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落凤坡被射死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蜀国会怎样?

河北薛之谦


如果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那么蜀国享国的时间会更长一点,不会短短几十年就灭亡的。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那么卧龙和凤雏谁更厉害一点呢?


我认为,论军事,庞统胜过诸葛亮;论治国,诸葛亮胜过庞统。这一点,从刘备攻打益州,让庞统作第一军师,而把诸葛亮留在荆州镇守能够看出来。

在刘备的心目中,庞统的军事能力要远远胜过诸葛亮的,否则打益州如此重要的战役,怎会把诸葛亮晾在一边,单单带着庞统出征呢!

司马懿曾对手下说:“诸葛亮素来谨慎,不喜弄险。”司马懿与诸葛亮打了一辈子交道,对诸葛亮算是相当了解的,这句话直接道出了诸葛亮的作战风格。


诸葛亮打起仗来,四平八稳,如何摆阵,如何调兵,如何退兵都有一套既定流程,这样打仗虽然不至于全军覆没,但是太过呆板,不够灵活。

“兵者,诡道也!”,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必须随机应变,这一点诸葛亮做的很不好!

魏延曾经灵感突发,提出了子午谷奇谋,“自请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结果诸葛亮认为“此计悬危”弃之不用,令无数后人深表遗憾。

区区五千人,让魏延放手一搏,有何不可呢?诸葛亮太过谨小慎微,又有些固执己见,固然不会同意魏延的奇谋。



反观庞统,要比诸葛亮灵活多了。

庞统曾经提出了鸿门宴的计策,在刘备与刘璋宴会之机,“趁席间杀之”,但是刘备念同宗之情,不忍杀之。

后来,庞统又给刘备提出了上中下密计:上计,挑选精兵偷袭成都;中计,假装回荆州,诱骗刘璋大将,将其斩杀,随后进攻成都;下计,打道回府,回荆州。

刘备思考再三,认为上计太过冒进,中计不急不缓,于是采纳了中计。



可惜的是,庞统大业未成身先死。假如庞统不死,那么刘备会怎么样呢?

首先,蜀汉同样会建立。庞统已经制定了战略,刘备按照战略实施,一定能打下益州。取了益州之后,再一路向北打,攻取汉中,刘备就可以称帝了。

其次,夷陵之战不会惨败。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倾全国之兵攻打吴国,身边只有黄权和程畿两个三流参谋,倘若庞统活着的话,刘备应该会带着庞统出征的。

凭庞统的军事才干,绝不会犯联营七百里这种低级错误,所以陆逊火烧连营也不会发生,刘备也不会白白损失七十万人马的。


如果庞统打的好,或许能把荆州取回来;就算打的一般般,或许能分得荆州几个郡。

最可能的情况是,双方势均力敌,打了几场之后,各有胜负,刘备意识到吞并吴国不可能,孙权发现打败蜀国很难。最后双方各让一步,坐到了谈判桌旁,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决定平分荆州。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三国鼎立将持续很长时间,蜀汉也不会这么快灭亡的!


一半秋色


庞统号凤雏,诸葛亮号卧龙,当年刘备落魄访贤时,曾找到了诸葛亮的好友“水镜先生”——司马徽。

当时司马徽说“我老了,不中用了,我向你推荐两个人吧”。刘备说:“多谢”。于是司马徽对刘备说:“得卧龙凤雏一人可安天下”。

刘备最后把诸葛亮和庞统都收到了麾下,二人都成了他的军师中郎将。

然而就在公元214年,庞统以军师的身份跟随刘备夺四川,在和刘璋死磕时,庞统被敌人乱箭射死,庞统临死前大呼“此乃天意也!”原来他死的这个地方叫“落凤坡”。



当时诸葛亮没在刘备身边而是留守大本营荆州,诸葛亮在庞统出发前叮嘱他不要急于冒进,庞统认为诸葛亮怕他抢了头功,所以没听诸葛亮的提醒,急于求成所以被敌人射杀。

假如在落凤坡射死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你觉得蜀国会怎样呢?

