怎麼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 再說,我魏延是何人,怎麼能受楊儀擺佈,做斷後的將領呢?”

楊儀與魏延一直有私怨,在諸葛亮生前就發生過幾次衝突,幾次都是諸葛亮、蔣琬出面撮合調節,這次諸葛亮死了,蔣琬去了成都,兩個仇人終於正面鋼了起來。

楊儀和魏延都不服對方,不過都還算剋制,都上表成都後主,說對方要謀反,劉禪就召集朝臣討論這件事情。

這就是拼人緣的時候了,魏延一向沒有人緣,大家都不為他說話,而楊儀卻有一個重要的幫手——蔣琬,楊儀是他推薦給諸葛亮的,楊儀要是真謀反,蔣琬肯定要受到牽連,蔣琬力保楊儀不反,群臣又沒人為魏延說話,局勢很明顯,魏延要吃虧。

劉禪卻是個明白人,別看他傻乎乎,遇到這種大事毫不含糊,他清楚魏延不可能反,楊儀也不大可能造反,這其中一定有誤會,於是他發出詔書查實。

沒等劉禪的詔書到來,魏延這個急性子就動手了,居然率軍堵住了楊儀的退路,想搶奪軍權繼續北伐,楊儀也是個火爆脾氣,一看魏延理虧,立刻調兵遣將對抗魏延,其中以王平、馬岱為首首先勸說了魏延的軍士放下武器,然後命令馬岱追趕孤身逃回漢中的魏延父子。

馬岱追到漢中後,立刻包圍了魏延的府邸,得到楊儀的軍令梟其首,滅其三族,後來楊儀還踩著魏延的腦袋呼其為“庸奴”。

魏延死得的確很冤枉,性格不好,人緣很差,連老實人王平都不幫他,更遇到了楊儀這種心胸狹隘的小人,自己處事衝動,最後落得個身首異處。

其實,說到底,這都是諸葛亮的錯,他在臨死前的安排就沒有考慮到楊儀與魏延的關係問題,這關乎到蜀軍的重要軍事行動,讓兩個私怨極深的軍中實權人物直接對峙,一個領軍,一個斷後,這萬一要是爆發衝突......,果不其然。

最後說一下楊儀的下場,此人自恃殺魏延有功,回到成都後,日益驕橫,後來被罷黜流放,還後悔當初沒有率軍降魏,被朝廷賜死。可惜一代名將魏延死於一個宵小鼠輩手中,魏延一死,漢中在姜維手中沒過多久就丟了,至此蜀漢的北伐就愈加困難。


沉墨I方之城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魏延之死且被誅滅三族,是諸葛亮和楊儀的錯。也可以說是諸葛亮死後楊儀和魏延爭權奪利的結果,他誣陷魏延謀反,是後三國時期蜀漢的最大冤案。諸葛亮身死,魏延被殺直接導至蜀漢再無和魏、吳一爭天下的機會。魏延被滅有兩方面原因。


  1. 諸葛亮和魏延軍事戰略路線不同,魏延曾向諸葛亮提出過史上有名的“子午谷奇謀”,不被諸葛亮採納。魏延常有怨言,說諸葛亮膽小等等。其實不知諸葛亮北伐僅是一種以攻為守的戰略而已,況蜀漢的那點兵力是諸葛亮在劉備夷嶺大敗後,花了整整五年才積攢的家底,一旦失敗,蜀漢國小民弱就再無翻身機會了。所以諸葛亮臨死不敢將兵權交給當時已是蜀漢軍二號人物的魏延,卻交於楊儀一介文官,還素與魏延不合,魏延肯定不服。
  1. 楊儀和魏延性格都缺陷明顯,楊儀機警能幹,善於處理各種繁雜政務卻心胸狹隘、睚眥必報。魏延勇武過人,絲亳不亞於蜀漢原五虎上將的關、張、趙等,但魏延性格孤僻高傲,目中無人,像極了關羽的為人。

總之諸葛亮遺命“令楊儀暫領軍權,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若是魏延不聽號令,軍可自發”魏延聽後大怒,不聽調度,他認為諸葛亮死後就該有他繼領兵權,繼續北伐,即便撤軍也不聽楊儀號令。

