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鶴破局千億背後,你所不知道的….

3月23日,中國飛鶴(06186.HK)披露2019年上市後首份靚麗的年報,飛鶴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37.22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32.0%,實現淨利潤39.34億元。在資本市場上,飛鶴也可謂是捷報頻傳,突破千億市值。

同時,飛鶴並沒有受到疫情的重大影響,集團預計2020一季度的收入增速不低於30%。

飛鶴破局千億背後,你所不知道的….

近期,企業普遍感到增長壓力,新聞中頻頻出現的"降薪"、"穩就業"等字眼,很多企業高喊"活下去"。

飛鶴為什麼越發活的更好?作為一個百億級企業,在疫情期間依然能夠逆勢增長超30%?

冰心說:"成功的花兒,人們往往驚羨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

很多人看到了飛鶴的耀眼輝煌,卻沒有看到飛鶴的背後。


心中裝著消費者,企業就沒有風險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萊昂納德·科恩《頌歌》

"在疫情期間,企業最該做的是保證產品的品質與服務,在大災面前,企業要有社會責任,不能以金錢和利益為導向,要以國家和人民的安全為出發點。大家要有愛心,雖然嬰幼兒奶粉做起來很艱難,我們也要勇於承擔,要為社會做點什麼。最不該,不能做的是發國難財。"面對新華社的記者採訪時,冷友斌說到。

企業是社會的公器,病毒如同利刃,在原本安逸的生活中劃出一道裂隙,但中國民族企業"大愛"的光芒,正透過這道裂隙灑向人間。疫情下的民族品牌肩負穩定民生的責任。

在疫情期間,飛鶴2億款物的鉅額捐贈決策非常迅速,而且用得非常"操心",捐贈火神山醫院建設,支援援鄂醫療隊,補給湖北母嬰群體…… 除了捐贈,飛鶴最急的事,就是全國喝奶粉的嬰兒面臨著"斷糧"風險,圍繞"怎麼在疫期支持母嬰群體",飛鶴做了一系列措施,不計成本給予母嬰群體最全面的支持。

一方面感召導購人員保障寶寶不斷糧,展開無接觸送貨上門服務;另一方面呼籲上下游合作伙伴勇擔責任,聯合經銷商和渠道商重構物流渠道。

在"保障奶粉供應"以外還有更多的關懷,幫助母嬰群體共同對抗疫情,免費提供專家在線防護課程,開通24小時母嬰關愛熱線,聯合微醫上線義診救助平臺,遠程胎心監護,開通專家講座等。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疫情期間,飛鶴很多消費者自發在社交媒體發佈了感謝飛鶴的內容,這些質樸的感激之情,成就了一個個堅定的擁護者。


"封路交通受阻,為了給我送奶粉,她(飛鶴員工)騎著電瓶車在風雪中騎了幾十里路,因為化雪路滑在路上摔了兩跤,我隔著小區大門見到她時,她褲子膝蓋處是磨破的狀態,聽說回去的路上電瓶車還沒電了,於是又推行了幾里路。"(原圖)

這種平凡的感動在疫情期間不在少數,於細微處見大愛,一個企業員工的凝聚力至此高度,讓人起敬。而消費者的"迴響"來得並不慢:2020年1-2月,飛鶴原奶消耗量同比增長40%以上,預計2020年一季度收入增速不低於30%。

不得不讓人感嘆——心中裝著消費者,企業就沒有風險。


堅持做正確的事情,消費者要的始終是那一個好產品

"大道至簡,而民好徑。"

消費者要的,從始至終無非那一個好產品。所以根本的根本,就是做好產品。飛鶴為做好產品,其後下的苦工鮮為人知。

看到飛鶴的產品研發積澱,我才明白年營收破百億、一年超1億罐的核心動能在哪裡。飛鶴的崛起,即是國產品牌越來越受到國人認可的時代趨勢,更是飛鶴數十年來厚積薄發的成果。

2003年以來,飛鶴將幾乎所有的資源用來佈局從源頭開始的打造專屬產業集群模式,以確保產品的品質。近20年來,一個又一個風口接踵而至,但飛鶴彷彿一個入定的高僧,始終專注於母嬰事業,數十年來孜孜不倦。


正如吳曉波說的:"飛鶴在一件事情上做到了極致,剩下的交給時間就夠了。"


為了打造出"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突破行業同質化競爭的困局,飛鶴用笨辦法、下苦功夫、不計回報地投入母乳研究中。

科研攻堅,"專家團隊"是核心競爭力,飛鶴整合國內外資源組建強大的科研團隊陣容,建立飛鶴-哈佛BIDMC營養實驗室,搭建起兩國四地的科研平臺,建立中國首家乳品工程院士工作站,與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共建"嬰幼兒配方奶粉全產業鏈創新中心"。

依託這支強大的科研團隊,飛鶴加大研發投入,以中國母乳為黃金標準不斷升級配方,在母乳營養研究上不斷突破,研發實力深受國際認可:連續五年榮獲素有食品界"諾貝爾獎"之稱的世界食品品質評鑑大會金獎,連續三年入圍"世界乳製品創新大獎"的"最佳乳製品成分獎"及"最佳創新制法大獎",創造了中國乳業的歷史性突破。

同時,依託專屬產業集群,飛鶴建立新鮮乳粉標準體系,以"新鮮"標準重新定義優質奶粉內涵,構建了"2小時生態圈",實現了新鮮生牛乳一次成粉,保障新鮮、營養。新鮮優質的奶源是中國奶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也是國產奶粉的核心優勢。飛鶴新鮮生牛乳品質遠超歐盟標準,其蛋白質含量不低於3.4%,菌落指數小於1萬,是嚴格的歐盟標準的1/10,體細胞數是歐盟標準的1/2。


章子怡也是一名媽媽,一名消費者。為考察飛鶴的產品,零下27度親自考察過位於齊齊哈爾甘南縣的飛鶴牧場和工廠,親自喝過飛鶴的鮮奶,才答應代言飛鶴。


大愛大得,小愛小得,是非即成敗

"大愛大得",沒有付出就別奢望有收穫,春播秋收,才是大自然的規律。

德魯克說:企業的主旨是創造顧客,利潤只是其"副產品"。

為消費者去著想,為消費者去創造價值,去創新 ,飛鶴的疫情期間生產一線突破歷史產能,逆勢增長超30%,正是因為回到了利益客戶,為顧客創造價值的原點,增長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飛鶴董事長冷友斌說:"看著一個個孩子長大,你會覺得自己也有貢獻,會產生一種母親般的情感。"

這就是飛鶴逆勢增長的秘密,風雨之後才能見彩虹,每一個成功的企業,背後都有無數的默默付出,他們也曾不被認可,甚至被誤解,但這些都不重要——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

商業,無非也就是這種情感上的迴響,"大愛大得"無論時過境遷,亙古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