假如“落凤坡”射杀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换言之留下庞统辅佐刘备和后主刘禅,我认为刘备死得更快,后主刘禅也不会统治蜀国三十多年,兴许亡得更快。

其原因就是庞统的暴脾气不会笼络人,像诸葛亮这样好脾气的人他都怀疑,要知道庞统还是诸葛亮推荐给的刘备,庞统小肚鸡肠认为诸葛亮和他争功。




讲真庞统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胸怀,也没有诸葛亮鞠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风格,庞统急功近利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从他不顾实际情况贸然进四川这件事来看,刘备后来为关羽报仇讨伐东吴他也不会阻拦。

诸葛亮如此精明和能掐会算,尚且六出祁山功亏一篑,何况庞统胸怀狭窄,他更加不能做好后方的安排。就凭庞统的暴脾气,他和同样是刘备肱骨之臣的刘巴和法正必定合不来。

刘巴和法正都是旷世奇才,诸葛亮对二人尊敬有加,庞统就未必对二人感冒。尤其刘巴自视清高,一般人他还真看不上,当初刘备都不入他的法眼,只是后来没办法才投降了刘备。




刘巴对诸葛亮还是很佩服的,他和诸葛亮、法正等人一起制定了《蜀科》,它是蜀国的第一部法律。试问庞统有这样的胸怀吗?想想他是怎样对待诸葛亮的?

诸葛亮乃百世一出的奇人,他尚且无法逆天行事,无法改变蜀国灭亡的最终结局,难道庞统比诸葛亮更厉害吗?

其实水镜先生早就看透了时局,他对刘备说过:“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意思是说二人只能得一人才能得天下。他接着又说了下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刘巴字子初,法正字孝直)。意思是说刘巴和法正死一人,汉室难兴,后来他俩先后去世,因此诸葛亮没有了后援和帮手,所以六出祁山无寸功。这都是刘禅听信宦官黄皓之谗言所致。



综上所述,庞统不比诸葛亮更高明,也不如诸葛亮平易近人,诸葛亮不能完成的使命,庞统同样改变不了蜀国灭亡的宿命,你觉得呢?


秉烛读春秋


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是个非常厉害的角色,其实在刘备的阵营里,有一个人的智谋才华丝毫不比诸葛亮逊色,不仅如此,他的个性张扬,喜欢冒险,正好能够与诸葛亮谨慎的个性形成互补,这个人就是庞统。

在没有出山之前,庞统就是和诸葛亮齐名的人物,他的能力得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的首肯。他的主要能力体现在军事上,作战指挥是他的强项,这一点在他归顺刘备之后,几次指挥作战中,都有所体现。

只可惜天不假年,庞统绝命于落凤坡之下,出师未捷身先死。在这里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如果将庞统与诸葛亮的命运互换,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众所周知,刘备的儿子刘阿斗,没有太大的能力,一应朝政都由诸葛亮安排,诸葛亮在实权上基本上已经取代了刘阿斗。

为了不辜负刘备的嘱托,为了实现中兴汉室的梦想,诸葛亮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国家劳心劳力,励精图治,在稳固内政的情况下,六出祁山讨伐魏国。但是由于诸葛亮谨慎的性格,再加上两国悬殊的国力,诸葛亮六出祁山,未建寸功。

如果诸葛亮代替庞统,死在了落凤坡,庞统在刘备死后成为了蜀汉帝国真正的话事人,很有可能整个三国的局面将会发生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可否认,庞统的军事才能比诸葛亮更强,他的个性更喜欢冒险,喜欢出奇兵,这些特质运用在战场上,比起谨慎的诸葛亮更适合处于弱势的蜀汉集团。

如果魏延向庞统而非诸葛亮献上子午谷奇谋,等待魏延的结局很有可能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子午谷奇谋相当的冒险,正是因为看到了它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生性稳重的诸葛亮否决了这个提议。同样正是因为它存在太多的变数,生性喜欢冒险的庞统,很有可能采纳这个提议。

庞统这个人从来就是喜欢走捷径,绝不会像诸葛亮那样瞻前顾后,只要有60%的把握,他就会果断的去干。所以如果换成庞统带兵,庞统很有可能为我们见证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

而且庞统的个性比较随和,给人一种容易亲近的感觉,而诸葛亮用现在的话说比较高冷,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不容易亲近。

这给他带兵打仗,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度,而庞统能够很好的和大头兵打成一片。由他率军北伐,在同样的条件之下,他取得的成绩,相信不会亚于诸葛亮。


历史评说


庞统一死,刘备断了一臂;诸葛亮要是死了,刘备就丢了心。

靠着张飞等人的努力,可能益州最终还是能打下来,但是,之后呢?