爭端已起,楊儀與姜維等只有依諸葛亮遺命撤兵,魏延見楊儀與姜維準備撤兵,他搶先撤回,燒燬棧道,截殺楊儀。兩人都上書後主劉禪,誣陷對方謀反,因魏延人緣太差,結果沒人信他皆信楊儀。最後魏延被馬岱斬殺,將其人頭交於楊儀,楊儀踩踏魏延頭顱說“庸奴,還敢幹壞事嗎”遂誅殺魏延三族。

魏延有罪,但罪不及三族,誅其三族實是小人楊儀借題發揮,以洩私憤的結果。


魂系安陽河


很榮幸能夠看到這個問題,也很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與想法,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在下面優質內容我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品鑑不凡】

首先,我們看魏延是否是忠臣。

魏延的人生之路比同時代將領大都曲折,他先是依附於劉表,因為不同意劉琮部將蔡瑁等拒絕劉備入城而反出荊州。後投身長沙太守韓玄,因不滿韓玄要斬殺黃忠,一怒之下,袒臂高呼,救下黃忠,砍死韓玄,引百姓出城,投降劉備,一生之中追隨過三位主人。此外,據《三國演義》描述,諸葛亮死後,因與楊儀有異,其與馬岱商議:“我等投魏,若何”?被馬岱反對乃止。這雖不為正史記載,但也反映民間對其是否為忠臣早有判斷。因此,從其整個人生幾度改換門庭,及死前流露出的“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念頭來看,說魏延為忠臣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其次,我們來分析為什麼在他死後會滅三族。

竊以為有如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魏延引軍與主力對抗,已被坐實反叛之名。諸葛亮死後,北伐大軍按他生前的安排有驚無險地撤退,但只有魏延一人帶所部與大軍脫離,還燒燬棧道與大軍對抗。這種行為雖未投敵,但與反判何異?且其已死於馬岱之手,無法為自己辯解,所以反叛之名被坐實。而被定為反叛罪的人被滅三族是必然的。

二是在魏延謀反一案中,諸多蜀國將領牽涉其中,為杜絕後患,必然會有人落井下石。魏延勇猛過人,又性矜高,與同時代將領關係均不甚融洽,有的勢成水火,平時人皆避之。這次魏延公然違反諸葛亮的安排,把自己置於所有人的對立面,楊儀等參與誅殺魏延的將領,和平時與之有矛盾的人自然不會放過落井下石的機會,為杜絕後患,斬草除根就是必然的結果。

三是魏延居功自傲,在與蜀國文官相處中“語言虛涎",為蜀國文官系統所厭惡,所謂的反叛事件發生後,必然無人為其嗚冤叫屈。建興十年(232年),魏延與劉琰不和,發生衝突,諸葛亮明知錯在魏延,但為籠絡魏延,仍責備劉琰,劉琰其後"作箋道歉”。

其三,我們來分析到底是誰的錯。

籠統說錯在哪一方和哪一人都比較片面。各方在事件中均有責任:魏延剛愎自用,所採取的舉措均有把自己推向眾人對立面的效果;楊儀等軍隊將領因為執行諸葛亮的安排,在道義上佔據道德優勢,但在整個危機處理過程中,不能排除挾私洩憤、公報私仇的嫌疑;蜀國高層在魏延已伏法被殺的前提下,僅憑楊儀等一面之詞,不念魏延過往戰功,誅殺其三族,未免顯得不念舊情,刻薄寡恩。

關於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都是我個人的想法與觀點,在這裡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裡,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好身體,同時也祝大家在自媒體行業有一個好的發展,謝謝。

最後歡迎大家關於這個問題暢所欲言,有喜歡我的記得關注下哦,每天為大家分享與解答我的想法與見解哦。



公子靈均


魏延之死就是個千古冤案,很多人總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認為魏延是諸葛亮設計害死的,因為諸葛亮總是說魏延有反骨,但三國演義就是小說,在歷史上,完全沒有這回事,諸葛亮從來也沒有陷害過魏延,相反諸葛亮總是處處護著魏延,魏延和劉琰有矛盾,諸葛亮訓斥劉琰,魏延拿刀在楊儀面前劃來劃去,諸葛亮反而不處罰魏延。

蜀漢可能是因為人才較少的緣故,對於特別優秀的人才,很是護短,前有關羽,後有魏延,關羽作為劉備的創業夥伴,那性格可是傲到天上去了,馬超投靠劉備,關羽想和馬超比試一下,黃忠被封為後將軍,關羽認為大丈夫不能與老兵為伍,這都是關羽驕傲的表現,魏延簡直就是關羽的翻版,看是目中無人,傲氣十足,看不起車騎將軍劉琰,還看不起長史楊儀,與很多人都有矛盾,一般人都會讓著魏延。

魏延

一、魏延是怎麼死的?

