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月1600,第4个月辞职,郑州10万房产中介都没《安家》的光环


第1个月1600,第4个月辞职,郑州10万房产中介都没《安家》的光环

开篇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安家》里面中介门店的名字“安家天下”第一眼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第1个月1600,第4个月辞职,郑州10万房产中介都没《安家》的光环

《安家》剧照


我的第一感觉,这是安居客,链家,房天下,各取得一个字,编剧还真是谁都不得罪啊。

这是题外话,以下是正文。



在电视剧《安家》里,有人看到了梦想,有人看到了职场,有人看到了权谋,有人看到了奋斗,其实都有迹可循。


但我想谈谈房产中介这个行业。


《安家》虽然讲的是房产中介这个行业,但却以一种行业转换作为结局。


电视剧最后,精宜门店全员换水,两位主角带着老店员们从房产中介的行业中跳出来,开始了青年公寓领域的创业。


第1个月1600,第4个月辞职,郑州10万房产中介都没《安家》的光环

《安家》剧照

房产中介的境遇,实际上一直都非常尴尬:


  • 这是一个流动性非常大的行业。
  • 这是一个狼多肉少的行业。
  • 这是一个二八定律非常严重的行业。
  • 这还是一个容易撕裂的行业。


01


去年,我表妹,去了郑州东区的一个二手房门店当中介。


有天晚上,她在饭桌上云淡风轻地说:

“我准备辞职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其实才入职不到3个月。而在前两月,她也说过。

我们劝她再坚持一下。结果那天还是忍不住了。


表妹进入*家门店成为了一名二手房中介,从此,就神龙不见首尾。


早上7点多出门,晚上10点多回家,周一固定的休息也在外面跑楼,在我的印象中,本来就闲不下来的表妹,做了中介后比以前忙十倍。

表妹所在的*家中介位于郑州高铁站附近,是郑州业绩比较好的区域。二手房靠交易额提中介费,房价越高,中介费越高,门店业绩越高。

郑州最贵的房子在东区,东区二手房除绿城百合片区外,就数高铁站片区最贵,绿城百合二手房房价向北龙湖新房看齐,且房龄时间长,所以不比高铁站二手房有优势。

第一个月,表妹领了工资,1600元。

原本底薪为3000元,其中无责任底薪2000元+绩效底薪1000元。绩效底薪考核项为每月达成3000元业绩。

入职3个月,表妹0业绩,一直拿的底薪2000元,门店罚款400,到手1600。

不过,她还不是最惨的,店有同事为了拿更高的提成,选择无底薪,结果发工资时不仅不领钱,还倒给店里面交几百块罚款。


02

二手房房产中介的竞争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在郑州。


按照正常的逻辑,城市土地总有开发完的一天,新房最终都会变成二手房,小树最终会长成大树,二手房交易行业应该很有前景,二手房中介们应该很有未来,才对。

可现实的情况是:中国600多个城市中,二手房成交套数超过新房的,只有7个:

4个一线城市(北上深广),3个二线城市(南京、苏州和厦门)。

北京、上海他们土地有限,新房少,二手房多,基本都是二手房市场。但是郑州正在开发阶段,新房多,而且还有不少人有新房情节,所以二手房的市场体量本来就少。

根据郑州房管局数据:

2016年(1-10月)郑州新二手房成交80439套,比新房少83136套;

2017年(1-12月)郑州二手房成交67412,比新房少,201667套;

2018年(1-10月)郑州二手房成交50251套,比新房少182213套;

也就是说:

  1. 2016年,郑州每卖出2套新房,会有1套二手房被卖出。
  2. 2017年,郑州每卖出4套新房,会有1套二手房被卖出。
  3. 2018年,郑州每卖出5套新房,才有1套二手房被卖出。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手房从业人员特别多。

粗略估计,郑州的二手房门店,德祐有约1000家,链家约200家,21世纪不动产约400家,易居房友300多家,世家房产约100家,房快递约100家,创实不动产约100家,我爱我家约60家,中环地产约60家,住德地产约40家,美丽房约50家,乐有家,居有家,正天置业这几家加在一起约100家。

以上这些叫得上名字的品牌二手房门店统计在一起差不多有2500家。再加上没统计上的、那些小区门口常见的、见缝插针的、不知名的二手房门店,郑州至少有3500家中介门店

这些店面多则五六十人,少则一二十人,即便是取中间数30人,那么保守估计郑州至少有100000名二手房中介从业人员!