刘备千辛万苦打下益州,益州是他称霸的基业,打完仗以后,需要有人治理,谁来治理?只能是诸葛亮,这是诸葛亮最擅长的,换成其他人,都不如诸葛亮。

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庞统这个人,打仗应该是挺厉害,但是,面对乱糟糟的蜀中局势,如果让庞统来治理,恐怕不会像诸葛亮这样,短时间内稳定局势,那样的话,刘备争夺汉中时,后方不一定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未必能争得过曹操。


历史都付笑谈中


这个问题换一种说法,那就是打下益州以后,没有诸葛亮只有庞统的蜀汉,到底会变得如何?诸葛亮是蜀汉尤其是后期蜀汉的顶梁柱,如果让他在攻打益州的时候,就去世的话,那么蜀汉后来会怎样呢?庞统能够做的比诸葛亮要好吗?

庞统在军事上见长,治国未必就是诸葛亮的对手。

在军事上来说,庞统的确是一把好手,刘备进入四川以后,吩咐诸葛亮驻扎在荆州,而带上了庞统作为自己的头号军师。

所以说庞统在刘备心目中,分量是相当重的。在顺利击败了张鲁大军以后,庞统便为刘备谋划夺取西川的办法。他分析出了上中下三策,其中上策兴夜杀去成都,逼迫刘璋投降。中策杀掉刘璋大将,随后再夺取成都。下策则是退回白帝城,再想办法慢慢夺取成都。

这三个办法刘备选择了中策,下策刘备觉得太慢,而且选择下策的话,那这趟入川就白来了。上策则显得太着急,因为人心未定,就擅自杀掉刘璋,这不利于刘备统治西川。

所以刘备选择了中策,也正是因为中策,庞统才战死在了路上。不过庞统的策略是十分全面的,可见军事上他的眼光十分独到。但是我们看不到庞统的治国能力,反观诸葛亮,在夺取荆州以后,能够迅速稳定荆州局面。

在夺取益州以后,又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刘备稳定益州人心。甚至在刘备夺取汉中的时候,诸葛亮这边居然能调动全成都的百姓前往汉中支援。可见诸葛亮的治国能力实在是太强悍了。

所以庞统的治国能力比不上诸葛亮,但是军事能力要优于诸葛亮,以这个作为大前提,我认为刘备集团的未来会是这样的。

庞统带领大军攻打汉中,因为后备不足,多次退回益州。

庞统的领军能力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出征汉中的时候,刘备就不会带上法正了,所带的一定是庞统。庞统进入汉中以后,虽然在战场上会有大的突破,可是后援粮草供应不上,这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对于刘备集团来说,刚刚征服益州集团,人家都还不服气呢!你现在让人家无偿贡献粮草给你,这件事并不现实。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坐镇益州,才能调动粮草。

可惜诸葛亮在落凤坡就战死了,所以现在成都能够充当此任的人,或许只有法正。我们知道法正也是以军事见长,对于内勤方面的事务,他并不懂。

这个时候的庞统在多次断粮以后,只能选择撤军。汉中之地,将会再次落入曹操之手,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件事跟后来诸葛亮北伐的遭遇是一样的,诸葛亮北伐因为常常供应不上粮草,所以总是半途而废。负责供应粮草的李严,显然能力不足,所以贻误了战机。

这个时候刘备和曹操将会因为汉中之地,展开各种殊死争夺。而汉中还没打下的时候,荆州就已经丢了,这对刘备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从此刘备就只剩下了益州这一块地盘。



庞统打下汉中,但是蜀汉已经无力北伐。

在多年的辛苦战斗下,恰逢曹操去世的时机,庞统终于打下了汉中郡。从此拥有了汉中的土地和百姓。这个时候汉中的百姓应该不会被曹操迁走,毕竟这里还是曹魏的地盘。

所以这个时候的蜀汉实力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提升,因为他们得到了汉中的土地和军民。可这个时候五虎上将也相继离世,跟随庞统的将领们都是不怎么出名的将领,战斗能力上要差很多。

所以庞统如果执意要北伐的话,我觉得成功的几率并不大。因为输送粮草是一个问题,没有优秀战将是另外一个问题。蜀汉就是因为缺少人才,所以才会在北伐的时候处处碰壁。

多次北伐无望后,庞统也只能回到朝中。但是他不甘心一直在家吃喝等死,一定还是要想办法北伐。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蜀汉内部被掏空,不用外人来打,蜀汉自己就崩溃了。