魏延是被馬岱殺死的,是楊儀下的命令。

諸葛亮臨死前,定下了北伐大軍撤退的命令,並作好了安排,讓楊儀率領大軍撤退,姜維和費禕協助楊儀,讓魏延斷後,結果諸葛亮去世後,魏延不聽從命令,也不願意斷後,他率領自己所屬的一支軍隊提前向漢中方向進發,搶在楊儀大軍前,通過棧道,然後把棧道給燒了。

在魏延和楊儀分別回軍的時候,兩人都向朝廷上表說對方謀反,然後兩軍都在往漢中撤軍,魏延軍跑得快此,還燒了棧道,棧道一被燒了,楊儀大軍只能走小路和山路,魏延提前率軍到達了南谷口,並派兵攻擊楊儀大軍,楊儀派出王平應戰,王平只是大罵魏延軍隊,諸葛公屍骨未寒,你們怎麼敢這樣做?

魏延

魏延手下的士兵自知理虧,都逃散了,魏延手下的軍隊就這麼沒了,只剩下幾個人跟著他,楊儀就派出馬岱率軍追殺魏延,馬岱追上了魏延,斬殺了他,將魏延首級交給楊儀,楊儀原本老是被魏延欺負,魏延被殺後,楊儀還踩著魏延的首級罵,同時派人誅殺了魏延三族,可憐一代名將魏延,就這麼不明不白的被冤殺。

二、魏延之死原因分析

1、首先是諸葛亮的部署。諸葛亮的部署沒有問題,主帥去世,全軍撤退,魏延雖然在軍中官職較高,但由於性格高傲,並不適合當全軍主帥,諸葛亮讓楊儀當全軍主帥,也只是權宜之計,當時蔣琬不在軍中在成都,費禕資歷較淺,姜維更加不可能,不讓楊儀率軍能讓誰來率領呢?楊儀是諸葛亮丞相府長史,相當於首席秘書或秘書長,讓楊儀率軍也說得過去,況且諸葛亮是丞相,讓誰率軍也是他職責範圍,並沒有錯。

諸葛亮

不能因為楊儀和魏延有矛盾,就認為諸葛亮是故意讓楊儀掌權來害魏延的,楊儀不過是臨時是掌握權力,回到成都後,接替諸葛亮職位的是蔣琬,同時費禕作為第二繼承人,楊儀並沒有受到諸葛亮的賞識以及蜀漢朝廷的重用。

諸葛亮讓魏延斷後,就是擔心魏延不聽從撤軍的命令,會有全軍有所影響,打個比方,如果讓魏延當主帥,他不聽從諸葛亮命令撤軍的話,你認為魏延能打過得司馬懿嗎?魏延能有辦法破解司馬懿避而不戰的消耗計嗎?並不能。

魏延是激進型的軍事將領,有一定的才能,但並不是主帥之才,魏延需要有人管著,才不至於鬧出大問題來,激進冒險的策略對於局部戰爭會有效果,但諸葛亮都五次北伐了,司馬懿大軍始終盯著蜀漢北伐大軍,這個時候就算是韓信轉世,也不能突破司馬懿的防線,更別說魏延了,最好的辦法就是撤軍。

魏延

諸葛亮如果不讓魏延斷後的話,讓魏延率軍當前鋒或在軍隊中間的話,會因為魏延自己的情緒影響整支軍隊的情緒,打個比方,蜀軍撤軍,魏延當前鋒或中鋒,他就會做出一些影響整個軍隊撤軍的動作,比如燒燬棧道,堵塞道路,不讓大軍撤退,諸葛亮對魏延太瞭解了,非常清楚他的性格會幹什麼,就是讓魏延斷後,減少影響,即使如此,魏延都跑到最前面去還是燒了棧道,可見諸葛亮讓魏延斷後是正確的決定,是想保全魏延。