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对比一下新房。

郑州大大小小在售楼盘有近700多家,新房售楼部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上百人,跟二手房一样,取中间值50人来算,保守计算新房置业顾问有35000人左右。

根据2018年数据,对比这两组数据,理想模型下:

10万二手房人卖出50251套二手房,1个二手房从业者只能卖出0.5套二手房。

3.5万人卖出232464套新房,1个新房从业者能卖出6套新房。

所以千万不要轻易劝人去卖二手房,尤其是在郑州,除非他特别自律,特别优秀。

03


表妹当中介的时候,我详细采访过她,算是得知一些“内幕”吧。

第3季度,表妹店里面的业绩是100万。


所谓“业绩”就是一个店的所有中介费,包括新房分销、租赁和二手房中介费。

中介费是2个点,其中40%属于房源端(录入、维护、钥匙、实勘),60%属于客户端(谁成交),这40%或者60%,才是经纪人结算业绩提成的基础。

很少有经纪人能既是房源端又是客户端,一般年轻的中介,刚入职一年半载,房源端积累很少,再加上年轻员工辞职率也高(房源端辞职的,房源业绩归店东所有),所以一般都只是成交端。

举个更形象的例子:

中介门店提成按照职级提点,为30-75%。一般经纪人为30-45%,升为店经理才50%。

第1个月1600,第4个月辞职,郑州10万房产中介都没《安家》的光环

某中介业绩提成

100万的房子成交后,中介费2个点就是2万元。这2万元,客户端分60%就是1.2万,然后经纪人个人再基于这1.2万进行30%提成,差不多是3600元左右。

表妹店里100万的季度业绩除去新房和租赁,其实真正算到二手房头上并不多。

往大了估计,二手房季度业绩50万(根据季节新房二手房占比不同)。郑州高铁站附近的房子均价差不多在200万左右,中介费基本在4万块,50万季度业绩需要成交12套房子。3个月,平均每个月4套。

表妹的店面有40多人,一半做新房,一半做二手房房(有的店面新房二手房都可以做,不分开),那么也就是20个人,1个月5套,开单率是四分之一。

四分之一的开单率,还不算残酷。

更残酷的是这四分之一,95%都是行业老人成交的。

何况老人一人一月可成交多套,新人多人多月也不见得成交一套。

因为,二手房成交原因中,占比最大的不是地铁口拓客,不是打电话,不是站街边发传单,而是老客户推介。

从业较早的二手房经纪人,老客户多,朋友多,人脉广,推荐的多。

还有入行早的经纪人遇到前几年的好行情,都挣得盆满钵满,他们本身在附近买了房子当了业主,做起邻居间的生意更方便。

还有的老经纪人即便不开单,凭着以前积累的房源,每个月在房源端也有几千块的收入。

上文我们提到,中介费的40%是分给房源端的。

房源端包括谁录入的房子,谁在维护房子、谁去业主家拿的钥匙、谁去房子里实地勘察摄像的。手里握着大把房源的老经纪人,就算坐着不动,都比刚入行忙得四脚朝天的新人要强。

因此,表妹的辞职,我丝毫没有阻拦,因为现在的二手房行业对新人太不友好了。

04

除了难做,经济压力大之外,中介人员的心理压力也非常大。

表妹之前的门店有好几个95后的同事,最小的是99年生。表妹离职的时候,好几个同事私下里也表达了要辞职的想法。

二手房中介的辞职多发生在第4个月,或者第4天。

第4个月开始,经纪人彻底没有底薪,电话拓客费用、地铁口拓客交通费,包括自己的食宿费全部没有了着落,靠信用卡续命的年轻人难以为继。

第4天,是经纪人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前3天是培训或者拓展学习。中介行业自由和松散在很多循规蹈矩的上班族看来,上班不知道做什么,做了什么也不知道有没有用,总之心里空落落的。

他们离职的原因,有的是因为挣不来钱,有的是受不了罪,也有的是心理过不去。

在房地产的话语体系里,新房和二手房是一对互相博弈的左右手。可是在购房人眼中,新房置业顾问是光鲜靓丽的正规军,二手房经纪人更像散漫无序的野战军。

由于中国房产中介行业的不规范和确实的落后,大家本身就对二手房中介心存敌意,他们经常被看做是骗子,有时候甚至他们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个骗子。

表妹刚开始做中介的时候,总是在自我怀疑。那种感觉就像是《安家》里,房似锦把跑道房卖给宫蓓蓓时候,徐姑姑和她的那段对话一样。

第1个月1600,第4个月辞职,郑州10万房产中介都没《安家》的光环

《安家》剧照

然而,这依然是个快进快出的行业,成批的人倒下,就有成批的人顶上。

就在表妹离职的那天,店里面又进了几位新人,眼中闪烁着年薪百万的光芒。

《安家》中有富二代徐姑姑,有卖得出去所有房子的房似锦,有愿意跟着老板创业的好员工,但是这些优秀的他们也不得不以跳出房产中介的方式去收尾。

可见房产中介这个行业,的确不易,生活中的房产中介们真的没有《安家》主人公的光环。

电视剧虽然结局,但是生活还在继续。

郑州距离步入存量房时代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艰难的。

加油吧,everyone!不管你是不是房产中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