这就跟后来姜维一直扬言要北伐是一样的,北伐的确对曹魏有威慑力,但是同时也在大量消耗蜀汉的经济。

总结:庞统北伐失意,可能会走上自立的道路。

天底下之所以只有一个诸葛亮,那就表明诸葛亮的人品是独一无二的。史上那么多有能力的权臣,最后都谋朝篡位了,但是诸葛亮没有,他甚至想都没有想过这件事,从他培养儿子就可以看得出来。

但是庞统不一样,他未必就会有诸葛亮那种赤诚之心。庞统在多次北伐失意以后,如果不打算北伐了,那么就会窝在蜀汉内部,大权独揽之下,庞统会做些什么呢?

很可能会跟东吴的诸葛恪一样,成为架空皇帝的权臣。刘禅就会成为庞统的傀儡,即使庞统不会谋反,但是刘禅也不会拥有权力。

发展到最后的话,庞统会成为曹操那样的人物,这么一来蜀汉不用等到司马昭来讨伐,内部就会像东吴一样,出现各种内乱。

东吴的内乱是他们逐渐衰弱的重要原因,所以庞统可能会直接将蜀汉带向灭亡。如果庞统没有这么做的话,那么自古权臣也是没有好下场的。

刘禅在庞统死后,重新掌握大权,一定会对庞统进行清算,而庞统的党羽大多数都遍布在军中,一旦清算起庞统的党羽,那对蜀汉来说又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毕竟蜀汉内部压根经不起这种折腾,结果很可能会导致像李傕郭汜那种小人物,成为了蜀汉的掌权者,最终再次架空刘禅。

刘备辛苦打下来的天下,从庞统弄权开始逐渐走向衰败,一直到庞统被清算以后,走向了四分五裂的状态。这个时候只要曹魏或者东吴保持稳定,那么蜀汉一定还是第一个灭亡,而且速度比现实中还要快得多。庞统成了蜀汉的刽子手,这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三国志》。


江湖小晓生


落凤坡下失卧龙,五丈原前是凤雏,三国争霸谁能统,疑是大魏长久治。

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卧龙的意思就是沉睡的龙,凤雏的意思就是初生的凤凰,一个是龙,一个是凤,龙而前而凤在后,龙和凤在世人心目中,孰重孰轻自有答案。

庞统之才与诸葛之才有很大的区别,庞统之才显得非常张扬和外露,诸葛亮之才显得更加沉稳和低调,早年庞统的名声远超诸葛亮,庞统成名于襄阳名士司马徽的一句话:南中士子没有人可与庞统相比。

司马徽之所以推崇庞统,是因为庞统主动上门与司马徽交谈并显示出的博学与口才,当然了,司马徽在说这话时,并不认识诸葛亮,当年轻的诸葛亮还在隆中耕读时,仅仅年长诸葛亮2岁的庞统已经开始出名了。

很少有人知道卧龙诸葛亮与凤雏庞统其实是亲戚关系,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统的堂兄,同时也是庞德公儿子的庞山民,虽然民间流传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但从诸葛亮与庞统的个人经历来看,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好。

诸葛亮的好友是徐庶、孟建、石韬与崔州平,庞统的好友似乎没有明确的记载,也许东吴的陆绩与顾劭算两个吧,虽然诸葛亮与庞统都被刘备任命为军师中郎将,但是两人的分工是完全不同的。

诸葛亮投靠刘备后的第一个任务是作为使者出使东吴,促成孙刘联盟,圹葛亮圆满完成任务,并为刘备建立与孙权平等的同盟关系。

庞统投靠刘备后的第一个工作是出任耒阳县令,结果庞统在任上不理县里的政务,居然还被免官,后来还是在鲁肃和诸葛亮的联合保荐下,并且经刘备与庞统亲自交谈后,刘备才重用庞统,任命他为治中从事,这可是刺史的高级佐官。

当诸葛亮成为刘备的后勤部长,为刘备足兵足粮食,充实赋税之时,庞统则更像一个谋士为刘备谋划战术,在刘备西进川中夺取益州之时,庞统起到了举重轻重的作用。

不仅在刘备与刘璋会面时要求刘备拿下刘璋,一举定成都,可被刘备拒绝,之后庞统再次为刘备提出夺取益州的上、中、下三计,刘备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中计,之后夺取整个益州更是庞统计谋的延伸。