2、魏延的抗命和不斷地犯錯誤

諸葛亮去世後,蜀軍中還真沒有人能制約魏延,一個沒有制約的人,本身就是一大隱患,楊儀雖然是諸葛亮選中的臨時負責人,但也管不住魏延,管不住只能不管了吧,就讓魏延按命令斷後,但魏延根本不聽,也不願意斷後,這是魏延第一次抗命,抗命可是重罪,按處罰的話,有可能掉腦袋的,這是魏延的犯的第一個錯誤,抗命不遵

楊儀

魏延犯的第二個錯誤就是私自率領軍隊從斷後的位置,跑到全軍的最前面,這個屬於私自調動軍隊,魏延不願意斷後,也就罷了,還私自把自己的軍隊調動到前面,一直到南谷口,並佈置好軍隊,這種私自調動軍隊的行為就屬於謀反,軍隊不是個人將領的,而是國家的,魏延無權調動,只有在國家同意的軍事行動,魏延才有權力調動軍隊,這是魏延犯的第二個錯誤。

接下來,魏延的行為更加離譜了,私自燒燬棧道,影響楊儀大軍的撤退,屬於攻擊己方軍隊的行為,這種行為論起罪來就是謀反吧,攻擊自己的部隊,還不叫謀反嗎?這是魏延犯的第三個錯誤,燒燬棧道,影響己方軍隊軍事行動

魏延犯的第四個錯誤就是武力攻擊自己一方的軍隊,魏延搶先到了南谷口,就開始率軍攻擊楊儀大軍,這可是武力攻擊啊,這不是謀反又是什麼?蜀漢的軍隊自相殘殺,這不叫謀反又叫什麼?或者你可以說魏延是在和楊儀爭權奪利,但楊儀可是按照諸葛亮的遺命規規矩矩地撤軍,楊儀這個時候還沒有犯錯,是魏延一直在犯錯,

武力攻擊己方軍隊是魏延犯的第四個錯誤,也讓魏延喪了命

魏延

諸葛亮在的時候,能容忍魏延犯錯誤,諸葛亮一死,就沒有人能容忍魏延犯錯誤了,包括蔣琬、費禕等人,諸葛亮護著魏延不代表其他人也都護著魏延,當楊儀和魏延互相告對方謀反的奏章送到皇帝劉禪那裡,蔣琬、董允等人都認為是魏延謀反,而不是楊儀,為什麼?魏延看不起人,處不好人際關係,雖然楊儀也是如此,但是魏延是武將啊,哪有文官謀反的,向來只有武將造反,所以朝廷將魏延定性為謀反。

3、楊儀的錯誤

楊儀派出王平罵散了魏延的軍隊,又派出馬岱殺了魏延,還誅殺了魏延的三族,這就是楊儀所犯的錯誤了,公報私仇,楊儀完全可以把魏延抓起來,送到朝廷,讓朝廷去審理這個案子,因為魏延已經失去了兵權和繼續犯錯的資本,可楊儀不依不饒的,殺魏延本人也就算了,還誅殺了魏延三族,這就是公報私仇,所以楊儀對於魏延之死也有責任。

總結

因為魏延犯錯在先,所以魏延本人要對自己被殺負主要責任,如果魏延老老實實地聽從命令,他會死嗎?當然不會,所以魏延的死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魏延對自己的死和三族被滅負80%的責任,其餘20%的責任得由楊儀來負,而朝廷中雖然認定魏延謀反,可是前線的楊儀已經殺了魏延及其三族,只能被動地接受這個結果,朝廷中的決定只是一個定性結果。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魏延是忠臣。但是魏延死於自己人,死得很慘。魏延之死,有諸葛亮的原因,也有魏延自身的原因。

首先明確一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定罪,並不以你是不是忠臣來論定。馬謖也是忠臣,不也死了嘛?

