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人再迎利好?一旦“兩大取消”實現了,就能得到“一筆錢”?

作為一線城市,深圳樓市總能引起大家的關注。隨著疫情好轉之後,深圳樓市也漸漸熱鬧了起來,3月還沒有結束,就出現了兩次“日光盤”。不僅僅新房市場“熱鬧非凡”,二手房市場同樣也是“歡天喜地”。

樓市“復甦”,大踏步回暖,將出現“報復性”反彈?千萬別被“忽悠”了

的確,深圳樓市從目前的表現來看,是在漸漸回暖,但是如果要說“報復性”反彈,那就是無稽之談了。前一段時間,央行已經多次表態了,不止一次強調了“房住不炒”的定位。

而且就在前一段時間,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也表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個定位並沒有產生改變。房地產市場總體上平穩,“三穩”的局面已經初步形成了。此外,他還表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政策。

不管是央行的“態度”,還是國家統計局的“態度”,其實都說明了一點,就是我國樓市調控還沒有鬆綁,未來房地產市場還將朝著健康穩定方向發展。所以,購房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千萬不要被是市場上一些不實的聲音給“忽悠”了。

房地產市場“三隻手”都被“束縛”住了,樓市“全劇終”

在筆者看來,一直有三隻無形的“手”在背後支撐著樓市,分別是銷售量、房價、資金鍊。其實,早在2018年年底的時候,在各種宏觀政策的作用下,我國房地產市場就漸漸降溫了。受此次疫情影響,銷售量更是“不忍直視”。

根據國家統計局之前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到2月,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是847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了39.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了39.2%;商品房銷售額是8203億元,同比下降了35.9%,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了34.7%。

其實,這一則數據展現出來的效果還相對“溫和”一點,接下來這組數據展現出來的情況,就顯得有點“殘忍”了。據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因為疫情導致部分城市出現了“停擺”,在70個大中城市中有19家新房出現“零成交”情況。

有房人再迎利好?一旦“兩大取消”實現了,就能得到“一筆錢”?

我們常常說二手房是樓市的“晴雨表”,能夠直接反映出樓市當下的情況,所以我們接下來再看一下二手房市場情況。據悉,今年2月份,武漢、揚州、包頭、石家莊等24個城市二手房出現“零成交”的情況。

從今年1月到2月的情況來看,我們可以發現“銷售量”這隻手已經被“束縛住”了。其實,不僅僅是銷售量“這隻手”被束縛住了,其實“資金鍊”這隻手也被束縛住了。根據有關數據顯示,今年房地產行業到期債務是1.46萬億,其中7月份是到期高峰時期,達到1490億。

在銷售量不理想的情況下,房企要想保住資金鍊不斷裂還是有一定難度。而且雨漏偏逢連夜雨,前一段時間,海南省甚至提出了實行本地居民多套房住房新購政策、商品住房現房銷售制度。如果商品房住房現房銷售制度推廣到全國,那對於房企將會是“重擊”。

畢竟,預售制度能夠幫助房企儘快回款,保障資金鍊不斷裂,是開發商融資的一種方式。但是這種制度,對於購房者來說,顯然並不“友好”,是一個不太公平的設計。

有房人再迎利好?一旦“兩大取消”實現了,就能得到“一筆錢”?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就是除了預售制度這一個“取消”或許未來會有大家見面之外,還有一大“取消”,未來或許也將和大家見面

近些年,除了經常提起預售制度之外,還有一個制度人們也經常提起,就是公攤面積。之前,曾經有一篇名為《買100平方米的房子只得70平方米,這麼坑的“公攤面積”到底怎麼來的?》的文章在網絡上引起熱議,一時之間取消公攤成為無數剛需的“心聲”。

僅僅在2018年,新華社等就曾經專門發文質疑公攤面積。2018年7月27號、9月14號《新華每日電訊》就曾經先後發佈《“公攤面積傷民”矛盾亟待求解》、《買100平米得70平米:公攤面積7大亂象》。

按照文中的觀點,老百姓普遍認為公攤面積不合理的地方在於這兩個方面,一個是公攤面積沒有具體的比例,國家對於這一點並沒有強制性的規定,開發商說多少就是多少;還有一個是公攤面積的計算方式缺乏標準,一般都是由各地自己決定,但是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有一些不良開發商在計算公攤面積的時候,不會以一個公允的規則去計價。

有房人再迎利好?一旦“兩大取消”實現了,就能得到“一筆錢”?

現在海南省已經帶頭提出實行商品住房現房銷售制度,或許未來預售制將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也說不定,說不定未來公攤面積也會取消。

有網友曾經提出,一旦公攤和預售製取消了,有房人或許會被退還一筆錢。這樣說的原因是因為,有一些人在買房的時候因為公攤面積繳納了物業費等各項多餘費用。

對於預售制和公攤面積,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