但是庞统作为一个谋士,居然把自已给战死了,这可是极大的讽刺,一个不能保护自已的谋士,又怎么能指望他保卫这个国家呢?放眼整个三国,在战争中战死的武将倒是不太,战死的谋士恐怕就是庞统一人了。

三国演义中庞统是被刘璋手下大将张任伏击而死,作为一个谋士,居然被人伏击而死,这谋士的水平实在不怎么样。

如果说诸葛亮是一个各方面综合能力均较强的均衡生,那庞统就是一个偏科生,庞统也许是一个类似于郭嘉的天才谋士,但他除了谋略,恐怕也做不了什么?做县令或不理县务,一个不能把小事做好的天才,也注定做不成大事。

庞统其实有点像曹魏阵营的郭嘉,不过正史中郭嘉的谋略似乎强于庞统,郭嘉谋略虽强,但是除了谋略之外,郭嘉似乎也没有别的特长了,治事内政没有经验,行军打仗更是不行,庞统也是这样。

如果在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那么将是蜀汉的大不幸,而是魏国的大幸,如果诸葛亮去世,刘备托孤还能托给谁呢?当时法正也去世了,关羽、张飞都去世了,也许托孤大臣算庞统一个吧,也许还有李严、魏延、吴懿等人。

如果将庞统的能力与诸葛亮的能力作一个数字对比的话,我认为会是这样:

智力:诸葛亮98分,庞统95分

内政:诸葛亮100分,庞统60分

军事:诸葛亮95分,庞统90分

谋略:诸葛亮90分,庞统95分

为人处事:诸葛亮100分,庞统90分

很难想像一个不愿意管一县事务的执政大臣会将一个国家管理得好,庞统如果执政一定比诸葛亮执政要差得远,除了执政能力之外,没有诸葛亮的蜀汉将面临一个权力分配的问题。

诸葛亮在,以法治国,重用荆州士人,拉拢东州武人,打压益州豪强,才是保证蜀汉的长治久安,当然三国之中都有内部斗争问题,只要不损害根基,也不致于在庞统手上亡国。

对于北伐,这可是刘备时代确定的国策,包括刘禅在内的蜀汉掌权者,都是贯彻执行这一国策的,没有诸葛亮的蜀汉北伐,是凶多吉少,武将方面只能依赖魏延,谋主则是庞统。

如果庞统与魏延两个人的冒险主义抬头的话,那将是蜀汉的灾难,蜀汉国小力弱,经不起一场关乎国运的战争,历史上因为一场战争而导致亡国的例子多的是,如果子千谷奇谋这种谋略能够让魏延与庞统冒险的话,那么蜀汉注定会亡国在这一场战争中。

如果庞统与魏延失败,蜀汉就会亡国,蜀汉一亡国,东吴必定唇亡齿寒,迟早还是会败给曹魏而亡国,那么曹魏肯定会统一天下,而且必定是在魏明帝曹睿手中,如果曹魏统一天下,那么就没有所谓的司马代魏。

因为司马懿是在与诸葛亮的战争对峙中强大起来的,而成为曹魏实际上的最大的权臣,曹睿晚年的曹魏,只有司马懿一个人能对外征战,而且百战百胜,除此之外,曹魏再无人才。

历史就是这么无奈,往往一个人的生死,就会影响历史的走向,比如诸葛亮,比如庞统,卧龙若是游天下,哪有凤雏展翼飞?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这个问题换一种说法,那就是打下益州以后,没有诸葛亮只有庞统的蜀汉,到底会变得如何?诸葛亮是蜀汉尤其是后期蜀汉的顶梁柱,如果让他在攻打益州的时候,就去世的话,那么蜀汉后来会怎样呢?庞统能够做的比诸葛亮要好吗?