下面我們來論述魏延的本領、個性與錯誤:

魏延戰功赫赫.早在劉備時期,就曾經力壓張飛掌管漢中。可見其實力。到諸葛亮去世的時候,魏延已經成為蜀漢大軍的二號人物。

他不僅武功高強,而且有智謀,屬於文武全才。比如,他對於漢中的防衛部署固若金湯;他所倡導的子午谷奇謀,歷來為《三國》迷津津樂道。

魏延情商很低,很多小節、細節的工作他都不會做。

事例一:魏延跟劉備早有淵源,早在劉表死時,魏延就力主迎接劉備,為此翻了蔡瑁,和文聘打起來。魏延的事前竟沒有跟劉備諸葛亮溝通。劉備也沒有絲毫表示。

實例二:魏延獻長沙,也沒有跟關羽等人溝通,也沒有跟黃忠溝通。互相之間一點面子工程都沒有,沒有人站出來為魏延點贊。

魏延恃才傲物。在蜀漢,諸葛亮神一樣的存在,唯有魏延既獨來獨往,有敢於審視、點評諸葛亮;對於諸葛亮之外的人全不放在眼裡,與諸葛亮的近臣不睦甚至敵對。如,諸葛亮死後撤退,他質問:“難道沒有諸葛亮,北伐都不進行了嗎?不是還有我魏延嗎?”

受《三國演義》影響,我們習慣於將諸葛亮神化,由此引出魏延之死的陰謀論。

假使真在軍事法庭上,魏延是不是有罪呢?答案也是明確的。

無論在任何時候,一支有戰鬥力的部隊都會“軍令如山”。

1、魏延不服從組織安排,以一己之力對抗組織,這更是不允許的。不服從組織安排就是死罪。

2、無論是撤退前後,他作為少數派,只帶著自己的人馬,獨立於多數派之外。疆場之上搞分裂也是死罪。

3、在諸葛亮臨終之時,對於未來佈局有了新的安排,魏延應該服從上級的命令。然而魏延正是要挑戰他的上級的。抗命也是死罪。

最後階段,魏延的思維習慣、行為方式完全是畸形。即使有最好的辯護律師,也難以為魏延辯護。

諸葛亮分析的也對,所謂“有反骨”,不過就是常人難以駕馭。如果留下魏延,一旦他不高興,他敢把天捅個窟窿,何況他鬧起來是沒有人能降得住的。如同定時炸彈,不如及早清除。

顯然,在整個事件中,也充分顯示了諸葛亮的弱點:格局不夠大,佈局不夠穩。好好的一個魏將軍,就這麼設計成反賊了。


履和齋


魏延的死亡純粹是魏延和楊儀爭權導致的,魏延和楊儀這兩個人一直不和。而且兩人在心胸上都屬於非常狹隘的那一種人,原本有諸葛亮在那裡放著,魏延和楊儀都會賣諸葛亮的面子,不會鬧出大亂子。

可是諸葛亮死亡之後,問題就出來了,諸葛孔明去世,他留下的權力真空該由誰來繼承?他帶出的精銳部隊由誰來繼續統領?

魏延作為當時整個蜀漢帝國最強力的武將,他想當然的認為自己才是孔明心中軍事繼承者的不二人選,可是諸葛亮選擇的偏偏是他的仇家楊儀。

原因很簡單,當時在軍中的這些人,費禕威望資歷太低,而作為諸葛亮接班人的蔣琬還在成都,諸葛亮的學生,姜維更是一個愣頭青。楊儀作為諸葛亮的長史,也就是秘書長,長期在諸葛亮身邊工作,在軍隊中有一定的影響力,由他組織軍隊撤退應當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至於魏延,諸葛亮一開始就把這個人排除在外。因為魏延這個人屬於衝動型武將,由他來率領諸葛亮去世之後的漢軍,他很有可能違背諸葛亮的意願,非但不撤兵,反而繼續猛攻司馬懿。魏延的軍事能力確實很強,但是他也沒有辦法引誘司馬懿出戰,如果他有辦法,早在星落五丈原之前,就已經施展出來了。

更何況在諸葛亮的心中,在他死後最最重要的事情並不是進攻司馬懿,而是回到成都,將政權平穩過渡,以免出現大的變局,被一些小人趁虛而入,竊據高位。

在確保蜀漢政權穩固和建功立業之間,諸葛亮選擇了穩妥的前者,這些軍隊回到成都之後,能夠有力的幫助蔣琬維護秩序,建立自己的權威,這樣才能使得蜀漢帝國健康的運轉下去。

魏文長完全沒有體諒到諸葛亮的良苦用心。反而諸葛亮的臨終安排,讓他失去了平常心,失衡的心態讓他採取了極端的行為,那就是戰場抗命。非但沒有服從諸葛亮最後的安排,反而從殿後位置搶先進入國境,並且燒掉了棧道,以此來延緩楊儀率領的軍隊回國的進程。

