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兩張疫情期“出入證”北京一市民講述其背後的故事

新京報訊(記者 羅曉靜)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市民王先生無意間翻到了非典那年的“出入證”。近日,一條關於收藏兩次疫情期間“出入證”的短視頻在抖音引發關注。記者聯繫到該視頻發佈人,聽他講述兩張不同時代“出入證”背後的故事。

“我經歷過兩次疫情,非典期間的‘出入證’已經收藏了17年,加上今年的‘出入證’,我會珍藏一輩子。”王先生在短視頻中說道。

收藏两张疫情期“出入证”北京一市民讲述其背后的故事

王先生收藏的非典時期和新冠肺炎疫情時期的“出入證”。受訪者供圖

收藏的“出入證”,是生命中的印記

王先生目前是一家互聯網家政公司的CEO,他喜歡收藏生活中有意義的事物。2003年非典的“出入證”,他收藏了17年,沒想到今年再次收到一張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出入證”。王先生說,兩張“出入證”和他一起見證了這兩次疫情。

新京報:非典時的“出入證”,當時是什麼情況?

王先生:非典對於我而言,就像是昨天發生的。2003年非典,我25歲,在一家傳統IT公司工作,當時租住在北五環清河小營只有10平方米的小平房。非典暴發後,按照小區要求,以房主為主,拿著租戶身份證辦理“出入證”,小區設有“哨卡”,就是進出都要出示“出入證”。當時的“出入證”上面有我的名字,還有戶主的名字,貼有一吋照片。證上有提醒:隨身攜帶,不得轉借,主動出示。另外還蓋有大隊的紅章。

我整理東西時翻出了當年的“出入證”,也勾起了那時的回憶。我喜歡收藏跟自己人生時間節點有關的事物,非典也是我的一個成長印記。

新京報:兩次疫情防控,有什麼相同與不同?

王先生:非典暴發後,當時採取的是最原始的隔離方法,和這次疫情相同的是居家隔離。我記得很清楚,當時並沒有N95口罩,大家只要有口罩就行。非典時也沒有量體溫,工作外出辦事進別的公司,需要先消毒,然後穿鞋套和防護服。而現在是可以在線辦公,減少出門和接觸的機會。

我印象最深的是,2003年非典後,所有的地鐵、公交都會貼有“今日已消毒”的字樣,在這之前公共場合是沒有的。也是受非典疫情的影響,公共場合定期消毒的做法延續到現在。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後,疫情防控措施多了很多,大家獲取信息及時全面,也有了N95口罩、護目鏡、防護服、一次性手套等,大家也知道使用酒精消毒,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進小區都要測量體溫,小區裡乘坐的電梯都要定期消毒,這個在非典期間是沒有的。

現在我們小區的“出入證”為“居民臨時出入證”,留有居委會和社區書記的電話,與之前不同的是沒有一吋照片和自己的名字。

“感受到國家的進步,對未來充滿信心”

新京報:經歷了兩次疫情,你的心態有什麼變化?

王先生:第一次經歷非典疫情是剛開始不害怕,當時覺得很遙遠,我還是每天自己騎車1個小時去上班,並沒有覺得生活受到影響。直到有一天鄰居被醫護車拉走,那時我才感受到病毒的危險。

因為之前經歷過非典,這次經歷新冠肺炎疫情時我很淡定。我覺得目前國家的醫療條件很先進,相信相比非典時,這次疫情會得到有效控制。在武漢封城之後,我基本上沒出門,最大的感受就是現在的生活沒受到影響,雖然不能出門,但是可以網購、無接觸配送。

2003年非典時,我還年輕,沒時間去思考。這次疫情發生後,在家的兩個月讓我思考得更多。我認為,相比之前,國家如今進步真的太大了,這也讓我對自己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和憧憬。

新京報記者 羅曉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