庞统在军事上见长,治国未必就是诸葛亮的对手。

在军事上来说,庞统的确是一把好手,刘备进入四川以后,吩咐诸葛亮驻扎在荆州,而带上了庞统作为自己的头号军师。

所以说庞统在刘备心目中,分量是相当重的。在顺利击败了张鲁大军以后,庞统便为刘备谋划夺取西川的办法。他分析出了上中下三策,其中上策兴夜杀去成都,逼迫刘璋投降。中策杀掉刘璋大将,随后再夺取成都。下策则是退回白帝城,再想办法慢慢夺取成都。

这三个办法刘备选择了中策,下策刘备觉得太慢,而且选择下策的话,那这趟入川就白来了。上策则显得太着急,因为人心未定,就擅自杀掉刘璋,这不利于刘备统治西川。

所以刘备选择了中策,也正是因为中策,庞统才战死在了路上。不过庞统的策略是十分全面的,可见军事上他的眼光十分独到。但是我们看不到庞统的治国能力,反观诸葛亮,在夺取荆州以后,能够迅速稳定荆州局面。

在夺取益州以后,又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刘备稳定益州人心。甚至在刘备夺取汉中的时候,诸葛亮这边居然能调动全成都的百姓前往汉中支援。可见诸葛亮的治国能力实在是太强悍了。

所以庞统的治国能力比不上诸葛亮,但是军事能力要优于诸葛亮,以这个作为大前提,我认为刘备集团的未来会是这样的。

庞统带领大军攻打汉中,因为后备不足,多次退回益州。

庞统的领军能力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出征汉中的时候,刘备就不会带上法正了,所带的一定是庞统。庞统进入汉中以后,虽然在战场上会有大的突破,可是后援粮草供应不上,这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对于刘备集团来说,刚刚征服益州集团,人家都还不服气呢!你现在让人家无偿贡献粮草给你,这件事并不现实。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坐镇益州,才能调动粮草。

可惜诸葛亮在落凤坡就战死了,所以现在成都能够充当此任的人,或许只有法正。我们知道法正也是以军事见长,对于内勤方面的事务,他并不懂。

这个时候的庞统在多次断粮以后,只能选择撤军。汉中之地,将会再次落入曹操之手,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件事跟后来诸葛亮北伐的遭遇是一样的,诸葛亮北伐因为常常供应不上粮草,所以总是半途而废。负责供应粮草的李严,显然能力不足,所以贻误了战机。

这个时候刘备和曹操将会因为汉中之地,展开各种殊死争夺。而汉中还没打下的时候,荆州就已经丢了,这对刘备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从此刘备就只剩下了益州这一块地盘。

庞统打下汉中,但是蜀汉已经无力北伐。

在多年的辛苦战斗下,恰逢曹操去世的时机,庞统终于打下了汉中郡。从此拥有了汉中的土地和百姓。这个时候汉中的百姓应该不会被曹操迁走,毕竟这里还是曹魏的地盘。

所以这个时候的蜀汉实力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提升,因为他们得到了汉中的土地和军民。可这个时候五虎上将也相继离世,跟随庞统的将领们都是不怎么出名的将领,战斗能力上要差很多。

所以庞统如果执意要北伐的话,我觉得成功的几率并不大。因为输送粮草是一个问题,没有优秀战将是另外一个问题。蜀汉就是因为缺少人才,所以才会在北伐的时候处处碰壁。

多次北伐无望后,庞统也只能回到朝中。但是他不甘心一直在家吃喝等死,一定还是要想办法北伐。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蜀汉内部被掏空,不用外人来打,蜀汉自己就崩溃了。

这就跟后来姜维一直扬言要北伐是一样的,北伐的确对曹魏有威慑力,但是同时也在大量消耗蜀汉的经济。

总结:庞统北伐失意,可能会走上自立的道路。

天底下之所以只有一个诸葛亮,那就表明诸葛亮的人品是独一无二的。史上那么多有能力的权臣,最后都谋朝篡位了,但是诸葛亮没有,他甚至想都没有想过这件事,从他培养儿子就可以看得出来。

但是庞统不一样,他未必就会有诸葛亮那种赤诚之心。庞统在多次北伐失意以后,如果不打算北伐了,那么就会窝在蜀汉内部,大权独揽之下,庞统会做些什么呢?