憤怒讓他失去了判斷力,他寫信誣告楊儀謀反,可是他沒有想過他自己的行為,完全站不住一個理字。只要對方抬出諸葛亮的遺命來,以諸葛武侯在軍隊中巨大的威望,等待魏延的只有失敗這一條路。

事實也是如此,他的軍隊被王平義正言辭的演說之下,頓時崩潰,魏延自己也被馬岱殺死。

不過從魏延所作所為中,我們也能看出這場變故純粹就是魏延和楊儀這兩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氣之爭,魏延根本就沒有想過背叛蜀漢帝國,要知道在前線的魏延軍隊投降曹魏是很方便的。

然而,楊儀在取勝之後也做了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他藉口魏延謀反將魏延全家老小全部殺害,這個人的心胸過於狹隘,也導致了楊儀在歷史上再也沒有泛起太大的水花。


歷史評說


魏延(?——234年),字文長,蜀漢政權的名將,深得昭烈皇帝劉備所信任,並被授予漢中太守之職。劉備過世後,魏延追隨諸葛亮多次北伐,並創造性的提出了“子午谷奇襲長安”之計。

因為戰功卓著,魏延遭到了諸葛亮的猜忌,長期遭受政治打壓。諸葛亮過世後,楊儀藉故誣陷魏延謀反,並誅殺了魏延的三族,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接著來,文史不假帶您走近魏延,還原三國時期的那段歷史真相。

魏延早先顛沛流離,先是投靠劉表,後又投靠韓玄,但一直都沒有得到重用。直到劉備消滅韓玄後,魏延和黃忠一起投降了劉備,被授予牙門將軍一職。

為了建功立業,魏延開始追隨劉備南征北戰,屢立戰功,一步步成為了劉備帳下的得力干將,一步步贏得了劉備的器重和信任。

在劉備成功奪取漢中之地後,自封為漢中王,勢力橫跨荊、益兩地,蜀漢版圖也達到了最鼎盛的狀態。躊躇滿志的劉備對自己的兵力進行了劃分,編為三個軍團,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實現自己的夙願。

第一軍團:

由關羽統領,駐紮在荊州之地,主要負責對曹魏的東線作戰,同時防禦東吳。

第二軍團:

由張飛統領,駐紮於閬中一帶,作為帝國的機動力量,進可支援第一軍團和第三軍團,退可拱衛成都的安全,順帶防禦南方的蠻夷。

第三軍團:

由魏延統領,駐紮於漢中重地,鎮守著帝國的北大門,主要負責對曹魏的西線作戰,震懾長安。

按理說,鎮守漢中這種咽喉要地,必須選擇能力和忠誠都絕對靠得住的將領。諸葛亮提議由張飛擔任漢中太守,但劉備卻堅持任用魏延統領第三軍團,擔任漢中太守並加封為鎮北將軍。可見,劉備對於魏延無比的信任。

而魏延也不辱使命,當即表態: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這份慷慨激昂的軍令狀,魏延不僅說到了,而且也做到了。在鎮守漢中期間,多次成功抵擋住了曹魏的進攻,被他斬殺的曹魏名將數不勝數,比如張郃、郭淮、王雙等人,牢牢地扼守住了蜀國的北大門。

可惜,蜀漢的輝煌歲月並不長久,很快就因為第一軍團的關羽在襄樊之戰中失利,接著又被東吳襲取了荊州導致全軍覆沒而宣告終結。

劉備藉機開始發飆,親率張飛的第三軍團去討伐東吳。即便在如此緊張的形勢下,劉備都沒有調動鎮守漢中的魏延第二軍團,繼續由他獨自抵擋北方的曹魏,看守空虛的蜀國後方。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幾乎全軍覆滅,捱到白帝城後過世,指定諸葛亮和李嚴輔佐後主劉禪。其中,諸葛亮統攬政治和經濟,李嚴掌握軍權,二人一正一副,相互制衡。

由於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的相繼覆滅,魏延的第三軍團就成為蜀漢國內最主要的軍事力量,而魏延也成為蜀軍中的最高將領。

為了獨攬朝政和加強集權,諸葛亮對於李嚴這個副手始終看不順眼,一步步剝奪了他的軍權。

文史不假不是為了故意抹黑諸葛亮,也不是懷疑他的動機,但李嚴的權力的確是被架空了。以至於,劉備欽定的託孤重臣李嚴,只得去負責為前線督運糧草的物流工作。即便如此,諸葛亮依然沒有放鬆對李嚴的警惕,最後將其貶為了庶人。