很可能会跟东吴的诸葛恪一样,成为架空皇帝的权臣。刘禅就会成为庞统的傀儡,即使庞统不会谋反,但是刘禅也不会拥有权力。

发展到最后的话,庞统会成为曹操那样的人物,这么一来蜀汉不用等到司马昭来讨伐,内部就会像东吴一样,出现各种内乱。

东吴的内乱是他们逐渐衰弱的重要原因,所以庞统可能会直接将蜀汉带向灭亡。如果庞统没有这么做的话,那么自古权臣也是没有好下场的。

刘禅在庞统死后,重新掌握大权,一定会对庞统进行清算,而庞统的党羽大多数都遍布在军中,一旦清算起庞统的党羽,那对蜀汉来说又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毕竟蜀汉内部压根经不起这种折腾,结果很可能会导致像李傕郭汜那种小人物,成为了蜀汉的掌权者,最终再次架空刘禅。

刘备辛苦打下来的天下,从庞统弄权开始逐渐走向衰败,一直到庞统被清算以后,走向了四分五裂的状态。这个时候只要曹魏或者东吴保持稳定,那么蜀汉一定还是第一个灭亡,而且速度比现实中还要快得多。庞统成了蜀汉的刽子手,这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和平精英宝宝佳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换而言之,就是庞统取代诸葛亮后期主政蜀汉,蜀国的发展如何,可以很直接的说,一定会比诸葛亮主政蜀汉要强。

庞统并不是在入川期间在落凤坡被刘璋埋伏的军士给射杀了,而是在雒城之战战死,并葬于落凤坡(该地因为葬有庞统才改名为落凤坡),并且并不是因为庞统死了,诸葛亮才从荆州调往西川,早在刘备入川之初,就调任了诸葛亮、赵云等人一同前往。

那么如果是诸葛亮战死,庞统继任刘备军师之职,甚至后来白帝城托孤给了庞统,蜀汉的未来会如何?

首先,诸葛亮与庞统两人虽然一个是卧龙,一个是凤雏,都是当时的不世之才,但是两人的才能又各有不同,诸葛亮更精于政务,庞统更精于军事。

其次,诸葛亮与庞统两人的性格和主政方式不同,诸葛亮谨慎有余,开拓不足,庞统更精通战略,为了达到目的,果断决绝,比如他建议刘备入川采取上、中、下三策,他更愿意采用上策:领精兵到成都,直接扑杀刘璋,占领益州,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只是刘备顾忌到他与刘璋宗亲的关系才没有选择上策,而且循序渐进的入川。

假设诸葛亮死后,庞统继任了他的位置,那么蜀汉会如何,庞统一定会比诸葛亮干得好。

不要以为庞统精于军事,就会像诸葛亮一样穷兵黩武,大肆伐魏,他一定会有军事行动,但是他的军事行动一定比诸葛亮更大胆,战略目的更强,那么庞统精通军事,国家政务交给谁呢?

这就有一个关键人物——李严。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并不是只托给了诸葛亮一个人,还有另外一个人尚书令李严,此人是益州集团的首领人物,精于政务,善于治国,虽然性情孤傲,但是非常有能力。

诸葛亮与李严有矛盾,一个是荆州集团的首脑,一个是益州集团的首脑,这两派在蜀汉政权里的斗争从来没有停过,诸葛亮主政蜀汉后,对李严进行了刻意的打击,导致了荆州集团一直坐大。

庞统比诸葛亮要大气,性格更包容,最重要的是庞统与荆州集团成员交往不深,没有过多的党派之争,这一点会让他在未来主政蜀汉大有帮助,他既可以糅合荆州集团与益州集团,又可以充分的放手让有能力的能臣辅助自己。

说白了,诸葛亮与庞统在格局上有不同。解决了政权内部危机问题,庞统肯定不会在四川坐吃等死,他也会伐魏,甚至是伐吴,这是蜀汉政权没有选择的选择。

庞统的战略格局要高于诸葛亮,所有的战争都是为政治服务,这一点亘古不变,庞统是个实用主义者,他选择的伐魏策略一定会与诸葛亮不同。

诸葛亮的伐魏主要是以汉中为基地,逐步推进,但是这样的成效甚微,毕竟曹魏远比蜀汉强大,诸葛亮的进攻如同一只泰迪攻击一只藏獒,对曹魏威胁不大。

庞统的选择可能更大胆,更有布局,他会让魏延一直镇守汉中,防御曹魏的正面进攻,魏延是个非常有能力的将领,但是诸葛亮并不看重他,甚至有些防备魏延。魏延没有正确使用是诸葛亮最大的败笔。

魏延使用是诸葛亮与庞统在军事格局上最大的变数。

庞统可能会采取战略性更强的军事行动,充分利用马超在羌胡地区的影响,领军往更西北的地区进行发展,以现甘肃西北地区为基地,占领金州(今兰州)和河西走廊一带,把蜀汉的势力范围发展到那一带,并以此为根据,对曹魏进行西北、西南的合围,形成夹击之势。