為了徹底掌控蜀漢的軍隊,之前從未直接統兵的諸葛亮以平定南蠻為由,強令魏延從漢中率軍前來。

在長期的軍旅生涯中,魏延憑藉自己的戰功獲得封賞,性格比較直傲;而諸葛亮則不同,擔任謀臣長期追隨劉備,性格比較多疑。所以,二人在很多問題上都意見相左。

加之,魏延之前就與諸葛亮多有齟齬。因此,諸葛亮越來越擔心自己難以駕馭魏延,為了保證軍隊的平穩,他開始在軍隊中有意安插自己的親信以制約魏延。馬謖、楊儀等人,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入軍中的。

楊儀(?——235年),字威公,曾在荊州關羽的帳下擔任功曹一職。受關羽派遣前往成都,因為策論高深而被劉備看中,留任成都並闢為左將軍兵曹掾。

諸葛亮當政後,楊儀成為了參軍署府事,這樣一個能言善辯之人,憑藉口頭功夫一步步獲得諸葛亮的青睞。《三國志·楊儀傳》記載:

常規劃分部,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了,軍戎節度,取辦於儀。

眼見如此,魏延對於諸葛亮的不滿情緒更加嚴重,兩人幾乎到了決裂的程度。

為了進一步降低魏延在蜀軍中的影響力,諸葛亮升魏延為丞相司馬兼涼州刺史。利用這次典型的明升暗降,諸葛亮在剝奪魏延軍權的同時,也完全解散了先帝劉備當年設立的第三軍團,自己直接掌控了軍權。

儘管不被諸葛亮重用,但魏延依然秉承自己忠臣的本性,在諸葛亮多次北伐期間都任勞任怨,甚至還主動出謀劃策。

隨著楊儀的崛起,逐漸成為蜀國的高級官員。他雖談不上是小人,但心胸和格局的確不夠開闊,平時就和魏延就勢同水火。而諸葛亮在雙方的爭執中,大多傾向於支持楊儀,變相地縱容了楊儀的氣焰。

果然,在諸葛亮死後,楊儀立即假借諸葛亮的遺命,強令魏延離開主力軍,只率少部人馬負責斷後。魏延自然不會服從於楊儀的調遣,於是大動干戈發生了火併,結果魏延被楊儀誘殺。

雖然除掉了魏延,但楊儀的如意算盤也沒有達成。當他率領蜀軍的主力還朝後,本以為憑藉再造山河的功勳,可以接替諸葛亮來總攬蜀國的朝政。

可惜,諸葛亮身前就深知楊儀的真實能力,他重用楊儀就是為了制衡魏延而已,並未打算讓他接班,早已安排了蔣琬接任自己處理朝政事務。

楊儀回朝後,雖被加封為中軍師,但並無多少實權。據《三國志·蜀書》記載:

亮平生密指,以儀性狷狹,意在蔣琬,琬遂為尚書令、益州刺史。儀至,拜為中軍師,無所統領,從容而已。

久而久之,楊儀開始抱怨,在被費禕彈劾後,劉禪將其貶為庶民並流放。楊儀非但不認罪,反而言辭激烈的爭辯,終於被賜死,也算是為魏延報了仇。據

《三國志·蜀書》記載:

楊儀以當官顯,鹹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縱觀魏延之死,雖然是楊儀直接造成的,但從根源而論,卻在於諸葛亮。

諸葛亮在自己生命的後期,一直都苦苦找尋未來的接班人,先是馬謖,後有楊儀,甚至姜維,可唯獨不選擇最有能力也最忠誠的魏延。個人認為,這是由諸葛亮對魏延的不信任所導致的。

諸葛亮之所以不信任魏延,除了他個人能力突出以外,更在於魏延的政治站隊和政治選擇。魏延先是選擇劉備,後又選擇李嚴,唯獨沒有在政治上真正靠攏過諸葛亮。正是基於此,才造成了魏延的人生悲劇。

諾曼·文森特·皮爾曾經說過:“性格決定命運,態度決定一切”。而今天,藉助魏延之死的真實歷史,我想說的是:“選擇決定命運,政治決定一切”。

歡迎關注:文史不假,我們一起學習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