蜀汉的北面部署完成,既可以减轻蜀汉的经济压力(河西走廊是天然的粮仓),又可以将领域扩大,增加人口,强大军队。

在东面对于孙吴的防御,荆州已丢,暂时不可能夺回来,那么庞统会以三峡为天险,屯兵据守,守住了东大门,庞统就可以腾出手来既发展国内经济,又可以逐步蚕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这样的蜀汉格局形成之后,土地扩大,人口增多,国力加强,蜀汉其实已经处于不败之地,最后的一争天下就看运数了。

历史的一切假设如果其实都毫无意义,庞统与诸葛亮无论谁死谁活,可能对历史的进程有不同的影响,但一统华夏的步骤和结局是谁也无法改变的。


沉墨I方之城


庞统死在了落凤坡,虽然他长得比较丑,但是非常有才华,与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得到了一个便可得到了天下。两个都是重量级人物,其实庞统一定能够在三国时期有很大一番作为,如果在落凤坡死的不是庞统,而是诸葛亮,蜀国又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呢。

这个问题换一种思路,那就是益州打下以后没有诸葛亮,只有庞统的蜀汉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诸葛亮可是蜀国后期的顶梁柱,如果诸葛亮在攻打益州的时候就去世了,庞统能够做的比诸葛亮好吗?

庞统在军事上非常有优势,但是在治理国家上就不一定做得比诸葛亮好了。刘备进入四川以后,诸葛亮驻扎在荆州,并且还带上了庞统作为自己的头号军师。说明在刘备的心里,庞统的分量相当重。

在协助刘备击败了张鲁大军以后,庞统也想到了夺取西川的办法。他分析出了上中下三种计谋,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夜色杀去成都,逼迫刘璋投降。最坏的打算就是退回白帝城,再慢慢的想办法夺取成都。

但是刘备这两个方法都没有用,而是选择了杀掉刘璋,随后再夺取成都。正是因为这个方法才导致庞统战死在了路上。话说回来,如果庞统没死,发展到最后的话,他可能会成为像曹操那样的人物。这样一来蜀汉可能不用等其他国家来讨伐,内部可能就会像东吴一样也会出现各种混乱,所以庞统会直接带领蜀汉走向灭亡。


侃谈古今



在回答问题之前,末将先为大家简述一下关于真实的庞统之死与演义的几个区别。

  • 庞统并非死于落凤坡,而是葬于落凤坡。该地本不叫落凤坡,只因庞统埋葬于此,才改名为落凤坡。
  • 庞统战死于雒城。也不是因为庞统之死,刘备才调诸葛亮等入川。益州之战打响的时候,诸葛亮、张飞、赵云就已经从川东南地区兵分三路入川。


我们开始正面回答问题,这是个假设性问题,我们各抒己见。末将在这里先抒为敬:

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诸葛亮和庞统各自的能力是什么?

演义中的诸葛亮、庞统都是全能型,所以感觉谁死谁活差不多。


真实的诸葛亮真实能力在于政治方面,而庞统在于军事方面【也不代表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差或者说庞统的政治能力差。只是相对不那么强项】

入川之战,即使是诸葛亮战死。刘备依旧能拿下益州,因为之前相关的问答中为也说过,入川之战的刘备占了大势(士族支持、民心支持)

但是拿下益州之后问题就来了。因为刘备拿下益州之后,但凡大战都是刘备亲自指挥,诸葛亮坐镇后方已稳定后防线以及保障前线补给支援【诸葛亮政治头脑、手段高明】但是换成庞统就不好说了,因为庞统统兵作战肯定没问题,但要他负责政治管理,可能就不能像诸葛亮那样游刃有余了。尤其是刘备死后,那时的蜀国几乎面临崩溃,全靠诸葛亮才能扶起这座即将坍塌的国家。如果换成庞统肯定做不到诸葛亮那么好【要知道,诸葛亮治蜀的策略及手段是很少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所以,入川之战死的若是诸葛亮,那后面的蜀汉会持续面临一个政治局面不稳的情况。政治局面都不稳定,纵使你庞统军事水平再高也难得取得成就。蜀汉极有可能会提前被吞并,这里说的被吞并不仅是受外敌的威胁,还有就是内部的动荡引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